-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章区域发展第74课时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__以美国休斯敦为例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章区域发展第75课时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7课时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8课时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9课时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章区域发展第76课时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_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课件湘教版
展开一、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含义1.生态脆弱区(生态交错区)的概念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________区域,目前泛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低、系统稳定性____的地区。2.荒漠化(1)概念: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2)类型①风蚀、水蚀和冻融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②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指点迷津] 认识荒漠化的两个误区(1)荒漠不等同于荒漠化:荒漠是在干旱环境下发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荒漠化则是土地退化的一种现象。(2)荒漠化不等同于沙漠化: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1.发展问题(1)经济方面: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经济损失巨大。(2)生产方面: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________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2.环境问题:造成表土裸露,为________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三、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1.方针:________为主,________结合,________治理。2.措施(1)封沙禁牧、____________、合理用水、____________等。(2)保护并____________地利用自然资源。3.具体措施举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目的:实现________、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思维拓展] 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其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技 法 点 拨1.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典 题 精 研[典例] [2020·全国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8分)(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每年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为迎接明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选取了四幅景观图片。读图,完成1~2题。
1.四幅景观图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题,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属于土地荒漠化;②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③哈尼梯田,通过兴修梯田,改造地形使之适合耕作,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不属于土地荒漠化;④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后,流水侵蚀导致土地石漠化严重。
2.我国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正确的是( )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②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③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④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2题,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属于人为原因,不符合题意。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解析:第3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C项正确。“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植被退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4.“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第4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即水资源利用不当所致,故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十一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类答 题 思 路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时,往往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着手,其中成因与防治措施是分析的重点。(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根据区域特征总结如下:①在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易引发水土流失;②在干旱的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地盐碱化;③在草原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①自然原因:区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一个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因此,分析自然原因时,往往考虑气候、地形、植被类型及覆盖率、地表沉积物等。②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水平、政策导向等。(3)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①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②建: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走廊、草方格沙障、森林公园、淤地坝工程等。③改:改善经济结构,改坡(田)为梯(田)。④法:健全环保法律和法规;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等。
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
3.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
学 以 致 用[广东卷]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该河流中下游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2分)(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1)土地荒漠化。(2)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交接过渡,系统稳定性,气候变化,生产能力,水土流失,丧失土地,生产力,天然林,预防为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教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2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教案pptx、22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4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课件ppt、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4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学案doc、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7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