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湘教版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9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5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5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共5页。
课时作业75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2023·江苏启东模拟]下图示意资源型城市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生期。新生期发生在( )
A.①—②B.③—④
C.④—⑤D.⑤—⑥
2.适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措施是( )
①实施资源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 ②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提高资源价格,打破“资源诅咒”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山东青岛期初质检]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据此完成3~5题。
3.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交通
C.政策D.劳动力
4.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原料丰富B.土地价格低
C.动力充足D.协作条件好
5.在我国推广建设“城市矿产”基地,可以( )
A.实现废物零排放
B.解决矿产资源不足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2023·河南阶段性测试]徐州市贾汪区是一座百年煤城和矿区,曾为我国十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贾汪区成功转型。下图示意1996~2018年贾汪区经济指标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贾汪区转型发展开始于( )
A.1996~2002年B.2002~2007年
C.2007~2012年D.2012~2018年
7.推测贾汪区转型发展过程中,成功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
①人才大量剩余 ②煤矿升级资金缺口大 ③转型观念滞后 ④转型方向定位难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④
[2023·河北衡水中学阶段练习]“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市人口流失乃至局部地区空心化的现象。下表为我国东北部分城市2010年和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信息(单位:万人)。据此完成8~10题。
城市 | 七台河 | 鹤岗 | 辽源 | 阜新 |
2010年 | 92 | 107.3 | 123.1 | 192 |
2019年 | 76.97 | 98.5 | 117 | 183.7 |
8.2010~2019年城市收缩幅度最大的是( )
A.七台河B.鹤岗
C.辽源D.阜新
9.城市持续收缩可能导致( )
A.环境污染消失B.城市交通拥堵加剧
C.就业压力增大D.城市闲置住房增多
10.有利于缓解表格中城市收缩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B.加快城市人口外迁
C.进行产业调整优化D.完善养老福利体系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大冶因矿而兴,因矿而立,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企业停产,大量工人失业。2008~2017年,大冶市走出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下图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
(1)指出大冶市发展采矿业的有利条件。(10分)
(2)指出大冶市应对资源枯竭而进行产业转型可能采取的对策。(8分)
(3)分析大冶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8分)
12.[2023·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大庆地处浅碟形盆地,是无天然水系(自然河流)内流区。1959年发现油田,1960年组织石油会战,抽水排干,架设抽油机,并开始大规模“注水采油”(向油层高压注水驱动原油集中于油井附近),4吨水换1吨油,6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不间断的原油开采。大庆的石油开采为国家经济发展立下不朽功勋的同时,也曾让当地的环境遭受创伤。2020年9月,大庆石化正式开启“俄油”炼制历史新篇章。下图为大庆地理位置示意图。
(1)从水文角度,说明开发初期大庆油田架设抽油机困难的原因。(6分)
(2)简述大规模“注水采油”对大庆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10分)
(3)分析目前大庆石化开始大量使用“俄油”的原因。(8分)
课时作业75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2.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生命周期曲线可知,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④—⑤,此时,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开始衰退,城市仍处于繁荣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减缓资源型城市的衰退,C项正确;①—②是发展阶段,③—④正进入繁荣阶段,⑤—⑥已经进入衰退阶段,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第2题,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改变生产重心,实施资源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①正确;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②正确;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③正确;提高资源价格,打破“资源诅咒”不利于城市的转型升级,④错误。故选A项。
答案:1.C 2.A
3~5.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可知,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政策,C项正确。第4题,结合材料“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可知,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集聚界首经济开发区,最主要的原因是界首依托再生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再生塑料产业,为其提供丰富价廉的原料,A项正确;土地价格低、动力充足、协作条件好等是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但不能依据材料判断是最主要的原因,B、C、D三项错误。第5题,依据材料可知,“城市矿产”是指回收的废弃物,使废弃物成为再生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C项正确;能实现废物的减量化,不能实现零排放,A项错误;不能解决矿产资源不足,B项错误;与居民生活成本关系不大,D项错误。
答案:3.C 4.A 5.C
6~7.解析:第6题,根据所学与图示信息可知,资源枯竭地区转型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为矿场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提升,贾汪区煤矿数量自2002~2007年急剧减少,降幅最大,GDP反而增加,应为转型发展的开始时间,故B项正确;1996~2002年煤矿数量虽减少,但GDP及财政收入变化不大,仍为原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A项错误;2007~2012年煤矿数量变得极低,但经济增长加快,应为转型发展期,C项错误;2012~2018年煤矿数量为0,经济飞速发展应为转型成功期,D项错误。第7题,根据所学可知,资源枯竭地区转型过程中并不会伴随大量人才剩余,反而会促进新的就业产生,①错误;转型过程煤矿数量逐步降低为0,不存在大规模煤矿升级现象,②错误;转型过程必定会存在对原有发展模式的依赖和新发展方向的迷茫问题,故会出现转型观念滞后、转型方向定位难问题,③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6.B 7.C
8~10.解析:第8题,读表可知,2010~2019年,七台河人口共减少15.03万,鹤岗共减少8.8万,辽源共减少6.1万,阜新共减少8.3万人,七台河在四个城市中人口下降幅度最大,城市收缩幅度最大,A项正确。第9题,城市收缩使人口减少,排放的污染可能减少,但环境污染现象不会消失,A项错误;人口减少,车辆减少,城市交通拥堵会得到缓解,B项错误;人口减少,就业压力会减小,C项错误;大量人口外迁,总人口减少,导致城市闲置住房增多,D项正确。第10题,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其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及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升级较慢,导致人口流失较为严重,进行产业调整优化可以加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动力,减少人口外流,可从根源上缓解城市收缩现象,C项正确,A、B两项错误。完善养老福利体系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城市收缩现象,D项错误。
答案:8.A 9.D 10.C
11.解析:第(1)题,大冶市发展采矿业的有利条件应从资源、能源、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靠近长江,水源充足;大冶市与三峡水电站都位于湖北省,因此靠近三峡水电站,电力供应充足;大冶市为国家原料工业基地,消费市场广阔;图中显示,大冶市水陆交通便利,利于矿产品外运。第(2)题,大冶市应对资源枯竭而进行产业转型可能采取的对策应从基础设施、科技、产业结构、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了实现产业转型,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大量企业进行投资;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科学技术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使得传统产业焕发活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当地产业的市场适应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控制高耗能产业规模,注重发展低碳经济;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修复生态环境,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第(3)题,大冶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应从环境、产业结构、人才等方面进行分析。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使得大冶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治理难度大,从而导致对新兴产业的吸引力不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间关联度较低,难以带动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设备、钻井、洞室等固定资产总量大,这些成本的存在加大了企业退出枯竭资源行业的机会成本,使得产业转型升级耗时长;由于大量矿产企业停产,大量技术工人和科技人才向外另寻出路,使得人才流失严重,导致转型困难。
答案:(1)有色金属矿床多,储量大;靠近三峡水电站,电力供应充足;国家原料工业基地,消费市场广阔;靠近长江,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利于矿产品外运。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快智能化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控制高耗能产业规模,注重发展低碳经济;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修复生态环境。
(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治理难度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耗时长;矿产企业停产,人才流失严重。
12.解析:第(1)题,大庆位于东北平原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温度低,冻土广布,不利于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湿地、沼泽广布,地基不稳,水淹严重,所以不利于架设抽油机。第(2)题,由材料“(向油层高压注水驱动原油集中于油井附近),4吨水换1吨油,6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不间断的原油开采”可知,开采地下水不仅量大,而且时间长,导致地下水回补不及时,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缺少了水体的支撑,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位下降(过度用水),导致(引起)地表植被退化、土地沙化;高压注水导致采油区地面变形,可引发浅源地震;油水混合,污染地下水。第(3)题,由材料“2020年9月,大庆石化正式开启‘俄油’炼制历史新篇章”可知,大庆扩大石化产业规模(从原油开采到石油加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庆石化产业对原油需求不断扩大;由材料“大庆的石油开采为国家经济发展立下不朽功勋的同时,也曾让当地的环境遭受创伤”可以得出,适度控制原油开采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大庆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答案:(1)地势低平、冻土广布,排水不畅;湿地、沼泽广布,不利于架设抽油机。
(2)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位下降(过度用水),导致(引起)地表植被退化、土地沙化;高压注水导致采油区地面变形,可引发浅源地震;油水混合,污染地下水。
(3)扩大石化产业规模,(从原油开采到石油加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庆石化产业对原油需求不断扩大;适度控制原油开采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大庆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7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