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找规律_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找规律_苏教版,共5页。
思考与应用并重 趣味与丰实共生——《找规律》教学实录与思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经历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个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怎么样?准备,开始! 电脑快速出题:男生1827,女生0566。 男生和女生齐答。 师:好的,旗鼓相当。加大难度。 电脑快速出题:男生182736455463,女生056605660566。 师:记完举手!(女生人数多)哎呀,男女人数悬殊咋这么大呢?女生说数字。 女生:056605660566。 师:我们一起来校验一下。(校验男、女生记数内容)我宣布:女生以绝对优势获胜! 男生:不公平!女生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0566,然后重复3次。 师:有道理吗?委屈男同胞啦!看来,要赢得比赛不光要靠我们的记忆力,发现规律也尤为重要。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思考:通过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有意注意,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快速记忆PK赛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为新课学习埋下伏笔,正所谓“课伊始,趣亦生”。]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感知规律,解析周期。 师:(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吗?把你观察后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与同桌交流。 师:有结果了吗?咱们先从盆花说起。 生:盆花每组的第1盆都是蓝花,第2盆都是红花。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盆花是每几盆为一组呢? 生:每2盆为一组。 点击课件演示分组。 师:同学们规律找得真不错!谁能把盆花的摆放规律完整地再说一遍? 生:盆花是每2盆为一组,每组的第1盆是蓝花,第2盆是红花。 师:说得真棒!谁能像这样来说说彩灯的规律呢? 生:彩灯是每3盏为一组,每组的第1盏是红灯,第2盏是紫灯,第3盏是绿灯。 点击课件演示分组。 师:照这样的规律,第9组的第1盏灯是什么颜色? 生:红色。 师:怎么想的? 生:因为每一组的第1盏灯都是红色。 师:那第108组的最后一盏呢? 生:绿色。 师:怎么想? 生:因为每一组的最后一盏都是绿色。 师:真棒!规律找得好,用得更好。继续看彩旗! 师:好极了!下面咱们来回顾一下它们的排列规律。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呀? 生:…… 师:再看,它们后面的每一组都和前面的一组怎么样? 生:完全一样。 师:像盆花、彩灯、彩旗每组依次排列,而又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周期现象。(板书:周期现象) [思考:找规律教学的关键在于“找”。注意抓住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概括、交流,引导学生经历由表及里、从富有个性到形成共性的认识过程,进而自然揭示周期现象的本质特征。] 2.提出问题。 师:找到了排列的规律,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课件出示:照这样排下去,它们的左起第15个分别是什么颜色? 师:这个问题其实包含几个问题?哪三个? 生:…… [思考:改变教材例题中盆花、彩灯、彩旗逐一呈现、分别提问的方式,而以“左起第15个分别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加以整合,不但尊重了教材的意图,而且有助于排除一些外在信息的干扰,洞察问题的本质。这样安排也给学生预留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提高了思维含量。] 3.自主探索,展示多样策略。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课件出示)。不急,把你的想法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 生:(实物投影展示)我是用画图的方法,用圆表示蓝花,用三角表示红花,画到第15个是圆,所以是蓝花。 师:这位同学画得好,讲得更好,掌声鼓励!画图是一种办法。(板书:画图)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盆花左起的第1、3、5、7盆是蓝花,第2、4、6、8盆是红花,也就是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15是单数,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看来用单双数的知识列举,也是一种办法。(板书:列举)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有,我是用计算的方法。 师:好,你说我写。15÷2=7(组)……1(盆)。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共15盆花,每2盆为一组,15÷2得到7组余1盆,就是每组的第1盆,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计算的方法不错。(板书:计算)谁听懂了他的意思了?也来说说算式中的2、7和1分别表示什么? 生:……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在学生画的图上分组,数出是7组。) 生:1表示余1盆。 师:这一盆其实是第几组的第几盆? 生:第8组的第1盆。 师:根据规律,它和谁一样? 生:和第一组的第1盆一样。 师:仅仅是第1组的第1盆吗? 生:与每一组的第1盆都一样,所以是蓝色的。 师:刚才同学们在解决盆花问题时,用了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的方法,看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那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另外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4.方法优化。
师:咱们先来解决彩旗问题。
生:15÷4=3(组)……3(面)。(板书)
师:余3面,你的判断是?为什么呢?
生:余3面就看每组的第3面,所以是黄旗。
师:谁来解决彩灯的问题?
生:15÷3=5(组)。(板书)
师:现在结果没有余数,怎么判断?
生: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后一盏,所以是绿灯。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是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两个问题用画图法解决的请举手。人数不多,为什么呢?
生(大部分):麻烦。
师:(问画图的学生)你觉得麻烦吗?
生:画15个并不麻烦,而且很清楚。
师:是啊,画15个并不麻烦。认为画图法麻烦的同学有话要说吗?
生:假如画100个不就很麻烦吗?
师:(再问画图学生)假如画100个,你还画吗?(该生连忙摇头。)是的,数量少画图也不错,数量多了画图确实麻烦。有用单双数知识列举的吗?怎么都不用啦?
生:因为彩灯和彩旗分别是3个、4个为一组,都不是2个为一组。
师:有道理吗?你的思考真深刻。看来,用单双数知识来列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什么都喜欢计算的方法呢?
生:简便、通用。
[思考:通过对不同方法的类比,促使学生明确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炼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5.对比提升。
师:请你结合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认真观察、对比黑板上这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前面两道算式的结果有余数,后面一道没有余数。
师:有余数,我们该怎么判断结果?没有余数,我们又怎么判断呢?
生:第一道算式余1盆,就看每组的第1盆,所以是蓝花;余3面就看每组的第3面,所以是黄旗;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后一个,所以是绿灯。
师:说得太好了!谁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总结?
生:结果有余数,余数是几,就看每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看每组最后一个。
师:掌声谢谢小老师的精辟总结!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三道算式的被除数一样,除数都不一样。
师:是呀,同样都是求第15个,为什么分别除以2、除以4、除以3呢?
生:因为按规律,盆花是每2盆为一组,所以除以2;彩灯是每3盏为一组,所以除以3;彩旗是每4面为一组,所以除以4。
师:精彩极了!照这位同学这么说,找到规律,根据每组的个数就能确定谁?
生:除数。
师:是啊,简单的算式背后竟蕴涵着这么大的学问。学习贵在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运用规律解决几个问题。
[思考:借助观察、比较,揭示除数、余数与规律之间的相同联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培育“符号感”。]
三、多维应用,拓展规律
1.完成“练一练”第3题。(略)
2.声音中的规律。
师:前面我们都是用眼睛看规律,下面我们用耳朵来听听规律。(课件拟音:嘣嚓嚓,嘣嚓嚓……)节奏有规律吗?
生:嘣嚓嚓,嘣嚓嚓。
师:是这样吗?我们再来听一听。(再次播放)找到规律,问题也来了:照这样,算算第22拍、27拍节奏分别是什么?
学生计算,集体反馈。
3.生肖中的规律。
师:音乐节奏中有规律,我国民间常用的十二生肖中也蕴含着规律。(课件快速动态出示十二生肖图及对应文字)十二生肖正好代表着不同的出生年份,也是一种周期现象。其中的规律在哪呢?
师: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特殊的小伙伴,欢迎吗?
课件播放录音:嗨,大家好!我是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五(1)班的陈镔颖,今年11岁。哈哈,我家里可有三只“母老虎”哦!我属虎,我的妈妈和外婆也是属虎,你能猜出我妈妈和外婆今年各多少岁吗?
生:妈妈35岁,外婆71岁。
师:怎么想?
生:……
4.游戏中的规律。
师:说到老虎啊,接下来就奖励大家玩个“看老虎”的游戏,想玩吗?先来听一首熟悉的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看老虎;老虎不在家,我们淘汰他。游戏规则是:从左起一人对应一字地读,读到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是谁,谁就被淘汰。
师:首先请3个同学和老师一起玩4人游戏。(学生上台,和老师一起站好)从老师开始读,大家猜猜,谁会被淘汰呢?
学生都猜第4个学生。
师生一起读儿歌,结果果然是第4个学生被淘汰。
师:游戏还没开始,怎么就猜到结果了?
生:儿歌一共20个字,20÷4=5组,没有余数,那么就是最后一个人被淘汰。
师:下面如果我们再玩这游戏,你希望自己被淘汰吗?淘汰老师?行!那就得看你们的本事了。接下来将请6位同学和我玩7人游戏,先请同学们商量排列方案,看看到底怎样才能将我淘汰。
生:老师站到第6位上。
……
师:真的把老师淘汰了呀!虽然我被淘汰,但我很开心,因为你们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老师。你们成功的秘诀在哪?
生:因为20÷7=2(组)……6(人),肯定是第6人被淘汰。
师:如果再玩8人甚至9人的游戏,有信心再赢老师吗?(有)下课再玩吧。
[思考:在立足教材本意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练习,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活动场、思维场、情感场,既内化新知、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又能尽情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四、首尾呼应,升华规律
师:还记得开场的那场记忆PK赛吗?……其实呀,认真观察,换个角度思考,男同学的记数内容也是有规律的。瞧!两位两位地看,18、27、36、45……大家发现规律了吗?
生:依次是2×9,3×9,4×9,5×9,……
师: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换个角度观察思考,规律竟如此清晰可见,正如数学家坦普·倍尔的名言: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
[思考:课尾呈现男生记数内容的规律,再次展现规律世界的神奇和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别样魅力!首尾呼应,升华规律,正所谓:课已终,意未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解决问题的策略_苏教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在游戏中感知策略,尝试练习,在探究交流中明晰策略,反思总结,在比较归纳中理解策略,实践应用,在解决问题中运用策略,全课总结,在交流中拓展延伸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_苏教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让学生感知倍数关系,提炼——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找规律_苏教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