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735358/0-16925157943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735358/0-16925157944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735358/0-16925157944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51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春·辽宁沈阳·高三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离子组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
少量溶液
B
、、
过量溶液
C
、、
氢氧化钠溶液
D
、、
足量氯化铁溶液
A.A B.B C.C D.D
2.(2023春·福建厦门·高三厦门一中校考期中)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烧渣(主要成分为、、,不考虑其他杂质)可用于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流程如下。
已知:(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1、2、3的名称均为过滤
B.固体1和固体2都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
C.向溶液2中加入3~5滴(铁氰化钾)溶液,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D.操作3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3.(2023春·湖北恩施·高三校联考期中)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OA段产生的是NO,AB段发生的反应为Fe+2Fe3+=3Fe2+
B.第二份溶液从反应开始至结束,所得气体总体积在标况下为3.36L
C.BC段反应为Fe+2H+=Fe2++H2↑
D.C点SO浓度为2.5mol·L-1
4.(2023春·江西·高三统考期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典文献灿若繁星。下列古典文献涉及的化学知识,对其说明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记载“水火既济而土合。……泥瓮坚而醴酒欲清,瓦登洁而醯醢以荐”。“泥瓮”和“瓦登”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南朝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KNO3)也”。钾元素的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C.《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强水”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惟玻璃可盛”。该记载说明五金(金、银、铜、铁、锡)均易与硝酸发生化学反应
D.东汉王充《论衡》书中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的记载。制作司南的材料其主要成分是Fe2O3
5.(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向300mL0.2mol/L的Fe(N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使Fe2+恰好完全沉淀,过滤,小心加热沉淀,直到水分蒸干,再灼烧到质量不在变化,此时固体的质量为
A.5.4g B.4.32g C.4.8g D.6.42g
6.(2023春·四川遂宁·高三射洪中学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基本化学用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氯化铁溶液,溶液颜色变深:Fe3++3H2OFe(OH)3+3H+
B.用氯化铁溶液腐蚀覆铜板上的铜:2Fe3++Cu=Cu2++2Fe2+
C.用KI溶液将AgCl转化为AgI:I-(aq)+AgCl(s)AgI(s)+Cl-(aq)
D.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
7.(2023·河北·模拟预测)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整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两个要素,可表示为“价-类”二维图。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主要利用铝热反应冶炼a B.c是由组成的混合物
C.h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变为g D.e中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8.(2023春·江苏南通·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铁的单质及许多化合物均具有重要用途。可用作净水剂,在水中不稳定,会生成胶体,碱性条件下KClO氧化性大于。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转化,在指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C. D.
9.(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现有和的固体粉末,往其中加入稀硫酸,固体粉末全部溶解,产生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溶液不能使KSCN溶液显色。为中和过量硫酸需要溶液(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硫酸的浓度为
B.与固体粉末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C.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为
D.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为
10.(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高铁铝土矿主要成分为、、等,一种通过高铁铝土矿制备金属铁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悬浮焙烧”时,铁矿磁化得到的主要为
B.“还原”时,1mol C发生反应一定转移4mol电子
C.矿渣经处理后可加入到“碱溶”操作中
D.“沉淀”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1.(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铁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在纯中燃烧可直接转化为e
B.在不同条件下,g可能分别转化为f沉淀或胶体
C.c在空气中直接加热可转化为b
D.检验含d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为先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
12.(2023春·湖北·高三校联考期中)向稀与稀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已知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BC段产生的气体是
B.该实验可以证明氧化性:
C.参加反应铁粉的总质量
D.所用混合溶液中
13.(2023·上海金山·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X是Fe3O4
B.Fe2O3→Fe的转化,Fe2O3发生氧化反应
C.在空气中Z→Y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D.可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FeCl2和FeCl3的相互转化
二、多选题
14.(2023春·江苏镇江·高三江苏省镇江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铁元素是重要的金属元素,含有铁元素的物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炼铁工业中的主反应.硫铁矿烧渣中含有大量,工业上常用于制取绿矾.铁元素的常见价态有、价,实验室可用赤血盐溶液检验,黄血盐溶液检验。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C. D.
三、非选择题
1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黄铵铁矾 [化学式可表示为(NH4)xFey(SO4)z(OH)w,摩尔质量为480 g·mol-1]。Min Ristic等曾对黄铵铁矾进行热分解实验,其结果可用下图热重曲线表示(已知:黄铵铁矾在300 ℃前分解释放的物质为H2O,300~575 ℃之间只有NH3和H2O放出,此时残留固体只存在Fe、O、S三种元素,670 ℃以上得到的是纯净的红棕色粉末)。
根据以上实验及图中数据确定黄铵铁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
16.(2023春·上海·高三期末)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8族。铁及其化合物性质多样,其参与的反应大多为氧化还原反应。
(1)某氯化铁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亚铁杂质,除去氯化亚铁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氯水 B.铁粉 C.稀硝酸 D.酸性高锰酸钾
(2)根据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作正极、铜作负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B.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C.电子通过稀硫酸从铁电极流向铜电极
D.阳离子向正极方向定向移动
(3)实验室配置溶液时,往往要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其目的是______,溶液常常被用于溶解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铜,其反应的离子方式为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某溶液中含有而不含,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
(5)高铁酸钠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强,其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请配平如下制取高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
Fe(NO3)3+ NaOH+ Cl2 Na2FeO4+ NaNO3+ NaCl+ H2O
17.(2023春·浙江温州·高三校联考期中)将1.00mol/L硫酸铜溶液和2.00mol/L硫酸铁溶液按体积比2:3混合得到1L混合液(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请计算:
(1)混合后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2)溶解的铁粉的质量为______g。
(3)最后所得溶液中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18.(2023春·内蒙古呼伦贝尔·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①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
A.Fe B. C.FeO D. E.
(2)①在现代半导体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溶液腐蚀铜的原理制作印刷线路板,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
A.有铁无铜 B.有铜无 C.有铁有铜 D.无铁无铜
(3)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为了防止溶液变质,经常会向其中加入一些铁粉,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证明某溶液中不含而可能含有的操作为__________。
(5)在溶液中滴加适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此反应: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K+、H+、三种离子在一定条件能大量共存,且加入少量Ba(OH)2溶液,发生离子反应,A项正确;
B.H+和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共存,B项错误;
C.Fe3+和ClO-具有强氧化性,I-具有强还原性,这三种离子不能共存,C项错误;
D.S2-、Na+、可以大量共存,加入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A。
2.A
【分析】烧渣(主要成分为、、)加入足量硫酸,氧化铁、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硫酸铝,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过滤,硫酸铁、硫酸铝中加入铁粉,还原铁离子得到硫酸亚铁,调节溶液pH值将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
【详解】A.操作1、2得到固体和溶液,则操作名称为过滤,操作3是溶液到晶体,其名称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A错误;
B.固体1是二氧化硅,固体2是氢氧化铝,两者都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故B正确;
C.向溶液2中含有亚铁离子,加入3~5滴(铁氰化钾)溶液,,因此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故C正确;
D.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七水合硫酸亚铁()易分解,因此操作3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A。
3.B
【分析】铁先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量的铁再与稀硫酸反应,结合图像分析,纵坐标为气体的量,则OA段发生反应:Fe++4H+=Fe3++NO↑+2H2O,AB段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反应为:Fe+2H+=Fe2++H2↑。
【详解】A.由分析可知,OA段产生的是NO,AB段发生的反应为Fe+2Fe3+=3Fe2+,A正确;
B.OA段发生反应:Fe++4H+=Fe3++NO↑+2H2O,5.6gFe生成0.1molNO,BC段反应为:Fe+2H+=Fe2++H2↑,5.6gFe生成0.1molH2,共生成气体0.2mol,故气体总体积在标况下为4.48L,B错误;
C.根据分析,BC段反应为:Fe+2H+=Fe2++H2↑,C正确;
D.最后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恒,则有,所以的浓度为,D正确;
故选B。
4.A
【详解】A.泥瓮和瓦器都是传统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
B.硝酸钾在灼烧时,火焰呈紫色,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
C.金性质稳定,能与王水反应,但不能与硝酸直接反应,C项错误;
D.制作司南的主要材料是磁石,其成分是,D项错误;
故选A。
5.C
【详解】300mL0.2mol/L的Fe(N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使Fe2+恰好完全沉淀,则生成氢氧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为300mL×0.2mol/L×10-3=0.06mol,过滤,加热,并灼烧得到氧化铁,根据铁元素守恒分析,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则质量为0.03mol×160g/mol=4.8g。
故选C。
6.D
【详解】A.加热氯化铁溶液,溶液颜色变深:,A正确;
B.用氯化铁溶液腐蚀覆铜板上的铜:,B正确;
C.用溶液将转化为:,C正确;
D.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D错误;
故答案选D。
7.C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a为单质铁,b是氧化亚铁,d是三氧化二铁,c是四氧化三铁,e是含三价铁的盐,h是氢氧化亚铁,g是氢氧化铁,以此解题。
【详解】A.工业上主要利用高炉炼铁,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冶炼Fe,故A错误;
B.四氧化三铁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B错误;
C.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
D.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会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A错误;
B.高铁酸钾在水中不稳定,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被还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价态规律可知得不到氢气,B错误;
C.氯化铁溶液在加热条件下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蒸干会得到氢氧化铁,灼烧得到的是氧化铁,氧化铁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C错误;
D.铁与氯气加热可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在水溶液中加入铜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均能实现相互转化,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A.反应后的溶液不能使KSCN溶液显色,说明反应生成FeSO4,反应还生成H2,n(H2)=8.96L÷22.4L/mol=0.4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有:n(Fe)=n(Fe2O3)+n(H2),故n(Fe)=n(Fe2O3)+0.4mol,由固体总质量可得:56g/mol×n(Fe)+160g/mol×n(Fe2O3)=44g,联立解得:n(Fe)=0.5mol,n(Fe2O3)=0.1mol。n剩余(H2SO4)=0.5n(NaOH)=0.5×0.2L×3.00mol/L=0.3mol,故n总(H2SO4)=0.7mol+0.3mol=1mol,故原硫酸的浓度c(H2SO4)=1mol÷2L=0.5mol/L,故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与固体粉末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故B正确;
C.由A中计算可知,混合中Fe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C正确;
D.由A中计算可知,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为,故D正确;
故选A。
10.B
【分析】高铁铝土矿悬浮焙烧,铁矿磁化,铝矿活化得到高铝铁精矿和高活铝精矿,高铝铁精矿用碳还原得到铁;高活铝精矿用氢氧化钠溶液碱溶后,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煅烧得到氧化铝,据此解答。
【详解】A.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则“悬浮焙烧”时,铁矿磁化得到的主要为Fe3O4,故A正确;
B.“还原”时,生成铁和一氧化碳,则1molC发生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B错误;
C.矿渣中含有氧化铝,经处理后可加入到“碱溶”操作中,故C正确;
D.“沉淀”时,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则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B。
11.B
【分析】由图可知,a为铁单质,b为氧化亚铁,c为氢氧化亚铁,d为亚铁盐,e为氧化铁,f为氢氧化铁,g为铁盐。据此解答。
【详解】A.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
B.铁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到沸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B正确;
C.氢氧化亚铁直接加热,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铁,不能得到氧化亚铁,故C错误;
D.检验亚铁离子的方法是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在加入氯水,溶液变为红色,故D错误;
故选B。
12.D
【分析】铁首先和硝酸根离子、氢离子生成铁离子和NO,铁离子再和过量铁生成亚铁离子,继续加入铁和氢离子生成氢气;故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AB段为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BC段产生的气体是;
【详解】A.由分析可知,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BC段产生的气体是,故A正确;
B.该实验中铁首先和硝酸生成NO,硝酸首先发生还原反应作为氧化剂,则可以证明氧化性:,故B正确;
C.,OA段生成NO为1.12L÷22.4L/mol=0.05mol、铁离子0.05mol;,AB段铁离子又消耗0.025mol;,BC段生成氢气为(1.68L-1.12L)÷22.4L/mol=0.05mol=0.025mol,消耗铁0.025mol;故共消耗铁0.1mol,质量为5.6g,故C正确;
D.最终溶液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SO4,根据化学式可知,消耗硫酸0.1mol,则所用混合溶液中,故D错误。
故选D。
13.C
【详解】A.物质X是FeO,故A错误;
B.Fe2O3→Fe的转化,铁化合价降低,因此Fe2O3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在空气中Z→Y是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其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故C正确;
D.FeCl2和FeCl3中铁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只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相互转化,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FeCl2和FeCl3的相互转化,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4.AB
【详解】A.铁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选A;
B.氯化铁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故选B;
C.2Fe3++Cu=2Fe2++Cu2+,铜不能置换出铁,故不选C;
D.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不选D;
选AB。
15.NH4Fe3(SO4)2(OH)6
【详解】设有480 g物质分解,670 ℃以上为红棕色纯净物Fe2O3,则其物质的量为n(Fe2O3)= =1.5 mol,即y=3;在固体质量400 g→240 g时,分析可知,该产物为SO3和Fe2O3,则n(SO3)= =2 mol,即z=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x+3×(+3)+ 2×(-2)+w×(-1)=0,17x+3×56+2×96+17w=480,解得x=1、w=6,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H4Fe3(SO4)2(OH)6。
16.(1)A
(2)D
(3) 防止Fe2+被氧化 Cu+2Fe3+=Cu2++2Fe2+
(4)先向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无现象,则不含铁离子,再向该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证明含有亚铁离子
(5)
【详解】(1)A.已知2FeCl2+Cl2=2FeCl3,故加入氯水能够除去FeCl3中少量的FeCl2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A符合题意;
B.已知Fe+2FeCl3=3FeCl2,故使用铁粉 不能除去FeCl3中少量的FeCl2杂质,B不合题意;
C.稀硝酸能够将Fe2+氧化为Fe3+,但将引入新的杂质硝酸根离子,C不合题意;
D.酸性高锰酸钾能够将Fe2+氧化为Fe3+,但将引入新的杂质锰离子等,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根据反应Fe+2H+=Fe2++H2↑设计成原电池,则Fe发生氧化反应,Fe作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比铁更不活泼的Cu等金属或者石墨作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 H2↑,稀硫酸或者稀盐酸作电解质溶液,据此分析解题:
A.由分析可知,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而不是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B错误;
C.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电子通过导线从铁电极流向铜电极,C错误;
D.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故阳离子向正极方向定向移动,D正确;
故答案为:D;
(3)由于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而Fe+2Fe3+=3Fe2+,故实验室配置FeCl2溶液时,往往要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其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FeCl3溶液常常被用于溶解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铜,其反应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故其离子方式为:Cu+2Fe3+=Cu2++2Fe2+,故答案为:防止Fe2+被氧化;Cu+2Fe3+=Cu2++2Fe2+;
(4)先向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观察颜色,可以判断铁离子是否存在,无现象,则不含铁离子,再向该溶液中滴加氯水,观察颜色变为红色,证明含有亚铁离子,故答案为:先向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无现象,则不含铁离子,再向该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证明含有亚铁离子;
(5)反应中Fe3+由+3价转化为+6价升高3个单位,而Cl2中的Cl由0价降低到-1价降低2个单位,利用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的最小公倍数法可知,最小公倍数为6,则可配平该反应方程式:2Fe(NO3)3+16NaOH+3Cl2=2Na2FeO4+6NaNO3+6NaCl+8H2O,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6,故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故答案为:。
17.(1)0.4
(2)89.6
(3)4
【详解】(1)混合过程中,Cu2+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混合后溶液中n(Cu2+)=×1L×1.00mol/L=0.40mol,故答案为0.40;
(2)混合液中n(Fe3+)=×1L×2.00mol/L×2=2.40mol,混合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发生Fe+2Fe3+=3Fe2+、Fe+Cu2+=Cu+Fe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有:n(Fe)×2= n(Cu2+)×2+ n(Fe3+)×1,解得n(Fe)=1.6mol,即消耗铁粉质量为1.6mol×56g/mol=89.6g,故答案为89.6;
(3)充分反应后溶质为FeSO4,根据铁原子守恒,因此c(FeSO4)==4.00mol/L,故答案为4.00。
18.(1) CD
(2) A
(3)
(4)取少量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氯水(或通入适量氯气或滴加适量双氧水)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不含而含有
(5)
【详解】(1)①指南针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②铁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最低化合价为0,故含有+2价铁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答案选CD;故答案为:Fe3O4;CD;
(2)①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②铁和铜同时加进去,铁先和三价铁反应,如果铁离子还有多的,再和铜反应;
A.不可能,有金属铁时,一定将铜置换出来了,故A结果不可能出现,故A正确;
B.可能,铁离子的量较大,能和铁反应完毕,或剩余部分三价铁和部分铜反应,或者是铁和三价铁恰好反应,故B结果可能出现,故B错误;
C.可能,铁离子量不足,只能和部分铁反应,故C错误;
D.可能,铁离子量特别大,足够溶解所有铁和铜,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加入铁粉,可与铁离子生成亚铁离子,防止硫酸亚铁变质,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先根据铁离子的特征反应,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判断溶液中不含铁离子;然后加入氯水,如果含有也铁离子,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亚铁离子的存在。故答案为:取少量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氯水(或通入适量氯气或滴加适量双氧水)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不含而含有;
(5)能将KI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铁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