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73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一、单选题
1.(2023春·重庆渝中·高三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反应,将足量的置于某干燥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已知密度:,;该温度下,纯水存在如下平衡,相对湿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容器的相对湿度为50%
B.恒温、恒容,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再加入,平衡不移动
C.恒温、压缩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比原平衡快
D.恒温、恒压,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其转化率增大
2.(2023·山东威海·威海市第一中学统考二模)催化剂A[]能在温和条件下催化烯烃加氢反应,其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过程中Rh的化合价升高
B.每步转化过程中Rh的成键数和杂化方式均发生变化
C.C和E中心原子Rh的VSEPR模型相同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023春·福建厦门·高三厦门一中校考期中)为白色微溶物,常温下某小组对和的反应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测得随时间变化如图,实验过程中测得温度几乎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操作
现象
Ⅰ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
几分钟后,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
Ⅱ
先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溶液,然后重复实验Ⅰ的操作
现象与实验Ⅰ相同
A.实验Ⅰ只发生反应:,灰黑色浑浊是单质Ag
B.图中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Ag起催化作用
C.图中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反应放热
D.图中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起催化作用
4.(2023春·江苏盐城·高三江苏省响水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目的
A
向两支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和1mol/LCuSO4溶液,溶液中产生气泡速率快
验证催化分解效果优于
B
两个封有和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分别浸泡在和的水中,的水中烧瓶里气体的颜色比较浅
验证调控温度可以改变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C
向稀硫酸中加入Zn粒,有气泡冒出,再加入几滴溶液,产生气泡的速度加快
验证是与稀疏酸反应的催化剂
D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气体X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验证气体X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5.(2023春·江苏·高三统考期中)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有Fe2O3,FeO及少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FeCO3,其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时,FeS2与H2SO4不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溶”时,可适当的升高温度,加快溶解的速率
B.“还原”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2Fe3+=3Fe2++2S↓
C.“滤液”中的溶质含有(NH4)2SO4
D.“干燥”时,可在空气中加热烘干
6.(2023春·江苏泰州·高三姜堰中学校考期中)丙烷经催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为C3H8(g)=C3H6(g)+H2(g)。600℃,将固定浓度的C3H8通入有催化剂的恒容反应器,逐渐提高CO2浓度,经相同时间,测得出口处C3H6、CO和H2浓度随初始CO2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B.c(H2)和c(C3H6)变化差异的原因:CO2+H2CO+H2O
C.其他条件不变,投料比c(C3H8)/c(CO2)越大,C3H8转化率越小
D.若体系只有C3H6、H2、CO和H2O生成,则出口处物质浓度c之间一定存在关系:2c(C3H6)=2c(H2)+c(CO)+2c(H2O)
7.(2023春·北京西城·高三北京育才学校校考期中)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关系不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铝片放入盐酸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时较慢,随后加快,后来又逐渐减慢
H+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
B
将大小相同的K和Na放入等体积的水中,钾比钠反应剧烈
钾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元素强
C
漂白粉与浓HCl混合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漂白粉和浓HCl反应生成Cl2
D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不加FeCl3溶液的快
FeCl3可以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起了催化作用
A.A B.B C.C D.D
8.(2023春·北京西城·高三北京育才学校校考期中)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L-1·min-1
B.保持其他外界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20molCO和1.20molH2O,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会增大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D.在t1到t2时间段内,上述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9.(2023春·浙江宁波·高三余姚中学校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为分子中含配位键的数目为
B.溶液中加水,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减弱
C.反应达到平衡后压缩体积,反应达到新平衡后变大
D.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阴极,用活性电极作辅助阳极,该方法为外加电流法
10.(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中国科学家首次用改性铜基催化剂,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的反应条件从高压降至常压。草酸二甲酯加氢的主要反应有:
①
②
③
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时间内温度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如图。
已知:i.
ii.450~500K,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远大于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乙二醇适宜的温度范围是470~480K
B.实验条件下反应③的活化的最高,升温更有利于反应③
C.减压可提高乙二醇的平衡产率
D.铜基催化剂用改性后反应速率增大,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压强
11.(2023春·贵州遵义·高三校联考期中)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制备甲醇,反应为,测得容器内的分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到图中X点时,用分压表示的平均变化率为
A. B.
C. D.
12.(2023·山东济宁·统考二模)实验室测定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过程为:
①一定温度下,将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灰黑色沉淀;
②待步骤①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取v mL上层清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
资料:(白色) ,(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可替换为溶液
B.过程①中产生的灰黑色沉淀为Fe或Ag元素的氧化物
C.可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
D.步骤②中不待溶液澄清,直接用浊液做滴定实验测定,则所测K值偏小
13.(2023·河北秦皇岛·统考三模)溶液中存在多个平衡。本题条件下仅需考虑如下平衡:
(i)
(ii)
时,溶液中随的变化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溶液,反应(i)的平衡逆向移动
B.溶液中
C.加入少量固体,则平衡时的比值减小
D.当pH=9.0时,溶液中的平衡浓度约为
二、多选题
14.(2023·山东东营·东营市第一中学校考二模)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性质探究,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灼热木炭伸入浓硝酸中,木炭燃烧,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木炭和硝酸反应生成了和
B
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
证明加压平衡向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
C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和的混酸稀溶液加入过量铜粉,生成气体,溶液变蓝色
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和
D
将粉加入强碱性的溶液,微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在强碱性溶液中也能显氧化性
A.A B.B C.C D.D
三、非选择题
15.(2023春·四川达州·高三四川省万源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对促进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某同学为探究锌与盐酸反应,取同质量、同体积的锌片,同浓度盐酸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把纯锌片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二:在盐酸中滴入几滴CuSO4溶液,发现生成氢气速率明显比实验一要快。
①在上图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用离子程式表示实验二反应速率加快原因_______。
(2)工业有一种方法是利用CO2制取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X和Y两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请回答:
①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CO2的转化率α(CO2) =_______。
③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
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一定条件下,CO2、H2和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的同时生成1molCH3OH
E.有2个C=O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生成
16.(2023春·山东·高三统考期中)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单质碘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碘化氢。将物质的量比为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经过5分钟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碘蒸气的浓度为。
①前5分钟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的初始浓度是___________。
②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碘化氢的消耗速率
b.单位时间内断裂的键数目与断裂的键数目相等
c.
d.
e.反应混合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f.反应混合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试验编号
起始浓度()
起始浓度()
温度/℃
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1
0.1000
0.1000
25
0.0076
2
0.1000
0.2000
25
0.0152
3
0.1000
0.3000
25
v
4
0.1000
c
35
0.0304
i.该实验1、2、3探究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___________。
ii.实验4是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若温度每升高10℃,速率变为原来的4倍,则表中c=___________。
17.(2023春·山东泰安·高三统考期中)一定条件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SO2和足量的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SO2和S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在前5min内,以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提出两条)。
(2)对于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2min时,v正(SO2)=v逆(SO3)
B.当SO3的消耗速率等于O2消耗速率的2倍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改变条件,反应达到新平衡时可能存在c(SO2)=c(SO3)=5mol·L-1
E.达到平衡后,反应生成的SO3不再分解
F.平衡后,向容器中充入含O2,最终氧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均存在O
(3)第2min时v正(SO2)_______第5min时v逆(SO2)(填“>”“<”“=”或“无法比较”)。
(4)在下列方框中用微观示意图的形式表示上述反应_______。
18.(2023春·江西九江·高三德安县第一中学校考期中)一定温度下,在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__(填“X”“Y”或“Z”)。
(2)用X表示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此时Y的转化率为_______。
(5)时X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反应CaSO4(s)+2H2O(g)CaSO4(s)•2H2O(s) Kp==2500,故p(H2O)=0.02atm;纯水存在如下平衡H2O(l) H2O(g) Kp =p(H2O)=0.04atm,该容器的相对湿度为=50%,故A正确;
B.恒温、恒容,向100mL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再加入29.6g CaSO4(s),则占据容器的体积为10mL,相当于压缩体积,则平衡向正向移动,故B错误;
C.恒温、压缩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因为平衡常数不变,故平衡时水的分压不变,故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
D.恒温、恒压,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CaSO4 • 2H2O(s),其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B→C加入了氢原子属于还原反应,即Rh的化合价降低,A错误;
B.B→CRh的成键数由3变到5、C→D Rh的成键数由5变到6、D→ERh的成键数由6变到5、E→B Rh的成键数由5变到3,即每步转化过程中Rh的成键数和杂化方式均发生变化,B正确;
C.C和E中心原子Rh的成键数均是5,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相同,即VSEPR模型相同,C正确;
D.由反应机理和信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A。
3.B
【详解】A. 实验Ⅰ中有银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银沉淀,由于几分钟后,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因此还发生反应:,灰黑色浑浊是单质Ag,故A错误;
B. 根据题意几分钟后,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说明图中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Ag起催化作用,故B正确;
C. 根据题意,实验过程中测得温度几乎无变化,故C错误;
D. 根据实验Ⅱ的现象是与实验Ⅰ相同,说明图中由a→b急速变化不可能是生成的起催化作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B
【详解】A.没有控制单一变量,同时改变了阳离子和阴离子,不能确定是哪种离子的影响,A错误;
B.是红棕色气体而无色,温度降低,颜色变浅,平衡向生成N2O4方向移动,B正确;
C.与反应生成,与形成原电池后反应速率加快,不是催化剂,C错误;
D.等气体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故选B。
5.D
【分析】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用硫酸浸取,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硫酸亚铁、未反应的硫酸,滤渣为二氧化硅,用二硫化亚铁矿还原Fe3+后过滤,得滤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铵,过滤得碳酸亚铁,滤液中含有硫酸铵、碳酸铵,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已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酸溶”时,可适当的升高温度,加快溶解的速率,A正确;
B.由题干流程图可知,“还原”时用二硫化亚铁矿还原Fe3+后过滤,滤渣中含有S,故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2Fe3+=3Fe2++2S↓,B正确;
C.由分析可知, “滤液”中的溶质含有(NH4)2SO4和(NH4)2CO3,C正确;
D.由于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故“干燥”时,不可在空气中加热烘干,应该隔绝空气烘干,D错误;
故答案为:D。
6.D
【详解】A.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式,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A正确;
B.丙烷催化脱氢生成的氢气会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O,因此丙烯的浓度变化基本不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而H2的浓度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趋于一个定值,B正确;
C.其他条件不变,投料比c(C3H8)/c(CO2)越大,说明丙烷的相对浓度越大,丙烷浓度增大使其转化率减小,C正确;
D.根据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可知,生成的丙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而CO2+H2CO+H2O,则有c(C3H6)=c(H2)+c(CO)+c(H2O),D错误;
故答案选D。
7.A
【详解】A.将铝片放入盐酸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时较慢,金属与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随后加快,说明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占主要,后来又逐渐减慢,氢离子浓度降低使速率减慢占主要,故A错误;
B.将大小相同的K和Na放入等体积的水中,钾比钠反应剧烈,金属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因此说明钾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元素强,故B正确;
C.漂白粉与浓HCl混合产生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次氯酸使变红的石蕊试纸褪色,故C正确;
D.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不加FeCl3溶液的快,说明氯化铁有催化剂的作用,能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8.C
【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v(CO)== mol/(L∙min),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H2)= v(CO) = mol/(L∙min),A项正确;
B.保持其他外界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20molCO和1.20molH2O,即增大H2O(g)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会增大,B项正确;
C.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恒温恒容容器中建立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始终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
D.0~t1时间段内消耗CO物质的量为1.20mol-0.80mol=0.40mol,根据方程式知,此时间段内消耗H2O的物质的量为0.40mol,t1时H2O的物质的量为0.60mol-0.40mol=0.20mol,与t2时H2O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在t1到t2时间段内,上述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
答案选C。
9.B
【详解】A.根据结构式,每个铝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1个配位键,即1mol Al2Cl6分子中含配位键的数目为2NA,A错误;
B.NaClO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水,平衡正向移动,ClO−的水解程度增大,而溶液体积增大,溶液碱性减弱,B正确;
C.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后压缩体积,平衡逆向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后由于温度不变,K不变,故c(O2)不变,C错误;
D.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阴极,用活性电极作辅助阳极,该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为470~480K时,生成乙二醇的选择性最高,A正确;
B.由图可知,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乙醇,实验条件下反应③的活化能最高,所以升温有利于反应③,B正确;
C.反应②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则增大压强可以提高乙二醇的平衡产率,C错误;
D.铜基催化剂用改性后,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的反应条件从高压降至常压,则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增大,D正确;
故选C。
11.B
【详解】根据图中曲线得到8分钟时氢气分压改变量为,则分压表示的平均变化率为,故B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2.D
【详解】A.溶液中的N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Fe2+氧化为Fe3+,影响反应的平衡常数K测定,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过程①中产生的灰黑色沉淀为Ag,故B错误;
C.硫氰化钾和铁离子形成红色溶液,氯化钾和铁离子不反应,故不能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Ag+,故C错误;
D.实验①所得浊液中还含有Ag,因存在平衡,且随着反应的进行,使得平衡逆向移动,则测定平衡体系中的c(Ag+)偏高,偏高,所得到的K=偏小,故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A.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应(ii)正向移动,溶液中将减小,反应(i)将正向移动,A错误;
B.0.10mol/L溶液中,原子的总浓度为,溶液中Cr原子总浓度为,B错误;
C.,只要温度不变,此比值就不变,C错误;
D.当溶液的时,,因此可忽略溶液中,即,反应(ii)的平衡常数,联立两个方程可得,D正确;
故选:D。
14.CD
【详解】A.将灼热的木炭伸入浓硝酸中,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水,A错误;
B.先将注射器充满 NO2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NO2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与平衡无关,B错误;
C.含有等物质的量 H2SO4 和 HNO3 的混酸中H+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加入过量铜粉,发生离子反应:,硝酸根过量,则溶质为 CuSO4 和 Cu(NO3)2 ,C正确;
D.将Al粉加入强碱性的 NaNO3 溶液,微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NH3,硝酸根离子中的N元素降价,表现氧化性,D正确;
故选CD。
15.(1) 因为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因为随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较大,反应速度减慢 Cu2++Zn = Cu+Zn2+
(2) CH3OH 或H2O 0.28mol/L•min 75% A C E
【详解】(1)①纯锌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t1~t2速率加快;后期c(HCl)起主导作用,随着反应进行c(HCl)降低,t2~t3反应速率减慢;
②实验二中锌与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铜,生成的铜与锌、稀盐酸形成了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离子方程式为:Cu2++Zn = Cu+Zn2+。
(2)①反应过程中X的物质的量增大,则X是生成物为CH3OH 或H2O;
②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8min后,Y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Y为CO2,v(H2) =3v(CO2)== 0.28mol/L•min,CO2的转化率α(CO2) ==75%;
③A.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减小,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选;
B.该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都不变,气体密度是定值,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不选;
C.一定条件下,CO2、H2和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选;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的同时生成1molCH3OH,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不选;
E.有2个C=O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生成,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E选;
故选ACE。
16.(1) 0.02mol·L-1·min-1 0.4 d f
(2) 浓度 0.0228 0.1000
【详解】(1)①将物质的量比为2:1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经过5分钟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0.2mol•L-1,碘蒸气的浓度为0.1mol•L-1,设氢气和碘蒸气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x mol•L-1、x mol•L-1,则
解得到x=0.2,前5分钟平均反应速率=0.02mol/(L•min),H2的初始浓度是0.4mol/L;
②a.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碘化氢的消耗速率都是逆速率,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错误;
b.单位时间内断裂的H—H键数目是断裂的H—I键数目的一半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断裂的H—H键数目与断裂的H—I键数目相等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是反应中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不能说明物质浓度不变,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为正反应速率之比,说明碘化氢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e.该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计量系数不变,压强始终不变,则反应混合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e错误;
f.反应混合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物质碘蒸气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f正确;
故选df;
(2)i.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实验1、2、3中除了碘化氢的浓度不同外其他因素均相同,故该实验1、2、3探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1、2可知,碘化氢浓度加倍,则反应速率也加倍,实验3中碘化氢的浓度是实验1中的3倍,则其速率是实验1的3倍,故v=0.0228;
ii.若温度每升高10℃,速率变为原来的4倍,则实验4和实验1作对比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c=0.1000 mol/L。
17.(1) 0.8mol·L-1·min-1 升高温度、加催化剂、增加SO2或O2浓度、加压等
(2)BF
(3)>
(4)
【详解】(1)在前5min内,v(SO2)= mol/(L·min);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加催化剂、增加SO2或O2浓度、加压等,故答案为:0.8;升高温度、加催化剂、增加SO2或O2浓度、加压等;
(2)A.由图可知,2min时反应正向进行,则v正(SO2)>v逆(SO3),A错误;
B.SO3的消耗为逆速率,O2消耗为正速率,当SO3的消耗速率等于O2消耗速率的2倍时,则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平衡,B正确;
C.根据密度公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是恒定不变的,且容器为恒容容器,则密度不是变量,则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C错误;
D.容器的体积为2L,则根据方程式和题给条件可知,两者的物质的量可能相等,此时两者的物质的量都为5mol,其浓度为c(SO2)=c(SO3)=2.5mol·L-1,D错误;
E.化学反应平衡是动态平衡,平衡时反应依然在进行,E错误;
F.化学反应平衡是动态平衡,平衡时反应依然在进行,则平衡后,向容器中充入含O2,最终氧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均存在O,F正确;
故选BF;
(3)由图可知,2min时反应正向进行,随着反应继续进行,正速率减小,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第2min时v正(SO2)>第5min时v逆(SO2);
(4)2SO2+O22SO3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反应后,将有SO2、O2、SO3三种物质共存,并且原子个数不变,用微观示意图的形式表示该反应为: ,故答案为: 。
18.(1)Z
(2)0.0395
(3)
(4) 0.79
(5)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Z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X和Y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此反应的生成物是Z。
(2)10s内X的物质的量减少1.2mol-0.41mol=0.79mol,浓度是0.79mol÷2L=0.395mol/L,所以用X表示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395mol/L÷10s=0.0395。
(3)平衡时生成Z是1.58mol,消耗X和Y均是0.79mol,变化量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8mol÷2L=0.79,此时Y的转化率为。
(5)时X的体积分数为≈18.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