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37053/0-16925501064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37053/0-16925501065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37053/0-16925501065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7页。
古诗阅读湖南省长沙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阅读(共1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苏武李白苏武①在匈奴,十年持汉节②。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③。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④。渴饮月窟⑤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⑥别。泣把李陵⑦衣,相看泪成血。【注释】①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②十年持汉节:“十年”指苏武被扣押在匈奴前后共十九年,“汉节”指表示汉朝使节身份的符节。③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修建的御苑:“书札”指书信: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苏武等人。④绝:毫无希望。⑤月窟:指极寒之地。⑥河梁:桥梁。⑦李陵:西汉名将,出击匈奴时战败投降;曾劝苏武投降,没有成功。9.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写苏武被扣押匈奴十九年,始终不辱使命。表现了苏武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B.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写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书”。不仅体现了苏武行事之周全,也表达出他思乡之迫切。C.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描绘了环境和天气的恶劣,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D.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写出归途之遥远,同时也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10. 请你说出对“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中“苦”的理解。湖南省长沙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舟师[明]俞大猷①倚剑东冥②势独雄,扶桑③今在指挥中。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④。队火⑤光摇河汉⑥影,歌声气压虬龙宫⑦。夕阳景⑧里归篷近,背水阵奇⑨战士功。【注释】①俞大戬:明代战功显著的抗倭名将。②东冥:东海。③扶桑:我国对日本的旧称。④翀:通“冲”,舞动的意思。⑤队火:排列成队的战船上的炮火。⑥河汉:指银河。⑦虬龙宫:比喻倭寇的巢穴。⑧景:通“影”。⑨背水阵奇:比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9.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B. “云雾”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C. “队火”“河汉影”写出了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D. “夕阳景”“归篷近”描绘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的情景。10. 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阶段表现的情感战前(首联)坚信战争必胜的自信战中(颔联、颈联)①战后(尾联)② 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过山农家顾况①板桥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③焙茶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8.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D. 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9. 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抖音脚本(部分) 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板桥人渡泉声山溪、木板桥、诗人①_________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人、鸡悠长的鸡鸣声②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湖南省长沙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阅读(共1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苏武李白苏武①在匈奴,十年持汉节②。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③。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④。渴饮月窟⑤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⑥别。泣把李陵⑦衣,相看泪成血。【注释】①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②十年持汉节:“十年”指苏武被扣押在匈奴前后共十九年,“汉节”指表示汉朝使节身份的符节。③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修建的御苑:“书札”指书信: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苏武等人。④绝:毫无希望。⑤月窟:指极寒之地。⑥河梁:桥梁。⑦李陵:西汉名将,出击匈奴时战败投降;曾劝苏武投降,没有成功。9.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写苏武被扣押匈奴十九年,始终不辱使命。表现了苏武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B.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写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书”。不仅体现了苏武行事之周全,也表达出他思乡之迫切。C.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描绘了环境和天气的恶劣,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D.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写出归途之遥远,同时也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10. 请你说出对“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中“苦”的理解。【答案】9. A 10. ①边地环境恶劣之苦; ②归乡无望之苦【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意。B.“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意思是他利用白色大雁传信息,飞到了汉武帝的上林苑。再结合注释“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苏武等人”可知,“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书’”错误;C.“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意思是渴了就饮用寒冷的冰窖水,饿了就食用天上的飘雪。是写苏武的艰苦,“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错误;D.“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意思是终于在汉武帝的关怀下,苏武可以从遥远的漠北回归长安了,他和李陵临河诀别,怆恻心欲绝。是写和李陵的依依不舍,“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意。“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意思是:他在遥远的北方牧羊,艰苦万分,回归家乡的心如同西落的太阳,几乎要绝望。“牧羊边地苦”写出边地环境恶劣之苦,“落日归心绝”写出归乡无望之苦。湖南省长沙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舟师[明]俞大猷①倚剑东冥②势独雄,扶桑③今在指挥中。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④。队火⑤光摇河汉⑥影,歌声气压虬龙宫⑦。夕阳景⑧里归篷近,背水阵奇⑨战士功。【注释】①俞大戬:明代战功显著的抗倭名将。②东冥:东海。③扶桑:我国对日本的旧称。④翀:通“冲”,舞动的意思。⑤队火:排列成队的战船上的炮火。⑥河汉:指银河。⑦虬龙宫:比喻倭寇的巢穴。⑧景:通“影”。⑨背水阵奇:比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9.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B. “云雾”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C. “队火”“河汉影”写出了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D. “夕阳景”“归篷近”描绘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的情景。10. 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阶段表现的情感战前(首联)坚信战争必胜的自信战中(颔联、颈联)①战后(尾联)② 【答案】9. D 10. ①抗击倭寇坚强斗志②对水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辉煌战绩的歌颂【解析】【9题详解】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 “倚剑”:倚天之剑的省称,古人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 这里代指俞家水军。诗句“扶桑今在指挥中”译为:扶桑受制,胜券在握。首联表现了作者必胜的信心。故题干中表述的“‘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有误。B. 颔联译为:云消雾散,正是作战的好时机;战船陈列,旌旗翻飞,水师已作好战斗准备。所以云雾并非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是为了突出战士的士气,并非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表述有误。C.颈联紧承上联写水军与倭寇作战的情景: 一串串炮火飞上天空,在银河里摇动着倒影; 喊声阵阵,气势镇住了群寇。写出了规模宏大的海战过程。并非突出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表述有误。D. 尾联写海战结束,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身为将领的诗人,为军阵奇妙、战士勇武而深感欣慰。表述正确。故选D。【10题详解】此题考查诗歌情感。首联写水军雄伟气势,说明明水军稳操胜券;颔联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烘托战前气氛,进一步渲染了水军的声威和抗敌决胜的信心;颈联紧承上联写水军与倭寇作战的情景,把规模宏大的海战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尾联写傍晚水军战士凯旋,肯定他们英勇作战建立了不朽功勋。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明朝水军与倭寇的一次激战的描述,赞扬了明朝水军的军威、士气和高昂的战斗力,歌颂了水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辉煌战绩,洋溢着作者保卫海疆、扫清来犯倭寇的战斗豪情。 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过山农家顾况①板桥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③焙茶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8.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D. 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9. 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抖音脚本(部分) 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板桥人渡泉声山溪、木板桥、诗人①_________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人、鸡悠长的鸡鸣声②_____________ 【答案】8. D 9. ①. ①潺潺的流水声 ②. ②田园的悠闲和诗人的闲适自在【解析】【分析】8题详解】D.“亲自参加”有误,诗人并没有亲自参加劳动,而是参观农家人劳动。故选D。【9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赏析。①“板桥人渡泉声”意为: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诗中画面的声音是潺潺的流水声。“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②“茅檐日午鸡鸣”意为: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这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鸣并不新奇,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恬淡闲适之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5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5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