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7 解析几何 第33练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7 解析几何 第33练 含答案第1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7 解析几何 第33练 含答案第2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7 解析几何 第33练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7 解析几何 第33练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7 解析几何 第33练 含答案,共15页。
    第33练 与抛物线有关的热点问题
    [题型分析·高考展望] 抛物线是三种圆锥曲线之一,应用广泛,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对象,抛物线方程、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结合的问题都是高考热点.考查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小题难度一般为低中档层次,解答题难度为中档偏上.
    体验高考
    1.(2015·四川)设直线l与抛物线y2=4x相交于A,B两点,与圆(x-5)2+y2=r2(r>0)相切于点M,且M为线段AB的中点,若这样的直线l恰有4条,则r的取值范围是(  )
    A.(1,3) B.(1,4) C.(2,3) D.(2,4)
    答案 D
    解析 设A(x1,y1),B(x2,y2),M(x0,y0),
    则相减得(y1+y2)(y1-y2)=4(x1-x2),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符合条件的直线l必有两条;当直线l的斜率k存在时,

    如图x1≠x2,则有·=2,即y0·k=2,
    由CM⊥AB得,k·=-1,y0·k=5-x0,
    2=5-x0,x0=3,即M必在直线x=3上,
    将x=3代入y2=4x,得y2=12,
    ∴-2<y0<2,
    ∵点M在圆上,
    ∴(x0-5)2+y=r2,r2=y+4<12+4=16,
    又y+4>4,
    ∴4<r2<16,∴2<r<4.故选D.
    2.(2015·浙江)如图,设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不经过焦点的直线上有三个不同的点A,B,C,其中点A,B在抛物线上,点C在y轴上,则△BCF与△ACF的面积之比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由图形可知,△BCF与△ACF有公共的顶点F,且A,B,C三点共线,易知△BCF与△ACF的面积之比就等于.由抛物线方程知焦点F(1,0),作准线l,则l的方程为x=-1.

    ∵点A,B在抛物线上,过A,B分别作AK,BH与准线垂直,垂足分别为点K,H,且与y轴分别交于点N,M.由抛物线定义,得|BM|=|BF|-1,|AN|=|AF|-1.在△CAN中,BM∥AN,∴==.
    3.(2016·四川)设O为坐标原点,P是以F为焦点的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M是线段PF上的点,且|PM|=2|MF|,则直线OM的斜率的最大值为(  )
    A. B. C. D.1
    答案 C
    解析 如图,

    由题意可知F,设P点坐标为,显然,当y00,要求kOM的最大值,不妨设y0>0.则=+=+=+(-)=+=,kOM==≤=,当且仅当y=2p2时等号成立.故选C.
    4.(2016·课标全国乙)以抛物线C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D,E两点.已知|AB|=4,|DE|=2,则C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2 B.4 C.6 D.8
    答案 B
    解析 不妨设抛物线C:y2=2px(p>0),则圆的方程可设为x2+y2=r2(r>0),如图,

    又可设A(x0,2),D,
    点A(x0,2)在抛物线y2=2px上,∴8=2px0, ①
    点A(x0,2)在圆x2+y2=r2上,∴x+8=r2, ②
    点D在圆x2+y2=r2上,
    ∴2+5=r2,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p=4,
    即C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4,故选B.
    5.(2015·上海)抛物线y2=2px(p>0)上的动点Q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______.
    答案 2
    解析 根据抛物线的性质,我们知道当且仅当动点Q运动到原点的时候,才与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最小,
    所以有|PQ|min==1⇒p=2.
    高考必会题型
    题型一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应用
    例1 已知P为抛物线y2=6x上一点,点P到直线l:3x-4y+26=0的距离为d1.
    (1)求d1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
    (2)若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为d2,求d1+d2的最小值.
    解 (1)设P(,y0),
    则d1==|(y0-4)2+36|,
    当y0=4时,(d1)min=,此时x0==,
    ∴当P点坐标为(,4)时,(d1)min=.
    (2)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
    则F(,0),且d2=|PF|,
    ∴d1+d2=d1+|PF|,
    它的最小值为点F到直线l的距离=,
    ∴(d1+d2)min=.
    点评 与抛物线有关的最值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与抛物线的定义有关.由于抛物线的定义在运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此类问题也有一定的难度.“看到准线想焦点,看到焦点想准线”,这是解决抛物线焦点弦有关问题的重要途径.
    变式训练1 (1)(2016·浙江)若抛物线y2=4x上的点M到焦点的距离为10,则点M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_.
    (2)已知点P在抛物线y2=4x上,那么点P到Q(2,1)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  )
    A.(,1) B.(,-1) C.(1,2) D.(1,-2)
    答案 (1)9 (2)B
    解析 (1)抛物线y2=4x的焦点F(1,0).准线为x=-1,由M到焦点的距离为10,可知M到准线x=-1的距离也为10,故M的横坐标满足xM+1=10,解得xM=9,所以点M到y轴的距离为9.
    (2)抛物线y2=4x焦点为F(1,0),准线为x=-1,
    作PQ垂直于准线,垂足为M,
    根据抛物线定义,|PQ|+|PF|=|PQ|+|PM|,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直角三角形斜边大于直角边知:|PQ|+|PM|的最小值是点Q到抛物线准线x=-1的距离.
    所以点P纵坐标为-1,则横坐标为,即(,-1).
    题型二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例2 (2015·福建)已知点F为抛物线E:y2=2px(p>0)的焦点,点A(2,m)在抛物线E上,且|AF|=3.

    (1)求抛物线E的方程;
    (2)已知点G(-1,0),延长AF交抛物线E于点B,证明:以点F为圆心且与直线GA相切的圆,必与直线GB相切.
    方法一 (1)解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F|=2+.
    因为|AF|=3,即2+=3,解得p=2,
    所以抛物线E的方程为y2=4x.
    (2)证明 因为点A(2,m)在抛物线E:y2=4x上,
    所以m=±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不妨设A(2,2).
    由A(2,2),F(1,0)可得直线AF的方程为y=2(x-1).
    由得2x2-5x+2=0,
    解得x=2或x=,从而B.
    又G(-1,0),
    所以kGA==,kGB==-.
    所以kGA+kGB=0,从而∠AGF=∠BGF,这表明点F到直线GA,GB的距离相等,故以F为圆心且与直线GA相切的圆必与直线GB相切.
    方法二 (1)解 同方法一.
    (2)证明 设以点F为圆心且与直线GA相切的圆的半径为r.
    因为点A(2,m)在抛物线E:y2=4x上,
    所以m=±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不妨设A(2,2).
    由A(2,2),F(1,0)可得直线AF的方程为y=2(x-1).
    由得2x2-5x+2=0.
    解得x=2或x=,从而B.
    又G(-1,0),
    故直线GA的方程为2x-3y+2=0.
    从而r==.
    又直线GB的方程为2x+3y+2=0.
    所以点F到直线GB的距离d===r.
    这表明以点F为圆心且与直线GA相切的圆必与直线GB相切.
    点评 (1)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可以首先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焦点的位置及p的值,再进一步确定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其关键是判断焦点位置、开口方向,在方程的类型已经确定的前提下,由于标准方程只有一个参数p,只需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变式训练2 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且经过点M(2,1).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坐标原点,另两个顶点在抛物线上,求该等边三角形的面积;
    (3)过点M作抛物线C的两条弦MA,MB,设MA,MB所在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1,k2,当k1+k2=-2时,试证明直线AB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
    解 (1)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x2=2py(p>0),
    由点M(2,1)在抛物线C上,得4=2p,
    则p=2,∴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
    (2)设该等边三角形OPQ的顶点P,Q在抛物线上,
    且P(xP,yP),Q(xQ,yQ),
    则x=4yP,x=4yQ,
    由|OP|=|OQ|,得x+y=x+y,
    即(yP-yQ)(yP+yQ+4)=0.
    又yP>0,yQ>0,则yP=yQ,|xP|=|xQ|,
    即线段PQ关于y轴对称.
    ∴∠POy=30°,yP=xP,
    代入x=4yP,得xP=4,
    ∴该等边三角形边长为8,S△POQ=48.
    (3)设A(x1,y1),B(x2,y2),
    则x=4y1,x=4y2,
    ∴k1+k2=+=+=(x1+2+x2+2)=-2.
    ∴x1+x2=-12,
    ∴kAB===(x1+x2)=-3.
    题型三 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例3 已知圆C1的方程为x2+(y-2)2=1,定直线l的方程为y=-1.动圆C与圆C1外切,且与直线l相切.
    (1)求动圆圆心C的轨迹M的方程;
    (2)直线l′与轨迹M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点P,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恰好经过点A(0,6),并交轨迹M于异于点P的点Q,记S为△POQ(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求S的值.
    解 (1)设动圆圆心C的坐标为(x,y),动圆半径为R,
    则|CC1|==R+1,且|y+1|=R,
    可得=|y+1|+1.
    由于圆C1在直线l的上方,所以动圆C的圆心C应该在直线l的上方,
    ∴有y+1>0,=y+2,
    整理得x2=8y,即为动圆圆心C的轨迹M的方程.
    (2)设点P的坐标为(x0,),则y=,y′=x,
    kl′=,kPQ=-,
    ∴直线PQ的方程为y=-x+6.
    又kPQ=,∴=-,x=16,
    ∵点P在第一象限,∴x0=4,
    点P的坐标为(4,2),直线PQ的方程为y=-x+6.
    联立得x2+8x-48=0,
    解得x=-12或4,∴点Q的坐标为(-12,18).
    ∴S=|OA|·|xP-xQ|=48.
    点评 (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
    (2)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若过抛物线的焦点,可直接使用公式|AB|=x1+x2+p,若不过焦点,则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
    (3)涉及抛物线的弦长、中点、距离等相关问题时,一般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采用“设而不求”“整体代入”等解法.
    提醒:涉及弦的中点、斜率时一般用“点差法”求解.
    变式训练3 (2015·课标全国Ⅰ)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y=与直线l:y=kx+a(a>0)交于M,N两点,
    (1)当k=0时,分别求C在点M和N处的切线方程;
    (2)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k变动时,总有∠OPM=∠OPN?说明理由.
    解 (1)由题设可得M(2,a),N(-2,a),
    或M(-2,a),N(2,a).
    又y′=,故y=在x=2处的导数值为,C在点(2,a)处的切线方程为y-a=(x-2),
    即x-y-a=0.
    y=在x=-2处的导数值为-,
    C在点(-2,a)处的切线方程为y-a=-(x+2),
    即x+y+a=0.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x-y-a=0和x+y+a=0.
    (2)存在符合题意的点,证明如下:
    设P(0,b)为符合题意的点,M(x1,y1),N(x2,y2),直线PM,PN的斜率分别为k1,k2.
    将y=kx+a代入C的方程得x2-4kx-4a=0.
    故x1+x2=4k,x1x2=-4a.
    从而k1+k2=+==.
    当b=-a时,有k1+k2=0,
    则直线PM的倾斜角与直线PN的倾斜角互补,
    故∠OPM=∠OPN,所以点P(0,-a)符合题意.
    高考题型精练
    1.如图所示,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点A、B,交其准线l′于点C,若|BC|=2|BF|,且|AF|=3,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  )

    A.y2=9x B.y2=6x C.y2=3x D.y2=x
    答案 C
    解析 如图,分别过点A,B作准线的垂线,分别交准线于点E,D,

    设|BF|=a,则由已知得:
    |BC|=2a,由定义得:|BD|=a,
    故∠BCD=30°.
    在直角三角形ACE中,
    ∵|AF|=3,∴|AE|=3,|AC|=3+3a,
    ∴2|AE|=|AC|,∴3+3a=6,
    从而得a=1,∵BD∥FG,
    ∴=,求得p=,
    因此抛物线方程为y2=3x,故选C.
    2.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P、Q是抛物线上的两个点,若△PQF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p的值是(  )
    A.2± B.2+ C.±1 D.-1
    答案 A
    解析 依题意得F,设P,Q(y1≠y2).由抛物线定义及|PF|=|QF|,得+=+,∴y=y,∴y1=-y2.又|PQ|=2,因此|y1|=|y2|=1,点P.又点P位于该抛物线上,于是由抛物线的定义得|PF|=+=2,由此解得p=2±,故选A.
    3.设F为抛物线y2=8x的焦点,A,B,C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0,则||+||+||的值是(  )
    A.6 B.8 C.9 D.12
    答案 D
    解析 由抛物线方程,得F(2,0),准线方程为x=-2.
    设A,B,C坐标分别为(x1,y1),(x2,y2),(x3,y3),
    则由抛物线的定义,知|FA|+|FB|+|FC|=x1+2+x2+2+x3+2=x1+x2+x3+6.
    因为++=0,
    所以(x1-2+x2-2+x3-2,y1+y2+y3)=(0,0),
    则x1-2+x2-2+x3-2=0,即x1+x2+x3=6,
    所以||+||+||=|FA|+|FB|+|FC|
    =x1+x2+x3+6=12,故选D.
    4.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点M(-2,2),过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AMB=90°,则k等于(  )
    A. B. C. D.2
    答案 D
    解析 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2,0),
    由题意可知直线AB的斜率一定存在,
    所以设直线方程为y=k(x-2),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k2x2-(4k2+8)x+4k2=0,
    设A(x1,y1),B(x2,y2),
    则x1+x2=4+,x1·x2=4,
    所以y1+y2=,y1·y2=-16,
    因为∠AMB=90°,
    所以·=(x1+2,y1-2)·(x2+2,y2-2)=-+4=0,
    解得k=2,故选D.
    5.已知点A(-2,3)在抛物线C:y2=2px的准线上,过点A的直线与C在第一象限相切于点B,记C的焦点为F,则直线BF的斜率为(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抛物线y2=2px的准线为直线x=-,而点A(-2,3)在准线上,所以-=-2,即p=4,从而C:y2=8x,焦点为F(2,0).设切线方程为y-3=k(x+2),代入y2=8x得y2-y+2k+3=0(k≠0),①
    由于Δ=1-4×(2k+3)=0,所以k=-2或k=.
    因为切点在第一象限,所以k=.
    将k=代入①中,得y=8,再代入y2=8x中得x=8,
    所以点B的坐标为(8,8),所以直线BF的斜率为=.
    6.已知A(x1,y1)是抛物线y2=8x的一个动点,B(x2,y2)是圆(x-2)2+y2=16上的一个动点,定点N(2,0),若AB∥x轴,且x10)的焦点为F,A(x1,y1),B(x2,y2)是过F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求证:
    (1)y1y2=-p2,x1x2=;
    (2)+为定值;
    (3)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证明 (1)由已知得抛物线焦点坐标为(,0).
    由题意可设直线方程为x=my+,代入y2=2px,
    得y2=2p,即y2-2pmy-p2=0.(*)
    则y1,y2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所以y1y2=-p2.
    因为y=2px1,y=2px2,所以yy=4p2x1x2,
    所以x1x2===.
    (2)+=+=.
    因为x1x2=,x1+x2=|AB|-p,
    代入上式,得+==(定值).
    (3)设AB的中点为M(x0,y0),分别过A,B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C,D,过M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N,则|MN|=(|AC|+|BD|)=(|AF|+|BF|)=|AB|.

    所以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相关试卷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11 数学方法 第48练 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11 数学方法 第48练 含答案,共9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11 数学方法 第50练 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11 数学方法 第50练 含答案,共10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7 解析几何 第35练 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 方法篇 专题7 解析几何 第35练 含答案,共1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