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教师版).docx
    • 学生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学生版).docx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教师版)第1页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教师版)第2页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教师版)第3页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学生版)第1页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学生版)第2页
    【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学生版)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优秀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优秀一课一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4《世界的气候》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新课标要求
    ·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导图

















    【知识拓展】
    世界气候类型的具体特点和分布怎么样?
    参考下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参考下表
    一、 气候的地区差异
    1.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世界气候类型。



    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
    1.一个地方的气候受该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1. 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例如,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


    世界气候类型的具体特点和分布怎么样?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地区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低纬度亚洲南部、东南部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低纬度亚洲南部、东南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温带大陆内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寒带
    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南、北极圈内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影响因素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距海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
    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地形
    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考法01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读气候类型
    【典例1】
    读图,完成1~2题

    1.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 下列关于各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D. 丁地是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1.A 2.B
    1.步骤。
    第一步:定半球
    最热月在7、8月的,为北半球;最热月在1、2月的,为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
    气温状况
    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介于0℃~15℃
    亚热带气候类型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
    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最热月均温<-10℃
    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
    降水状况
    气候类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特点的判读
    1)先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气温。一般来说,
    月平均气温达20℃以上称为“高温”或“炎热”;
    0℃以下称为“低温”或“寒冷”;
    0℃~20℃称为“温和”。
    2) 再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判断降水。一般来说,
    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称为“多雨”;
    低于50毫米称为“少雨”或“干燥”;
    50~100毫米称为“湿润”。


    考法02 气候的地区差异
    【典例1】
    1.读图,下列关于伦敦和北京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伦敦
    B. 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C. 北京全年高温多雨
    D. 伦敦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各月降水较均匀
    【答案】1.D

    考法0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典例1】
    1. 下列诗句能反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答案】1.D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一、选择题
    2021年12月30日公布的十大年度热词中,碳中和位列其中。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图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遭到破坏
    C.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D.沿海低地被淹没
    2.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行为是(     )
    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乘坐私家车上学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答案】1.B 2.C
    【解析】1.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等,故ACD正确;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而非温室气体排放,故B错误。本题为否定式设问,故选B。
    2.要实现“碳中和”,就要倡导绿色、低能耗的生活方式,如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按需点餐光盘行动、节约纸张双面使用等,故ABD正确;乘坐私家车上学会导致路上车辆过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等问题,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错误。本题为否定式设问,故选C。
    【点睛】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而导致臭氧层遭到破坏的是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3.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下列对气候形成原因的叙述中,主要属于地形地势因素影响的是(     )
    A.青藏高原和同纬度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高寒少雨
    B.温带大陆东岸和西岸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特征差异大
    C.赤道附近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类型为主,两极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
    D.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和同纬度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高寒少雨,主要由于地形地势因素不同引起的,A正确。温带大陆东岸和西岸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特征差异大,是由于海陆位置因素引起的,B错误。赤道附近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类型为主,两极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是由于纬度位置因素引起的,C错误。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D错误。故选A。
    4.近年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     )
    A.太阳和活动剧烈,太阳辐射增强 B.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增多
    C.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D.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在逐渐缩小
    【答案】C
    【详解】近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废弃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C正确;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是相对稳定的,A不符合题意;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增多不会导致全球气温变暖,B不符合题意;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相对稳定,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B.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C.陆地气温日较差小于海洋 D.陆地气温年较差小于海洋
    【答案】B
    【详解】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A错误。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越高,B正确。陆地吸热和放热的速度都比较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大于海洋,CD错误。故选B。
    6.亚洲东部和南部最显著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雨林气候   地势高低悬殊大 B.雨林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大
    C.季风气候   地势高低悬殊大 D.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大
    【答案】D
    【详解】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亚洲东部和南部最显著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大。故答案选D。
    7.因距海遥远,周围又被其他内陆国包围,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双重内陆国”(见图)。推断乌兹别 克斯坦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 B.常年温和湿润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炎热干燥
    【答案】A
    【详解】读图可知,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亚欧大陆内部的中亚,气候属于温芾大陆性气候,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所以A正确。常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B错误。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所以C错误。终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D错误。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世界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仔细读图分析即可解答。

    二、填空题
    8.全球气候变暖:
    (1)产生原因:人类燃烧_______,并大量_______,大气中的_______含量越来越多,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温升高,造成气候气候异常变化。
    (2)异常表现:
    ①北半球春天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约10天。
    ②北极冰川_______、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雪融化。
    【答案】(1)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砍伐森林     二氧化碳
    (2)融化
    【解析】略
    9.气候对工业、城镇和交通建设的影响:
    (1)工业的许多原料来源于_______。
    (2)建筑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选择,必须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3)气温_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风力大小、雨量及雨天多少对露天生产的工业部门有重要影响。
    (4)工业生产、城镇和交通建设都必须考虑_______因素。
    【答案】(1)农业
    (2)     朝向     门窗大小     地基的深浅     建筑材料
    (3)     高低     强弱
    (4)气候
    【解析】略
    10.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光照的多少和气温的变化,对农作物的_______和_______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会影响农作物的_______。
    (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在干旱的绿洲,夏季昼夜温差______,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如新疆的瓜果特别_______。②地中海气候,夏季_______,光照强烈,冬季_______,有利于柑橘、葡萄、油橄榄等作物的生长。
    (3)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①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耕地以_______为主,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在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气候区,耕地以_______为主。②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_______气候,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是世界重要的乳畜产品生产地区。
    【答案】(1)     产量     质量     分布
    (2)     大     甜     高温少雨     温和多雨
    (3)     水田     旱地     温带海洋性
    【解析】略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一、选择题
    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甲地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A. B. C. D.
    【答案】1.B 2.A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故B正确;甲地全年高温,干旱少雨,故A错误;丙地、丁地全年温和,夏季少雨,冬季多雨,故CD错误。故选B。
    2.由图可知,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典型的自然景观是沙漠、骆驼,故A正确;B图是热带草原景观,C地是北极自然景观,D是高原自然景观,故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有的地区终年炎热多雨;有的地区长冬无夏,终年寒冷;有的地区干旱少雨;有的地区冬季寒冷,降水稀少,夏季炎热,雨水集中。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人们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
    乞力马扎罗山(下图)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的山脉,同时也是火山和雪山。目前,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赤道雪山”形成有关的是(     )
    A.距海较近,降水量丰富 B.低纬热带,热量条件好
    C.海拔较高,山顶温度低 D.板块运动,积雪易保存
    4.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融现象严重的原因是(     )
    A.旅游开发,人为破坏多 B.气候变暖,消融速度快
    C.气候变干,降水量减少 D.板块运动,消融量加大
    【答案】3.C 4.B
    【分析】3.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山顶气温低,终年积雪(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C对,ABD错。故选C。
    4.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石油化石燃料使得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进而导致乞力马扎罗山出现冰川消融的现象,B对,ACD错。故选B。
    【点睛】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基本要素为气温和降水,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不同地区气候类型差异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D.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6.关于降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同 B.世界年平均降水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量少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多
    7.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8.赤道与极地地区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答案】5.C 6.D 7.D 8.A
    【分析】5.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A叙述错误;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B叙述错误;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叙述正确;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D叙述错误。故选C。
    6.同纬度地区,受地形、海陆因素的影响,降水量不同,A叙述错误;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但并非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叙述错误;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量多,C叙述错误;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D叙述正确。故选D。
    7.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湿润气流受山脉抬升,地形雨丰富,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D正确。故选D。
    8.地球是一个球体,使得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太阳高度往往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也随之发生改变。赤道地区纬度较低,一年中得到的太阳光热多,蒸发强烈,降水较多;极地地区,纬度较高,太阳斜射的厉害,一年中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蒸发较弱,降水稀少。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造成赤道与极地地区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A正确。故选A。
    【点睛】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020年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被再次强调。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甲国最可能是(     )
    A.南非 B.美国 C.巴西 D.埃及
    10.上图表明,以下与甲国经济特点不符是(     )
    A.高消耗 B.高消费 C.产业以农业为主 D.经济高度发达
    11.要实现碳中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 B.发展火电 C.发展风(能)光(能)产业 D.节能减排
    【答案】9.B 10.C 11.B
    【分析】9.由图可知,甲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最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应该是经济发达,人均生活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南非、巴西、埃及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故选B。
    10.由上题可知,甲国是美国,由上图表明,美国是一个高消耗、高消费、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产业不以农业为主,以服务业为主。故选C。
    11.由题意“碳中和指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可知,植树造林、发展风(能)光(能)产业、节能减排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发展火电会加大碳排放,故选B。
    【点睛】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均能源消费最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实现碳中和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大植被覆盖率。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如图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
    A.从30°S向南北两极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 D.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50°S上
    13.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
    ①温度 ②湿度 ③坡度 ④坡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2.C 13.A
    【分析】12.由图可知,天山的林线大致在海拔3000米以下,而横断山的林线大致在海拔3800米以上,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天山位于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而横断山脉离海洋近,夏季风从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玉山和安第斯山脉(北端)相比,玉山更靠近30°N,但玉山的林线比安第斯山脉(北端)还低;30°N附近的喜马拉雅山脉林线海拔最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从图中可以看出,低纬地区的山地林线较高,尤以乞力马扎罗山、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较高,表明山地林线与气温、降水有关。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故选:A。
    【点睛】在地球上,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并且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并且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北风坡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二、解答题
    14.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Winter Games),简称为冬奥会。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02月04日至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以及延庆举行。俄罗斯的索契也曾举办过冬奥会。读“历届冬奥会举办国分布”(图1)和北京(图2)、索契(图3)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冬奥会举办国都位于_____(南、北)半球,其中,举办国最多的大洲是_____。
    (2)北京冬奥会的参与国中,甲国位于_____洲,乙国位于_____洲。
    (3)根据图2、图3中的信息可知:冬季,北京比索契的气温_____,降水_____。
    【答案】(1)     北     欧洲
    (2)     非     南美
    (3)     低     少
    【分析】本题以历届冬奥会举办国分布图和北京、索契的气候资料为材料,涉及半球的划分、大洲名称、气候特征的区别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据图可知,冬奥会举办国都位于赤道以北地区,位于北半球。举办国最多的大洲是欧洲。
    (2)根据甲国所在位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国是南非,位于非洲;乙国是巴西,位于南美洲。
    (3)根据所以图2、图3中的信息可知,北京(图2)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索契(图3)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冬季索契气温高于0。C,降水较多,北京低于0。C,降水较少,所以冬季北京比索契的气温低,降水少。
    1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世界气候的分布受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多种因素影响。
    (2)纬度位置:
    ①______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②热带、温带、寒带获得______多少不同。热带获得的太阳热量______,平均气温______;寒带获得太阳的热量______,平均气温______;温带获得的太阳温度______,平均气温______。
    ③赤道附近地区______,是世界上______的地区,两极地区______,是世界上降水量______。

    (3)海陆分布:
    ①一般说同纬度,夏季______气温高、______气温低,冬季______气温低、______气温高。
    ②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比内陆______。
    (4)地形:
    海拔越高,气温越______,山地的迎风坡往往比背风坡降水量______。
    【答案】(1)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地形
    (2)     纬度位置     太阳热量     最多     较高     最少     较低     少于热带、多于寒带     比热带低、比寒带高     终年高温     降水量最大     终年寒冷     较少的地区
    (3)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多
    (4)     低     大
    【分析】本题以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特点进行比较,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世界气候的分布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地势等多种因素影响。
    (2)纬度位置:①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②热带、温带、寒带获得太阳热量多少不同。热带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平均气温较高;寒带获得太阳的热量最少,平均气温较低;温带获得的太阳温度少于热带、多于寒带,平均气温比热带低、比寒带高。③赤道附近地区终年高温,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两极地区终年寒冷,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少的地区。
    (3)海陆分布: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一般说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②受海陆分布影响,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比内陆多。
    (4)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山地的迎风坡往往比背风坡降水量多。
    16.世界各地地理位置不同,地表形态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的。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几种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沿着大西洋东岸由赤道地区到北极地区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___气候→热带沙漠气候→___气候→___气候→极地气候。
    (2)自亚欧大陆西岸到东岸气候类型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___气候→__气候
    (3)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__气候,赤道穿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气候。
    (4)下列四图中,能够反映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

    (5)描述乙地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___。
    【答案】(1)     热带草原     地中海     温带海洋性
    (2)     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3)     温带大陆性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4)A
    (5)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分析】本题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几种气候资料为材料,涉及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1)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自大西洋东岸由赤道地区到北极地区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
    (2)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自亚欧大陆西岸到东岸气候类型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赤道穿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的特点。
    (4)ABCD四图分别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地地处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
    (5)乙地位于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除亚洲和南极洲没有外,其余各大洲都有。
    17.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和不同气候类型的自然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植被分布为基础,以气温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的科学家是____ 。
    A.魏格纳B.柯本C.袁隆平D.竺可桢
    (2)A代表的是____气候,对应的景观图是____(填序号)。B代表的气候是____气候,对应的景观图是____(填序号)。
    (3)A、B、C、D四种气候类型,降水量最丰富的是____气候(填字母)。
    (4)F、G、H分别代表____气候、____气候、____气候。这三处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因为受____因素的影响。
    【答案】     B     热带草原气候     ④     热带雨林气候     ①     B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温带海洋性     海陆位置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难度较难,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详解】(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以植被分布为基础,以气温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的科学家是柯本,B正确;魏格纳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但不是题干学说的创始人。故选B。
    (2)A位于热带雨林气候两侧,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稀树草原,对应的景观图是④;B位于赤道两侧,代表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对应的景观图是①。
    (3)A为热带草原气候,B为热带雨林气候,C为热带沙漠气候,D为热带季风气候,这四种气候中降水量最多的为热带雨林气候,即是B。
    (4)F位于亚洲东岸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G位于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H主要位于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三处气候类型的海陆分布不同,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一、选择题
    (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降水的描述,符合上图的是(     )
    A.6月降水最多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各月降水分布均匀 D.降水集中在6~9月
    2.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1.D 2.C
    【解析】1.由图可知,从图中气候可以看出,该地7月降水量最多,故A错误。降水集中丰6、7、8、9四个月,包括夏季和秋季,故B错误、D正确。各月的降水很不均匀,属于季风气候,故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2.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各月的气温均在30℃以上,从热量带来看,属于热带,这是由于该地纬度低、终年高温,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地形、海陆和洋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022·海南·中考真题)读某区域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此时P地区(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温和多雨 D.温和少雨
    4.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位于P地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悉尼 D.巴黎
    【答案】3.D 4.B
    【解析】3.由图中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区域气温向北递减,说明该区域是北半球,此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说明是冬季。P地位于大陆东岸沿海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冬季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从气温可以看出,此时P地区气温温和,因此P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少雨,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图中的P地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的沿海地区。北京不在沿海地区,可以排除,A错误;悉尼位于南半球,不符合题意,C错误;巴黎位于大陆西部并且不在沿海地区,可以排除,D错误;只有上海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且属于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故选B。
    【点睛】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大陆等温线凸向气温高值区,海洋等温线凸向气温低值区。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高,大陆等温线凸向气温低值区,海洋等温线凸向气温高值区。
    (2022·四川·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考真题)意大利波河流域植被丰富,干流水量充沛。读波河流域典型气候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波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波河流域月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 B.7月 C.10月 D.12月
    6.波河流域降水特征是(     )
    A.终年稀少 B.夏季极度丰富
    C.冬季极度干燥 D.降水较均匀
    7.根据图文材料,下列对波河干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B.有断流现象
    C.含沙量很大 D.水流速度快
    【答案】5.C 6.D 7.A
    【解析】5.读波河流域典型气候图可知,波河流域月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10月;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故选C。
    6.根据波河流域典型气候图及意大利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波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波河流域降水特征是降水较均匀,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7.读图可知,波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使得波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A项正确,B项错误;波河地处波河平原,地势平缓,水流速度慢,D项错误;波河径流量大,且该流域水土流失并不严重,所以波河的含沙量并不大,C项错误。故选A。
    【点睛】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确定气候类型
    1、以温定带(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  最冷月气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之间 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或者寒带气候
    2、以水定型(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具体看降水量的多少)
    全年多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夏天多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天多雨型 (地中海气候全年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气候)
    8.(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我们共有一个地球,“碳中和”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应该做到(     )


    ①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②节约用电,节约用水③炭薪毁林,尽情烧烤④提倡步行,绿色出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详解】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为“碳中和”做到的有: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节约用电、节约用水;提倡步行、绿色出行等;炭薪毁林,尽情烧烤会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①②④正确,故选D。
    9.(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力争“碳中和”,组委会采取的措施有(     )


    ①使用太阳能照明②使用传统能源汽车③使用一次性餐具④减少使用办公纸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使用太阳能照明是新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无污染,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①正确;②使用传统能源汽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②错误;③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③错误;④减少使用办公纸张,节省能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④正确;①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11.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答案】10.A 11.C
    【分析】10.以上四种生活方式中,学生上学私家车接送是加大环境污染、浪费能源的做法,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而按需点餐光盘行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和节约纸张双面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故选A。
    11.由图示信息可知,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加大森林开采力度增加收入和大力发展钢铁工业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污染,实现碳中和,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需要做的做法。
    (2022·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柑橘是原产于我国热带、亚热带的水果,后来通过贸易往来传播到世界各地。下图为柑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柑橘种植最北界位于(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13.甲地柑橘种植界线偏南,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12.B 13.C
    【解析】12.读图可知,柑橘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北侧主要种植的大洲有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最北界线位于欧洲。故选B。
    13.读图可知,甲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附近,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故与其他地区相比柑橘的种植界线偏南,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故C正确,ABD描述与题干无关。故选C。
    【点睛】柑橘,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
    (2022·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据报道,2022年3月15日,南极地区约1200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么大冰块坍塌。读康格冰架在南极地区的位置示意围,完成下面小题。

    14.康格冰架位于泰山站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5.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     )
    A.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B.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
    C.降雪异常增多,冰架自身重力增大 D.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
    【答案】14.A 15.B
    【解析】14.在俯视图中: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康格冰架比泰山站远离南极点,位于泰山站的北方,南极点地球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转,康格冰架相比泰山站,位于顺时针方向的前方,即是东方,故康格冰架位于泰山站的东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2022年3月15日,南极地区约1200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么大冰块坍塌。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近些年来,南北极地区均测出超过20℃的高温,B正确。冰架崩解跟地壳运动、降雪异常增多、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等无关,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据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俯视图中: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

    相关试卷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精品精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41《人口与人种》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41《人口与人种》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1《多变的天气》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731《多变的天气》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