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 敬畏生命(教师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743083/0-16926722929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 敬畏生命(教师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743083/0-16926722929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 敬畏生命(教师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743083/0-16926722929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 敬畏生命(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743083/1-16926722942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 敬畏生命(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743083/1-16926722943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 敬畏生命(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743083/1-16926722943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讲义(教师版+学生版)
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精品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精品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8课第二框 敬畏生命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懂得个体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2.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和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关怀和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1.培养感受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逐层升华。知识点01 生命至上(一)★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P94-P96)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②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即学即练1】“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我们应该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B.生命至上,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之心C.别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D.要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他人的生命【答案】D
【解答】本题考查生命至上的内涵。根据教材及题意可知,“仁者爱人”意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推己及人”意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说明我们不仅要重视自己的生命,也要承认别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故选D。知识点02 休戚相关(一)★如何敬畏生命?(如何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P96-P98)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即学即练2】“我们敬畏地球上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对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A. 关爱其他生命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有怜悯之心B. 人类善待其他生命的动机是完全自私的C.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D. 没有其他生命存在,人类仍将生存得很好【答案】C【解析】根据教材知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①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精彩; ②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③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题文中的意思体现了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所以答案选C。其余选项说法本身都是错误的。 考法01 敬畏生命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P94-P96)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②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2、★如何敬畏生命?(如何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P96-P98)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典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吱……砰!”一阵刹车的嘶鸣和猛烈的撞击声打破了湖州市同心路的宁静。一辆水泥灌装车突然与右侧驶出的电瓶车相撞。被撞女孩躺在地上,路上沾满了鲜血。围观的人却手足无措。突然,人群中响起一个声音:“我会急救,让我来!”一个50多岁、自行车运动员打扮的人快步跑向女孩,他从随身携带的急救包里拿出干净的三角巾和无菌敷料,放在女孩头的下方,然后小心翼翼地从肇事司机怀里接过小女孩,手捧她的双耳侧,跪着把她的头压在刚刚放的敷料上。施救者跪在午后晒得发烫的路面上,双手牢牢护住女孩的头部,保持这个姿势一动不动,直到急救车到达现场。从女孩倒地到送往医院,前后不过十多分钟。这十多分钟,却是一个人跨越生死界限最宝贵的黄金时间。这一跪、这一捧,是从未缺席的温暖爱心!他的行为让网友纷纷点赞。(1)为什么网友纷纷给施救者点赞?(2)生命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应敬畏生命,你如何做到敬畏生命?(三个方面即可)【答案】(1)因为他善待他人生命,当他人生命遭受困境、需要帮助时,尽己所能地伸出援助之手;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他无私奉献,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2)敬畏生命,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要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我们要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珍视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解析】此题考查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善待生命,以及如何做到敬畏生命。解题思路:第一步:读材料,画出关键词。第二步:审问题,找出关键词。 主体内容归类问题1网友给施救者点赞为什么问题2每个人敬畏生命如何做题组A 基础过关练1. 下列对生命的认识错误的是( )A.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B.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C. 有些人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D.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答案】C【解析】地球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组成,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观点A正确;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所以生命本身是脆弱的,而许多生命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和生命力,所以生命又是顽强的,观点B正确;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命权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关怀和珍爱,观点C错误;地球上生命丰富多彩,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共存共荣,息息相关,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观点D正确;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要求选择错误的,所要本题选C。2. 尊重他人生命的价值,关爱他人的生命,就是在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你应该( )A 少管闲事B. 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C. 由他人去帮助D. 如果不牺牲自己的利益,那就去帮助。反之,则不帮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所以AC的说法不正确。D的错误在于我们考虑自身的意义。是不尊重他人生命的表现。考点:考查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做到关爱他人的生命。点评:这是重要的一个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时候会这样考你:某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抗震逃生演练,小刚不去参加,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组织演练毫无意义。这是一道价值判断题,先判断对错,然后说明理由。3.在生活中,下列对敬畏生命理解正确的是( )A.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都不是内心自愿的选择B. 我是一个生命,我只要自己活着快乐就行了C.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与对生命的敬畏心没有关系D. 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同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A: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A观点错误;
BD: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B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
C: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C观点错误;故本题选D。4.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这句话说明A. 各种生命相互依存、息息相关B. 人类善待其他生命的动机是完全自私的C. 关爱其他生命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有怜悯之心D. 没有其他生命存在,人类仍将生存得很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众多生命之间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人类要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机自身的生存,故A既正确又符合题意,BCD观点错误,所以答案选A。5.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救援时,党和政府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A. 宝贵的生命不属于我们B. 政府的职责就是救人C. 生命是顽强的,人的生命最具智慧D.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答案】D【解析】A: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A观点错误;
B:政府担任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多项职能,B观点错误;
C:党和政府抢救生命是因为生命是宝贵的,没有体现生命的顽强性和智慧性,C观点不符合题意;
D:党和政府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救援时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说明党尊重、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观点D正确;故本题选D。6.【案例回顾】 2018年,一名女子错过下车地点,与司机发生冲突,致公交车坠江,一车15人,无人生还。该事件发生后,公共交通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20年初,朱某乘坐从西安至十堰的大客车,中途突然要求停车,遭拒后,情绪激动之下抢夺司机方向盘,最终被人民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法律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新增条款:“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夺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将“抢夺方向盘”的行为入刑。(2)“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安全你我他?【答案】(1)在人为的灾难面前,生命是艰难的、脆弱的,生命也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禁止抢夺方向盘,减少灾难的发生,是在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2)①我们应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②承认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③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④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⑤自愿选择敬畏生命,做到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等等。【解析】(1)根据教材所学知识,生命是神奇的,珍贵的,我们应敬畏生命、尊重生命。(2)本题考查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敬畏生命的角度进行解答。 题组B 能力提升练1.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命权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关怀和珍爱。敬畏生命就要 ( )①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关怀②学会尊重他人生命 ③珍爱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的生命④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教材所学知识,生命是神奇的,珍贵的,我们应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观点①②④正确,每个人的生命是都平等的,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观点③错误;所以本题选C。2.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应做到 ( )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②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③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④尽量使自己长寿,长生不老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无论遇到何种危机,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所以观点①②③正确,符合题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观点④错误;所以本题选A。【点睛】本题的基本定位是理解型,主要考查珍爱生命的相关内容。在题目中,“顽强”“脆弱”等是解题的关键词,根据题意可知,解答此题要从珍爱生命入手。3.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线”。下列属于关爱生命健康、敬畏生命的“标志线”的是( )①横穿马路的“斑马线”②施工现场的“警戒线”③银行窗口的“一米线”④火车站台的“候车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
【解答】本题考查怎样做到休戚与共、敬畏生命。银行窗口“一米线”是为保护顾客隐私而设置,与生命健康无关,排除③。故选B。4.丰富多彩的生命装扮了美丽的世界。生活在这个美丽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①都要敬畏生命 ②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③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 ④要学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每一个人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生命的认识。
①④:依据教材知识,生命是神奇的,珍贵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命权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关怀和珍爱,我们应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③:依据教材知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故②③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5.下列三幅漫画共同体现了 ( )让座 我是你的拐杖 陪伴①敬畏生命,关爱他人②发自内心地自愿选择敬畏生命,做到休戚与共③自己的生命比他人的生命重要④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尊重、关心、关爱、善待每一个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
【解答】 本题考查生命至上的内涵及怎样做到敬畏生命、休戚与共。根据漫画内容可知是在关爱、关怀他人,承认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③观点错误。故选B。6.材料一 2020年9月,南京高速交警接到报警称“其在高速正常行驶途中,遭遇一辆苏M号牌劳斯莱斯从应急车道违规变道未果,竟先后六次在高速上变道、急刹、恶意别车,引起了自己和车内其他人的恐慌。”后劳斯莱斯驾驶人被认定构成寻衅滋事,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材料二 2020年9月21日,苏某驾车由南向北行驶至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时,因车辆并线问题与王某发生纠纷,随后苏某驾车追逐王某车辆,并在行车过程中多次别车、急刹影响王某正常行车,且在此过程中超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向王某前挡风玻璃泼洒咖啡遮挡王某视线。公诉机关认为,苏某行为情节恶劣,触犯了刑法,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其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处苏某拘役3个月,罚金6000元。(1)请针对材料中两位违法车主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2)如果你是交警,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答案】(1)两位违法车主都没有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言之有理即可)(2)珍爱生命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对生命有敬畏之心,既要认识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要承认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是怎样做到休戚与共,敬畏生命。第(1)问:“看法”类型题做题方法与“行为评价”题类似:“行为定性——行为影响——行为带来的启示”。第(2)问题目要求“交警”说的内容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还需要结合一定的生活实际。题组C 培优拔尖练1..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就“敬畏生命”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下列属于敬畏生命的行为有( )①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捐献血浆②与同学发生矛盾,打伤同学泄愤③遵守交通规则,落实“一盔一带”规定④一名澳籍华人在北京无视防疫规定,未采取防护措施外出跑步且没有做到居家隔离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的表现。根据教材及题意可知,②“打伤同学”没有做到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④无视防疫规定,既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又漠视他人的生命。故选C。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增加,其中“高空坠物”成为很多行人的隐忧。2020年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规定:从高空抛掷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从立法的角度,对该行为进行了规定,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这告诉我们青少年( )①敬畏生命不是我们的自愿选择,而是他人的命令②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③要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拒绝高空抛物行为,尊重他人的生命④自己的生命最宝贵,生命之间要相互关爱,传递温暖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A
【解答】本题考查敬畏生命的相关知识,包含为什么要敬畏生命、生命至上的内涵及怎样做到休戚与共。①④表述错误,排除。故选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6年3月27日深夜,四川师范大学大一男生卢某在宿舍楼学习室内被其室友滕某杀害。2016年3月26日,被害人卢某在寝室内唱歌吵到了同寝室的滕某,两人吵了一架,之后被室友劝和。第二天晚上,滕某把卢某叫到了宿舍楼内学习室里,用一把不锈钢菜刀将卢某砍死。事后,滕某投案自首,警方依法将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滕某刑事拘留。(1)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从我们的记忆里还没有隐去,又出现了类似的杀人事件。请从生命的角度解读出现这些事件的原因。(2)被害人的生命已逝,然而对这几起事件的反思却不应逝去。这几起事件给你什么启示?(3)向着阳光奔跑,便会远离黑暗;关怀他人生活,便不会举刀杀人。我们应怎样与他人“休戚与共”?【答案】(1)①数起杀人事件,而且有的还很残忍,说明行凶者自身生命意识淡薄。②身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比较高,但仍然做出此种行为,说明我们在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教育上还存在欠缺。 (2)①人人都渴望生存,我们应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才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②我们应把对生命的敬畏内化为自己的自愿选择,而不仅是书本和他人的教导,这样才不会因一时冲动,就鲁莽地采取过激行为。 (3)①我们只有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②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解析】(1)本题考查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提到仅仅因为和室友吵架就把室友杀掉,可从杀人者自身对生命的漠视作答,还要从学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缺乏角度作答,即从杀人者自身和外界的教育不到位作答。(2)本题考查珍爱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材料的能力,启示类的问题可从道理和做法的角度作答,本题从思想上要有对生命的敬畏,从行动上要要把敬畏生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约束自己的冲动行为。(3)本题考查珍爱生命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首先告诉学生休戚与共的意思;然后可从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关爱他人的生命的角度进行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优秀课时训练,文件包含82公平正义的守护学生版docx、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家的意味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师生交往优秀巩固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