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秀精练
展开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1.能够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形成空间观念 ,提高区域认知素养。【区域认知】
2.能够根据给定的材料和地理图表,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农业生产活动。 【综合思维】
3.结合学生生活区域的农业生产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4.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 ,学会尊重自然规律 ,协调好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思维导图
知识点01 农业区位因素
一、农业生产活动
1.农业生产活动:
指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产品的过程。
2.特点
①地域性: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双重影响。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差别很大。
②季节性和周期性:生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影响,某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二、农业区位因素
1.概念
区域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对象和生产方式完全不同,这些影响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2.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
a气候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案例
改造与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
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须
柑橘等为亚热带水果;苹果为暖温带水果
使用玻璃温室,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条件,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进行调节
热量
积温多少直接影响作物的种类、分布、生长期和熟制
降水
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长
b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c水源
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 第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缺乏水源不能进行灌溉的千学旱地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d地形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案例
改造与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平原
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发展林牧业和多种经营;平原发展耕作业
山区修筑梯田,立体农业
山区
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缓坡适宜发展梯田
(2)人文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等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劳动力
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
耕细作,集约经营
交通运输
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易于占领市场
园艺业、果蔬业等易腐烂变质产品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策法规
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税收办法,影响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科
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影响农业区位
化肥
提高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即学即练1】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1. A 2. D 3. A
【解析】1.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可以改善热量条件,因此热量是限制当地发展蔬菜种植的限制性因素。
2.从材料信息“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可以得出:①该地区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并不先进;②温室种植起步晚,时间短。当地经济发达,劳动力缺乏,成本较高。由图例可知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以为温室培植蔬菜提供充足的能源。
3.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
知识点0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 相对稳定, 人文因素 则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二、变化的区位因素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 直接 ,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生产规模 扩大 ;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生产规模 缩小 。
2.自然条件的改造:通过 技术 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 保鲜、冷藏 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 扩展 。
4.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 大增 ,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 农副产品 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 高品质 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了 育种技术 、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 农业机械化 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 机械化作业 的农作物生产。
【即学即练2】
树莓被西方人誉为“贵族水果”,采摘机械化程度低,且存储条件要求高,价格高昂。2008年以前,我国树莓种植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内陆省份种植规模较小。封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滩区,为国家级贫困开发重点县,该县树莓种植始于2000年中国林科院948科技项目,种植户数变化不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2008年以前,我国内陆省份种植树莓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市场较小 B.气候条件限制 C.地形地质复杂 D.机械化水平低
5.促使封丘县开始树莓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政策 C.土壤 D.交通
6.封丘县树莓种植户数变化不定的主要原因是( )
A.树莓价格昂贵,市场需求量小 B.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
C.缺乏对市场的预判,种植存在盲目性 D.存储要求高,加工能力不足
【答案】4. A 5. B 6. C
【解析】4.根据材料中“贵族水果”“价格高昂”等信息可以判断树莓为高端水果,2008年以前内陆省份经济相对落后,市场较小。故选A。
5.从材料信息“国家级贫困开发重点县”“树莓种植始于2000年中国林科院948科技项目”可以判断封丘县开始种植树莓的主导因素是政策。故选B。
6.农民信息不通畅,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够精准,盲目种植影响效益,导致树莓种植户数变化不定。故选C。
考法01 农业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
(1)自然因素
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举例
气
候
热量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复种制度
①柑橘等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苹果等暖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②我国南方地区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地区一年一熟
光照
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新疆光照充足,长绒棉品质优良
降水
降水多少及季节分配影响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的分布
我国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
日温差
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我国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瓜果糖分积累多,品质好
水源
水源丰富的地区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但在有些地区它会成为限制性因素
干旱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如我国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地形
海拔、坡度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及机械化程度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规模大,多采用机械化;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不易实现机械化
土壤
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结构、肥力、土层厚度、酸碱度等影响作物类型及产量
东南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2)人文因素
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举例
市场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城郊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生产
交通
运输
农产品需要运往销售市场,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产品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
政策
法规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我国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等
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丰富,发展水田农业,可以精耕细作
科
技
机械化
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①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②杂交水稻的发明;
③冷藏运输使新鲜瓜果能运到更远的地区;
④温室大棚等的使用使反季节蔬菜供应充足
生物化学技术
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等,提高农业产出
冷藏技术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保温技术
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通过改善温度条件,扩大了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复种指数
二、农业区位选择分析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然后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农业区位的选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
半干旱、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稻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典例1】
1.(2022·河北·衡水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椒为多年生藤本植物,蔓枝脆弱,主要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的热带地区,幼龄期需要适度的荫蔽。长期种植胡椒易引发土壤养分失衡、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等连作障碍。巴西、马来西亚等少数国家采用轮作来避免连作障碍,我国胡椒轮作种植却难以实现。
海南省大坡镇是我国最大的胡椒生产基地,当地将胡椒与槟榔间作套种(如图),能有效避免连作障碍,使胡椒增产30%。以前,当地农民采摘胡椒后,将其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再手工揉搓去皮,得到白胡椒。现在,海南胡椒加工实现了机械化操作,采摘后可以直接生产出脱皮胡椒。
(1)与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比,分析我国胡椒轮作种植难以实现的原因。
(2)说明海南省大坡镇胡椒与槟榔间作套种对胡椒增产的作用。
(3)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指出胡椒机械化加工的优势。
【答案】1.(1)我国热带面积小,缺乏胡椒轮作土地资源;轮作会使胡椒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差,农民积极性不高。
(2)槟榔树可以为胡椒适度遮荫,改善其光环境;两种作物套种,平衡土壤养分、增加微生物多样性,有效降低连作障碍;海南夏秋多台风,槟榔树能有效减少台风对胡椒的影响。
(3)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分析】1.(1)我国胡椒轮作种植难以实现的原因主要从土地和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我国热带面积小,缺乏胡椒轮作土地资源。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轮作会使胡椒的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变差,所以农民的积极性不高。
(2)海南省大坡镇胡椒与槟榔间作套种对胡椒增产的作用主要从光照,养分与台风的角度来分析。从光照的角度来说,槟榔树可以为胡椒适度遮阴,改善其光照环境。从养分的角度来说,两种作物套作能够平衡土壤养分,增加微生物多样性,有效降低连作障碍。从台风的角度来说,海南夏秋多台风,槟榔树能够有效减少台风对胡椒的影响。
(3)胡椒机械化加工的优势主要从污染与品质的角度来分析。从污染的角度来说,胡椒机械化加工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从品质的角度来说,胡椒机械化加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分层提分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2022·四川·射洪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农特基地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气候变化 B.土壤改良 C.劳动力增加 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
2.新的运营模式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增加产品库存 B.增加农民收入 C.增加销售环节 D.增加生产成本
3.受该运营模式的影响,经济效益最可能下降的是( )
A.电信公司 B.软件设计 C.实体商店 D.航空公司
【答案】1.D2.B3.C
【解析】1.从材料提供信息,特色农产品基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说明其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D正确。气候变化、土壤改良、劳动力增加并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2.新的运营模式是根据市场需求:形成订单农业,依赖信息联系,可以扩大销售范围,增加订单,增加农民收入,B正确。形成订单后通过快速物流运送,减少产品库存,A错误;与传统模式相比减少了中间的销售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CD错误。故选B。
3.该模式的运营依赖信息的通达,需软件服务支撑,需要快速物流支撑,会加速当地交通的运量,因此电信公司、软件设计、航空公司经济效益最可能会增加,而实体商店经济效益最可能下降。综上,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一期末)可视农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在生产基地安装摄像系统,让投资者和消费者可以随时看到绿色、原生态的蔬果生长及动物饲养的全部环节。近年来,吉林省可视农业业发展迅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可视农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环境改善 B.科技进步 C.政策支持 D.市场需求
5.可视农业的主要生产特点有( )
A.机械化水平低 B.商品率高 C.靠近市场 D.单产高
【答案】4.D5.B
【解析】4.根据材料,可视农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在生产基地安装摄像系统,让投资者和消费者可以随时看到绿色、原生态的蔬果生长及动物饲养的全部环节。可知可视农业兴起主要是人们对绿色、安全、原生态农产品的追求数量增多,从而使人们采用可视手段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提高产品的销售,科技手段是可视农业得以实现的物质保障,但最终这种产业的兴起是市场的决定作用,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5.可视农业比普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A错误;可视农业追求者多,商品率高,B正确;可视农业依托互联网,不需要靠近市场,C错误;根据材料,可视农业的单产不一定高,D错误,所以选B。
(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7-25℃。兰州市榆中等区县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种植区,每年5-10月,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下图为兰州市位置图及高原夏菜种植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兰州“高原夏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A.平原面积广阔 B.昼夜温差较小 C.夏季气温较低 D.远离灌溉水源
7.农民在菜地上覆盖地膜主要是为了( )
A.降低地面温度 B.改良蔬菜品种 C.提高土壤肥力 D.保持土壤水分
8.高原夏菜源源不断运往南方,得益于( )
①南方市场更广阔 ②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③兰州自然条件的变化 ④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6.C7.D8.C
【解析】6.由资料可知,“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兰州“高原夏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位于黄土高原上,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C正确,A错误;兰州位于黄河沿岸,离灌溉水源近,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BD错误。故选C。
7.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气温低,降水少,农民在菜地上覆盖地膜是为了提高地面温度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A错误,D正确。覆盖地膜并不能改良蔬菜品种、提高土壤肥力,BC错误。故选D。
8.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各地蔬菜市场需求量都较大,北方夏季蔬菜种植量大,当地蔬菜品质较好,而南方夏季蔬菜种植效益较低,蔬菜产量较少,因此高原夏菜运往南方实现反季销售,经济效益更高,①错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都可以使“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②④正确,兰州自然条件在一定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 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2022·辽宁大连·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曾经该地种植的香稻是“纯系贡品”,“庶民不得尝”。大米外观好、品质优、口感佳,温宿县某稻米产品龙头企业实行订单农业,从种子肥料、育苗管护到后期收割、销售等方面给种植户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零风险、稳增收”,让温宿大米以较高的知名度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温宿县充分发挥水稻种植和区位优势,利用科技、旅游、养殖等,开发水稻产业的新动能,做好“水稻+”(+“科技”、“旅游”等)的乡村振兴文章。下图为新疆阿克苏地区示意图。
(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温宿县稻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2)简述订单农业在提高温宿稻米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3)在科技、旅游、养殖等产业中任选一个,说明“水稻+”方案给温宿县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9.(1)温宿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纬度较高,水稻生长周期较长;温宿县的灌溉水源来自天山雪水和地下水,水源充足且水质好;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土层深厚,且有机质含量较高。
(2)给农户提供优质水稻品种、肥料、机械等生产资料,确保水稻质量和产量;给农民提供水稻种植技术指导,确保产量;提高当地大米知名度和扩宽销售渠道,提高水稻竞争力。
(3)“水稻+科技”:培育优良水稻品种,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收入;研发先进的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培养科技人才,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或“水稻+旅游”:提升当地大米的知名度及水稻文化科普;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或“水稻+养殖”:提高了稻田的利用率和产出,增加了农民收入;良性的稻田生态系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节省化肥农药投入;提高农民养殖技术。
【分析】9.(1)温宿县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分析。气候方面,温宿县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终年干旱少雨,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纬度高,气温较低,水稻的生长周期较长,有利于香米有机质的积累;空气干燥,冬季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病虫害少。地形方面,位于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方面,有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提供灌溉水源,水质优良,无污染。
(2)订单农业给种植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从种子品质到成熟收割全方位指导,能够确保水稻的质量和产量,走优质水稻发展道路,提升品牌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当地大米知名度和扩宽销售渠道,提高温宿县水稻竞争力。
(3)“水稻+科技”:通过培育优良水稻品种,能够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收入;研发先进的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培养科技人才,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水稻+旅游”:建立水稻主题公园等,能够提升当地大米的知名度及水稻文化科普;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稻+养殖”:发展稻田养鱼等模式,能够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和产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节省化肥农药投入;提高农民养殖技术。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2022·云南昆明·高一期末)西双版纳年降雨量1200~1700mm,年日照时数1800~2200h,是国内最适宜种植橡胶的地区。2022年5月首个智慧化胶园落地西双版纳勐腊农场,胶农可用手机App远程控制全智能割胶机割胶。为缓解特色经济作物与橡胶争地的矛盾,还在橡胶林下间作菠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双版纳成为我国最适宜种植橡胶的地区,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科技
2.与传统割胶相比,全智能割胶可以( )
A.提高橡胶质量 B.降低生产成本 C.增大胶林面积 D.提高生产效率
3.橡胶林下间作菠萝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A.增加光照强度 B.提高土壤的肥力 C.缓解水土流失 D.防止土壤盐碱化
【答案】1.A2.D3.C
【解析】1.橡胶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材料显示,西双版纳年降水量丰富,日照时间长,成为国内最适宜种植橡胶的地区,其主导因素是气候,A正确。橡胶种植不需要特别的地形;都面对国际市场;西双版纳经济欠发达科技水平较低,与地形市场科技无关,BCD错误。故选A。
2.全智能割胶可以用手机APP远程操控,可以不择时间,不择天气进行收割,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提高了生产效率,D正确。全智能割胶只是改变了割胶的方式,并没有提高橡胶产量和增大橡胶面积;投入设备成本增加,可能会提高生产成本,ABD错误。故选D。
3.天然橡胶树是高大的乔木,对地表的遮蔽度并不高,种植菠萝,有利于增加地表的植被覆盖率,缓解水土流失,C正确。光照强度是由太阳辐射决定的,与种植的作物无关,A错误。种植菠萝会吸收一部分土壤的营养,不能提高土壤肥力,B错误。本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没有土壤盐碱化,D错误。故选C。
(2022莱西一中高一期末)澳大利亚某地区早在1980年就开始采用高架床种植农作物。高架床改良了土壤结构,且有利于加快土壤温度的回升,促进作物生长。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采用高架床种植某种农作物的范围及高架床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地区大部分高架床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棉花 B.水稻 C.小麦 D.玉米
5.与在平地种植相比,高架床的土壤温度升高速度更快,主要是因为( )
A.比热容较小 B.反射率较低 C.光照面积较大 D.作物遮挡作用较弱
6.该地区采用高架床种植农作物,需要格外关注( )
A.排涝 B.保墒 C.防风 D.防虫
【答案】4.A5.C6.B
【解析】4.由材料可知,大部分高架床分布地区为河流上游地区(大分水岭的背风坡),具有一定的地形坡度,且高架床耕作方式加剧了耕地的不平整度,不利于大规模的标准化、机械化作业,且高架床耕作方式增加了生产环节,投入成本增多,需要选择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加之棉花喜光、耐旱,在临河满足灌溉条件的区域大部分高架床最适宜种植棉花,A正确;大部分高架床分布于大分水岭地区,气候相对干旱,水资源紧张,且水稻生长耗水量大,因此不利于种植水稻,B错误;澳大利亚小麦主要种植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墨累一达令盆地,相较于棉花,小麦和玉米的经济价值较低,而该地区地形坡度较大,不利于大规模机械作业,C、D错误。故选A。
5.高架床增加了地表的面积,且朝阳的坡面增大了有效阳光入射角度,改善了入射效果,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C正确;两种种植方式均使用耕作土,比热容与反射率差异不大,A、B错误;作物主要种植在高架床的犁沟里,犁沟的规模较小,作物遮挡作用较平原强,D错误。故选C。
6.高架床大多分布在大分水岭地区,气候较干旱。高架床有利于排水排涝,但缺乏储水空间,会加剧水分蒸发,降低土壤湿度,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B正确,A错误;高架床仅高出几十厘米,风速差别不大,C错误;高架床对防虫的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2022·浙江)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 )
A.耕地 B.资金 C.技术 D.劳动
2.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 )
①土地产出率②产业集群化水平③农业收入比重④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2.A
【解析】1.据材料可知,农业产业园建设,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需要投入规模较大的耕地、充裕的资金和现代农业技术,因此耕地、资金和技术不会明显减少,ABC错误;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将投入大量机械和人工智能进行管理,劳动力投入将大幅度减少,D正确。故选D。
2.现代农业产业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提高作物品质,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①正确;据材料可知,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产业集群化水平得到提高,②正确;农业产业园可提高经济效益,但农业收入比重还受其他产业结构收入增长情况影响,故农业收入比重难以确定,③错误;农业产业园只是扩大种养规模,投入资金和种植技术,并没有对农业种植结构做改变,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广东)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
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 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 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4.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
A.进水区 B.出水区 C.水稻区 D.螺沟区
【答案】3.D4.C
【解析】3.该地位于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使沟与沟相连,达到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改善了田螺的生长环境,D正确;稻田中开挖螺沟不能增加稻田光照强度,也不能减少天敌威胁,A、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进水口、出水口”可知,螺沟里有水,不利于稻田通风透气,B错误。故选D。
4.水稻生态系统包括与水稻生长发育相关联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周围其它各系统的关系,是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C正确;进水区的主要作用是进水,出水区的主要作用是出水,螺沟区是相互连通的沟水,借助水体的调节作用,使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三个地区生态循环过程较简单,不复杂,A、B、D错误。故选C。
5.(2022·山东)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国内河道纵横交错。
(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
(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5.(1)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可利用的土地块小而分散。
(2)通过堤坝围垦,增加土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沿江(河)堤坝便于防洪、灌溉,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沿海堤坝防止海潮入侵,保护农田安全。
(3)顺应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发展桑基鱼塘,因地制宜;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等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物产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满足人口发展需求。
【分析】5.(1)由图及材料可以推断,珠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洼,河流多分叉,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网密布,使得能用来耕种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而且分散。
(2)由材料“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可知:修建堤坝,围垦田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该区为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修筑堤坝可以有效减少旱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修建堤坝,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灌溉水源,改善种植条件;沿江、沿河堤坝可以减轻海水倒灌,减轻因海水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保护农田安全。
(3)结合混合农业的优缺点,桑基鱼塘使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热搭配充分,且沿海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农业;该地区地势低洼,且位于河流下游,水域面积大,排水不畅,易积水,发展桑基鱼塘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发展桑基鱼塘使得该地小而分散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促进了该地农业的发展,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得到了提高,满足当地人口发展的需求。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5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后复习题</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5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品精练</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秀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