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复习练习题
展开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1.结合资料,运用综合思维,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综合思维】 2.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强化人地协调的观念。【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
知识点01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一、概念
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二、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问题: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
例子:砍伐超过森林恢复速度,将会造成森林面积缩减、进而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
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
例子: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即学即练1】(2022·山西英才学校高二期中)广义的环境问题,既包括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发生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
①地震、泥石流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B.环境问题主要在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
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知识点02 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 自然资源枯竭
具体表现: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原因: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
解决措施:控制开采数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典例:稀土耗竭
2. 生态破坏
具体表现: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原因:过度开垦,取石挖沙,乱砍滥伐
解决措施:植被恢复与保护,种草养畜,小型水利工程
典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荒漠化加剧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楼兰古国的消失。
3. 环境污染
具体表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原因: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一些事故造成的污染。城市中及郊外的垃圾堆积、农田中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薄膜)。
解决措施:减少燃煤使用比例,发展绿色经济,推广新能源汽车
典例:雾霾
二、 环境问题的城乡差异
1.区域性环境问题
A、城市:原因: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
主要表现: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B、 乡村:原因: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主要表现: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C、发达国家:原因: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主要表现: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D、发展中国家:原因: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
主要表现: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E、 环境问题的国家差异: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2.全球性环境问题
表现 | 原因 | 典型事例或分布区 | 影响 |
全球变暖 | 自然:气候的变化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 |
全球 |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冰沿海低地,岛屿;气候干旱,沿荒漠化加剧,农业减产
|
臭氧层破坏 | 自然:太阳活动 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 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 大量紫外线到达地球,危害地球生物大
|
酸雨 | 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降水较多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 西欧、北美、日本、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 危害人和动物身体健康;破坏生态系统;腐蚀建筑物;污染土壤,农作物减产;危河流水质酸化,危害水生生物河
|
【知识拓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自身素质和环保意识,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签署《京都议定书》。
【即学即练2】
(2022·浙江·东阳市横店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4.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考法01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解决思路
问题 | 具体措施 |
环境污染 | 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
生态破坏 | 恢复生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
自然资源枯竭 | 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
二、主要的环境问题
(一)生物多样性
1.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①水分和热量——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②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③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多样性减少;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
④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捕滥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及污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1)自然因素①自然条件的变化②生物之间的激烈竞争③物种退化
(2)人为因素(主要)①栖息地的改变和破坏②人类掠夺性狩猎③环境污染④生物入侵⑤渔业的话沿江水利及工程建设,破坏洄游产卵。密集的航运;
3.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宜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以保护遗传资源。
(4)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
以鱼类为案例:保护措施可从保护其生存、生育环境、法律建设等方面提出:①建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其生存环境;②在长江流域实施休渔或禁渔,防止过度捕捞;③加强立法以保护中华鲟;④强化管理,严禁滥捕滥杀;⑤加强水质监测,防治水污染;⑥加强保护中华鲟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二)大气污染机制:排放的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降水: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
风速:有利于扩散
植被: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三)湿地破坏
1、湿地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
2、生态价值: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蓄洪水;降解污染,净化水体;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3、分布: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4、原因:
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藻类与水草丛生;围湖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有些河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5、措施:退耕还湖、还沼泽;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防治湿地水污染;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生态移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典例1】
5.(2022·河北·高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沙)株(洲)(湘)潭及其西侧地区铅锌、锌、铜等矿产储量丰富,已开发利用以有色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为主的几十种矿产,是我国有色金属重要产区。该地区的部分开采矿产中含有大量的硫,在开采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大。其中矿坑水基本未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加上矿渣随意堆放而引发的矿渣淋滤,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长株潭地区及西侧地区矿产分布如下图。
(1)分析当地发展采矿工业可能给耕地带来的问题。
(2)简述采矿工业为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2022·河北·康保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黄河流域图,回答各题。
1.甲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重要的国际湿地,但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包括( )
A.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强烈,湖水急剧减少 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C.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小 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2.图中乙、丙两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 B.酸雨、水土流失
C.荒漠化、水土流失 D.水土流失、荒漠化
(2022·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高二期末)烟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极小而干燥的颗粒”聚集而产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印度尼西亚的烟霾污染与当地农业耕作中的“烧芭”传统密切相关,“烧芭”就是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印度尼西亚烟霾污染的范围,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影响东南亚地区的跨境烟霾污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印度尼西亚跨境烟霾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大气出现逆温层 B.火灾频发,森林覆盖率减少
C.毁林开荒,发展种植园经济 D.砍伐森林,大力发展煤炭工业
4.为治理跨境烟霾污染,印度尼西亚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严厉打击任何毁林开荒行为②建立健全国内环保政策法规
③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环保合作④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治理机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广西南宁·高二开学考试)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千亿件,但同时也增大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压力。下图为漫画《“盛装”快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快递数量剧增造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增大,主要原因是( )
①电商平台营销诱导②物流产品过度包装③非降解耗材用量大④节假日转运分拣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缓解该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是( )
A.研发环保包装材质,制定快递包装标准 B.提高社会环保意识,重点发展线下销售
C.实行耗材奖惩机制,杜绝沿用传统包装 D.提高快递运输费用,限制物流产业发展
(2022·广西·兴安县第三中学高二期中)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滑坡、泥石流 B.建筑废料、生活垃圾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8.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2022·陕西·千阳县中学)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Q地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沙质地貌,地表水下渗量大 B.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
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D.建筑密集,排水系统不健全
2.工矿区水污染治理可采取的最为直接的途径是( )
A.通过技术手段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
B.向地下水体中投放化学试剂,吸附和消耗有害物质
C.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D.修筑跨流域调水工程,依靠水循环稀释地下水
(2021·江苏·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年冬奥会将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场地。小海坨山坐落于北京延庆西北部,区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见下图)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人类肆意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小海坨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大花杓兰种群逐年减小,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C.水土流失 D.荒漠化严重
4.大花杓兰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
①生长环境遭到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土地退化④人类高强度采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2·广东广州·一模)O3属于光化学反应气体,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地表O3浓度与前体物(产生O3的物质)和气象条件有关。下图示意2017年福州市O3浓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O3浓度日变化规律相关性最强的气象因子是( )
A.降水量 B.气温 C.风速 D.气压
6.推测易导致福州市出现臭氧污染的天气是( )
A.伏旱 B.寒潮 C.梅雨 D.雾霾
7.当台风登陆,福州市的地表O3浓度变化为( )
A.台风控制区浓度上升,台风外围区浓度上升B.台风控制区浓度下降,台风外围区浓度下降
C.台风控制区浓度上升,台风外围区浓度下降D.台风控制区浓度下降,台风外围区浓度上升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2022·山东)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
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2.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
①灌丛草地②草甸沼泽③落叶阔叶林④常绿硬叶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浙江)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4.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 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 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
(2021·辽宁)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树木)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2011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下表为部分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样地 | 幼苗密度/株·hm-2 | 乔木蓄积量/m3·hm-2 |
无间伐区 | 1500 | 3935 |
轻度间伐区 | 1900 | 2721 |
中度间伐区 | 2300 | 2066 |
重度间伐区 | 5700 | 1983 |
5.依据表格信息可得( )
A.间伐强度强的林区,幼苗生长条件好 B.间伐强度强的林区,林间裸地面积大
C.无间伐区光照条件最弱,幼苗生长环境最好 D.重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层最厚,土壤肥力最高
6.该林区间伐主要是为了( )
A.控制森林成林比例,节约水资源 B.增加地表径流,防止土地沙化
C.促进森林更新,维护生物多样性 D.增加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7.(2020·山东)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下图),海拔1875~2106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千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城镇化》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城镇化》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人口迁移》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人口迁移》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