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1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4页。
    古诗阅读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3.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人搬家时,正值秋日,微风轻拂,湖上亭呈现出一派宜人的景色。B. “系”字形象地描写了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C. “啼”字是指黄莺的啼叫,这频繁的啼叫声,难免让诗人更添烦躁之情。D. 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地步,故而忧乐与共,灵犀相通。14. 诗歌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借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中的“自古”一词,明确指出人们悲叹秋日寂寞萧索的看法由来已久。B. 第二句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直抒对春朝的厌恶来突出对秋日的喜爱。C. 第四句写出了秋的“神韵”,与前一句诗虚实融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D.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开阔,融情、景、理于一炉,唱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3.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B.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C. 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D. 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14. 诗题有“月”,诗人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那么诗中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古诗阅读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3.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人搬家时,正值秋日,微风轻拂,湖上亭呈现出一派宜人的景色。B. “系”字形象地描写了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C. “啼”字是指黄莺的啼叫,这频繁的啼叫声,难免让诗人更添烦躁之情。D. 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地步,故而忧乐与共,灵犀相通。14. 诗歌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借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3. D    14. 柳条、藤蔓、黄莺。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难舍。【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误,根据“好是春风湖上亭”可知,此时季节是春季,“正值秋日”表述错误;B.误,“系”字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表现柳条、藤蔓因依恋主人而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实则是表达诗人对它们的依恋难舍;“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述错误;C.有误,根据“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可知,“啼”字字面是写黄莺的叫声,同时也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离别的啼哭,表现出诗人对即将离去内心的感伤;“难免让诗人更添烦躁之情”表述错误;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情感。根据“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可知,诗歌主要描写了“柳条、藤蔓、黄莺”等意象。在“柳条藤蔓系离情”“欲别频啼四五声”两句诗中,“系”字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啼”字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这两个动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感,“系”字面表现柳条、藤蔓因依恋主人而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实则是表达诗人对它们的依恋难舍;“啼”字字面是写黄莺的叫声,同时也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离别的啼哭,诗人借这些意象抒发了自己即将离别湖上亭的伤感、依恋与不舍之情。 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中的“自古”一词,明确指出人们悲叹秋日寂寞萧索的看法由来已久。B. 第二句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直抒对春朝的厌恶来突出对秋日的喜爱。C. 第四句写出了秋的“神韵”,与前一句诗虚实融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D.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开阔,融情、景、理于一炉,唱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妙处。【答案】(1B    2“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B.表述有误,“我言秋日胜春朝”没有运用拟人手法,而是直抒胸臆,态度鲜明,“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这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表露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本句并没有表达对春朝的厌恶;故选B【小问2详解】考查诗歌炼字。首先,明确“排”字词性特征,“排”是一个动词。在解释含义时,不要单独分析,要放在句中,这句话说的是“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上”,所以“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其次,动词的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在这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万里晴空,一只黄鹤一飞冲天,势要冲破白云”的景象;最后,要注意评价作者情感,“排”字展现了一种冲破阻隔、积极向上的力量感。在这里表达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3.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B.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C. 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D. 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14. 诗题有“月”,诗人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那么诗中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答案】13. B    14. 描写了鼓声和雁声。点明了月夜的背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解析】【分析】13题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月是故乡明”是“虚写”,不是“实写”。故选B14题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并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作者没有从月夜写起,而是抓住“戍鼓”“雁声”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通过叙写自己的所见和所闻,既交代了月夜的背景,渲染了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象,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相关试卷

    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5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A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