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
展开古诗文默写
内蒙古通辽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8. 彤彤制作了古诗文句积累卡,邀你领略“山”的魅力,请你将卡片补充完整。
山川之美,你我共赏 | |
山之意韵 | 古诗文句积累 |
文人笔下,“山”各有姿态。 | (1)“______。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欧阳修眼中的山是多而奇的。“______,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眼中的山是高而美的。 |
文人借“山”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 (2)陶渊明“采菊东篱下,______”(《饮酒·其五》)是闲适淡泊的。常建“__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是禅意愉悦的。 |
文人借“山”表达自己所处的境遇。 | (3)“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李白借山表达困境 (4)“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借山表达自信。 |
内蒙古通辽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4.(10分)默写。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3)人们划船漫游江上,停宿北固山下,望着滔滔江水,不禁会想起“ ,风正一帆悬”的诗句。(王湾《次北固山下》)
(4)当人生失意、苦闷彷徨时,我们会不禁感低“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5)经典诗文,总能给人精神的启迪:“晴川历历汉阳树, ”的美妙景色,使人留连;(崔颢(《黄鹤楼》)
“忽如一夜春风来, ”的奇异风光,让人沉静;(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 ”的奉献精神,给人鼓舞;(李商隐《无题》)
“ , ”的远大抱负,催人奋进。(王安石《登飞来峰》)
内蒙古通辽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7.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杜甫体察人间冷暖,推己及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他的济世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忧国忧民之情和毕生追求推至极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
内蒙古通辽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8. 彤彤制作了古诗文句积累卡,邀你领略“山”的魅力,请你将卡片补充完整。
山川之美,你我共赏 | |
山之意韵 | 古诗文句积累 |
文人笔下,“山”各有姿态。 | (1)“______。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欧阳修眼中的山是多而奇的。“______,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眼中的山是高而美的。 |
文人借“山”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 (2)陶渊明“采菊东篱下,______”(《饮酒·其五》)是闲适淡泊的。常建“__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是禅意愉悦的。 |
文人借“山”表达自己所处的境遇。 | (3)“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李白借山表达困境 (4)“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借山表达自信。 |
【答案】 ①. 环滁皆山也 ②. 高峰入云 ③. 悠然见南山 ④. 山光悦鸟性
⑤. 欲渡黄河冰塞川 ⑥. 将登太行雪满山 ⑦.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⑧.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滁、渡、畏、缘”等字词容易写错。
内蒙古通辽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4.(10分)默写。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3)人们划船漫游江上,停宿北固山下,望着滔滔江水,不禁会想起“ ,风正一帆悬”的诗句。(王湾《次北固山下》)
(4)当人生失意、苦闷彷徨时,我们会不禁感低“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5)经典诗文,总能给人精神的启迪:“晴川历历汉阳树, ”的美妙景色,使人留连;(崔颢(《黄鹤楼》)
“忽如一夜春风来, ”的奇异风光,让人沉静;(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 ”的奉献精神,给人鼓舞;(李商隐《无题》)
“ , ”的远大抱负,催人奋进。(王安石《登飞来峰》)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与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窈窕淑女(注意“窈窕”的书写)
(2)奉命于危难之间
(3)潮平两岸阔
(4)学诗谩有惊人句(注意“谩”的书写)
(5)芳草萋萋鹦鹉洲 千树万树梨花开(注意“洲”的书写)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内蒙古通辽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7.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杜甫体察人间冷暖,推己及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他的济世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忧国忧民之情和毕生追求推至极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箫鼓追随春社近 应傍战场开 山光悦鸟性 半竿斜日旧关城 怀旧空吟闻笛赋 提携玉龙为君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等“箫、傍、竿、赋、携、庇”字词容易写错。
内蒙古通辽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通辽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共11页。
内蒙古包头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 这是一份内蒙古包头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通辽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 这是一份内蒙古通辽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