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讲义】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选修第一册-全册讲义+测试卷
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1化学平衡常数精品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1化学平衡常数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221化学平衡常数学生版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221化学平衡常数教师版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2.1 化学平衡常数
【教师】我们先复习一下高一学习的化学平衡移动。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只增加H2的浓度或I2的浓度,平衡怎么移动?
【学生】正向移动。
【教师】如果同时增大c(H2)和c(HI)至一定量,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学生】?
【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平衡怎么移动,需要一个定量的指标才能判断。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化学平衡常数”。
(板书)化学平衡常数
学习聚焦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K= 略 。
化学平衡常数(K)是表明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定量表达,在外界条件中,通常情况下只受 温度 影响。
【即学即练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A)=2.0 mol·L-1,c(B)=2.0 mol·L-1,c(C)=1.0 mol·L-1,则K= 。
【答案】 0.0625
知识点02 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1.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2.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
【即学即练2】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可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B.改变反应物浓度能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D.K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答案】C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K与化学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物浓度等均不能改变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故选C。
知识点03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
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K值越小→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低。
一般来说,当K> 105 时,通常认为反应基本完全;当K< 10-5 时,通常认为这个反应很难发生。
【即学即练3-1】已知卤化氢生成的平衡常数如下(25℃):
则与H2反应最完全的卤素是( )
A.F2 B.Cl2 C.Br2 D.I2
【答案】A
【解析】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1)升高温度 K值增大→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
K值减小→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
(2)降低温度 K值增大→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
K值减小→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
【即学即练3-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表所示:
t/℃
5
15
25
35
50
K
1 100
841
689
533
4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2(aq)+I-(aq) I(aq)的ΔH>0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I)减小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D.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9
【答案】B
【解析】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H2O>CO2
C.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NO分解反应的K1的分母应是NO浓度的平方,A项错误;H2O分解产生O2的平衡常数K=1/K2=5×10-82,C项错误;根据NO、H2O、CO2分解的平衡常数,可判断放出O2的进行程度大小顺序为NO>H2O>CO2,B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B。
19.(双选)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若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2为0.4 mol,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答案】BC
【解析】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确定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A项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不正确;根据三段式法可知
CO(g)+H2O(g) ⇌ CO2(g)+H2(g)
起始/mol 0 0 1 1
变化/mol 0.6 0.6 0.6 0.6
5 min/mol 0.6 0.6 0.4 0.4
5min后Q=0.9,所以反应未达到平衡。
21.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① PCl5(g)PCl3(g)+Cl2(g) △H>0 K=1
② CO(g)+Cl2(g)COCl2(g) △H0
(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PCl5]=[PCl3]=[Cl2]=1
B.[PCl5]=[PCl3][Cl2]=1
C.[PCl5]=[PCl3][Cl2]
(2)减少Cl2的浓度,反应③的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要使反应①和②的K值接近,可采取什么措施?
(4)求③的K值。
【答案】(1)C (2)不变 (3)同时升温 (4)2×10-5
【解析】(1)由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PCl5]=[PCl3][Cl2],选C。
(2)K只与外界条件中的温度有关,改变物质的浓度,K值不变。
(3)要使反应①和②的K值接近,也就是反应①正向移动,反应②逆向移动,同时升温即可。由于K只与外界条件中的温度有关,其他使平衡移动的因素是不可行的。
(4)反应③是反应②的逆反应,其K值是反应②K的值的倒数。
22.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 COS(g)+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1)H2S的平衡转化率α1= %,反应平衡常数K= 。
(2)在620 K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2 α1,该反应的ΔH 0(填“>” 、“ > (3)B
【解析】 H2S(g)+CO2(g) ⇌ COS(g)+H2O(g)
初始/mol 0.40 0.10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0.40-x 0.10-x x x
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则=0.02,x=0.01(1)H2S的平衡转化率α1=×100% = 2.5%。钢瓶的体积为2.5 L,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H2S)=0.156 mol·L-1,c(CO2)=0.036 mol·L-1,c(COS) = c(H2O) = 0.004 mol·L-1,则K=≈0.00285
(2)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可知温度由610 K升高到620 K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由0.02变为0.03,所以H2S的转化率增大,α2>α1;根据题意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ΔH>0。
(3)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故H2S转化率增大,B项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1第4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4.3 电解池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43电解池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生版docx、43电解池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盐类水解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332盐类水解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生版docx、332盐类水解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选修第一册--3.3.1 酸碱中和 讲义,文件包含331酸碱中和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生版docx、331酸碱中和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