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精品课后作业题
展开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___________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
2.研究的问题:①群落的范围和边界;②群落组成、___________;③各种群占据的位置;④___________关系;⑤群落的___________;⑥群落的演替
3.研究基础: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1.作用: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___________,也是决定___________最重要的因素
2.衡量标准:___________,即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3.规律: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的数目有差异,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
的物种越丰富。
4.物种组成特点: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5.优势种:①不仅数量很多,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②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
而变化。
种间关系 | 含义 | 实例 |
原始合作 |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档都收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 海葵和寄居蟹 |
互利共生 | 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
捕食 |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 草与羊、翠鸟捕鱼 |
寄生 |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种获取营养并通过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 马蛔虫与马 |
种间竞争 | 两种或更多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 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 |
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
结构。
2.类型:(1)垂直结构 现象:___________;
①植物分层:植物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
照强度下生长。
a.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等条件;
b.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水分、无机盐等。
②动物分层:动物分层分布与其食物条件及栖息空间等有关,群落中植物
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决定了动物
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 现象:___________;
地形的变化、________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
特点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1.群落的季节性
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
的变化。
2.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
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2)研究某种生物生态位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_以及与其他物种
的关系等。
②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
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___________
(4)形成原因: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
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___的结果。
考点01 种间关系的判断
【典型例题】
一块农田中有大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大豆和杂草
C.大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考点02 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生态位
【典型例题】
生态位(niche)是传统生态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又称格乌司原理。由J.Grinnel提出,最初用于研究生物种间竞争关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如空间位置、活动时间、占用资源等情况
B.群落中的物种存在相似生态位时,它们可能因争夺共同资源发生竞争
C.群落中生物多样性之所以能够形成并维持稳定,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两个物种生态位重叠较多时,一定会因为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给对方带来伤害
【解题指导】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研究内容:①植物:在研究领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②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有关“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B.在采样时,应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后再进行采样
C.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不能打开电灯,以免影响采集
D.在同一块土壤中,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2.下列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C.某山竹林里的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笋构成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地段上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也会有差别
3.貂熊成体重十多千克,耳小、尾短、毛长、四肢短,足掌像熊掌、学面较大。常吃狼、猞猁吃剩的食物,也捕食小动物,在积雪条件下还能捕食大型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寒温带针叶林,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足掌面积大不有利于在积雪上奔跑 B.猞猁、貂熊和狼占有相同生态位
C.耳小、尾短、毛长适应寒冷环境 D.猞猁和貂熊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4.科研人员对鄱阳湖周围森林不同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土壤动物群落 | 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 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 ||||
I层 | Ⅱ层 | Ⅲ层 | I层 | Ⅱ层 | Ⅲ层 | |
茶林 | 21 | 11 | 8 | 20 | 12 | 7 |
阔叶林 | 17 | 12 | 10 | 17 | 12 | 8 |
竹林 | 18 | 14 | 9 | 21 | 13 | 9 |
鄱阳湖周围森林不同环境土壤动物的分布(I:0~5cm;II:5~10cm;Ⅲ:10~15cm)
A.土壤动物类群既有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
B.三种植被类型中,阔叶林中的物种丰富度最小
C.常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是因为其具有避光、趋湿的特性
D.取样器取样法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某些种群的密度.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B.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等于0
C.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持续下降
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原始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且双方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D.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7.已知榕小蜂是榕树唯一的传粉昆虫,每种榕树都有专一的传粉榕小蜂。榕树的隐头花序是传粉榕小蜂抚育后代的唯一场所。传粉榕小蜂将产卵器通过榕树的花柱插入雌花的子房,榕小蜂的卵在雌花的子房内发育成长。只有产卵器长度比花柱长的情况下,榕小蜂的产卵器才能到达子房,进而成功产卵。在雌雄异株的榕树中,雌树的雌花全部产生种子,不养育榕小蜂,而雄树的瘦花(特化雌花,不能结果)全部养育榕小蜂,不产生种子。在雌雄同株的榕树中,榕小蜂和种子在同一个隐头花序内发育。与雌雄异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相比,雌雄同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具有更长的产卵器。结合上述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榕树和传粉榕小蜂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B.与雌雄异株榕树的雄树相比,雌雄同株榕树具有更长的花柱
C.雌雄异株榕树的雌花功能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二者雌花花柱长短不同
D.雌雄同株榕树与传粉榕小蜂之间的生存关系促使榕小蜂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更长的产卵器
8.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该图所示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但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 B.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
C.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 D.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猎物种群增长
9.研究者调查了管理方式相同的“茶树与马尾松间作茶园”和“常规茶园”中的叶蝉及其天敌蜘蛛,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茶园类型 | 叶蝉总数(只) | 蜘蛛总数(只) | 游猎型蜘蛛丰富度 | 结网型蜘蛛丰富度 |
间作 | 692 | 1542 | 14 | 12 |
常规 | 1410 | 995 | 14 | 8 |
A.游猎型蜘蛛和结网型蜘蛛属于竞争关系
B.马尾松遮阴有利于结网型蜘蛛的生存和繁殖
C.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显著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天敌增加是林下茶园中叶蝉环境容纳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10.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位的分化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B.荒漠群落物种少、结构简单,因此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重叠
C.生态系统遭到严重地破坏后,更容易存活下来的是乙物种
D.若甲物种与乙物种资源重叠部分减少,其种间竞争会减弱
11.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且6到8月两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B.从3月到11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保持不变
C.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D.黄鼠狼的捕食是导致6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唯一因素
12.在我国北方某草原,对不同实验样地的鼠类数量进行调查,同时观测鹰隼类活动频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实验样地内的鼠类数量时,各样地的大小应相同
B.当鼠类密度较低时,鹰隼类活动频次增长非常缓慢
C.鹰隼类活动频次与鼠类数量呈正比例关系
D.鼠类数量与鹰隼类数量间存在相互影响
13.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将 20个人工淡水池塘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温度始终比对照组高 4℃(利用温控装置),池塘主要是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的群落。第15年时,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单位体积水体中生物体的质量)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1)决定池塘生物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
(2)池塘群落每种生物都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3)池塘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3个)。
(4)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升温导致该生态系统总生物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4.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 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 1200 只蝌蚪(甲、乙、丙各 400 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 3 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20 | 37 | 10 |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和捕食者无关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
15.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雪兔与猞猁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竞争、寄生关系
D.丙实验初期,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16.种群是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可使其种群密度下降
B.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情况有关
C.种群数量波动与环境条件的改变有关
D.病原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随宿主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17.福寿螺被引入我国后,因其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中,取食水稻等植物而破坏巨大。为研究不同种群密度的福寿螺对水稻田的影响,将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引种到同一水稻田的不同小区中,一段时间后,测得水稻田中各生物的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福寿螺与水稻和水花生的种间关系均为捕食关系
B.可用样方法来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
C.中密度处理小区中,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中密度处理小区中,福寿螺对各植物造成的生存压力小于其他密度处理的小区
18.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20 | 37 | 10 |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19.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如下图所示)。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最可能( )
A.首先与丁种鸟和睦相处
B.首先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
C.首先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
D.首先与丁种鸟发生竞争
20.科研人员根据线虫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将梨园土壤线虫划分为4个营养类群,再根据调查得到的线虫种类,计算得到各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度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土层分布 相对丰度 营养类群 | 0~20 cm | 20~40 cm | ||||
常规区 | 实验1区 | 实验2区 | 常规区 | 实验1区 | 实验2区 | |
食细菌线虫 | 79.92 | 80.05 | 79.71 | 77.45 | 60.94 | 66.39 |
食真菌线虫 | 6.54 | 6.33 | 7.45 | 2.69 | 2.56 | 2.59 |
杂食捕食线虫 | 5.77 | 5.68 | 5.52 | 4.45 | 4.42 | 4.20 |
植物寄生线虫 | 7.77 | 7.94 | 7.32 | 15.41 | 32.08 | 26.82 |
注:常规区(频繁化学防治)、实验1区(农药减施防治)、实验2区(以植物源农药为主的农药减施防治)A.梨园中的细菌、真菌、线虫和植物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线虫的各种营养类群在不同土层中相对丰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在0~20 cm土层,不同防治方法对各营养类群线虫相对丰度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D.在20~40 cm土层,以植物源农药为主的农药减施防治线虫的效果最佳
21. 在自然界中,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关系呈现周期性波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现象与种内竞争无关
B.二者的数量变化是不同步的
C.不是所有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都符合该模型
D.呈现出这种变化规律是因为两种群互相制约、互为因果
22. 群落的结构是认识群落的重要内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差异将陆地的群落划分为不同类型
B.两个不同物种间的种间关系可能不止一种
C.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分布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生活在相同空间内的两个种群的生态位可能不同
2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3种蝌蚪,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期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20 | 37 | 10 |
请回答:
(1)甲、乙、丙种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
(2)由表中信息可推测捕食者主要捕食_________,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
(3)若想研究人工池塘内某种挺水植物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填标号)。A.该挺水植物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 B.该挺水植物的种群密度
C.该挺水植物的植株高度 D.该挺水植物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生物第1节 群落的结构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a href="/sw/tb_c400389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群落的结构优秀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21群落的结构课后练习原卷版docx、21群落的结构课后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6陶罐和铁罐第2课时课件pptx、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6陶罐和铁罐第2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6陶罐和铁罐第2课时分层作业含答案docx、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6陶罐和铁罐第2课时导学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1节 群落的结构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1节 群落的结构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21群落的结构原卷版doc、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21群落的结构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