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教师版).docx
    • 学生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学生版).docx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教师版)第1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教师版)第2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教师版)第3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学生版)第1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学生版)第2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学生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文件包含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学生版docx、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B卷·能力提升练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1章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221·浙江·高考真题)孟德尔杂交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材料。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       A.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            B.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C.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        D.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22021年湖北高考真题)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所决定,属于显性遗传。甲、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B.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C.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50%D.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32021.6月浙江高考真题)某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YR YryRyr=1111。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1/8C1/4                  D1/2420211月浙江卷)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Aa为完全显性,A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则F13种基因型B.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3种表现型C.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D.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5某植物的野生型(AABBcc)有成分R,通过诱变等技术获得3个无成分R的稳定遗传突变体(甲、乙和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无成分R。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杂交编号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株数)F1×有(199),无(602F1×有(101),无(699F1×无(795注:表示有成分R表示无成分R用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    A21/32                              B9/16C3/8                              D3/46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7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有一观赏鱼品系体色为桔红带黑斑,野生型为橄榄绿带黄斑,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养殖者在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发现,后代中2/3为桔红带黑斑,1/3为野生型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为杂合子B.突变形成的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C.自然繁育条件下,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D.通过多次回交,可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桔红带黑斑品系8.将基因型为Aa的数量足够多的水稻均分为4分别进行不同的遗传实验(不考虑突变)各组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第一组为连续自交B.第二组为连续随机交配C第三组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D.第四组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9(2021·佛山质检)某植物花瓣的大小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1a2为显性a2a3为显性;有a1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2基因且无a1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小花只含a3基因植株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为BBBb的花瓣是红色bb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1a3Bba2a3Bb的个体杂交产生的子代 (  )A全为杂合子B.共有6种表型C红花所占的比例为3/4D.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410(2021·湖南六校联考)下图是甘蓝型油菜一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多次实验结果表明E基因存在显性纯合胚胎致死现象。如果让F1自交得到的F2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1/6                    B3/14   C4/21                 D5/2811.某二倍体(2n14)植物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同时受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每对等位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利用甲、乙、丙三种纯合品系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实验一:甲×→F1(红花)→F2红花白花=2 709∶3689实验二:甲×→F1(红花)→F2红花白花=907∶699实验三:乙×→F1(白花)→F2白花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数量至少为3最多是7B.这三个品系中至少有一种是红花纯合子C上述杂交组合中F2白花纯合子比例最低是实验三D.实验一的F2白花植株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为7/3712(2021·广州模拟)人类斑秃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男性只要携带一个斑秃基因(A)就表现斑秃而女性只有显性纯合子(AA)才表现斑秃。某家庭有关斑秃的遗传系谱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Ⅰ4的基因型是Aa B1Ⅱ2的基因型相同C.Ⅲ1非斑秃的概率是1/2D2Ⅱ3再生一个斑秃儿子的概率是1/413.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如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C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D1号和2号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14(2021·潍坊五校联考)镶嵌显性是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在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的一种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下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F2中的黑缘型与均色型均为纯合子C除去F2中的黑缘型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F3中新类型占2/9D.新类型个体中SA在鞘翅前缘为显性SE在鞘翅后缘为显性15(2021·延庆区统考)果蝇的眼色有一种隐性突变体——猩红眼(r1r1)。研究者获得了两个新的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朱砂眼a(r2r2)和朱砂眼b(r3r3)做了如下杂交实验。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组别亲本组合F1朱砂眼a × 猩红眼野生型朱砂眼a × 朱砂眼b朱砂眼朱砂眼b × 猩红眼野生型Ar1r2不是等位基因Br2r3是等位基因Cr1r3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F1的自交后代一定出现性状分离16(2021·德州一模)生菜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野生生菜通常为绿色遭遇逆境时合成花青素使叶片变为红色人工栽培的生菜品种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用野生型红色生菜与人工栽培的绿色生菜杂交F1自交F2中有7/16的个体始终为绿色。育种工作者根据A/aB/b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F2部分红色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工栽培的生菜均为绿色的原因是不能合成花青素B.红色生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进化过程中易被淘汰CF2中杂合的绿色生菜植株自交后代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D.由扩增结果可知编号为35的植株是能稳定遗传的红色生菜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有的有多个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7.(2021·潍坊五校联考)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等位基因A1A2A3控制A1A2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动物种群中白色个体共有4种基因型B.该动物体色为黑色的个体一定是杂合子CA1A2A3互为等位基因,由基因突变产生D.体色为棕色和黑色的个体交配不会产生白色后代18.(2021·枣庄质检)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转基因育种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与黄果(),抗病()与易感病(),选取若干某红果杂合子进行转抗病基因(T)的试验后得到品种S1S2S3S4分别进行自然种植得到F1,统计数据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品种F1表型及个体数S1450红抗、160红感、150黄抗、50黄感S2450红抗、30红感、150黄抗、10黄感S3660红抗、90红感、90黄抗、160黄感S4450红抗、240黄抗、240红感、10黄感A.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B.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S2C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25/36D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519.2022·山东·高考真题)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基因1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不考虑突变,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紫红色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紫红色紫红色红色白色=934A.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F2测交,可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B.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1/6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D.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F2表型比例为9紫红色3靛蓝色3红色1蓝色20.20211月浙江卷)小家鼠的某1个基因发生突变,正常尾变成弯曲尾。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第F1雄性个体与第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F2雌性弯曲尾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杂交PF1组合弯曲尾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弯曲尾弯曲尾全部弯曲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弯曲尾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注:F1中雌雄个体数相同A4/7                B5/9 C5/18                D10/19 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6分)21(12分,2021湖南高考真题)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的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F2表现型及数据分析,油菜半矮杆突变体S的遗传机制是______,杂交组合F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时雌雄配子有______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F1产生各种类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______2)将杂交组合F2所有高轩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全为高轩的记为F3-Ⅰ,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Ⅱ,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______。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基因型为______(用AaBbCc……表示基因)。用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能否验证自由组合定律?______22(12分,2021·南通联考)某二倍体豆科植物易感染白粉病而严重影响产量。该植物体内含有EF基因, E基因决定花粉的育性,F基因决定植株是否存活。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白粉病基因随机导入EEFF植株的受精卵,获得改造后的EeFFEEFf两种抗病植株(ef分别指抗病基因插入EF基因,e基因会使花粉的育性减半)。请回答下列问题:(1)EF基因的角度分析,插入抗病基因,引起其发生的变异为________(2)科研人员利用PCR技术检测抗病基因是否插入E(F)基因中。甲、乙、丙3条引物在基因中的相应位置如图所示,PCR鉴定时应选择的引物是________,合成该对引物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获得更多的抗病植株,选择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进行自交,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4)为进一步研究这两对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科研人员利用两种抗病植株作进一步实验。实验方案:将EeFFEEFf杂交获得F1,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的植株自交,观察F2的植株抗病或不抗病性状的出现情况。预期结果:①若F2_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若F2_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5)经上述研究,若结果为情况①,则F2的抗病植株中,产生花粉育性都相同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若结果为情况②,则F2的抗病植株中,产生花粉育性都相同的基因型为________23(12分,2020年山东新高考)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__________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_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_____________ (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