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50262/0-16927859047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50262/0-16927859048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50262/0-16927859048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共10页。
文言文阅读辽宁省阜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2题。(12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①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②于东,兵法乘劳③,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①顾:考虑,顾虑。②务:致力。③乘劳:趁着疲劳。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猥自枉屈 自三峡七百里中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C.以先帝之明 无从致书以观D.此进趋之时也 山川之美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10.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臣 受 命 之 日 寝 不 安 席 食 不 甘 味11.请概括出甲文中对作者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至少两件)(2分) 12.请分别找出甲乙两文中诸葛亮认为当前出师北伐条件已经具备的句子。(2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辽宁省阜新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一)(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①王孙圉聘于晋①,定公飨②之。赵简子鸣玉以相③,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④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②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⑤,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⑥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圣⑦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选自《国语·王孙圉论楚宝》,有删改)【注释】①王孙圉(yǔ)聘于晋:王孙圉访问晋国。聘:访问。②飨(xiǎnɡ):用酒食款待,宴享。③鸣玉以相:弄响身上的佩玉给(王孙圉)看。鸣:弄响。相:本义察看,这里指给……看。④珩(hénɡ):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⑤观射父:楚国大夫。⑥倚相:人名,楚国史官。⑦圣:通达事理。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才美不外见 见余大喜曰B.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战于长勺C. 未尝为宝 或异二者之为D. 其为宝也几何矣 其真无马邪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楚之白珩犹在乎?11. 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12. 甲文中作者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才?13. 甲、乙两文都论述了人才重要性。甲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乙文用“______,______”揭示人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请用乙文中原句回答)辽宁省阜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一)(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宣子①忧贫,叔向②贺之。宣子曰:“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③无一卒之田④,宣其德行,顺其宪则,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郤昭子⑤,其富半公室⑥,其家半三军,侍其富宠以泰⑦于国其宗灭于绛⑧,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选自《国语·叔向贺贫》)【注释】①宣子:即韩宣子,晋国上卿,又名韩起。②叔向:晋国大夫。③栾武子:栾书,晋国上卿。④一卒之田:即百顷土地。上卿享受的待遇应该是五百顷田地。⑤郤(xì)昭子:郤至,晋国卿。⑥公室:国库。⑦泰:骄横。⑧绛:晋国的国都。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B. 缀公卿之后(跟随)C. 诸侯亲之(亲自) D. 起也将亡(灭亡)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宣子忧贫,叔向贺之。10. 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侍 其 富 宠 以 泰 于 国 其 宗 灭 于 绛11.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中作者与同舍生求学条件相差悬殊,他却能保持内心充实和强大,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将栾、郤两个家族的兴衰作对比,用“_________________”道出郤昭子家族衰败的原因。(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文言文阅读辽宁省阜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2题。(12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①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②于东,兵法乘劳③,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①顾:考虑,顾虑。②务:致力。③乘劳:趁着疲劳。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猥自枉屈 自三峡七百里中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C.以先帝之明 无从致书以观D.此进趋之时也 山川之美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10.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臣 受 命 之 日 寝 不 安 席 食 不 甘 味11.请概括出甲文中对作者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至少两件)(2分) 12.请分别找出甲乙两文中诸葛亮认为当前出师北伐条件已经具备的句子。(2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12分)8.(2分) D9.(4分)(1)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身耕种。 (2分)(2)所以(把这事)托付给我而不再犹豫。(2分)10.(2分) 臣 受 命 之 日/ 寝 不 安 席 /食 不 甘 味11.(2分) 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作者有知遇之恩;作者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答“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等意近也可,任写两点即可)12.(2分) 甲: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分)乙: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1分) 辽宁省阜新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一)(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①王孙圉聘于晋①,定公飨②之。赵简子鸣玉以相③,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④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②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⑤,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⑥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圣⑦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选自《国语·王孙圉论楚宝》,有删改)【注释】①王孙圉(yǔ)聘于晋:王孙圉访问晋国。聘:访问。②飨(xiǎnɡ):用酒食款待,宴享。③鸣玉以相:弄响身上的佩玉给(王孙圉)看。鸣:弄响。相:本义察看,这里指给……看。④珩(hénɡ):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⑤观射父:楚国大夫。⑥倚相:人名,楚国史官。⑦圣:通达事理。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才美不外见 见余大喜曰B.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战于长勺C. 未尝为宝 或异二者之为D. 其为宝也几何矣 其真无马邪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楚之白珩犹在乎?11. 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12. 甲文中作者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才?13. 甲、乙两文都论述了人才重要性。甲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乙文用“______,______”揭示人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请用乙文中原句回答)【答案】9. B 10. (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来喂养它。(回答“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亦可)(2)楚国的白珩还有吗? 11. 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 12. 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能答出希望统治者听取人才的意见,让其有优厚的待遇等也可。) 13. ①. 圣能制议百物 ②. 以辅相国家【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见:同“现”,显现/看见;B.于:都是在;C.为:作为/心理;D.其:它/难道;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1)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千里:名词动用,能日行千里。(2)之:的。珩: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犹:还。【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意思是:还有左史倚飨,能够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章,陈述各种事物。“又有左史倚相”动宾结构,应在“相”后停顿;“能道训典”动宾结构,应在“典”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统治者的错误做法,从反面理解,作者则是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13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要求用乙文中原句回答。根据提干“揭示人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的提示,找到乙文“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可提炼出: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意思是:贤能够掌握和评判万事万物,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做宝。【点睛】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楚国大夫)王孙圉在晋国访问,(晋国国王)定公设宴招待他,(晋国大夫)赵简子(佩带着能发出)鸣响的玉来和他飨见,问王孙圉说:“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王孙圉)回答说:“在。”简子说:“它是宝啊,价值多少啊?”(王孙圉)说:“没(将它)当成宝。楚国所当成宝的,叫观射父,他能发表(上乘的)训导和外交辞令,来和各诸侯国打交道,使我国国君不会有什么话柄。还有左史倚飨,能够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章,陈述各种事物,朝夕将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国君,使国君不忘记先王的基业。如果说到白珩,这只是先王的玩物,哪称得上是宝啊?圣贤能够掌握和评判万事万物,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做宝。” 辽宁省阜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一)(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宣子①忧贫,叔向②贺之。宣子曰:“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③无一卒之田④,宣其德行,顺其宪则,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郤昭子⑤,其富半公室⑥,其家半三军,侍其富宠以泰⑦于国其宗灭于绛⑧,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选自《国语·叔向贺贫》)【注释】①宣子:即韩宣子,晋国上卿,又名韩起。②叔向:晋国大夫。③栾武子:栾书,晋国上卿。④一卒之田:即百顷土地。上卿享受的待遇应该是五百顷田地。⑤郤(xì)昭子:郤至,晋国卿。⑥公室:国库。⑦泰:骄横。⑧绛:晋国的国都。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B. 缀公卿之后(跟随)C. 诸侯亲之(亲自) D. 起也将亡(灭亡)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宣子忧贫,叔向贺之。10. 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侍 其 富 宠 以 泰 于 国 其 宗 灭 于 绛11.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中作者与同舍生求学条件相差悬殊,他却能保持内心充实和强大,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将栾、郤两个家族的兴衰作对比,用“_________________”道出郤昭子家族衰败的原因。(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答案】8. C 9. (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2)宣子正为贫穷发愁(忧虑),叔向向他道贺。 10. 侍其富宠/以泰于国/其宗灭于绛。 11. ①. 以中有足乐者(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也可) ②. 唯无德也(答“侍其富宠,以泰于国”也可)【解析】【分析】【8题详解】C.句子的意思是: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亲:亲近。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1)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处其间:生活在他们当中;略无:一点儿没有;慕艳:羡慕。(2)忧:忧虑,形容词意动,为……忧虑;忧贫:为贫穷忧虑;贺:祝贺,道贺;之:代词,他,指韩宣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读。作答此题,先翻译句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句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极其骄横,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故正确的断句为:侍其富宠/以泰于国/其宗灭于绛。【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提炼。题空一:根据“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提炼:以中有足乐者;题空二:根据“侍其富宠,以泰于国,其宗灭于绛,唯无德也”提炼:侍其富宠,以泰于国或唯无德也。【点睛】甲文参考译文: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乙文参考译文: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你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土地,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极其骄横,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修改及语法知识,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共10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