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曙光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
1.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10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参与了各种生物以及非生物成分的组成。以下关于生物体内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些微量元素可以参与形成复杂化合物
B.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 组成人和玉米的化学元素种类及含量均基本相同
D. 人体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约占65%
【答案】A
【解析】
【分析】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P、S;细胞中的C、H、O、N、P、S、K、Ca、Mg等元素含量较多,称为大量元素。
【详解】A、某些微量元素可以参与形成复杂化合物,如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A正确;
B、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
C、组成人和玉米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差异很大,C错误;
D、人体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D错误。
故选A。
2. 下列物质均含有氮元素的一组是( )
A. 胆固醇、脂肪酸、油脂 B. 淀粉、半乳糖、磷脂
C. 氨基酸、RNA、脱氧核糖核酸 D. 性激素、唾液淀粉酶、胰岛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要求考生知道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明确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上述化合物中,胆固醇、脂肪酸、油脂、淀粉、半乳糖和性激素的元素组成都是C、H、O;唾液淀粉酶和胰岛素都属于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磷脂、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3.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 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都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C.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
D. 溶酶体的膜蛋白可能通过特殊修饰而不易被自身的水解酶水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若病毒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在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合成ATP。
【详解】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特异性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故两个场所都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正确;性激素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C错误;溶酶体的膜蛋白可能通过特殊修饰而不易被自身的水解酶水解,D正确;故选C。
4. 下图中的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叶绿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A. 肝细胞 B. 衣藻细胞 C. 乳酸菌细胞 D. 棉花叶肉细胞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细胞的多样性,要求考生理解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及原核细胞的结构,知道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上述各种细胞中,肝细胞是高等动物细胞,棉花叶肉细胞属于高等植物细胞,衣藻细胞属于低等植物细胞,乳酸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中的细菌细胞;高等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叶绿体,但含有中心体,A不符合题意;低等植物细胞内含有细胞壁、叶绿体,也含有中心体,B符合题意;细菌细胞含有细胞壁,但不含叶绿体和中心体,C不符合题意;高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但不含中心体,D不符合题意。
【点睛】易错知识点拨——真、原核细胞的六个“不一定”:
(1)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不一定就是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2)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如蓝藻。
(4)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如蓝藻和硝化细菌。
(5)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都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6)细胞不一定都有生物膜系统,如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
5. 下列过程中,能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的是( )
A. 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 B.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C. 肠道中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 胰腺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不会导致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细胞内ADP的含量会增加。
【详解】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不需能量,不会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A错误;
B、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是自由扩散,不需能量,不会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B错误;
C、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能量,不会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C错误;
D、胰腺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都需要消耗能量,ADP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D。
6. 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人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B. 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C. 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
D. 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剧烈运动中,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此时会通过无氧呼吸补充能量,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并且产生的是乳酸,因此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氧气的消耗量相等,A错误;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内有有机物积累,说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B正确;细胞中的水主要以自由水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所以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C正确;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所以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水的存在形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7. 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其有机物分解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这表明该细胞正在( )
A. 分化 B. 分裂 C. 衰老 D. 癌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细胞分化、分裂、癌变时,各项生命活动旺盛,有机物分解加快,酶的催化效率很高,细胞衰老后,代谢缓慢、酶活性降低,有机物分解缓慢,C符合题意。
故选C。
8.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 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B. 融合细胞核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
C. 此时融合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活跃
D. 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详解】A、由于分裂期细胞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它将促进G1期细胞的染色质凝集,A正确;
B、分裂期细胞已经完成DNA的复制,因此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B正确;
C、分裂期细胞使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成染色体,高度螺旋的染色体一般不解旋进行转录,则蛋白质的合成不活跃,C正确;
D、两融合后变成一个细胞,不会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D错误。
故选D。
9. 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生理盐水浓度与血浆的浓度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
A. 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 使体内增加水分
C. 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 使体内物质保持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渗透压。
【详解】人的内环境需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浓度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否则,就会引起细胞失水而变形或破裂,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 神经纤维某处受刺激后,某一时刻膜内外的电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该处神经纤维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B. 该处不可能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神经纤维
C. 此时该处神经纤维膜上钠离子通道开放
D. 此时该处神经纤维膜外钾离子浓度小于膜内,钠离子相反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详解】A、图中神经纤维是外负内正的膜电位,处于反极化状态,A正确;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神经纤维膜也可以处于反极化状态,B错误;
C、由于细胞处于反极化状态,此时钠离子通道开放,C正确;
D、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不同,膜内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外,而膜内钠离子浓度要小于膜外,D正确。
故选B。
11. 人体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的分泌活动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B.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C. 胰岛素受体受损的个体,其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
D. 健康人饭后血糖含量升高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β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α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详解】A、胰岛细胞上含有葡萄糖受体、神经递质的受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共同调节控制血糖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活动,故胰岛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A正确;
B、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升高,升高血糖的目的是为组织细胞提供能源物质,因此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多,B错误;
C、胰岛素受体受损的个体,其血糖浓度较高,因此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C正确;
D、健康人饭后血糖含量升高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降低,D正确。
故选B。
12. 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处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细菌抗原在溶酶体中被降解成氨基酸,然后与吞噬细胞表面的MHC结合
C. 图中吞噬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特定结构能引起特定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D. 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图中获得信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具体表现在:将细菌吞入细胞内,溶酶体和内的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并将细菌的抗原暴露在吞噬细胞的表面。
【详解】A、图中吞噬细胞通过胞吞的作用将细菌吞噬,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细菌抗原在溶酶体中被降解成多肽,然后与吞噬细胞表面的MHC结合,B错误;
C、图中吞噬细胞的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能引起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C正确;
D、图中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合成的,D正确。
故选B。
13. 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春运期间,重庆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甲和乙
B. 全面放开三孩政策会影响丙,但一般不会影响乙
C. 丁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趋势
D. 性引诱剂诱杀雄虫主要改变丁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因为性别比例会影响生殖,进而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即可影响出生率又可影响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A、春运期间,重庆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或迁出率,不在图示中,A错误;
B、全面放开三孩政策会影响出生率(甲),B错误;
C、丁为年龄组成,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种,如:增长型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种群数量一般会增长,所以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趋势,C正确;
D、性引诱剂诱杀雄虫会改变性别比例(丙),D错误。
故选C。
14. 下图表示生活在某封闭环境(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中的A、B两种群当年的数量和下一年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下图示曲线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种群数量为c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稳定型
B. A种群在种群密度较小时,出生率明显大于死亡率
C. 据图可知B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数量增长模型为S形
D. B种群数量长时间低于a时,在该环境中可能灭绝
【答案】C
【解析】
【分析】S形曲线概念:自然界的种群在资源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增长,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坐标图,曲线大致呈S形。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后,将停止增长。环境阻力:环境阻力表示那些阻碍种群不断增长的不利因素,可用J形增长曲线与S形增长曲线间所夹的部分表示,环境阻力随种群密度增大而增大,种群数量最小时环境阻力最小。
【详解】A、A种群数量为c时,Nt=Nt+1,种群的数量维持稳定,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稳定型 ,A正确;
B、A种群在种群密度较小时,A种群的Nt+1/Nt>1,种群数量在增长,出生率明显大于死亡率 ,B正确;
C、据图可知B种群在a之前,种群数量在减小,在a~b之间种群数量在增大,大于b点后,种群数量在减小,在该环境中的数量增长模型不是S形 ,C错误;
D、B种群数量长时间低于a时,种群数量在减小,在该环境中可能灭绝 ,D正确。
故选C。
15. 如图是桑基鱼塘运作的简要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桑基鱼塘中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遵循了自生原理
B. 蚕排泄物喂鱼体现了物质与能量可以从蚕流向鱼
C. 桑树适应我国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遵循了协调原理
D. 鱼塘中四大家鱼混养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系统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为基础,遵循着自生(通过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循环(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协调(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整体(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详解】A、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A 正确;
B、蚕排泄物不属于蚕同化的能量,而是蚕的食物中的能量,即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所以蚕排泄物喂鱼体现了物质与能量可以从桑树流向鱼,B 错误;
C、桑树适应我国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遵循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C 正确;
D、鱼塘中四大家鱼混养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能量利用率,D 正确。
故选B。
16. 有关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B.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C. 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D. 生活在相同空间内的两个种群具有相同的生态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同一地点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植物之间高低错落,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详解】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照射到草本层的光照强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A错误;
B、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使每层生物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B正确;
C、群落中动物需要植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植物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种类 ,C错误;
D、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生活在相同空间内的两个种群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生态位 ,D错误。
故选B。
17. 研究人员对某处火灾后正在恢复的森林中入侵的马尾松毛虫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在入侵后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了马尾松毛虫种群的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在入侵的前5年呈“J”型增长
B. 在第20年时马尾松毛虫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
C. 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后下降最后保持相对稳定
D. 马尾松毛虫数量的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当λ<1时,当年种群数量低于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种群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当λ=1,当年种群数量等于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种群数量不变;当λ>1,当年种群数量大于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种群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详解】A、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可能呈现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J”型增长的特点是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图中所描述的λ在“J”型增长曲线中是个大于1的定值。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在入侵前5年时,λ是个固定不变的值,而且大于1,符合“J”型曲线的特征,呈现“J”型增长,A正确;
BC、尾松毛虫种群的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显示,在1~9年间,λ>1,尾松毛虫种群数量在增加,第10年时,λ=1,第10年尾松毛虫的种群数量等于第9年的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第11年到第19年,λ<1,尾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在减少,第20年时,λ=1,第20年的种群数量等于第19年的种群数量,后续λ一直等于1,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后下降最后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尾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在第10年时达到了最大值,B错误,C正确;
D、马尾松毛虫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它们对于食物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加剧,死亡率增加,种群数量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稳定,这个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通过这种负反馈调节让马尾松毛虫的数量不至于过多,不会过多破坏植物,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
故选B。
18. 我国古诗文中常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知识,下列诗句与体现的生态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
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的是草原群落的次生演替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群落的种间竞争关系
C. “菜花黄,蜂闹房”体现了群落中消费者对作物传粉的作用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物质循环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1、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两种:种间关系又分互利共生(如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地衣,二者密不可分)、原始合作(如海葵和寄居蟹在一起,互惠互利)、种间竞争(如水稻与稗草)、捕食(如狼吃羊)和寄生(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内)等;种内关系又分种内互助(如蜜蜂之间的合作)和种内斗争(如狼群争抢猎物)等。
【详解】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的是群落的季节性更替,A错误;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
C、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最活跃的成分,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菜花黄,蜂闹房'体现消费者对作物传粉的作用,C正确;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后被植物吸收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D正确。
故选A。
1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 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肉动物为次级消费者
C.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空气、细菌等
D. 分解者为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和化能自养生物;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也是消费者;分解者是主要是应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详解】A、自养生物可以是光能自养,也可能的化能自养,都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A错误;
B、动物大多数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如蜣螂、蚯蚓等是分解者,B错误;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无机物等,细菌属于生物成分,C错误;
D、腐生生物都是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正确。
故选D。
20. 瘤胃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某实验小组欲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下图表示筛选流程,甲、乙、丙均为培养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培养基上加石蜡的目的是隔绝外界的氧气
B. 只有乙培养基上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C. 甲和丙培养基可以增加目的菌株的浓度
D. 乙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鉴别培养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瘤胃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故培养基上加石蜡的目的是隔绝外界氧气,营造无氧条件,A正确;
B、乙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而甲和丙是液体培养基,只有乙培养基上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B正确;
C、甲和丙培养基是扩大培养,可以增加目的菌株的浓度,C正确;
D、乙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够生存,D错误。
故选D。
21.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 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赤霉素来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 愈伤组织由一团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是脱分化的产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绿色开花植物的花药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和体细胞的基因不一定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芽、根等,进一步发育成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A、蔗糖可以缓慢被植物细胞吸收,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可以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A正确;
B、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B错误;
C、愈伤组织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后形成和一种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具有再度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的能力,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花药中含植物的雄配子,离体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可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D正确。
故选B。
22.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抗病毒的新物种
B.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产生突变体,不需经筛选即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新品种
C.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宁,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1)微型繁殖:优点是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作物脱毒:利用茎尖、根尖等无毒组织进行微型繁殖。(3)培育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某些植物结实率低、繁殖困难的问题。(4)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5)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和生物碱等。
【详解】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未得到新物种,产生新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错误;
B、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产生突变体,还需进行筛选,才能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新品种,B错误;
C、紫草宁是从紫草细胞中提取的次生代谢物,可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实现了为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C正确;
D、植物体细胞杂交属于无性繁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C。
23. 花椰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为培育出对病菌具有抗性的花椰菜品种,科学家将具有抗病基因的紫罗兰细胞和花椰菜细胞进行杂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③过程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进行诱导
C. 愈伤组织是融合细胞再分化后形成的组织团块
D. 可对再生植株接种病菌进行个体水平上的检测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要使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其次要把杂种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制备原生质体,需要去除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不能在清水中进行,因为清水会导致原生质体吸水膨胀破裂。
【详解】A、②过程是两种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A正确;
B、③过程是脱分化,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进行诱导 ,B正确;
C、愈伤组织是融合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的组织团块 ,这些细胞失去了分化细胞的特点,C错误;
D、可对再生植株接种病菌进行个体水平上的检测 ,观察再生植株是否抗病,D正确。
故选C。
24. 如图a和图b分别是胡萝卜组织培养技术及中国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核移植技术的流程图,①和②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a实验①和②过程使用的培养基的性质和组成成分相同
B. 图b实验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图a过程①和②分别表示分裂和分化
D. 图b激活的重组细胞获得类似于受精卵的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核移植技术指的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动物细胞核移植可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详解】A、图a是胡萝卜组织培养的过程,其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两个过程使用的培养基的性质和组成成分不同,A错误;
B、图b是经核移植最终形成克隆猴的过程,该过程证明已经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错误;
C、图a过程①是由已经分化的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表示脱分化,②是由愈伤组织形成胚状体的过程,表示再分化,C错误;
D、图b激活的重组细胞获得类似于受精卵的能力,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D正确。
故选D。
25. 下列对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 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体细胞
C. 重构胚发育到适宜阶段,移植到受体母牛卵巢内
D. 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即克隆动物(克隆动物的核遗传物质来自供体,而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受体)。
【详解】A、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表现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十分困难,因此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A正确;
B、核基因完全来自供体动物,而细胞质基因主要来自受体细胞,故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体细胞,B正确;
C、重构胚发育到适宜阶段,移植到受体母牛子宫内,C错误;
D、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因为细胞核经过移植后才能在卵母细胞提供的细胞质的作用下表现全能性,D正确。
故选C。
二、综合题
26. 折耳猫为什么会折耳呢?科学家发现,有一对基因和猫的软骨生长有关。遗传系谱图如下,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系谱图分析可知,折耳基因是_______性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Ⅲ-1与Ⅲ-5交配,子代为正常耳猫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2)已知由于折耳基因会导致骨骼病,不同程度的表现在尾部、脚踝和膝盖等部位,因此折耳猫都有骨骼及关节病变,这时补钙对折耳猫________(填“有”或“没有”)帮助。
(3)若要从分子水平上对子代进行产前诊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采用这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原则。上述骨骼病属于________变异,只能靠医疗手段缓解猫的痛苦。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分析,折耳猫性状非常讨人喜爱,_______(填“应该”或“不应该”)让折耳描之间进行杂交以获得更多的折耳猫后代。
【答案】 ① 显 ②. 常 ③. l/6 ④. 没有 ⑤. 基因诊断 ⑥. 碱基互补配对 ⑦. 可遗传 ⑧. 不应该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Ⅱ-1和Ⅱ-2都是折耳猫,子代Ⅲ-2和Ⅲ-3表现正常,说明折耳对正常为显性,又Ⅲ-5女儿表现正常,故猫的软骨生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推测相关个体基因型为:Ⅱ-1和Ⅱ-2都是Aa,Ⅲ-1为A_,其中1/3为AA,2/3为Aa,Ⅱ-5为Aa,Ⅲ-5为Aa,据此分析。
【详解】(1)据系谱图判断,折耳基因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Ⅲ-1(A_)与Ⅲ-5(Aa)交配,子代为正常耳猫aa的概率为2/3×1/2×1/2=1/6。
(2)折耳猫都有骨骼及关节病变,这是基因决定的,补钙对折耳描没有帮助。
(3)从分子水平上对子代进行产前诊断,可采用的方法是基因诊断,原理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上述骨骼病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分析,不应该让折耳描之间进行杂交以获得更多的折耳猫后代。
【点睛】本题结合折耳猫遗传图谱考查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7. 根癌农杆菌是一种天然高效的转基因运载体。研究者利用根癌农杆菌,将人工合成的新冠病毒(SARS-CoV-2)基因组序列导入本氏烟草细胞,一段时间后可从叶片中提取、纯化病毒样颗粒,用于新冠疫苗的生产。病毒样颗粒具有新冠病毒的抗原性,但没有致病性。下图为根癌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科学家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序列应包含新冠病毒_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全部遗传信息②遗传物质复制相关蛋白的基因③衣壳的部分结构蛋白基因
(2)结合图判断,目的基因应插入在 。
A. vir基因区域 B. 拟核DNA上的任意区域
C. T-DNA区域 D. Ti质粒上除vir基因和T-DNA以外的区域
(3)为快速获得大量带有病毒样颗粒的本氏烟草植株,可使用___________技术,取有关的叶组织进行离体培养,该技术可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疫苗制备前,需测定从叶片中提取的病毒样颗粒与特定抗体的结合率;此外,该疫苗在制备时加入了一种免疫佐剂AS03,AS03可强化抗原对B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请结合已有知识,说明采取上述措施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5)将植物作为新冠疫苗生产的载体为进一步开发谷物类、蔬菜类的“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口服新冠疫苗”的评价合理的是 。
A. 植物生长周期短且自然环境下易培养,可降低生产成本
B. 该类“口服疫苗”的自然种植,会导致其它植物感染新冠
C. 需确保食用的植物疫苗不会导致过敏等情况出现
D. 相比注射式疫苗,口服疫苗适用于所有人
【答案】(1)②③ (2)C
(3)植物组织培养 (4)理由①:通过抗体结合率测定,可以检测疫苗成分的抗原性/是否能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并产生对抗新冠的抗体;理由②:以免疫佐剂增强刺激作用,保障接种的免疫成功率/提高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浓度和记忆细胞的量 (5)AC
【解析】
【分析】由题可知,本题是基因工程结合免疫知识的综合题目。题干分析可知,生产的新冠疫苗具有新冠病毒的抗原性,没有致病性,人工合成时,不能包含全部的遗传信息;从图分析,根癌农杆菌的T-DNA可转移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小问1详解】
据题目,制备的新冠疫苗具有抗原性,但没有致病性,说明科学家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序列不能包含全部的遗传信息;病毒样颗粒可复制需要具有遗传物质复制的相关蛋白基因,具有抗原性,需要具有衣壳的部分结构蛋白基因;
【小问2详解】
根癌农杆菌的T-DNA可以转移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故目的基因应插入其中;
【小问3详解】
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既可以快速获得大量带有病毒样颗粒,又可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小问4详解】
通过抗体结合率,可以检测疫苗成分中抗原性,也就是疫苗中的抗原是否能使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添加佐剂,可羌胡抗原对B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的强度,可以保障接种后的免疫成功率,也可以提高接种后记忆细胞的数量和抗体的浓度
【小问5详解】
A、植物生长周期短,而且自然条件下容易培养,可降低生产成本,A正确;
B、新冠是动物病毒,不会感染植物细胞,故该类“口服疫苗”的自然种植,并不会导致其它植物感染新冠,B错误;
C、疫苗服用需保障安全性,应确保食用的植物疫苗不会导致过敏等情况出现,C正确;
D、无论哪种疫苗,都不适用于所有人,D错误
故选A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工程、免疫两方面的内容,需要对基因工程的过程、免疫的基础、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等知识理解和运用。
28. 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⑤⑥⑦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④过程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
(3)过程________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番茄细胞内含A个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个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__个染色体;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含______个染色体,必须用________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植物组织培养 ②.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3) ①. ⑥ ②.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①. A+B ②. (A+B)/2 ③. 秋水仙素/低温 ④.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指将不同来源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株的技术。
【小问1详解】
⑤⑥⑦培育成植株的过程是将杂交细胞培育成一棵植株,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小问2详解】
两种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小问3详解】
过程⑥是指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杂种植株幼苗,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小问4详解】
若番茄细胞内含A个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个染色体,“番茄-马铃薯”细胞含有两种杂种细胞的染色体,故含有A+B个染色体;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成功,杂交属于有性繁殖,后代是由两种植株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故得到的后代含(A+B)/2个染色体,由于后代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必须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源杂交育种,培育植株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9.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功能是将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并在分裂后期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图1为动物细胞纺锤体的结构和染色体排列的示意图,图2为动物细胞周期调控示意图。
据图1回答:
(1)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主要与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有关。
(2)在有丝分裂___________期,细胞质中微管蛋白组装成3种纺锤体微管。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由___________微管牵引移向细胞两极。
【答案】(1)中心体 (2) ①. 前 ②. 动粒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2)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3)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4)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小问1详解】
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主要与中心体有关,在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小问2详解】
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