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记承天寺夜游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记承天寺夜游备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知识点一,知识点二,文本结构,文本赏析,妙用比喻写景,找出景色的语句,课堂训练一,课堂训练二,课堂训练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个问题:1,深夜睡不着觉,是为什么?2,夜半时分,去找张怀民,又是为什么?3,怀民亦未寝……张怀民为什么也没睡呢?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1]。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赐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有《东坡先生大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操之过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吕惠卿,因此招来新党爪牙李定横加陷害;后来又因苏轼反对元祐更化尽废新法,受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斥退,终生当不了宰相。由于苏轼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导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戏称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元祐更化时一度官至尚书;绍圣年间因新党的章惇为相,又加贬谪至儋州(海南岛);徽宗即位,遇赦北归时病卒于常州。墓在河南郏县。
关键词 元佑党争 乌台诗案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差官置局,轼与其选。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王安石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
乌台诗案: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元佑党争:1086---1098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与:共同,一起。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
于:在。中庭:院子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均为水生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一、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桃花源记》
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
二、古今异义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只不过;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
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户(月色入户)
古义:窗(门户)户;
今义:住户、人家念(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纪念,思念 ,读盖(盖竹柏影也)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中庭(相与步于中庭)
古义:院子里;
今义:庭子中间。
三、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四、特殊句式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谢中书书》与《记天承寺夜游》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1.叙事、写景和抒情有机结合。
1.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原因是“ 念无与为乐者 ”。 2.文中表现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欣然起行 ”,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活跃,一沉闷。 3.文中描写月光澄澈的一句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 4.文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主旨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一 )理解文章内容1.全文以“ 月光 ”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 夏夜月光( 月下美景 ) 图,创设了一种 清冷静谧 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旷达 的心境。 2.本文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本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能表现作者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试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艺术特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图文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调歌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夜游之事,月色之美,闲人之情,人格之伟,记承天寺夜游,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文章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奇思妙想,“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