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三节 乒乓球精品教案
展开《乒乓球:反手推挡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身心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在学校也是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是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经常开展的一项教学内容。有效设计和实施乒乓趣味教学,对于克服乒乓教学中内容单一、人多台少等矛盾,充分发挥乒乓球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我选择了乒乓球反手推挡技术和乒乓球游戏为本课主教材。
重点:学会正确的发力,推成直线,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难点:来球的路线、落点及击球时间、击球点准确把握。
三、学情分析:
1、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发育尚不完善,需多加强小肌肉群及灵活性练习。
2、随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祖国荣誉感逐渐加深,对国球——乒乓球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乒乓球最好时机。同时四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会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去并努力表现自己。
四、设计思路:
本课根椐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运动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体育运动基本能力,在本课的课堂常规后,安排与学生同做乒乓球操,通过乒乓球操练习,让学生活动开身体,体会将要练习的动作,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为上好课作好准备。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视觉—神经传导—动作肌肉的协调机制尚不精确,因而在初学阶段,对来球的路线、落点及击球时间、击球点难以准确把握。精神上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动作僵硬,技术上往往顾此失彼。反复的失误和无休止的捡球,也会使学生厌烦,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技术动作,培养球感,本课采用了辅助练习——打吊球。
1、直拍反手推挡
右脚稍站前或两脚开立,身体离台约30-50厘米,持拍手臂微屈并做外旋,肘部自然靠近身体右侧,右手持拍于腹前,当来球处在反弹上升前期时,球拍略前倾,前臂和手腕外旋迅速用力向前推压,击球的中上部。推球时,前臂稍外旋,手腕外展,上臂向前顺势挥动。
教法和学法:教师讲解要领,并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相互评价和指导;教师巡回提示击球点和击球时机;请学生展示,学生点评;学生重复练习。
2、双人反手对推
教法和学法:教师讲解方法,并与学生一起示范,学生分组轮流练习,相互观摩和评价。
3、游戏:移动击球
教法和学法:教师讲解方法和规则,请人示范,学生练习,分组比赛.
教案
教学 目标 | 1、初步学会反手推挡技术,完成推挡球动作。 2、通过乒乓球的反手推挡技术练习,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及身体灵活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对国球的热爱。 | ||||
学习 内容 | 1.乒乓球:反手推挡球 2.拓展练习:移动击球 | ||||
教学重、 难点 | 重点:学会正确的发力,推成直线,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难点:来球的路线、落点及击球时间、击球点准确把握。 | ||||
课的 顺序 | 教学内容 | 教学过程 | 学习过程 | ||
开始 部分 2-3分
准备 部分 5-6分
基本 部分 16-18分
延伸 部分 8-10分
结束 部分 5-6分
| 1.课堂常规
2.热身运动
1.乒乓球反手推挡球(以直拍为例)
2、吊球对推练习
3、拓展练习:移动击球
1.素质练习 击球夹接
2.放松活动。 3.课后小结 4.收回器材 5.师生再见 | 1.教师指挥学生集合队伍。 2.师生问好,教师检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3.安置见习生。
1.熟悉球性: 学生自主玩球,颠球、抛接球 2.乒乓球操。 关节运动,弓步压腿,腰部运动 跨步移动,跳步移动,反手推挡
1.教师讲解反手推挡球技术动作要领,并示范对吊球做推挡动作。2.学生模仿,教师巡视。 3.学生四人一组,轮流推挡吊球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4.小组比赛推挡球,每人20个,小组4人先完成为胜。 5.讨论为什么比他人慢?“用力太猛,不能推成直线”。再次比赛,一人推、一人挡。
1.教师与学生示范。 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完成规定个数,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移动后成预备姿势,推挡动作到位。 3.分组比赛,生生互评,教师点评,鼓励并表扬。
1.舞步放松秧歌 2.组织学生小结,相互交流。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集合队伍要快、静、齐。 2.明确学习内容及要求。
1.学生自主创新玩球 要求注意安全,不影响他人 2.做乒乓球操 成做操队形进行。 ★★★★★ ★★★★★ ▲▲▲▲▲ ▲▲▲▲▲ 要求:动作正确、到位 协调有力
1.听教师讲解要领、看反手推挡示范。 2.集体模仿教师动作。 3.小组依次练习,1人推球,3人徒手推挡。 4.学生推挡球比赛
5.再次比赛,1人推、1人挡 每人20个。
1.学生两人练习对推,两人观摩,分析对方动作,相互指导和提醒。完成个数后交换。
重点能相互推成直线
教师引领,师生共练
1.师生共同扭秧歌进行放松。 2.开心的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把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告诉大家。 3.师生再见。 | ||
预计运动负荷 | 练习密度 | 35% | 场地 器材 | 乒乓球拍48只,乒乓球48只,吊球12只 | |
平均心率 | 130次/分 | ||||
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三节 乒乓球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三节 乒乓球精品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六章 球类活动第三节 乒乓球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六章 球类活动第三节 乒乓球公开课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队,检查人数,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旁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六章 球类活动第三节 乒乓球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六章 球类活动第三节 乒乓球精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重点,教学方法,场地器材,预计教学效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