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创设情景,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和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教学准备:扇形实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有一根绳子长31.4m,小红、小东和小林分别想用这根绳子在操场上围出一块地,怎样围面积最大?二、创设情景,生成问题1、出示第75页主题图,谈话(1)主题图上呈现的是什么?(2)这些物体的名称都含有扇字,那什么是扇形呢?(3)根据画面情境,你能说出一些扇形的物体吗?2、揭示课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扇形的物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扇形。3、板书课题:认识扇形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扇形的各部分名称。(1)介绍扇形的含义: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2)介绍扇形各部分的名称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圆心角:像<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3)观察:在同一个圆中出现不同圆心角的扇形,你发现了什么?(4)结论: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2、认识特殊的扇形(1)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学生自主探索:半圆的圆心角是180 (2)以1/4圆为弧的扇形呢?1/4圆:圆心角是90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第76页第1题。根据扇形的含义,找一找物体中的扇形。2、完成第76页第2题。圆心角一定是两条半径组成的角。3、完成76页第3题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作图能力。4、完成76页第4题介绍扇环知识。扇环就是圆环的一部分,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迁移到这,求扇环的面积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教案与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形成概念,探求新知,巩固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教学设计(附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北京版六年级上册六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