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83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离子反应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离子反应,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离子反应
一、单选题
1.(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向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褪色:
B.将溶液加入到石灰乳中得到氢氧化镁:
C.泡沬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D.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2.(2023春·河南濮阳·高一濮阳一高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Fe粉和稀的反应:
B.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C.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
D.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3.(2023春·江苏南通·高一海安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B.、、、
C.、、、 D.、、、
4.(2023春·四川遂宁·高一四川省蓬溪中学校校考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粗盐中含有可溶性硫酸盐及、等杂质,可选用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稀盐酸去除。这些试剂在使用时的正确顺序可以是①②③④
B.向密闭容器中充入64g和48gO2,充分反应后生成的的分子数小于NA
C.常温下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D.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其放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5.(2023·湖北·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处理铜器表面的铜锈:
B.少量通入溶液中:
C.邻羟基苯甲醛中加入足量浓溴水:
D.用淀粉溶液检验:
6.(2023·湖北·校联考模拟预测)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常见的硬酸有、、,硬碱有、、,软酸有、,软碱有、。酸碱结合的原则为:“硬酸优先与硬碱结合,软酸优先与软碱结合”。该原则一般可用于判断物质稳定性及反应发生的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稳定性:
B.可以发生反应:
C.先与反应后与反应,说明酸的“硬度”:
D.自然界中化合态的银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
7.(2023·湖北·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少量通入到溶液中:
B.向酸性溶液中滴加:
C.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D.向硫酸铁铵溶液中加入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无色:
8.(2023·湖北·襄阳四中校考模拟预测)对于下列实验,其离子方程式描述错误的是
A.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
B.将足量溶液滴入浊液中:
C.通入冷的KOH溶液中:
D.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
9.(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校考一模)工业上制一元弱酸——硼酸常采用硼镁矿(含、及少量、)经溶液溶浸后通过一系列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反应及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硼酸的解离反应方程式:
B.用溶液检验溶浸后溶液是否含有:
C.溶于溶液:
D.溶于溶液:
10.(2023春·福建福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制备:
B.碱性亚硫酸钠溶液处理纸浆中的残氯:
C.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D.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乙醇:
11.(2023春·福建莆田·高一莆田第二十五中学校考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至完全沉淀:Ba2++OH-+H++SO=BaSO4↓+H2O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钠:2Na+Cu2+=2Na++Cu
C.MnO2与浓盐酸加热:MnO2+4H++2Cl-Mn2++Cl2↑+2H2O
D.AlCl3溶液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12.(2023春·河北保定·高三河北安国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的盐酸中:、、、
B.能与Al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13.(2023春·山西朔州·高一朔州市朔城区第一中学校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所得出的结论不匹配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两支装有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2 mol/L HCl溶液和2mol/L 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白色沉淀均逐渐溶解
为两性氢氧化物
B
某溶液中加入溶液,再加入足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解
不能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
C
用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火焰呈黄色,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D
粗盐中含、、等杂质,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pH
可制得纯净的NaCl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4.(2023春·安徽·高二校联考竞赛)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 mol·L溶液的pH,pH约为10
2
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 mol·L溶液的pH,pH约为4
3
向0.1 mol·L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4
向0.1 mol·L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可得0.1 mol·L溶液中:
B.实验2可得0.1 mol·L溶液中:
C.实验3说明溶液具有漂白性
D.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三、填空题
15.(2023春·上海静安·高二上海市回民中学校考期中)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1)从图1中选择一种符合图2要求的X代表的物质:X_______。
(2)H2SO3的pH_______7(选填“>、=、<”)。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FeS2属于_______。
A.盐 B.氧化物 C. 碱
(4)写出H2SO4和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在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
A.氧化性 B.酸性 C.还原性
(6)写出SO2转化为H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7)在反应2H2S+SO2=2H2O+3S中,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若有1molH2S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NA。
16.(2022秋·江西宜春·高二上高二中校考期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Ⅰ.25℃时,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2S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25℃)
Ka=1.77×10-4
Ka1=1.3×10-7
Ka2=7.1×10-15
Ka1=4.4×10-7
Ka2=4.7×10-11
Ka=3.0×10-8
(1)H2S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相同c(H+)浓度的HCOOH和HClO溶液中:c(HCOO-)___________c(ClO-)。(填“>”、“<”或“=”)
(3)根据上述电离常数及物质的特性判断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次氯酸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HClO+=ClO-+
②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ClO-=HClO+
③硫化氢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H2S+ClO-=HS-+HClO
④碳酸钠滴入足量甲酸溶液中:2HCOOH+=2HCOO-+H2O+CO2↑
⑤Na2CO3溶液通入少量H2S:2+H2S=S2-+2
Ⅱ.常压下,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醋酸进行各项内容的测定,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温度/℃
c(CH3COOH)/mol·L-1
电离常数
电离度/%
c(H+)/mol·L-1
0
16.06
1.37×10-1
9.098
1.507×10-2
10
15.16
1.57×10-1
10.18
1.543×10-2
20
13.63
1.71×10-1
11.2
1.527×10-2
已知:电离度d=×100%
(4)温度升高,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能支持该结论的表中数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c(H+) b.电离度 c.电离常数 d.c(CH3COOH)
(5)表中c(H+)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7.(2023春·辽宁·高一凤城市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Na2SO3可发生化学反应,用淀粉溶液检验产物,根据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学生设计实验如表所示(表格中体积单位均为ml)(已知碘遇淀粉溶液变蓝)
0.01mol/L KIO3
溶液的体积
某浓度的Na2SO3
溶液的体积
H2O的体积
实验温度/℃
溶液出现蓝色
所需时间
实验1
5
5
V1
0
a
实验2
5
5
20
25
b
实验3
5
V2
15
25
c
(1)写出酸性条件下KIO3和Na2S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表中______ml,______
(3)如果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使用表中的实验______。
(4)对比表中实验1和实验2,可以研究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从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用a、b、c表示)
18.(2023春·浙江·高二校联考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化学式
电离常数
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①NaF溶液②溶液③溶液,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向足量的次氯酸钠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浙江省分布着很多溶洞,在浙江省西部的龙游县就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溶洞—龙游石窟。25℃时,溶洞中潮湿的石膏雕像表面会发生反应:,其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已知,]。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是弱酸,写成分子式,酸性条件下,将氧化为CO2,离子方程式 ,A正确;
B.石灰乳写成化学式形式,转化为难溶氢氧化镁,离子方程式,B正确;
C.泡沬灭火器中的碳酸氢钠水解呈碱性,硫酸铝溶液呈酸性,两者混合,水解相互促进彻底进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C正确;
D.在中Ca2+和HCO均能和OH-反应,根据“少定多变”,离子方程式中Ca2+和HCO的个数比为1∶2,所以题中离子方程式错误,应该为,D错误;
故答案选D。
2.A
【详解】A.过量Fe粉和稀反应后,Fe有剩余,所以溶液中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同时生成NO气体等:,A正确;
B.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都与OH-发生反应,分别生成NH3∙H2O、等,B不正确;
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2S、H2S氧化,所以将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没有H2S生成,C不正确;
D.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aSO3、SO2等氧化,所以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最终没有CaSO3生成,D不正确;
故选A。
3.D
【详解】A.是紫色,故A不符合题意;
B.与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而不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D
【详解】A.除杂过程中碳酸钠要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故碳酸钠要在氯化钡之后,A正确;
B.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64g的物质的量为,48gO2的物质的量为,由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的小于1mol,则分子数小于NA,B正确;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铝钝化,故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C正确;
D.铅酸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错误;
故选D。
5.B
【详解】A.铜锈为碱式碳酸铜,盐酸处理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少量通入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氯化钠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醛基能被溴单质氧化为羧基,反应错误,故C错误;
D.溶液检验:,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为软酸,为软碱,为硬碱,根据上述理论可知优先与结合,则更稳定,故A正确;
B.根据上述理论可知AgI比AgF更稳定,则该反应可以发生,故B正确;
C.为硬碱优先与硬酸结合,硬度越大结合产物越稳定,反应则更优先进行,由先与反应后与反应,可知酸的硬度:,故C正确;
D.为软酸,为硬碱,两者结合不稳定,因此自然界中化合态的银主要存在形式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7.D
【详解】A.酸性条件下氧化性,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与溶液反应时,中锰元素被还原为,中氧元素由−1价升高至0价,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时有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当溶液恰好变成无色时,全部转化为,设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需要消耗3mol ,提供3mol 的同时会提供1.5mol ,这样就会消耗1.5mol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A
【详解】A.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生成硝酸铁和一氧化氮气体,,A错误;
B.足量溶液滴入浊液中,氢氧化镁浊液转化为氢氧化铁浊液:,B正确;
C.通入冷的KOH溶液中生成氯化钾和次氯酸钾、水:,C正确;
D.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D正确;
故选A。
9.A
【详解】A.B与Al为同主族相邻元素,性质相似,都为一元弱酸,解离方程式类似,硼酸的解离反应方程式:,A正确;
B.与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应用可逆符号表示,B错误;
C.会与氨水反应生成和,由此可推测难溶于溶液,C错误;
D.B为非金属元素,不存在,应为,D错误;
故答案选A。
10.B
【详解】A.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碱性亚硫酸钠溶液处理纸浆中的残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D正确;
选B。
11.B
【详解】A.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至完全沉淀,Ba(OH)2和Na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A正确;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钠,金属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生成的NaOH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2Na++Cu(OH)2↓+H2↑,B错误;
C.MnO2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锰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C正确;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D正确;
故答案选B。
12.B
【详解】A.Mg2+、Ag+、H+都与反应,Cl-、分别与Ag+反应生成难溶物氯化银、微溶物硫酸银,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能与Al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K+、Na+、Br-、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H+、OH-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选;
C.=1×10-12,c(H+)<c(OH-),呈碱性,Fe2+、都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能与I-、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B。
13.D
【详解】A.氢氧化铝既和盐酸反应也和氢氧化钠反应,说明为两性氢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根离子会被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操作和现象与所得出的结论匹配,故B不符合题意;
C.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为紫色;火焰呈黄色,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不能确定是否含有;实验操作和现象与所得出的结论匹配,故C不符合题意;
D.操作中氯化钡要在碳酸钠之后加入,碳酸钠可以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实验操作和现象与所得出的结论不匹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BD
【详解】A.实验1可得0.1 mol⋅L 溶液中亚硫酸根水解产生亚硫酸氢根,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故:,A错误;
B.0.1 mol⋅L 溶液的pH约为4,故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的电离大于其水解,故,故,B正确;
C.实验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溶液具有还原性,C错误;
D.实验4中氢氧化钡的量少,能完全反应,故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BD。
15.(1)CaSO4·2H2O或Na2SO4·10H2O
(2)<
(3)A
(4)2H++SO+Ba2++2OH-=BaSO4↓+2H2O
(5)AB
(6)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7) SO2 S 2
【详解】(1)X中S为+6价、属于盐,则从图1中选择一种符合图2要求的X代表的物质:X为CaSO4·2H2O或Na2SO4·10H2O。
(2)H2SO3属于酸,则pH<7。
(3)由铁、S两种元素组成,含亚铁离子,则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FeS2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
选A。
(4)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BaSO4和H2O,离子方程式为2H++SO+Ba2++2OH-=BaSO4↓+2H2O。
(5)在铜和浓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硫元素化合价只有部分降低,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
选AB。
(6)SO2转化为H2SO4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有许多反应可以实施该转化,例如化学方程式可以为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7)在反应2H2S+SO2=2H2O+3S中,二氧化硫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转变为S,则氧化剂是SO2,还原产物是S,硫化氢中S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转变为S,则1molH2S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16.(1)
(2)=
(3)③⑤
(4) 右 c
(5)浓度减小,会使减小,而温度升高,会使增大,二者共同作用使基本不变
【分析】弱酸电离常数越小,酸性越弱,形成的强碱弱酸盐碱性越强。
【详解】(1)属于二元弱酸,分两次电离,一级电离:;二级电离:,其中二级电离常数的表达式为;
(2)根据电离平衡、,所以相同时与相同,故填=;
(3)①HClO电离常数比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大,比一级电离常数小,所以次氯酸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生成次氯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HClO+=ClO-+,故①正确;
②碳酸酸性比HClO强,所以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ClO-=HClO+,故②正确;
③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③错误;
④甲酸酸性比碳酸强,所以碳酸钠滴入足量甲酸溶液中生成二氧化碳和甲酸根离子:2HCOOH+=2HCOO-+H2O+CO2↑,故④正确;
⑤氢硫酸的一级电离常数大于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所以氢硫酸可以制取碳酸氢根,但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比硫化氢的二级电离常数大,所以硫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共存,最终会生成硫氢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Na2CO3溶液通入少量H2S:+H2S=HS-+,故⑤错误;综上故填③⑤;
(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醋酸电离常数增大,电离程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支持平衡右移的数据是电离常数,故填:右、c。
(5)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醋酸浓度减少时氢离子浓度减少,温度升高,氢离子浓度增大,二者共同作用使基本不变,故填浓度减小,会使减小,而温度升高,会使增大,二者共同作用使基本不变。
17.(1)
(2) 20 10
(3)2,3
(4)温度
(5)abc
【详解】(1)由题目可知元素碘生成物为I2,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1,实验2改变的变量是温度,所以溶液体积不变,所V1=20ml;实验2,实验3改变的变量是的浓度,整个溶液体积不变,所以V2=10ml。
(3)如果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其他量应保持不变,所以应使用表中的实验2,实验3。
(4)对比表中实验1和实验2,变量为温度,所有可以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反应所需是越短,所以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从多到少的顺序是abc。
18.(1) ③>②>①
(2)3250
【详解】(1)①由图表可知,,根据越弱越水解原理可知,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①NaF溶液②溶液③溶液,水解程度最大、次之为、NaF水解程度最小,故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②>①。
②,则向足量的次氯酸钠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
(2),其平衡常数。
相关试卷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离子反应: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离子反应,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离子反应: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离子反应,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离子反应: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离子反应,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