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0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0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十八洞村产业发展的特点有,十八洞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0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水产养殖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在近岸内湾发展浅海网箱养殖已有20多年历史,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近海养殖相关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深海养殖成为渔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之路。1.与浅海养殖相比,深海养殖的海产品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原因是深海养殖( )A.饵料来源丰富,水产品生长速度快 B.深海水质好,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好C.位于外海水域,空间大,水域广阔 D.受风浪和洋流影响,水产品口感好2.为减轻远洋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深海养殖平台设计时应重点考虑 ( )①平台建造成本 ②自动运作水平 ③海洋恶劣天气 ④海底复杂地形 ⑤平台结构强度 ⑥水体净化系统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3.目前,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数量大 B.产业链长、供应商多C.对市场依赖性大 D.对机场和港口依赖性大4.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 )A.完善高速公路运输网B.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C.扩大香港、深圳、广州国际机场的吞吐量D.扩大香港、深圳、广州集装箱港的吞吐量太湖流域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5.据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6.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畜—沼—果”农业生产模式是沼气池与养殖业、林果业等紧密联系的开放式系统。读“畜—沼—果”模式图。7.该农业生产模式可能位于我国( )A.甘肃省 B.山西省 C.浙江省 D.黑龙江省8.该农业生产模式的生态优点有( )①提高饲料利用率,利于畜禽增重 ②改善周围居住环境质量 ③处于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平衡 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9.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①交通运输建设 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发展 ④自然灾害防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垃圾填埋是城市垃圾最基本的处置方法。虽然可用焚化、堆肥或分选回收等方法处理城市垃圾,但其难以处理的部分剩余物仍需作最后的填埋处理。下图为垃圾填埋场局部剖面图。11.大部分垃圾焚烧后再进行填埋,其主要目的是( )A.无害化处理 B.减量化处理C.资源化处理 D.减少发酵量12.垃圾填埋场设置的排气管网系统,主要是排( )A.水汽 B.甲烷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13.垃圾填埋场封场处理后最适宜的用地类型是( )A.房产开发 B.工业厂房 C.机场跑道 D.绿地、公园某生态农业模型体系主要由农业产业链、综合效应和政策调控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农业部分由鹿和鱼养殖、食用菌栽培、水稻种植等产业部门构成,形成“稻—食用菌—鱼—鹿”的近似闭合的产业循环系统(如下图)。14.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更加关注( )A.资源循环利用 B.提高经济效益C.增强社会效益 D.零污染排放15.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水稻种植 B.农业产业链C.综合效应 D.政策调控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是一个由诸多自然寨组成的纯苗族村。该村地处高寒山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图为该村近年来的空间演变示意图。16.十八洞村产业发展的特点有( )①多元化②非农化③市场化④组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十八洞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基础设施完善 B.农业经济发展 C.生态环境保护 D.乡村空间规划“光盘”行动倡导人们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18.“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持续发展 D.生活持续发展19.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1952年12月5—8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量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气在伦教上空形成厚达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与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教烟雾事件。在烟雾持续的4天时间里有4000多人丧生,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死亡。烟雾事件导致当时英国社会经济秩序混乱。20.发生伦效烟雾事件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低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不大 B.低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很小C.高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很大 D.高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不大21.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是( )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 ②全面禁止烧煤 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下图为我国云南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22.下列关于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鱼苗出售 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23.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C.缩短农产品生产周期,增加农民收入 D.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滇池是云贵高原湖群中面积最大的湖泊,北端湖堤将滇池分为外海(290 km2)和草海(10 km2)两部分,平均水深4.1 m。20世纪70年代以后,滇池水质逐年变差。2011~2015年,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引水入滇”“环湖截污”“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对降低滇池总磷污染、改善富营养化和防止蓝藻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外海2012年曾出现总磷含量较高的现象。下图示意滇池外海。24.滇池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B.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滞留时间长C.盛行东北风,流速减慢D.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25.2012年滇池外海总磷含量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A.生态清淤——扰动湖底沉积物B.引水入滇——增加水量C.环湖截污——导致磷元素富集D.生态修复——加快水体交换 近年来,大气污染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下表示意我国空气质量级别划分下图为某时段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图。26.下列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 ) A.北京 B.大连 C.武汉 D.兰州27.该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 A.燃煤量大 B.降水较多 C.空气干燥 D.全球变暖下表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发布的农田、湿地、森林、草原四种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数值越大表示生态服务价值越高。28. 表中①至④依次是( ) A. 农田湿地森林草原 B. 森林农田湿地草原 C. 森林草原农田湿地 D. 草原湿地森林农田29. 湿地开发利用中,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的是( ) A. 休闲垂钓 B. 滩涂观光 C. 移植红树林 D. 水稻田养蟹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30.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原料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31.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 ) A.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 B.减弱土壤通气性 C.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 D.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32.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 )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33.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 )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 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 D.河道整治清淤,清除全部河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左图为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2000~2020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34. 据图分析,关于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 B. 气候变化导致各等级的土壤侵蚀面积均减少 C. 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无显著变化 D. 1990~1999年间土壤侵蚀治理成效最为明显35. 据图推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 A. 矿区生态修复 B. 退耕还林还草 C. 沙漠裸地农垦 D. 生活环境治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36. 该类型小流域内( ) A. 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 B. 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 C. 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 D. 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37. 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上游洪水威胁严重 B. 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C. 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D. 滨海滩涂湿地锐减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38. 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9. 搬迁后,该村适宜重点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 A. 开采矿山 B. 放养牛羊 C. 种植棉花 D. 水上漂流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并种植于河口海岸。40.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滩护岸 B.消除海滩污染 C.增加鱼饵 D.防止航道阻塞41.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滩涂大量减少 ③海水质量下降 ④滩涂养殖条件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BB BB CA CB BC BBD AD AC BA DD DD BA DA CC AC AB AB CD AC A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0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讲义)--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答案在最后,无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1讲:区域与区域发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Ⅰ~Ⅳ区域,图中Ⅰ~Ⅳ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7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图示农业生产模式最可能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1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南天”结束后,我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