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秋季】高教版历史中国历史课件PPT全册
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 第10课 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高一历史全一册 第10课 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上丝绸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壹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原因:①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③政府政策:南方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④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⑤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性与互补性日益突出。
3.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表现
粮食作物:①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培育出优良水稻品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②南宋政府兴修水利工程,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经济作物: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由广东和福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为著名的瓷都,青白瓷举世闻名。其所烧制的产品被成为“南定”。造船业: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航海工具指南针。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北宋:纺织业主要有丝、麻、毛等部门,其中丝织业仍占主要地位。南宋:丝织业出现了织染分离;棉织业逐步发展。出现家庭作坊式的独立机户进行商品生产。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宋代城市商业活动特点:城市布局:“坊”与“市”界限打破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3)、商业贸易的繁荣
史书中的宋朝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需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宋)吴自牧《梦梁录》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匀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又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宋)《东京华梦录》
诗词里的宋朝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北宋 苏轼《浣溪沙》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①经济强盛,商业繁荣 ②生活富足,娱乐多样 ③开放自由,文化发展
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达到高峰试探究宋朝海路贸易发达的原因
宋元处于海上运输的鼎盛时期,大量瓷器、丝绸、茶叶运往西亚及欧洲,精美的瓷器丝绸迅速在外国兴起了“中国热”。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持续发展大大增加了朝廷和港市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生活,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中国在宋朝放松了对这一政策的实施,鼓励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
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为元代京师。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发达的中外交通产生了什么影响?
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宋朝时期,宋词繁荣的原因
元杂剧融合了音乐、舞蹈、念白,是流行于大都及长江以北的戏曲。
流行于浙江、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的戏曲称南戏。
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在元代文坛上,它与传统的诗、词样式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
楔子——序幕 第一折——开端第二折——发展 第三折——高潮第四折——结局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元朝时期,元曲繁荣的原因
雕版印刷术:唐朝发明。迄今最早刻有完整年款的雕版印刷品,即1907年在敦煌发现并被斯坦因掠去英国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现藏于大英图书馆。该印刷品雕刻刀法纯熟、用墨均匀,是雕版印刷技术成熟后的作品。
北宋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材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优点)?
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
①费工费时费料(成本高)②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利用率低)③出错不易修改
①省力省时省钱(成本低)②字版可反复使用(利用率高)③错字易修改
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人们进一步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磁针。把磁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罗盘。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播和影响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曾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17世纪前中国与西方科技成果图
材料一: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中感慨:“正是有了宋版书,当时的绝大部分著作以及到宋代尚流传的更早著作得以保留至今。”材料二: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学者罗伯特
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承;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三: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指南针促进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提供条件,促进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与文明进步。
材料四: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下。 ——德克·海德
火药(武器)改变了作战方式,战争的热兵器时代到来;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材料五: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
三大发明改变了世界面貌: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六: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下的最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中国历史第10课 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优质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0课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终pptx、宋朝瓷器mp4、李清照《如梦令》mp4、清明上河图3D版mp4、窦娥冤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中国历史第10课 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获奖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制瓷业,海运和运河对外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高教版中国历史第8课 盛世景象与灿烂文化优秀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历法和数学,建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