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第1页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第2页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第3页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第4页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第5页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第6页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第7页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第8页
    还剩4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宋元繁荣-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念不清,两府三司分化事权,无关材料,谢谢聆听,示例●赞同,示例●不赞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繁荣
    █高频考点突破▌中华文明的繁荣
    (2019·安徽宣城二模·26) 《宋史》载权臣吕惠卿之弟温卿以不法闻,大理正张近受诏治理,哲宗皇帝谕之曰:“此出朕命,卿无畏惠卿”。张近对曰:“法之所在,虽陛下不能使臣轻重,何惠卿也?”材料体现了宋代A.司法实践中官员的法治意识                B.司法事务独立于皇权之外C.理学坚定了司法官判案立场                D.礼法合一的传统受到破坏
    █高考真题▌考点●宋元集权│观念把握
    反常规 克服惯性思维强调皇权受到一定制约:古代司法是皇工具非近代民主政治
    (2019.4·浙江高考·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高考真题▌考点●宋元集权│君权相权相互制约
    特点 君权加强 相权削弱常规考法 重心在前者
    (2019·湖南株洲一模)北宋初年,赵普为宰相,与枢密使李崇矩相交甚好。李以其女嫁赵之子,宋太祖知道后非常不满。李崇矩与赵普一上朝,同处等候奏事,太祖也令二人互相隔开。宋太祖的这些举动A.防止结党营私威胁中央集权 B.造成了宰相权力趋于分散C.强化宗族观念防止外戚干政 D.维护封建礼制以巩固统治
    (2019·陕西宝鸡二模·26)宋代外省官分“亲民”与“釐务”两种,“亲民官皆由京朝官差遣,不设正官;而釐务官则专治一事,直属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B.官员相互配合提高效率C.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提高官员素养缓和矛盾
    █高考真题▌考点●宋元集权│朝廷地方相互制约 文官知州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26)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控制了地方的财政支出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高考真题▌考点●宋元集权│朝廷地方相互制约 禁军
    特点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较小
    (2018·天津高考·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高考真题▌考点●宋元集权│朝廷地方相互制约 行省
    注意 行省处于中央和地方“适度”的位置,材料会偏向中央 或者偏向地方 或者两者有机结合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高考真题▌考点●宋元集权│选官制度
    (2010·广东文综·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高考真题▌考点●宋元集权│监察制度
    █规律技巧▌宋元集权│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高考真题▌考点●商业革命│背景
    租佃制(地主把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形成租佃关系)(1)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2)汉代:比较普遍。(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3)宋代:日益普遍化,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多立契约,以实物租为主。(4)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除棉纺织外民营手工业逐步超过官营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高考·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高考真题▌考点●商业革命│表现
    (2019·江苏盐城三模·3)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正面上部有10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转行使”。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人正忙于搬运货物。由此可知当时 A.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活字印刷术水平高超C.金融体系较为完善                           D.纸币在市场广泛流通
    (2019·北京东城区二模·13)唐代宗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宋真宗时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最终宋徽宗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A.宋代的法律体系比唐代更为完备        B.“工商食官”的政策逐步受到削弱C.商业发展不断冲击传统坊市制度        D.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日趋严格
    商业革命表现货币坊市分离
    (2019·四川乐山三模·26)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这反映出A.地方分裂势力增强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政府市场观念变化                             D.坊市制度日益完善
    商业革命表现货币坊市分离较少直接管理
    (2019·江苏高考·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商业革命表现货币坊市分离较少直接管理经济职能增强
    (2018·海南高考·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2019·徐州期中)《梦粱录》中记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A.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 B.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C.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D.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2019·南京四校联考)宋人陈亮在《四弊》中论述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高考真题▌考点●商业革命│影响
    (2019·福建厦门二模·26)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A.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            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            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南宋知州对“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现象表示反对,而户部则认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在南宋时期,农民一方面可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去经商,说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故选A项;农民“兼作商旅”不是垂直流动,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放宽了商业的限制,不等于重商政策得到普遍认同,排除C项;知州上书朝廷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挑战中央权威,排除D项。
    █规律技巧▌商业革命│
    (2019·全国2卷·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理学的“现实统治需要”是什么?宋朝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统治 长治久安的需要宋朝社会经济繁荣 市民意识多元化三教归一的包容的思想潮流
    █高考真题▌考点●程朱理学│背景
    (2019·衡阳二模·26)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这反映出理学A.植根于佛道的思想 B.是儒学发展的倒退C.是民族精神的源头 D.具有包容创新精神易混点 董仲舒新儒学融合了儒学 道家 法家而形成 理学则是融合了儒家 道家 佛教而形成的 关键点 佛教传入中国在公元后前后
    易混点 三教归于儒 理学源头是儒学
    (2018·天津高考·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易混点 三教归于儒(如民本传统) 孟子民贵君轻 荀子君舟民水 张载横渠四句
    (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解析】由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可知要以平静的心情欣赏万物,享受自然的乐趣,人们对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应随着四季的变化享受自然的乐趣,保持内心的快乐,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体现了人和万物的相通之处,故选B项;道家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且材料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处而非和谐共处,排除A项;材料强调静观其变,悠闲自得而非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排除C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程颢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排除D项。
    █高考真题▌考点●程朱理学│内容
    重点 理学的重点是“理”,取代原来的天的概念,是儒学哲学化思辨化表现
    观 书 有 感南宋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9·模拟)宋明理学通过天理论、道统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宋明理学客观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历史进步性。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神化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B.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C.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D.杂糅三教思想,实现三教归儒
    █高考真题▌考点●程朱理学│影响
    (2019·安徽合肥二模)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易混点 格物致知关注的重点在人际关系而不是自然,所以制约中国古代科学发展
    █规律技巧▌程朱理学│
    █课堂小结▌中华文明的繁荣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2019·河南六市二模·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认为从唐到宋还是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拿唐的750年与宋的1050年做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administrative 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 ——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natin观念的重新思考》
    █高考真题 ▌考点●宋元社会转型│
    (2019·河南六市二模·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6分) 【答案】表现:外交多元化;经济重心南移;城市(市场)经济发达; 科技(文化)先进;士人政治。(每点2分,任意答3点即可,共6分)原因:少数民族的崛起(封建化);封建经济繁荣;士族衰弱(庶族崛起); 科举制的发展完善;赋税制度改革。(每点2分,任意答3点即可,共6分)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25分) 材料一 宋朝建于五代十国变乱之后,加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争战不断,难民较多,需要以社会福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国策,将儒家仁政思想贯彻于一些政策诏令中,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因而,官方慈善事业比较发达。与前代相比,宋朝的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政府按照财富的多寡来划分社会阶层,对其中的贫民和穷民进行重点救济。从救济项目上看,宋朝在救灾备荒的常平仓和义仓的基础上创立了专门的济贫仓种——广惠仓。宋朝还创立了多种济贫机构,其职能分工比较明确。有专门济贫的养济院,有以收治病人和养老为主的居养院,有慈幼的慈幼局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摘编自赖风林《宋朝政府性社会福利救济》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25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重视慈善事业的原因,并概括其主要特点。【答案】原因:立国于战乱后,流民多,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汲取前代慈善事业的经验教训; 受以文立国国策和儒学仁政思想的影响。特点:慈善与风俗教化相结合; 救济覆盖面广,救济重点明确,以救济贫民和穷民为主; 建立了较完整的救济项目和救济机构。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25分) 材料一 宋朝建于五代十国变乱之后,加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争战不断,难民较多,需要以社会福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国策,将儒家仁政思想贯彻于一些政策诏令中,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因而,官方慈善事业比较发达。与前代相比,宋朝的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政府按照财富的多寡来划分社会阶层,对其中的贫民和穷民进行重点救济。从救济项目上看,宋朝在救灾备荒的常平仓和义仓的基础上创立了专门的济贫仓种——广惠仓。宋朝还创立了多种济贫机构,其职能分工比较明确。有专门济贫的养济院,有以收治病人和养老为主的居养院,有慈幼的慈幼局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摘编自赖风林《宋朝政府性社会福利救济》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内藤湖南“近世史应从宋以后开始”这一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观点:赞同内藤湖南的观点,近世史应从宋以后开始(2分)论述:宋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宋代历史发展表现出了与近代两方相似的近代化的特征。经济方面,民间力量为主体的商品经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方面,市民阶层出现并小断壮大;思想方面,理学兴起,儒学强调修身养性,满足平民的世俗化精神需求;文化领域,词、曲、话本、风俗画等大众化文艺兴起;政治方面,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制进入仕途,政权的平民色彩更浓(8分)。结论: 宋代历史发展的平民化、世俗化反映了历史的转型和社会的进步,所以,近世史应从宋以后开始。(2分)
    观点:赞同内藤湖南的观点,近世史应从宋以后开始(2分)论述:宋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宋代历史发展表现出了与近代两方相似的近代化的特征。具体展开论述如下: 经济方面,民间力量为主体的商品经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方面,市民阶层出现并小断壮大;思想方面,理学兴起,儒学强调修身养性,满足平民的世俗化精神需求;文化领域,词、曲、话本、风俗画等大众化文艺兴起;政治方面,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制进入仕途,政权的平民色彩更浓(8分)。结论: 宋代历史发展的平民化、世俗化反映了历史的转型和社会的进步,所以,近世史应从宋以后开始。(2分)
    观点:不赞同内藤湖南的观点,近世史应不应该从宋以后开始(2分)论述:宋代并不具备与近代西方相似的近代化特征。政治上,虽然平民参政机会增加.但很本上仍是传统的专制集权制度,并未建立民主法治的体制;经济上,城市经济的一定发展.但并未改变自然经济占主体的格局,也未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理学发展了儒学,进一步适应了社会需要,但基本内容并未改变传统儒学对人性的压制和漠视,并未出现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潮流;社会上,商人及市民阶层地位有所提高,但没有形成独立的资产阶级(8分)。结论:宋代历史局部出现近代化的趋向,但从整体上说,并未发生近代化的转型,所以,近世史不应该从宋以后开始。(2分)
    观点:不赞同内藤湖南的观点,近世史应不应该从宋以后开始(2分)论述:宋代并不具备与近代西方相似的近代化特征。 政治上,虽然平民参政机会增加.但很本上仍是传统的专制集权制度,并未建立民主法治的体制;经济上,城市经济的一定发展.但并未改变自然经济占主体的格局,也未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理学发展了儒学,进一步适应了社会需要,但基本内容并未改变传统儒学对人性的压制和漠视,并未出现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潮流;社会上,商人及市民阶层地位有所提高,但没有形成独立的资产阶级(8分)。结论:宋代历史局部出现近代化的趋向,但从整体上说,并未发生近代化的转型,所以,近世史不应该从宋以后开始。(2分)

    相关课件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从魏晋到宋元 课件-2024届广西高考人教版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从魏晋到宋元 课件-2024届广西高考人教版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共1页。

    专题06 明清衰落-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06 明清衰落-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谢谢聆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春秋战国-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02 春秋战国-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阶段特征,考点突破,课堂小结,重要原因,根本原因,人文主义高潮,人文主义滥觞,答案C,审题时间古代,复古是手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