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华师大版)
展开这是一份初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华师大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华师大版)
整式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初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
初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华师大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
2. 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ABC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3.如图所示,已知△ABE≌△ACD,∠1=∠2,∠B=∠C,
下列不正确的等式是()
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
4. 在△ABC和△A/B/C/中,AB=A/B/,∠B=∠B/,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ABC≌△A/B/C/,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A.BC=B/C/ B.∠A=∠A/
C.AC=A/C/ D.∠C=∠C/
5.如图所示,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CE≌△BCD B.△BGC≌△AFC
C.△DCG≌△ECF D.△ADB≌△CEA
6. 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EDC≌△ABC,得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最恰当的理由是()
A.边角边 B.角边角 C.边边边 D.边边角
7.已知:如图所示,AC=CD,∠B=∠E=90°,AC⊥CD,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A与∠D互为余角 B.∠A=∠2
C.△ABC≌△CED D.∠1=∠2
8. 在△ABC 和△FED 中,已知∠C=∠D,∠B=∠E,要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条件( )
A.AB=ED B.AB=FD C.AC=FD D.∠A=∠F
9.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O点,且BD交AC于点D,CE交AB于
点E.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①△BCD≌△CBE;
②△BAD≌△BCD;③△BDA≌△CEA;④△BOE≌△COD;⑤△ACE≌△BCE,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10、下列命题中:⑴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⑵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11.如图6,AC=AD,BC=BD,则△ABC≌;应用的判定方法是.
12.如图7,△ABD≌△BAC,若AD=BC,则∠BAD的对应角为.
13.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且DE=3cm,则点D到AC的距离为 .
14.如图8,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OD= ,根据 可得△AOD≌△COB,从而可以得到AD= .
15.如图9,∠A=∠D=90°,AC=DB,欲使OB=OC,可以先利用“HL”说明 ≌ 得到AB=DC,再利用“”证明△AOB≌ 得到OB=OC.
16.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17.如图10,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________去配,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是 .
三、解答题(共29分)
18. (6分)如右图,已知△ABC中,AB=AC,AD平分∠BAC,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ABD≌△ACD的理由.
解: ∵AD平分∠BAC
∴∠________=∠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
在△ABD和△ACD中
∴△ABD≌△ACD( )
19. (8分)如图,已知△ ≌△ 是对应角.
(1)写出相等的线段与相等的角;
(2)若EF=2.1 cm,FH=1.1 cm,HM=3.3 cm,求MN和HG的长度.
20.(7分)如图,A、B两建筑物位于河的两岸,要测得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从B点出发沿河岸画一条射线BF,在BF上截取BC=CD,过D作DE∥AB,使E、C、A在同一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你说明道理.
21.(8分)已知AB∥DE,BC∥EF,D,C在AF上,且AD=CF,求证:△ABC≌△DEF.
四、解答题(共20分)
22.(10分)已知:BE⊥CD,BE=DE,BC=DA,
求证:① △BEC≌△DAE;
②DF⊥BC.
23.(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AC上的一点,∠1=∠2,∠3=∠4,
求证: ∠5=∠6.
12章?全等三角形(详细答案)
一、 选择题 CBDCD BDCDC
二、 填空题 11、△ABD SSS 12、∠ABC 13、3cm
14、∠COB SAS CB 15、△ABC △DCB AAS △DOC
16、相等 17、○3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解答题
18、AD CAD AB=AC ∠BAD=∠CAD AD=AD SAS
19、B解:(1)EF=MN EG=HN FG=MH ∠F=∠M ∠E=∠N ∠EGF=∠MHN
(2)∵△EFG≌△NMH ∴MN=EF=2.1cm
∴GF=HM=3.3cm ∵FH=1.1cm ∴HG=GF-FH=3.3-1.1=2.2cm
20、解:∵DE∥AB
∴∠A=∠E
在△ABC与△CDE中
∠A=∠E
BC=CD
∠ACB=∠ECD
∴△ABC≌△CDE(ASA)
∴AB=DE
21、证明:∵AB∥DE
∴∠A=∠EDF
∵BC∥EF
∴∠ACB=∠F
∵AD=CF
∴AC=DF
在△ABC与△DEF中
∠A=∠EDF
AC=DF
∠ACB=∠F
△ABC≌△DEF(ASA)
四、解答题
22、证明:①∵BE⊥CD
∴∠BEC=∠DEA=90°
在Rt△BEC与Rt△DEA中
BC=DA
BE=DE
∴Rt△BEC≌Rt△DEA(HL)
②∵Rt△BEC≌Rt△DEA
∴∠C=∠DAE
∵∠DEA=90°
∴∠D+∠DAE=90°
∴∠D+∠C=90°
∴∠DFC=90°
∴DF⊥BC
23、证明:在△ABC与△ADC中
∠1=∠2
AC=AC
∠3=∠4
∴△ABC≌△ADC(ASA)
∴CB=CD
在△ECD与△ECB中
CB=CD
∠3=∠4
CE=CE
∴△ECD≌△ECB(SAS)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5=∠6
初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二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整合练习题有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耐心选一选,你会开心,精心填一填,你会轻 松,细心做一做,你会成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秋季班讲义第2讲全等三角形--基础班教师版docx、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秋季班讲义第2讲全等三角形--基础班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