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堂检测
展开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思想趋同愈加明显 D.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2.下图是各种器物开始在人类生活中出现的过程,对照历史发展,图中(丁)最可能出现在
A.夏代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主张
A.仁者爱人,反对任意刑杀
B.克己复礼,矫正社会等级秩序
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
D.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
4.《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农耕经济的繁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5.“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以上材料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墨子“兼爱”思想
C.孟子的“性善说” D.陆九渊“心学” 思想
6.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
7.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
B.是战国时期最早的一次变法
C.变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D.为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8.《韩非子》记述: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日:“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据此可知
A.春秋时期社会道德沦丧 B.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
C.孝廉成为做官主要途径 D.家国一体观念尚未形成
9.春秋战国时期,“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贷得”。吕不韦这样的大商人,不惜重金作政治交易,成为秦国卿相。不少贵族、官僚也直接参与经商活动,孜孜求利。上述现象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实施收效甚微
B.经商谋利的价值观念成社会主流
C.商业发展加速贵族等级制度松解
D.商业贸易成为政治统治重要支柱
10.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都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 D.认为统一是民心所向
11.“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杀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这句话叙述的是下列哪个时期的社会状况( )
A.西周 B.东周
C.五代十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
1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大运河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筒车
13.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4.周平王分政给虢公,卿士郑庄公询问此事,平王否认,故周郑交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四月,郑国大夫祭足率军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从此,周、郑交恶。这一局面的形成说明( )
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被破坏 B.郑庄公具备争霸条件
C.周天子权威遭进一步削弱 D.礼乐制度丧失约束力
15.《列子杨朱》提到古时的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这在战国时期的上流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儒家、墨家等学派都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其中,墨家学派批判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应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 B.节用、节葬
C.兼相爱、交相利 D.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16.春秋时期,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人人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资格
A.墨翟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17.据《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不仅能生产大量兵车,而且能制造大量用于交通运输及载货的商用车辆,不少国家建有大规模的造船场,更能够建造载重量极大的专业运输商船。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
A.车船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B.手工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C.社会安定推动商品交换 D.交通运输业得到较大发展
18.据史料记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征兵征粮经常达不到定额,民众对官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新法”中的( )
A.重农抑商 B.废除特权
C.奖励耕战 D.厉行法治
二、材料分析题
19.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材料二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之间有什么联系?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途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深刻影响。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士”所提出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士”崛起的背景。
参考答案:
1.D2.D3.B4.C5.C6.D7.B8.D9.C10.C11.B12.C13.D14.C15.C16.C17.D18.C
19.(1)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内在联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20.(1)主张:孟子提倡“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墨子提出“尚贤”;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2)社会经济的发展;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私学兴起;学术环境宽松自由。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