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年级 | 三 | 主备人 | 周佳 | 课型 | 练习 | 课时 | 4/5 | |
单元 | 第四单元 | 课题 | 练习五 | 教学时间 |
| |||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思考: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过程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情感态度: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准确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 |||||||
教学重难点 | 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 |||||||
资源的整合与撷取 (学情分析) |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含乘除和加减的混合运算以及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初步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两点:1.通过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题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 |||||||
技术选择 | 主要依托实物投影适时呈现各思维层阶的“大任务单” [也可截图做成ppt],根据课堂随即发生的节奏适时切入 | |||||||
课堂实施 | 集体分享 | 个性修改 | ||||||
教学基本 流程 | 一、知识再现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
| ||||||
教的设计 | 重点设计——优化算法,探究规律。 一、【教学内容重组】 1、学生课前独立思考的各种做法与想法。 2、学生自己编写的算式。 3、教材资源。 4、课堂生成性资源。 二、【基础保障】 1、会计算简单的两步混合运算 2、书写格式到位 三、【重难点突破】 比较探索不含括号和含括号的综合算式中的区别 1、17×4+20 2、31+5×30 3、175÷7-2 17+4×20 (31+5)×30 175÷(7-2) 4、交流讨论,加深理解。 四、【创新尝试】 1、应用规律进行速算。 五、【评价反馈】 1、正确计算。2、快速计算。3、书写格式正确 六、【导引留白】 |
| ||||||
学的设计 | 重点设计——比较探索不含括号和含括号的综合算式中的区别 1、17×4+20 2、31+5×30 3、175÷7-2 17+4×20 (31+5)×30 175÷(7-2)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交流,加深理解。 |
| ||||||
作业 设计与展示 | 补充习题第36、37页 |
| ||||||
板书设计 | 练习五 17×4+20 17+4×20 先算 先算 31+5×30 (31+5)×30 先算 先算 | |||||||
反思与改善 |
| |||||||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设计,共20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混合运算第4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混合运算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