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湖心亭看雪》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67137/0-16931224868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湖心亭看雪》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67137/0-16931224869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湖心亭看雪》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67137/0-16931224869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湖心亭看雪》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67137/0-169312248700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湖心亭看雪》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67137/0-169312248703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湖心亭看雪》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67137/0-16931224870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湖心亭看雪》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67137/0-169312248707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湖心亭看雪》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67137/0-169312248709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11《岳阳楼记》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12《醉翁亭记》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15 故乡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17 孤独之旅 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精品课件ppt
展开(一)反复诵读,积累重要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二)了解白描手法,品味语言词句之美,感受雪后西湖的奇景。(三)理解作者之“痴”,深入揣摩作者的情感。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他的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张岱的代表作,堪称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作者出身仕宦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chóng 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ɡēnɡ)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sōnɡ hànɡ dàn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ɡènɡ)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ɡ)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nán)喃曰:“莫说相公痴,更(ɡènɡ)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chóng 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ɡēnɡ)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sōnɡ hànɡ dàn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ɡènɡ)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ɡ)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nán)喃曰:“莫说/相公痴,更(ɡènɡ)有/痴似相公者!”
1.诵读文章,揣摩文意。2.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3. 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全都消失。俱,全部、都。绝,消失。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比喻细微、微小,这里指像小草一样微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古义:这 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
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今义: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赏赐百千强
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一怒而诸侯惧
量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既更刮目相待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见余大喜曰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形容词,大,跟“小”相对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及”后省略主语“余”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定语后置,“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分别是“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的后置定语,翻译时应提前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诵读文章,理清课文层次,并简要概括层意。
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了看雪的人、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和赏雪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2):写湖心亭奇遇。
文中舟子对张岱有一句评价,是什么?关键词是哪个?(用原文回答)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的“痴”体现在哪方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天那么冷作者还要出去观赏雪景,可见作者对西湖雪景的迷恋。作者不找朋友去,选择自己独自前往,而且选择“更定”的时候,表现出作者的特立独行。在这洁白纯一的冰雪世界中,天、地、人三者合而为一,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作者高洁自持的人格追求。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请任选一角度,欣赏西湖雪景。白描手法动静结合从上到下远近结合视听结合正面侧面结合巧用量词…… ……
【例】 白描手法,这两句写景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包含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大与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不事雕琢,不加渲染,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动静结合,小船缓缓前行,是为动;目之所见雪景,是为静。“雾凇沆砀”为动,影子、长堤、湖心亭等为静,寂静之美中又有动态之美。从上到下,天与云与山与水,至上而下,天地苍茫,阔大辽远。由远及近,先写远景的浩渺苍茫,再写近景细微渺小,展现一幅天地茫茫的西湖雪夜图。视听结合,“人鸟声俱绝”从听觉描写,“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从视觉描写。多重感官,呈现宏大美丽的西湖雪景。巧用量词,“痕”“点”“芥”“粒”,不仅暗示了小船的徐徐行进,更是在极写提亭舟人的渺小之中来衬托西湖大雪的茫茫无边。
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请通过补充的材料,联系课文,思考文中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改朝换代后,活在清朝的作者写下明朝的往事,特地写下“崇祯”字样,在其记载往日游览的作品中,也大多都会标上明朝的纪年。作为明代遗民,作者有着沉痛的亡国之恨。从本文“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客此”等可以读出作者精神的苦闷和无限的怅惘,及其怀念故国的感伤之情。
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和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思考: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和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在作者看来,茫茫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也表现了文人雅士的孤傲清高超凡脱俗,也是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情怀的一种写照。 他的“痴”是不被理解的,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痴迷于高雅脱俗的情致,痴迷于感伤怀念的故国之思。
本文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映射了作者高洁自持的人格理想,不媚不俗的精神追求,同时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 ——周国平
1.语言简洁,白描勾勒。
本文语出自然,不夸张,不藻饰,其炼字炼句之功炉火纯青。如“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大雪过后万籁无声的空寂,着一“绝”字,境界全出。此外,文章还运用白描手法,用简笔勾勒景物、人物,朴素淡雅,却又耐人寻味。如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上影子”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都是以白描来写意传神的。
2.如诗如画,意境优美。
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抓住了夜色朦胧中景物的特点,用“痕”“点”“芥”“粒”等量词,称量雪的世界,捕捉景物特点。在这一画面里,天地的广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对比,充满诗性宇宙的意味。而写冰雪世界的洁美,也映射了作者高洁自持的人格理想,不媚不俗的精神追求。
3.错落互见,曲尽其趣。
如写湖心亭奇遇,对方惊叹作者的不期而至,犹如作者惊叹对方的捷足先登;又如“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一句,问姓氏而不言姓氏,却从“金陵人”导出,暗含诀别之意,姓氏知否,顿时变得无足轻重,悲凉之情,隐忍不发,却又切实可感。
阅读下面三副有关湖心亭的对联,说说你的理解。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明】胡来朝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明】郑烨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明】张岱
第一副,具有鲜明的反对奢华游乐的“悯农”意识,可谓冷语热心。第二副,引西施、东坡故事,化用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赞西湖晴雨皆美,又引用东坡《后赤壁赋》中的“月白风清”,写西湖风月皆宜,可谓雅趣妙笔。第三副,上联将西湖比作当空明月,又似微云点缀银河;下联将西湖比作人的眼睛,眼神像秋水一样掠过瞳眸,颇为传神。
试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两方面来分析《江雪》与《湖心亭看雪》的区别。
江 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年仅33岁正当盛年的诗人集国忧家祸于一身,政治上的暴风雪使他“茕茕孤立”,激愤感伤,遂成《江雪》。)
1.名句默写。(1)(绍兴中考)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百色中考)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2.(常州中考改编)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痕”“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取得了以少胜多、 无声胜有声的效果。B.“见余大喜”一句表面上写金陵人高兴,实际上也写出了张岱本 人的兴奋心情。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写出了张岱贪饮,包含趣味相投、“酒逢 知己千杯少”的喜悦。D.“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 俗的性格。
3.(兰州中考)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湖心亭看雪》)后的两处批注。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批注:景象寒气逼人)(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批注:文中有画)
[参考答案] (1)【示例】这处批注是恰当的。这句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读来寒气逼人。 (2)【示例】这处批注是恰当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雾气弥漫、天地一白的素雅西湖雪景图。
4.(云南中考)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俗流的生活情趣。
推荐阅读:《陶庵梦忆》(张岱)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评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湖心亭,中国四大名亭,走进作者,写作背景,疏通文意,亭中会客经过,借舟子之口抒发感慨,情感和中心,文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3湖心亭看雪pptx、13湖心亭看雪docx、13《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第13课湖心亭看雪mp3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湖心亭看雪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湖心亭看雪备课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瀛洲,阮公墩,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柳浪闻莺,南屏晚钟,平湖秋月,曲院风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