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新人教版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件(100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口第50课时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口第51课时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八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75课时城市的辐射功能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八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76课时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7课时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口第52课时人口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口第52课时人口容量课件新人教版,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学科素养专攻,最适宜,社会经济,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 数量。2.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状况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②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 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3)人均消费水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 。
【思维拓展】(1)木桶效应①含义: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的长度。若组成木桶的桶板长度不相等,则木桶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桶板。②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木桶效应”:资源是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2)资源环境承载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1)空间: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2)条件:按照合理的生活 ;保障健康生活的 ;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 。(3)实质: 的人口数量。2.意义
3.超过人口合理容量所产生的问题(1)对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量增多。(2)对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 问题。(3)造成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导致 。(4)带来 困难、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技 法 点 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典 题 精 研[典例]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下题。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021·北京卷]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完成1~2题。1.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A.甲 B.乙 C.丙 D.丁2.搬迁后,该村适宜重点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A.开采矿山 B.放养牛羊 C.种植棉花 D.水上漂流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在M县区域内,甲地附近有时令河,有水源,且绿洲面积大,数量多,环境承载力大,适合生态搬迁选址,故A正确;乙不在M县,丙绿洲面积小,丁附近是地质公园,且没有河流和绿洲,故B、C、D错。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该区域气候干旱,多荒漠景观,河流为时令河,没有矿产,所以不适合开矿和水上漂流,放养牛羊会对草场产生破坏,加剧荒漠化,故A、B、D错;适合在绿洲上适当种植棉花,故C正确。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下表为该州2012年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统计。据此完成3~4题。3.制约该州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类型是( )A.水资源 B.水能资源 C.耕地资源 D.森林资源4.若该州建设用地长期处于上表所示使用状况,该区域最有可能导致( )A.洪涝灾害多发 B.生物灾害加剧C.森林火灾增多 D.地质灾害多发
解析:第3题,该州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比大,适宜建设用地占比极小,即平地少、耕地不足,耕地资源是制约该州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类型;地处西南地区,降水丰富,山地多,水能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故C正确,A、B、D错误。第4题,该地实际建设用地大于适宜建设用地,说明该地陡坡开发。地处降水丰富的山区,且地处板块交界地带,陡坡开发加重地质灾害的发生;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平原排水不畅的地区;对生物灾害影响不大;本地降水丰富,不会增加森林火灾。故D正确,A、B、C错误。
地理图像判读15 人口坐标统计图 读 图 流 程1.人口坐标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2.常见人口坐标图的判读
学 以 致 用 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含预测值)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2.提高山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山西省可承载人口减少,即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人口数量的增加并不能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排除A项;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B项错误;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提高,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C项正确;山西省土地资源不会减少,D项错误。第2题,山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地方经济,A项正确;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项错误;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C项错误;限制消费,降低生活内需,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项错误。
下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③国家比①国家0~14岁人口比重( )A.约高6% B.约低6% C.约高1% D.约低1%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口第51课时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发展中,外籍工人,自然灾害,计划经济,户籍管理,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口第50课时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人口数量,影响因素,自然环境优美,自然灾害,经济因素,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口第49课时人口分布课件新人教版,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很不均匀,°~50°,拉丁美,人文因素,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