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乡村和城镇第56课时城镇化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乡村和城镇第56课时城镇化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乡村和城镇第56课时城镇化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乡村和城镇第56课时城镇化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乡村和城镇第56课时城镇化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展开

    第56课时 城镇化的影响必备知识梳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①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当城镇    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镇环境质量就会    。②主要的城镇环境问题:    污染、水污染、    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2)社会问题①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城市人口    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    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②主要的社会问题:    、住房紧张等。(3)城镇化问题的区域差异①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曾出现过    问题,经过后来的不断治理,大部分得以有效解决。②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城镇化    发展阶段,各类城镇化问题相对    。③有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    不相适应,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突出。【特别提醒】 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郊区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表现为虚假城镇化或滞后城镇化。关键能力突破技 法 点 拨1.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不利影响(2)有利影响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如铺透水砖、建设雨水花园、增加绿地,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2.城镇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不利影响(2)有利影响 典 题 精 研[典例] [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 km B.15~20 kmC.20~25 km D.25~30 km(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审题解题][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知能转化演练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题。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  [2021·福建卷]下图中,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目的是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早期卫星城以工业为主且工厂相对集中,人口3~6万,道路呈环形放射状。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呈网格状。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2020年,MK新城人口约27万。据此完成3~5题。3.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主要原因是MK新城(  )A.建成时间较迟且功能分区明确B.离大学城较近且城市等级较高C.位于两大城市中间且交通便捷D.地租较低且人口数量增长较快4.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是下图中的(  )5.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  )A.城市职能转变B.工业集聚增强C.城际联系加强D.逆城镇化加快6.[2021·1月浙江卷,21]将污水和雨水分别用不同的收排系统进行管理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污分流收排系统示意图。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收排有利于(  )①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 ②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 ③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 ④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第56课时 城镇化的影响必备知识梳理水圈 环境污染 新区 交通(1)①生产 下降 ②大气 垃圾 (2)①规模 规划 ②交通拥堵 (3)①环境污染 ②快速 较多 ③经济发展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B (2)C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本题利用柱状图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由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选D。第2题,本题考查城镇化的影响。图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面会使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故排除A、D;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可能会因建设用地增加而变长,排除B;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人口增多,生产生活释放废热增多,最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增强,故选C。答案:1.D 2.C3~5.解析:第3题,根据文字材料“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可知,其发展是依托周边地区资源,结合图示可知,MK新城位于伦敦和伯明翰两大城市之间,该位置资源给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其可以依托两大城市的资源,促进新城发展,从而使得城市得到较好发展,从而使得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C正确。由材料“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呈网格状”可知,MK新城建成时间较早,且功能分区并未显示,A错误。根据图中比例尺,结合图中MK新城和大学城的位置关系可知,MK新城距离大学城较远,B错误。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与其地租关系不大,而与其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发展前景有关,D错误。故选C。答案: C 解析:第4题,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最合理的是就业点分散设置,原因是发展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这些产业大多属于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符合零散分布的规律,导致就业点也应随着产业零散分布,D正确。A、B、C模式中体现的是集中分布,不符合生活性服务业的分布特点,也不利于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A、B、C错误。故选D。答案: D 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MK新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措施有依托周边地区资源,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MK新城主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MK新城可以进一步加大与伦敦和两个大学城之间的城际联系,C正确。MK新城设立之初是为了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发展的定位是进一步分散大城市的压力且产业一直以服务业为方向,因此城市职能未变,A错误。MK新城主要发展的是生活性服务业,工业集聚增强不符合该地今后发展的特点,B错误。MK新城处于城镇化的前中期阶段,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城镇化进程加快,而不是加快逆城镇化,D错误。故选C。答案: C6.解析:本题考查水污染的防治。雨污分流收排系统主要位于地下,没有改变河网,①错误。污水管进行了污水处理,改善了水质,雨水管的水可以用于绿地生态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②正确。雨水管系统设置了透水地面,有利于下渗,减少了城市内涝,③正确。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④错误。故选B。答案:B 要素成因应对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工业、交通等燃烧煤、石油,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源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要素影响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结构①城镇化过程能够带动广大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②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镇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区域认知图示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在区域认知基础上分析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的特点综合思维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城市不透水面增加对水循环各环节、地表温度及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不利影响人地协调观城镇化对地理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从人地协调观上找出应对措施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