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59课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59课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59课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59课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59课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展开

    第59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必备知识梳理1.主要因素的变化2.我国农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关键能力突破技 法 点 拨1.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覆盖技术(1)覆膜和白色地膜相比,黑色地膜除了不能增加农作物光效之外,其他白色地膜具备的功能都具备,同时由于在黑色地膜覆盖下的地面缺少光照,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可以抑制杂草生长。(2)覆草(3)覆砂砾3.耕作技术(1)作物轮作平衡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避免作物连作,防止杂草蔓延,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2)间作套种改变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减轻自然灾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农作物种类,调整农业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起垄种植①光照:可以增大受光面积,光照条件好。②温度:可以提高土壤温度。③昼夜温差:可以加大昼夜温差,利于养分积累。④疏松土壤:可以增强土壤通气性,同时利于作物根系伸展。⑤土层厚度:可以加厚土层,利于作物生长。⑥灌溉与排水:利于(旱季)顺沟灌溉和(雨季)顺垄排水。(4)等高种植维护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典 题 精 研[典例] [2020·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葡萄喜光,耐旱。右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审题解题](1)材料解读葡萄生长习性:喜光,要求①    条件好;耐旱,要求降水②    ;位置信息:52°N附近,气候湿润→③    气候区种植方式:坡度较大,顺坡垄种植→便于④    ,且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2)综合分析农业耕作方式→⑤    种植葡萄→反推自然环境特点:抓住人类生产活动的特点,通过对比不同方式的差异,分析生产活动如何顺应自然环境,如:温带半干旱地区→缺水→种植作物需要⑥    →顺坡垄不利于⑦    →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①光照 ②偏少 ③温带海洋性 ④排水 ⑤顺坡垄 ⑥灌溉 ⑦保水保土[答案] (1)                                                                        (2)                                                                        (3)                                                                         知能转化演练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据此完成1~3题。1.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起伏  B.云量多少C.风力强弱  D.土壤酸碱2.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杀虫灯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C.捕杀害虫,保证食品安全D.节能环保,方便夜间劳动3.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主要优势是(  )A.温度适宜,减轻作物冻害B.水分适宜,提高土壤湿度C.发电自给,并网增加收入D.合理通风,提高作物产量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是指起垄后在垄上覆膜、膜侧沟内播种的方式。我国部分地区使用该技术实现了春玉米的显著增收。据此完成4~6题。4.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可以保障春玉米幼苗发育,主要原因是该技术可以明显改善土壤(  )A.热量  B.水分C.结构  D.肥力5.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最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6.每年9月,将春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粉碎覆盖在地表,形成秸秆和地膜双重覆盖,这为后期小麦播种创造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维持土壤温度  B.减小昼夜温差C.减小风力侵蚀  D.保持土壤水分学科素养专攻——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八 农业可持续发展类答 题 思 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学 以 致 用[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1)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2)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4分)第59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必备知识梳理1.扩大 缩小 温度 干旱 地域2.农副产品 高品质 地域 机械化 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知能转化演练1~3.解析:第1题,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因此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即云量多少,B正确。第2题,太阳能杀虫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用电来源,其将白天太阳能发的电贮存起来,晚上放电给杀虫灯具,供其工作。太阳能杀虫灯节能环保、降低农药残留、保证食品安全。故选C。第3题,传统农业大棚主要种植反季节作物,也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可以减轻作物冻害,提高土壤湿度,提高作物产量,不是光伏农业大棚的主要优势,A、B、D错误。光伏农业大棚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达到能源自给自足,并把剩余的电能并入国家电网,从而增加农民收入。C正确。答案:1.B 2.C 3.C4~6.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起垄覆膜后,雨水会顺膜在膜侧的垄沟形成雨水的汇集,将无效降雨(小雨)转变为有效降雨,保障垄沟内春玉米幼苗对水的需求,利于春玉米根系的发育,为后期高产奠定基础,故选B。第5题,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适合推广的地区应该具有春季降雨少且雨量小,无效降雨多,制约春玉米播种和前期长势,春玉米在孕穗期易遭受干旱危害,产量低而不稳的特点。华北地区春季少雨且雨量小,A正确;东北平原春季有大量融雪,土壤不缺水,B错误;青藏高原热量不足,不能种植玉米,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春季降水较多,D错误。故选A。第6题,每年9月,将春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粉碎覆盖在地表,形成秸秆和地膜双重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雨水基本上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起到很好的蓄雨作用,即使秋季雨水少或者没有降雨,也能够将玉米收获前积蓄的雨水储存起来,为后期冬小麦适期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墒情,故选D。答案:4.B 5.A 6.D学科素养专攻[学以致用]答案:(1)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2)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市场的变化供不应求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供过于求农产品的价格下跌,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科学技术发展温室、塑料大棚改善农作物生长的    ,调节光照、通风、湿度,扩大了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使    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保鲜、冷藏技术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    上大为扩展。例如,很多城市的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水果、肉、奶等农产品因素的变化影响案例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    生产基地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基地,内蒙古的乳产品生产基地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    农产品的需求桑蚕丝作为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    的限制经水稻品种改良,并采取室内育秧技术以后,在东北也可种植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    作业的农作物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改种便于机械化生产的小麦原理影响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保墒、防止土壤盐渍化减少地面的热量散失春季对农作物起保温作用,防止冻害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地面上农作物光效农产品着色均匀,提高品质减少风力与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保持土壤肥力垄上覆盖地膜,可以汇集雨水到沟里原理影响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墒增产增加土壤有机物,减少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改良土壤,不污染环境秸秆间隙大,下渗作用强增湿有机物质积累量大,耕作层土壤不翻耕病虫害加重原理影响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表面粗糙,减少地表侵蚀保土保肥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散失保温砂石间隙大,渗水作用强增湿,减轻次生盐渍化减小地表比热容增大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糖分积累思考角度规范答题术语经济可持续发展增产: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④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收:①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知名度;③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④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生态可持续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