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二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88课时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67760/0-16931304088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二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88课时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67760/0-1693130408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二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88课时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67760/0-16931304089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新人教版全程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100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73课时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74课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二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89课时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二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90课时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二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91课时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二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88课时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展开
第二十二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88课时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必备知识梳理1.环境安全问题(1)环境安全①概念:又称________,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②表现:(2)环境安全问题①含义: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________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________不同,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②类型2.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1)影响①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____________影响国家安全。②可能成为________、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③能够威胁一国的国家安全的环境问题,可能产生于本国,也可能来自其他国家,还可能是全球环境问题导致的。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________。(2)应对途径①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________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____________问题的可能性。②人类要尽量避免在____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思维拓展】 环境安全问题与国家安全的关系(1)环境安全属于非传统的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与其他领域的国家安全存在密切联系。(2)与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不同,环境安全问题的影响具有复杂的途径,以及明显的区域联系、全球性特征。(3)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问题的主动应对,是环境安全问题与国家安全关系的重要表现。关键能力突破技 法 点 拨1.环境安全问题的成因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2.环境安全问题类型3.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典例] [2021·北京卷]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问题。任务 分析梯田减沙效益下表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沙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同学们对其进行了分析。注:梯田减沙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绘制统计图,并说明梯田面积变化对梯田减沙的影响。(6分) [答案] 知能转化演练一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而太平洋南部的岛国图瓦卢,却因海平面上升而即将被淹没,计划举国搬迁。据此完成1~2题。1.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 B.海洋灾害C.环境污染 D.生态退化2.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途径是( )A.造成财产损失 B.损害环境服务功能C.触发军事冲突 D.导致疾病传播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反映技术研发投入的多少。下图为“中国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部分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关于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化程度越高,城市空气质量越差B.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空气质量呈负相关C.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D.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呈正相关4.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区域,说明珠三角( )A.工业化速度最快B.技术水平较高C.人均GDP最低D.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5.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与R&D经费占GDP比重相关性不同说明( )A.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B.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C.珠三角区域出现异常影响因素D.不同区域技术进步程度不同[2023·青岛二中高三调研]2022年6月13日,洛阳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56,达到重度污染,经调查,“罪魁祸首”竟是周边农村地区大量焚烧秸秆。读“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6~8题。6.洛阳此时焚烧的秸秆,主要来自( )A.水稻 B.玉米C.冬小麦 D.春小麦7.图中四种秸秆的利用方式中,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提供生活能源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8.农田大量焚烧秸秆的危害有( )①产生大量烟尘,影响交通 ②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破坏臭氧层 ③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危害人体健康 ④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第二十二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88课时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必备知识梳理1.(1)①生态安全 ②服务能力 环境问题 (2)①服务 临界值 ②突发性 短时间 不断累积 长期存在2.(1)①服务功能 ②经济 ③全国 (2)①调节 环境安全 ②高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解析:以梯田面积比例作为横坐标,梯田减沙比例作为纵坐标进行绘制。根据表格中数据变化不难看出,随着梯田面积增加,梯田减沙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当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低于30%的时候,梯田减沙比例增加较快,超过30%之后,增加速度变慢。答案:根据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沙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绘制即可。随着流域梯田面积比例增加,梯田减沙比例增加,增加速度由快变慢。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威胁图瓦卢国家安全的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导致的,A正确。第2题,海平面上升,图瓦卢将被淹没,陆地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将丧失,威胁图瓦卢的国家安全,B正确。答案:1.A 2.B3~5.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C正确、B错误。工业化程度高并不一定空气质量差,如珠三角工业化程度高,但城市空气质量较好,A错误。图示中显示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呈负相关,D错误。第4题,读图可以发现,珠三角R&D经费占GDP比重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且影响较大,说明珠三角在经济发展中技术研发已经进入到较高水平,工业发展水平高,且污染较小,故B正确。第5题,据图可知,R&D经费占GDP比重与城市空气质量在不同区域相关性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程度对资源利用能力与效率作用不同,D正确。答案:3.C 4.B 5.D6~8.解析:第6题,洛阳位于北方暖温带半湿润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和玉米,不适宜种植水稻、春小麦,A、D错。此时(6月)正值冬小麦收割,周边农村焚烧的秸秆主要来自冬小麦,C对、B错。第7题,图中四种秸秆的利用方式中,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提供生活能源的是④,作为沼气原料,D对。①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A错。②用作饲料,不能提供生活能源,B错。③用作工业原料,造纸会产生水污染,C错。第8题,农田大量焚烧秸秆的危害有产生大量烟尘,影响交通,①对。破坏臭氧层的是氟氯烃类物质,与二氧化碳无关,②错。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危害人体健康,③对。焚烧秸秆会烧死地表有益菌,导致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④对。故选C。答案:6.C 7.D 8.C高考评价体系教材宏观把握四层:考什么1.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3.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4.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四翼:怎么考1.以某次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及影响为背景材料结合区域图及相关统计资料考查环境污染的特点、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2.以某区域某类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影响为背景材料结合相关统计资料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3.结合图文材料阐述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4.以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材料为背景结合相关的图表资料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5.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考查国际合作中碳交易、碳减排的行动措施。类型成因影响________环境安全问题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导致在________内造成重大危害;大多数事件的影响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失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由污染物____________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影响会________________类型安全型临界型不安全型图示表现小球在临界值的范围内摆动小球处于临界点上,向左运动重新回到安全范围,向右运动面临失衡风险越过临界值的球失去平衡,向下滚动临界值左边,甚至在临界值上,虽然也存在环境问题,但通过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或人类采取一定措施,环境仍是安全的临界值右边,出现环境安全问题类型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图示成因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储运事故等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超出了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和调节服务的限度,以及自身修复的“阈值”发生特点①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途径;②发生概率极低且具有突发性具有时滞性、隐蔽性的复杂特点影响①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社会财产的巨大损失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等灾难性后果,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②重大核泄漏事故等少数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超出目前人类科学技术的极限,其危害将长期存在,难以消除;③大多数事件的影响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失,环境重新回到安全状态。但是,有些事件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无法彻底消除,导致环境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①部分有毒、有害污染物生成并进入自然环境中因难以降解而持久存在,并通过食物链不断传递、累积,最终威胁人类健康乃至生命安全;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退化问题逐步加剧,最终危及相应区域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生存的资源基础;③一旦发生,其影响会长期存在举例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带来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农田土壤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长期累积,使土壤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角度具体途径降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伤害程度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避免在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提升人类社会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0510152030405060梯田减沙比例(%)0828506782899294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