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河流地貌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河流地貌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河流地貌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河流地貌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河流地貌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展开

    第36课时 河流地貌必备知识梳理1.河流侵蚀地貌(1)河谷的发育过程(2)不同河段侵蚀作用的差异[疑难辨析1] 峡谷、急流、瀑布为什么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2.河流堆积地貌(1)出山口处(a):洪(冲)积扇或____________平原。(2)中下游地区(b):____________。(3)入海口(c):______。[疑难辨析2] 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形成有何不同?关键能力突破技 法 点 拨1.河流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有三种类型:[知识拓展] 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2.形成过程(1)(a)阶段地壳比较稳定,河流以侧蚀及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河漫滩。(2)(b)阶段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侵蚀基准面指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等因素,河流下切侵蚀增强,使河漫滩高出一般洪水位,就形成了一级阶地,但如果发生更大的洪水,一级阶地仍有可能被淹没,在洪水退却之后沉积上一层新的河流沉积物。(3)(c)阶段地壳又变得稳定,河流下切侵蚀也随之减弱,侧蚀和沉积变强,新的河漫滩形成。3.特点:有几级阶地,地壳就有过几次间歇性抬升运动。4.阶地位置:把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三级……阶地。即从河漫滩向海拔高处,海拔越高,级别越高,形成时间越早。 典 题 精 研[典例] [2020·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分)(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分)[审题解题][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知能转化演练[北京卷]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完成1~2题。1.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形成的槽形洼地。下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4.河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C.堆积、侵蚀、搬运 D.搬运、侵蚀、堆积5.[2020·北京卷]读图,回答问题。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4分)第36课时 河流地貌必备知识梳理1.(1)向下 向源头 V 向下 河谷两岸 侵蚀 堆积 槽(2)源头 深 展宽[疑难辨析1]提示:河流的上游,河底纵坡较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表现得最为强烈,加上岩石的性质和构造条件的影响,常形成峡谷、急流和瀑布。2.(1)洪积—冲积 (2)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疑难辨析2]提示:洪积扇发育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冲积扇发育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前。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两岸岩层①和②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①在②之下,所以①形成的年代较早,故A正确。根据图例可知①为页岩,其硬度比②石灰岩硬度小,更易受侵蚀,故B错误。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的,故C错误。在断层上不宜修建水库,否则会导致断层活动,威胁大坝安全,故D错误。第2题,流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速呈正相关,当洪水来临时,水位上升,流速加快,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搬运能力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水的含沙量会增大,故A、B、C错误。河流的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变宽和河谷变深,且由图可知,河床在中后期明显加宽和变深,故D正确。答案:1.A 2.D3~4.解析:第3题,根据河谷的发育过程,一般是河床不断加深变宽,故发育过程为②①④③。故选D项。第4题,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较快,故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故以堆积作用为主。故选A项。答案:3.D 4.A5.答案:湾口宽度不断变窄。众多河流尤其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莱州湾,泥沙堆积作用显著,浅滩变宽,海水变浅,湾口宽度不断变窄。 河谷发展阶段侵蚀类型景观图示地貌特点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____和____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__”形中期____侵蚀作用减弱,向________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拓宽,河流在凹岸____,在凸岸____,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__形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含义向河流源头侵蚀垂直于地面向下侵蚀向河岸两侧侵蚀影响使河谷不断向____方向伸长使河床加__,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____,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组成及分布形成机制及图示洪积—冲积平原(山前)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最后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质由粗到细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废弃的河漫滩,连接成河漫滩平原。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平原(河口地区)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若干个河口三角洲连成三角洲平原。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区域认知根据图示玄武岩台地的形态分布状况和文字信息,认识区域变化的特点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判断玄武岩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注重考查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关键能力,强调结论与理由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阐释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形成原因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