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4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67794/0-16931306127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4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67794/0-16931306127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4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67794/0-1693130612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新人教版全程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100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6课时河流地貌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9课时山地与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地球上的水第28课时海浪波浪和潮汐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地球上的水第25课时水循环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4课时地形剖面图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4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展开第3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必备知识梳理1.读下图,回忆下列知识。(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_____。(2)表现形式及作用(3)五种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五种外力作用是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如下图所示:外力作用只塑造地貌而不能形成地质构造。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是一连续的过程,其作用规律如下:2.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疑难辨析] 形成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有何异同?关键能力突破技 法 点 拨1.风化作用分类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分为三大类型,如下表所示:【易错提示】 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区别: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作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2.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规律总结】 影响外力作用的主要因素(1)气候因素①昼夜温差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②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作用。③气温在0 ℃上下,水的冻融作用会破坏岩石。(2)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①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②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3.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典 题 精 研[典例] [2021·山东卷,3~4]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如图)。崖壁最高达50 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 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1)~(2)题。(1)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A.降低开凿难度 B.减弱风沙侵蚀C.减轻风化破坏 D.方便生活取水(2)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 )A.构造运动 B.太阳辐射C.大气降水 D.人类活动[审题解题][答案] (1) (2) [命题四翼研析]知能转化演练[2023·湖南株洲一模]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著名旅游景点“蓝窗”分布在该国戈佐岛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1~2题。1.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A.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B.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C.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2.“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 D.人类活动[2023·广东肇庆第一次统考]三十多年来,在青海湖西岸的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形成与湖岸线平行的风成沙丘,并逐年扩大,成为青海湖第二大风沙堆积区。沙丘的形态呈新月形,向湖凸出。下图为青海湖西岸沙丘位置图。据此完成3~4题。3.营造布哈河三角洲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流水C.冰川 D.风4.青海湖西岸风沙堆积区的拓展方向最可能是( )A.向西南 B.向北C.向湖 D.向东5.[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贺兰山东麓部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下图所示)。长期以来,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了威胁。贺兰山岩画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6分)第34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必备知识梳理1.(1)太阳辐射能 (2)生物 崩解 冰川 地表岩石 风化产物 侵蚀 流水 风化或侵蚀 堆积地貌 (3)高寒 干旱 湿润2.平缓[疑难解析]提示:均为流水作用,前者为流水侵蚀而成,后者以流水堆积为主。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B (2)C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蓝窗”景观是由石灰岩构成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是在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下沉积形成的;受地壳抬升的影响,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形成“蓝窗”景观。故A项正确。第2题,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的影响明显,“蓝窗”坍塌,故C项正确。答案:1.A 2.C3~4.解析:第3题,河流入湖或入海时,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三角洲,故B正确。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形成与湖岸线平行的风成沙丘,沙丘的沙源是湖床;沙丘的形态呈新月形,向湖凸出,可以判断吹东北风,新月形沙丘凸出方向为迎风坡,从而判断风沙堆积区的拓展方向最可能是向西南。答案:3.B 4.A5.解析: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题干中的关键词为“岩石破损”,解题方向为“自然条件”,一般从气候(温度、降水、光照)、天气、地形地势、植被、自然灾害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答案:昼夜温差大;多风沙天气;降水集中;岩壁陡峭;多地震。(答出三点即可)表现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____使岩石发生____;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侵蚀作用水、____、空气等对________及其________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____地貌搬运作用风、____、冰川等移动________作用的产物;为________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类型概念物理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化学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可产生新矿物的过程生物风化作用岩石在动、植物及微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区域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地貌形态外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岩石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流水的溶蚀作用沙丘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主要为海浪的侵蚀作用基础性外力作用类型及影响综合性结合莫高窟位置示意图,综合分析岩石性质、太阳、风、大气降水、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岩石的破坏应用性本题以莫高窟历史景观为切入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创新性本题情境设置合理,难易适中,很好地考查考生利用规律,探索、推测问题的能力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