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7课时风沙地貌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67820/0-16931307185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7课时风沙地貌学生用书新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767820/0-1693130718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新人教版全程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100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十章自然灾害第48课时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2课时内力作用与板块运动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5课时地方性分异规律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14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地球上的水第29课时洋流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7课时风沙地貌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展开第37课时 风沙地貌必备知识梳理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____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3.类型: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思维拓展】 河岸、湖畔、海滨地区的主要沙源的形成过程(1)河流中上游地区,泥沙经过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堆积于河流、湖泊、沿海地区。(2)枯水期,河流、湖泊、沿海地区泥沙裸露。(3)再经过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在河岸、湖畔、海滨地区形成沙滩或沙丘。关键能力突破技 法 点 拨一、根据沙丘形状和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根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堆积,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二、风沙活动的条件1.物质条件——沙源(1)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堆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堆积。(2)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沿海地区的沙滩或沙丘。2.动力条件——大风(1)该地所处区域的大气环流(风带或季风)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2)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常见会加强风力的地形①平坦的地形。如广阔的平原,没有阻挡。②山地中的峡谷或河谷(峡谷或河谷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③面积广大的湖泊或海域。(3)特殊天气、气候背景:气候干旱少雨、地表干燥;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4)植被稀少,缺乏植被保护。3.风沙活动的危害(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4.风沙活动的防治(1)工程措施:①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②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2)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3)组织管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③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④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⑤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典 题 精 研[典例] [福建卷]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1)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 D.河漫滩(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审题解题][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知能转化演练金字塔沙丘在许多沙漠中都是最大的风成地貌,其形态特殊,稳定少动,分布广泛。通过分析与实验模拟,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基础上,受其他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依据祁连山北侧的甘肃敦煌鸣沙山上金字塔沙丘形成模式图(下图,箭头代表盛行风向)。据此完成1~2题。1.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 )A.沙源更丰富B.风力更强C.体积更大D.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2.模式图中,显示金字塔沙丘的形成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雅丹作为一种典型地貌,其奇特的相态特征吸引人们长期关注。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地区广泛分布着条形垄岗,其上存在多个突起,这些突起呈现流线型,分布在同一个平台面上。若将平台面以下由陡崖或陡坡围合起来的垄岗看作基座体,平台面以上的多个突起为雅丹,就形成了数个雅丹分布在同一基座体上的现象,叫作雅丹共基座现象。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共基座现象。据此完成3~4题。3.罗布泊雅丹共基座景观分布区的盛行风风向主要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C.西北风 D.东北风4.雅丹共基座景观的形成表明当地( )①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错分布的地层②雅丹地貌处于形成过程初期阶段③盛行风风力大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④地质历史时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第37课时 风沙地貌必备知识梳理1.风力2.西北3.冲击 摩擦 风蚀柱 风蚀蘑菇 蘑菇 雅丹 沟槽 减弱 受阻 新月形 迎风 背风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D (2)C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由材料“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基础上,受其他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可知,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受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金字塔沙丘是由新月形沙丘改造而成的,所以最开始应该为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即②;随着其他风向的改造,其棱面逐渐增加,出现④①,最后形成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1.D 2.B3~4.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基座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说明风力的侵蚀方向是沿东北—西南,由于该地接近冬季风的源地,且气候干旱,春秋季多大风,盛行风向为东北风,D正确。故选D。第4题,从雅丹共基座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存在抗风蚀强弱差异显著交错分布的地层,①正确。共基座雅丹是上一抗风蚀地层形成雅丹的残留,雅丹地貌不是形成初期,②错误。盛行风以春秋季为主,变化小,③错误。地层厚度大,沉积特征明显,地质历史时期曾经长期分布河流或湖泊,④正确。故选B。答案:3.D 4.B类型形成过程典型景观景观图地貌特点风蚀地貌风及其挟带的沙粒____和____岩石,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____呈孤立的粗细不均的柱状岩石____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____状____地貌由不规则的____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导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风积地貌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____或气流____时,沙尘便降落到地面,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地貌____沙丘平面图形呈新月形,沙丘的两侧有顺着风向向前伸出的两个尖角(翼)。____坡较缓,____坡较陡纵向沙垄顺风向,呈互相平行的长条形区域认知图示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沙丘所处的地貌类型综合思维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沙丘的相关知识,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沙丘剖面图的绘制及风力作用的方向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