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古诗词三首(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22 四季之美(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24 月迹(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上 习作七:_______即景(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上 语文园地七(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
等10个词语。
2. 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教学重点)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
等10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鸟的天堂”在傍晚时的景色特点,感受榕树的无限生机,了解课文描写
的榕树的静态美。
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题。
人们喜欢把最美好的地方称为“天堂”。“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
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呢?
预设:让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就是"鸟的天堂"。
2. 引导过渡。
能让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地方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
跟随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脚步, 一起走进《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巴金的相关资料。
初读课文,识写汉字
自由读课文,学习字词并反馈自学情况。
1 .出示“桨、桩、暇”3个生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奖”和“桨”。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庄”加木字旁就是“桩”。
还可以借助偏旁理解生字的意思。比如“暇”是“日”字旁,说明与时间有关,
“暇”指的是“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2. 让学生读一读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读完后交流: 写好这些字需要注意些什么?
可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以下字的写法:
“桨”的“木”横要长,托住上部。"榕、桩、梢”都是木字旁,要写得左窄右宽。 “纠”字左半部分略宽,右半部分略窄。“抛”中“九”第二笔的横折弯钩的弯要写得长
一些,托住“力”。
3. 书写汉字。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分为几部分。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可分为两部 分。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第二部分(第
10~14自然段):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以及对它的留恋和赞美。
2. 再读课文: 说说作者和朋友两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去的,看到
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棵茂盛的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许多鸟,非常
热闹。[相机板书:第一次:榕树(静态) 第二次:鸟(动态)]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问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下文深入理解文本
内容作铺垫。
走近榕树,品味写法
作者写了“鸟的天堂”两种不同的美,让我们先走近傍晚时候的榕树。
1. 学生浏览第1~4自然段,交流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1)学生朗读,交流。(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体会)
(2)师总结:文章开篇从晚霞、河道、划船等写起,描绘了一幅优美、轻松、自在
的出游画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为遇到“鸟的天堂”作铺垫。
2.学生浏览第5~8自然段,理清观察顺序,分清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远看榕树,
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近看榕树。 (第5、6自然段写远看,第7、8自然段写近看)
3.学生自由读第5、6自然段。
思考:远看榕树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许多株”这
种错觉突出了榕树之大)(板书:大)
作者最后写道:“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突出了榕树的大。
4.学习第7自然段。
远看榕树这么大,那么近看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抓住重点词语来说一说。
(1)指名读第2句,区别两个“真”的意思。(“真面目”中的“真”是真正、本来
的意思;“真是”中的“真”是的确,确实的意思。)学生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呢?请大家齐读第3句。
课件出示图片, 一边指示一边给学生讲述:大家请看,只见它枝上又生根,有许多 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长成新的枝干,因此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板书:垂)
(3)你们还能从最后一句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榕树很大? [板书:卧(形态)]
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5.学习第8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第1句,思考:这句写了什么? (榕树充满生命力)(板
书:茂盛)
(2)学生自学第2、3句,边默读边画出表现榕树茂盛的词语,并想想该怎么理解,
然后交流汇报学习体会。(教师教给汇报方法:先读句子,再找词语,最后谈体会)
从“那么多”“一簇”“堆”"不留一点儿缝隙”等体会树叶的多和密;从“翠 绿”“照耀”“新的生命”“颤动”等词语中体会榕树充满活力的样子。[板书:绿、多、 亮(叶子)]
(3)课件出示这株榕树的图片,这株榕树枝繁叶茂,简直是一种奇观。它那鲜嫩翠 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明亮耀眼,生机勃勃,多么可爱的榕树呀!因此,作者在结尾
处由衷地赞叹道:“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喜爱)
(4)师总结: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傍晚,鸟都归巢休息了,因此,他一 只鸟也没有看到,只看到了这棵茂盛的榕树。他从枝干、绿叶等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
树大、枝多、叶茂的特点。
6. 体会静态描写: 同学们,作者从远到近,写了一株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榕树。 此时的榕树安静又充满生机,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美。这种对事物静止状态的描写,我们
把它叫作“静态描写”。
7. 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朗读节奏。(感悟舒缓的节奏,感受赞美中蕴含的深情)
(2)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时要读出赞美、感慨的语气,如“那么多”可拉长字
音,突出绿叶多;“堆”重读,“明亮、照耀、颤动”可读响亮,让人感受到榕树旺盛的
生命力。
8.学习第9自然段,说说本段讲了什么。
交代出大榕树即为“鸟的天堂”,具体描写了大榕树生长的环境,以及这里能成为 "鸟的天堂"的人为因素—— “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可是我们从前文描述中并未看到
鸟,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也很疑惑,留待悬念,我们下节课再讲。
【设计意图】 充分抓住重点描写榕树的句子,通过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体会
感悟能力,在朗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领悟作者静态描写的方法。
课堂小结及作业
1. 课堂小结。 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榕树。 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对榕树的大以及枝、根、
叶进行了静态描写。我们通过对课文这部分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
3. 课后作业。 (1)抄写词语。摘录喜欢的段落,写赏析。
第二课时
1.理解“应接不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味第10~14自然段,感受鸟的快乐和自由,懂得作者为
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1. 导入: 傍晚“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可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和朋友又来到
这里,却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情景,那里真是群鸟纷飞,热闹不已。
2. 引导: 课件出示视频资料,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感受
到了什么?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4.作者写得特别精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借用视频资料让学生感悟百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学习课
文的兴趣,为后文学习作铺垫。
走近鸟群,感受热闹
1. 朗读12、13自然段。思考: 作者看到什么场面? (群鸟齐飞的热闹场面)(板
书:鸟群)
2.为了突出鸟多,作者不仅写了鸟的叫声、影子,还写了形状、颜色和它们的活动
情况,写得很具体。这些鸟在树上有哪几种活动呢?请用书上的字词概括。(叫、飞、扑)
这里的鸟的确很多,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在这棵榕树上生活着数千只鸟。而在课 文中,作者既没有用一个“多”字,也没有列举一个具体的数字,就使我们感到这里的
鸟确实很多,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是很深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应接不暇”。眼睛都看不过来,足以说明鸟多和场面
的热闹。
师:"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呢?这就是我们曾 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 一只画眉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 写。前面的榕树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种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
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相机板书: 一只画眉:飞、站、叫(点面结合)]
4.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指导:第12、13自然段从静到动,朗读时要由慢到快。“静寂”要读 得轻一点,"忽然"语调要略高,通过轻快的节奏体会景物的动态美。读第13自然段时,
语速要稍快,“应接不暇、这、那、另”要重读。(2)学生朗读、感悟。
5.填空。
要求:(1)按书上的内容齐说。
(2)想象一下,这些鸟是怎样叫的、飞的、扑翅膀的?指名学生具体说一说它们当
时的姿态或叫声。
这里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 ,有的 ,有的 。
6. 师总结: 鸟的家园,鸟的王国!课文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 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飞鸣
的场面。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让人如临其境。
动静对比,领悟写法
1.作者看到了茂盛的榕树、欢快的鸟,感受到了鸟的生活是很快乐的,而此时作
者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 (留恋)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留恋”。
3. 作者此时对榕树不仅仅是“留恋”,还有什么感情? (赞美)
4.指名读最后一句。
(1)在这句话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没 加引号? (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对榕树的特殊称呼,所以加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
指能让鸟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没有加引号。)
(2)讨论:这茂盛的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 (榕树枝繁叶茂,鸟能在 上面筑巢;周围环境幽静,适合鸟生活和繁衍;树旁就是河,榕树因而长得茂盛,鸟也
能戏水;农民保护鸟,鸟生活得无忧无虑。)
5. 师总结: 如果说榕树的生机勃勃,给我们一种静态的美,那群鸟或飞或鸣,就 是一种动态的美,动静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之美。这已经不仅仅是巴金心中的鸟
的天堂,更是他心中幸福生活的美好天堂。
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 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节选自巴金先生的《筑渝道上》,描绘的是作者1942年
乘坐汽车从贵阳到重庆的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读一读,与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提示: 第1段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景色带给作者的震撼,第2段反复强调
“生命”一词,情感细腻而热烈,表达了巴金先生对自然、对土地、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从《鸟的天堂》到《筑渝道上》,走近巴金先生,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与
赞美,正如先生所说,"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设计意图】 联系“阅读链接”,学生不仅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然和谐之美以
及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由衷赞美,而且能够初步了解巴金先生的写作风格。
2. 仿写。描写一处从静到动的场景。例如:学校、商场、海滩等,用静态描写和
动态描写把内容写生动。学生交流。
4. 课后作业。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
导游词、写诗……
第一次:榕树(静态)
第二次:鸟(动态)
鸟的天堂
大:垂、卧(形态)
茂盛:绿、多、亮(叶子)
鸟群
一只画眉:飞、站、叫(点面结合)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 点句子,从而明确“鸟的天堂”的特点。同时,我通过引导学生们感受作者两次经过 "鸟的天堂"的情感变化,突出“鸟的天堂”的独特的美,从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生
命的热爱与赞美。
读写结合的环节,在学生激情飞扬时,我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说话、写话,充分表达 内心的情感,突显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的要求。在整节课中,语言都是充满 感情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自然入情入景;其次重视了学生的朗读
训练和语感的培养。
不足之处: 在让学生用一段话写写学校、商场、海滩等场景时,留给学生的时间
不充足,有一带而过的感觉。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教案,共2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3 鸟的天堂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3 鸟的天堂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选目标,,整体感知,揭示研读专,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创设情境,,自选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一等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