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768191/0-16931561719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768191/0-16931561719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768191/0-16931561719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768191/0-169315617200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768191/0-169315617202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768191/0-16931561720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768191/0-169315617207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768191/0-169315617209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件: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重温真题经典再现,限时强化练,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基础·精细梳理,疑难·精准突破,典例·精心深研,情境推理·探究,重点难点·透析,对点强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内容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中枢神经系统(连线)
受大脑皮层调节,并不完全自主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1)神经元(神经细胞)
1.由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髓鞘可防止神经冲动传导时的电流扩散,由此可知神经胶质细胞起什么作用?提示 神经胶质细胞起到分隔神经元的绝缘作用。2.呼吸不受意识支配,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呼吸。这一说法科学吗?说出你的理由。提示 不科学。呼吸受大脑的控制,如人可以屏住呼吸。
3.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收缩活动时,副交感神经对心率具有抑制作用,请利用活兔为实验材料,设计手术切断神经实验来验证该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提示 实验思路:取身体健康、生长状况相同的活兔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三组,编号A、B、C,对A、B、C三组兔进行以下处理并检测三组兔的心率,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只进行手术创伤但不切断神经,C组进行手术并切断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预期结果:A组兔和B组兔的平均心率基本相等,C组兔的平均心率快于A组兔和B组兔。
1.(2023·襄阳五中质检)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结合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解析 呼吸和心跳正常,说明脑干保持正常功能;饮食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说明自主神经支配的消化器官能正常蠕动,推测脊髓功能应该正常。
2.(2023·华师一附中调研)在奥运会女排比赛中,队员们能够完成一系列动作是各神经中枢协调配合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比赛时球员准确完成传球等动作都要受大脑皮层控制B.球员们的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在脊髓C.球员们小脑中存在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D.维持球员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
解析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B错误;脑干中存在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错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D错误。
3.(2023·东北育才中学期中)如图是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例,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B.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的蠕动会加强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解析 由题干“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可知,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A正确;由图可知,交感神经并不是使所有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加强,例如抑制胃肠蠕动,同理,副交感神经并不是使所有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减弱,B错误;由图可知,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同时胃肠蠕动加强,C正确。
考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否,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无D中间神经元
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
①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②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③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的完成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
2.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1)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2020·山东卷,7D)( )(2)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2019·海南卷,15D)( )提示 感受器先于效应器兴奋。(3)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2019·海南卷,15A)( )(4)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2019·海南卷,15B)( )(5)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018·天津卷,1A)( )
1.当人被钉子扎一下,会感觉到痛,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的产生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未经过传出神经和效
应器,即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是反射
2.“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提示 不一样。“吃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在人和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谈梅止渴”是与人类语言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3.验证脊蛙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实验思路是用1%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说明反射弧完整。欲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提示 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测定刺激感受器开始到出现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
1.反射弧中各结构的判断方法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判断出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
2.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
1.(2023·许昌高中质检)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围绕反射与反射弧的结构分析,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解析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急速赶往教室,B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2.(2023·辽宁鞍山一中调研)下图表示青蛙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神经中枢,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⑤表示感受器。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当切断③时,由于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不会产生效应。
3.(2023·广东茂名调研)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解析 “望梅止渴”是由大脑皮层参与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A错误;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金星四溅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该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跳出题海 反射≠反应≠感觉
(1)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刺脚趾引起的缩腿行为。(2)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用针刺坐骨神经引起的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未参与此过程。
4.(2023·江苏南通调研)屈反射是指由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肢体回缩的保护性反射。如表是利用青蛙进行的关于屈反射的相关实验记录。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结合与反射弧功能有关的实验,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A.参与实验Ⅰ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实验Ⅱ可起对照作用C.实验Ⅲ中含有条件反射D.参与实验Ⅲ的神经中枢只位于大脑
解析 实验Ⅰ是非条件反射,参与实验Ⅰ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实验Ⅱ可起对照作用,B正确;实验Ⅲ中含有条件反射,C正确;参与实验Ⅲ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和脊髓,D错误。
5.(2023·湖南长郡中学联考)在人体骨骼肌受到牵拉而过度收缩时,会引起骨骼肌内的腱梭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牵拉的肌肉舒张(如图),这种现象称为反牵张反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牵张反射属于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B.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也会引起反牵张反射C.腱梭兴奋后,b、c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相同D.该反射能防止肌肉因过度牵拉而受到损伤
解析 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可知,反牵张反射属于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A错误;由于没有通过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不属于反牵张反射,B错误;b是抑制性神经,c是传出神经,因此腱梭兴奋后,b、c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可能不同,C错误。
1.(2018·浙江4月选考,20)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
解析 刺激传入神经元,会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
2.(2021·山东卷,7)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B.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C.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D.患者能进食后,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
解析 膝跳反射为二元反射弧,缩手反射为三元反射弧,A正确;氨进入脑组织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脑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B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过程,使尿量减少,不能缓解脑组织水肿,C错误;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少氨基酸脱氨基形成的氨,有利于控制病情,D正确。
3.(2019·海南卷,15)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解析 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D错误。
4.(2018·海南卷,27)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解析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后,存在于左后趾皮肤上的感受器缺失,则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会出现屈肌反射。(2)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说明屈肌反射的发生要求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3)脊髓是脊蛙屈肌反射的神经中枢,因此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则不能出现屈肌反射。
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2023·江苏盐城期末)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B.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C.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D.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
解析 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液循环减弱,胃肠蠕动加快,细胞代谢减慢。
2.(2023·广东茂名调研)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喝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走路歪斜,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大脑C.临床上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的病人,其肯定没有受损的部位是脑干D.平衡木运动员训练时,调节躯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解析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喝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走路歪斜,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大脑和小脑,B错误;调节呼吸的中枢和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位于脑干,植物人有呼吸和心跳,肯定没有受损的部位是脑干,C正确;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的平衡,D正确。
3.(2023·武汉市调研)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心跳、呼吸加快,紧急情况解除后心跳、呼吸慢慢恢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惊恐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不受意识支配B.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与之相反C.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环境中,胃肠的功能会减弱D.紧张时伴随瞳孔扩张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的结果
解析 由惊恐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不受意识支配,A正确;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B正确;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环境中,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C正确;紧张时瞳孔扩张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的结果,副交感神经占据优势时瞳孔收缩,D错误。
考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2023·洛阳市尖子生调研)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B.喂食前给狗铃声刺激就能出现上述条件反射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一段时间后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解析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食物和铃声多次结合,B错误;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一段时间后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它们的反射弧不同,C错误;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失,D错误。
5.(2023·山东日照调研)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发现至今已有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即患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而不能运动,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该病为“渐冻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应属于传出神经B.患者体内的传入神经是正常的C.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D.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解析 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且机体的感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故该病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即为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是正常的,A、B、C正确;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是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导致机体无法完成呼吸运动,不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D错误。
6.(2022·中原名校质量考评)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反射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图①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反射活动C.刺激③时,能引起结构⑤产生反应D.④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解析 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知,题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若①受到破坏,反射弧不完整,刺激③(传出神经)结构④(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该过程不是反射,B错误;刺激③(传出神经)不能引起结构⑤(感受器)发生反应,C错误;结构④(效应器)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正确。
7.(2023·江苏徐州调研)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时(如图),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体表,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的信息,常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a、b、c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在牵涉痛形成过程中a没有发生兴奋C.牵涉痛产生过程中兴奋在a、b之间双向传递D.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牵涉痛是神经中枢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说明是位于内脏的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兴奋通过c传至b,再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而皮肤上的感受器未产生兴奋,则a没有发生兴奋,B正确;由于a、b之间存在突触,兴奋在a、b之间单向传递,而牵涉痛产生过程中,兴奋只会从c传至b,不会从a传至b,C错误;牵涉痛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
8.(2023·河北唐山调研)当右脚踩到一个尖锐物时会产生屈肌反射,通过弯曲而远离伤害性刺激,同时承重被转移至左侧肢体,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右脚的皮肤B.感觉神经元同时传递信息给两个中间神经元C.左侧承重时伸肌运动神经元产生了兴奋D.上述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解析 兴奋在感觉神经上传导速度相同,感觉神经元同时传递信息给两个中间神经元,B正确;另一侧接受承重转移时,与受尖锐物刺激一侧相反,其伸肌兴奋而收缩,屈肌兴奋抑制而舒张,C正确;题述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错误。
9.(2023·广东珠海调研)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现象属于反射活动B.膝跳反射有2个神经元参与C.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D.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解析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可能发生反射活动,A错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二元反射弧,所以有2个神经元参与,B正确;产生感觉,要通过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没感觉产生,可能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出了问题,C错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错误。
10.(2023·河南八市联考)如图为一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和肌肉通过突触连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Ⅵ为感受器,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其中3个位于神经中枢C.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Ⅳ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D.Ⅲ可以接收到来自Ⅳ和大脑皮层的兴奋
解析 分析图中肌肉处的情况,只有Ⅰ与肌肉的连接部位可看作突触,Ⅵ为感受器,不以突触的形式与肌肉相连,除此之外神经中枢中含有3个突触,因此图中共有4个突触,B错误。
11.(2023·福州一中测试) 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会瞳孔扩张,心怦怦直跳,并狂呼乱叫,在此过程中,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神经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乘坐过山车时,我们感到惊恐,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和呼吸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_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像这样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_____________系统。
(2)人由于惊恐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瞳孔扩张,这些都是由___________活动占优势导致的。(3)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容易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胃肠道不适,你能结合图示说出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处于紧张状态时,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减弱,消化功
能降低,容易造成消化紊乱,导致腹胀、胃肠道不适
解析 (1)惊恐引起的心跳和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支配的,不受意识支配,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2)人由于惊恐而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瞳孔扩张,是由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导致的。(3)人处于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瞳孔扩张、血管收缩,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减弱,容易引起消化紊乱,导致腹胀、胃肠道不适。
12.(2023·广东中山调研)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下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性食物条件反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单独给狗喂食,会使其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过先给铃声再给食物的训练,狗的大脑皮层中甲、乙两处会建立暂时性联系。此时,铃声刺激已经由原来的________刺激转变为________刺激,条件反射已经建立起来。
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
(4)如果长时间只给予铃声刺激而不喂食,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新的学习过程。
解析 (1)给狗喂食物,引起狗分泌大量唾液,这是生来就有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反射弧。(3)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构成。条件反射建立后,原来的无关刺激就转化为条件刺激了。(4)条件反射的消退过程,是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练习课件第35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含解析),共1页。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重温真题经典再现,限时强化练,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基础·精细梳理,疑难·精准突破,典例·精心深研,2外周神经系统,情境推理·探究,反射和反射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2章神经调节第12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身体平衡,②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细胞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