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新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770222/0-16931979252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说课稿(25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文化运动》。我的说课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说教材分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全节共三大史实: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本节贯穿-个主题: 新文化运动。本节重点是突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概况。难点是如何挖掘出新文化运动背后深刻而有价值的东西。因此: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只有通过其内容的教学,才能深刻理解其实质,才能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的斗争精神和贡献。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承 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本节内容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背景,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辛亥革命前后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难以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互相讨论,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共同分析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的斗争精神和贡献。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本节内容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2)新文化运动的新继而突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这个重点。二、说教法学法1、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著名心理学家米勒说过,“教师应该较少阐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要指出所教课程的戏剧性及美妙性,引发美感”。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它以问题情景的创设为出发点,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在讨论分析基础上的出结论,使知识系统化。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采用此法。2、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在处理不同具体问题情景时采用情景设置式教学法、比较发现式教学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配合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等多元思维能力。三、说教学过程(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生们回忆一下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使民主 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师: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了 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学生活动:结合课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具体情况如何?结合小字,了解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学生回答后,老师评价点拨。)1、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2、前期的指导思想:民权、平等、达尔文的进化论3、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以十月革命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学生看 书讨论、总结)1、前期:①提倡民主、科学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学生活动:新文化运动反映资产阶级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愿望能否实现呢?)2、后期:宣传社会主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1页关于《庶民的胜利》的节选材料,回答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待+月革命是什么态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作为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旧文化的这次激烈交锋,它究竟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呢?(学生活动:阅读、总结)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往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此次运动,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学生活动:前两次思想解放潮流分别指的是什么?答:第一次是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第二次是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2、弘扬(民主、科学),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3、宣传动员: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4、最重要的成果: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思想武器。5有利于文化繁荣、普及五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0页节选材料一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结合本节内容评价新文化运动。(老师点评)积极:沉重打击了封建文化,宣传、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过程中传入中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局限:由于前期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其自身局限性决定他们提不出实际的反帝反封的政治方案,不能给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绝对肯定的态度;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局限在知识分子范围内,没有形成一场政治运动。三、课堂巩固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查学生对本课的掌握程度。四、课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史实证明早期新文化运动并没有给中国指明真正的出路,只有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才能找到振兴中华的道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以后五四运动的开展和中共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以上是我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设想和说课,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设疑导思,讲解新课,归纳总结,实践提高,布置作业,深化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