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田区重点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
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
③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④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⑤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
⑥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
A.④⑤③⑥②① B.④①⑤③⑥②
C.③②①⑥④⑤ D.③⑥④②⑤①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推托扯皮。
B.深圳人才公园美不胜收,市民置身其中仿佛找到了诗和远方。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自古就是重视家风传承的国度,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国家的根基。
B.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正能量。
C.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
D.《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腾云驾雾,还有火眼金睛,在孩子们心目中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大英雄。
4.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叫两遍不成?”
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B.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6.语言综合运用。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他是勇往无前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文中第 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 号应该为 号。文中有两处存在语病的语句,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在下面。
①
② 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句①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
7.用诗文原句填空。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轮台九月风正吼,__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小时候,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作者是 朝代 。该回目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 。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说说唐僧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二、阅读
9.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1.诗中无论是农民修桑枝, 察看泉水通路,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满怀着对春的憧憬。
2.请简要分析首联写景的特色及其效果。
3.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10.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蔚然而深秀者______名之者谁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作者在第二段中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4.根据全文内容,请分析滁人“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5.欧阳修虽然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同乐。请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1.阅读《“诚”与“成”》,完成下列小题。
“诚”与“成”
肖凌之
①“诚”与“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字,我们仔细想过他们的因果关系吗?
②“诚”,乃真实、真挚、真情、真意,是一种优良的态度、作风和品质;“成”,则是成绩、成果、成效、成就,是一种符合预期的结局、结果和状态。“诚”是“成”的必备和基础,“成”是“诚”的投入与结局。可以说,若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需以真诚待之。
③孔子在多个场合提到“人无信不立”;《韩非子·说林上》讲到“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礼记·中庸》谈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些古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诚”能助人走向“成”、接近“成”、实现“成”,人要有所“成”,就不能忽略“诚”的存在与作用。
④常人都有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但是,无“诚”则不“成”是铁的定律。在现实具体的求“成”实践中,总有人把“诚”束之高阁,要么投机取巧,要么瞒天过海,要么出尔反尔,要么掺杂使假……凡此种种,都是以“欺”和“诈”的手段盗取功名。这种“成”,是不踏实的“成”,以不“诚”而求“成”,其结果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丢失信誉,断送根本。
⑤一个人拥有了“诚”,就有了待人处事的真,就能获得理解、信赖和尊重,得到配合、支持与帮助,得来成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诚”能帮愚者变聪、弱者变强。现实中,以“诚”为人做事,也可能有一时无“成”的现象。但是,有了“诚”的投入,人们的心灵便有了纯洁与高尚、坦然与无悔,也就收获了精神上的“成”。“诚”者终究能“成”,在具体的行业与领域,以“诚”待学而成学、以“诚”待艺而成艺、以“诚”待业而成业的事例举不胜举。“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⑥人与人相处,无处、无时、无事不需“诚”。“成”,是每个奋发进取者的良好心愿,社会发展需要每个成员都有“成”。作为个人,要心想事成,就要先以“诚”的要求做人,做到不自欺、不欺人,真诚待人、真实操业。国家和社会不仅要旗帜鲜明地推崇“诚”、褒扬“诚”,而且要构筑好科学的诚信体系。
1.本文中心论点的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通读④、⑤段,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文章第⑤段说“以‘诚’待学而成学”,你同意这点吗?请结合自己的为学经验,具体谈谈理由。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虎口下的反思:敬畏常识遵守规则
宋晓东
①近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的消息备受关注。命丧虎口谁之过的争论还在继续,但一死一伤的悲剧足以让我们警醒,吃人的老虎用最简单的丛林法则给我们上了一课:要敬畏常识,遵守规则。
②老虎吃人,即为常识。在老虎出没的园区与之保持物理隔离,即为规则。当跨越规则红线的那一步迈出之时,悲剧已在所难免。
③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步入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从来离不开规则的匡正。无处不在的规则确保我们永续繁衍、社会不断繁荣。规则规范的社会整体秩序,对个体而言往往体现为约束。因此,有人就乐于在“小小不言”处打破规则——闯个红灯、插个队——获得一些便利,赢得些许小利。
④当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无伤大雅”的违规不以为意,甚至习以为常时,个别人的违规就演变为集体行为的失范。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在共同打破规则的同时,还“巧妙”地相互磨合出一些陋习,比如“人不看车、车不看人、大家都不看灯”的“中国式交规”。
⑤殊不知,违规的成本是巨大的。还以交通为例,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80%以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存在。
⑥“不懂事”的老虎以它的生物本能,打破了我们常超越规则的任性。血盆大口警示我们,规则是带电的高压线,容不得半分侥幸和小聪明。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则对个人来说关乎修养,对家庭来说关乎家风,对社会而言关乎秩序。
⑦血的教训不能只让我们想起猛虎伤人的常识,更应在内心深处刻下对规则的敬畏。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无不系于每个人对常识与规则的慎思笃行。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由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的新闻材料,引出“要敬畏常识,遵守规则”的中心论点,由浅入深,通俗易懂。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论证严密。
C.第④段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道理,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又增添了文采。
D.第⑤段运用举例论证,用“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八成以上”的事实,论证了“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甚至酿成悲剧”这一观点。
2.下列材料不能论证第⑥段中“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戚继光执行纪律铁面无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一次他的舅舅犯了纪律,戚继光毫不留情,当着将士的面,按纪律处治了他的舅舅。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江河若没有堤岸,便不成其为江河。
D.纪律是达到一切宏图的阶梯。只要把纪律的琴弦拆去,多少刺耳的声音就会发出来。
3.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做到“敬畏常识,遵守规则”。
13.(文本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对自己该做的事情的专注,就已经很困难了。
拿网络游戏来说吧,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的。目的是什么呢?创造一个虚拟空间,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时间。
可以说,一切娱乐产品背后的庞大团队,考虑的更多的是用多种手段来减小你触及它们时的心理阻力,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
(文本2)
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文本3)
当我能够在画画中其乐陶陶时,我的生活变得令人着迷。我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每当走路坐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之极: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暗处和阳光下不相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在每一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
在美术馆,我会用一种剖析的理解的眼光来欣赏一幅幅艺术杰作,我常常看见阻碍过我的难点,被一个个绘画大师如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体力的情况下,比绘画更使人全神贯注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
(节选自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
1.这组文本的表达目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试比较(文本1)(文本2)与(文本3)在写作内容上的区别。
3.“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中“福利”在文中指什么?请结合生活学习实际,举一个因思考给你带来福利的例子。
三、语言表述
14.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请在“小溪、烈日”中任选一个造句。
例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15.作文
请以“希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A
【解析】
该语段写的是算盘的寓意。先总写算盘是一种文化符号④,④应为第一,排除CD;⑤举例说明,因此顺序应为④⑤;便可选定A。
2、C
【解析】
C项,“豁然开朗”意思是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句中用来形容她的性格变得开朗,不恰当。故选C。
3、D
【解析】
D选项中“无所不为”是指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是干尽了坏事。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4、C
【解析】
试题分析:说话得体,首先要做到,语气委婉,不能生硬。用词一定要正确,注意人物身份。
A.说话太生硬。
B.寒舍是称自己的家。
D.不耻下问用错了。注意身份。
故选C。
5、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沧海桑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望文生义,使用错误。故答案为D。
6、(1)第③句,应该将“、”号该为“,”号。
(2)①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
②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
(3)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即可。
【解析】
(1)文中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应该将“、”号改为“,”号。(2)文中有两处存在语病的语句:第②句“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缺少成分,应在其后加“的民众”。第③句中“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搭配不当,应改为: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3)本题考查仿写。根据第一个句子“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我们应先写一个人名,并给予定性,然后用两句话写出他的成就和地位。如:有一个仁者,他叫孟子,他在仁、义、礼、信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或: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7、 (1)落日故人情 (2)一川碎石大如斗 (3)烟笼寒水月笼沙 (4)濯清涟而不妖 (5)淡妆浓抹总相宜 (6)莫道不销魂 (7)吹面不寒杨柳风 (8)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9)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碎”“濯”“妆”“那”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8、(1)吴承恩 明代 三打白骨精
(2)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
【解析】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西游记》有关的文学常识。(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编写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从文中重点词语“白骨夫人”推断,该回目的故事名字叫“三打白骨精”。(2)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如“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等描写即可分析出唐僧是一个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的僧人。
二、阅读
9、1.燕归旧梁;主人看新历。
2.视听结合。作者通过斑鸠的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把春意描写得很浓。(答动静结合亦可)
3.作者想到漂泊在外的游子无缘享受春光,因而惋惜、惆怅,表达对远客的同情。
【解析】
1.试题分析: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进行分析。此题“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的意思是: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归燕、新历是春天开始的标志。所以,可以用“燕归旧梁”“主人看新历”来填空。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写景特点。分析诗歌的写景特点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本诗首联“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从视听结合或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写景的特点均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诗歌尾联“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的意思是: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惆怅思远客”交代了诗人“临觞忽不御”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即想到漂泊在外的游子无缘享受春光,因而惋惜、惆怅。
10、1. (1)草木茂盛的样子或茂盛的样子 (2)命名或取名
2.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是太守。
3. 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
4. 围绕“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回答即可。
5. 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1)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2)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乐:欢乐。述:记述。
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选段中“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可以看出,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写了山中早晚、四季景色的变化。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对文章内容要有全局性认识,熟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准确筛选信息要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本题阅读全文后,文中第三段呈现出滁州官民同乐的情景。体现了当地生活的富足,更是反映出滁洲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以及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只要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5.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作者被贬的背景,围绕着“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这个角度来谈感悟启发即可,注意言之有理。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11、1.诚”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2.第3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孔子、《韩非子•说林上》和《礼记•中庸》的话,使论证更有力,然后提出观点:“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诚”能助人走向“成”、接近“成”、实现“成”。
3.对比论证,将无“诚”和有“诚”进行对比,突出了“诚”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这一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4.同意。对待学习要认真投入,付出努力,不自欺欺人,才能取得成绩。一开始我对待学习根本不认真,成绩不好,后来开始端正态度,认真地对待,成绩也就慢慢进步了。
【解析】
1.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通篇阅读,分出层次,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关键语句。如可提取第5段末的“‘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作为答案。
2.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如第3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韩非子•说林上》和《礼记•中庸》的话),之后提出观点:“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这样使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3.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第4段的“总有人把‘诚’束之高阁,要么投机取巧,要么瞒天过海,要么出尔反尔,要么掺杂使假”与第5段的“一个人拥有了‘诚’,就有了待人处事的真,就能获得理解、信赖和尊重,得到配合、支持与帮助,得来成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说是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第5段末的中心论点,即“‘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4.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以‘诚’待学而成学”的含义,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写出“诚”对促进学习成绩的意义即可。
【点睛】
怎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来确定该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二是根据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确定。在文章开头确定中心论点,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引出中心论点。在文章结尾确定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特别是总分式或层层递进式结构的文章,开头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作者往往会在结尾重申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间分析论证后推出中心论点。三是根据分论点来确定中心论点。四是根据论证的结构来确定中心论点。五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隐藏在引用的名言警句中。
12、1.C
2.B
3.示例:敬畏常识,遵守规则,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在生活中,我们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玩耍,不翻越马路栏杆;在学校遵守校纪校规,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遵守课堂纪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能结全选文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有关议论文的知识。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选项分析相关知识,判断正误。其中C项表述错误,这道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仔细阅读第④段,可以知道,这一段没有运用引用论证这一论证方法,而是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2.本题考查论据和论点的关系。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补充论据时注意以下方面:①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②补充名人事例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B项不能论证第⑥段中“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观点。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意思是事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3.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此题为主观题,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能结全选文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13、1. 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2. 【文本1】【文本2】写大多数人很难专注去做一件事和深度思考;【文本3】写丘吉尔能专注于一个目标与深度思考。
3. “福利”在文中指的是“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参考示例:写作业速度很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思考,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课认真倾听,做笔记,做完作业再玩。后来,我不仅作业速度加快了,连成绩都提高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本主旨的概括。本题给出三个文本,文本一,以具体实例阐述了现实中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娱乐产品,让我们很难保持专注,甚至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文本二,重点分析我们无法进行深入思考的原因;文本三,丘吉尔以自己对绘画的喜爱,点明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将三者联系到一起,可以看出前两个文本先指出深入思考的难度,然后又以第三个文本证明了深入思考虽难,但也有实现的可能,那就是专注于某一事,可以看出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与深度思考能力。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共给出三个文本:文本一,以具体实例阐述了现实中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娱乐产品,让我们很难保持专注,甚至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文本二,重点分析我们的时代因为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所以学习、阅读、深度思考等很少有人愿意去做;文本三,丘吉尔认为自己的生活因为专注于绘画而变得充实,抒发作者对绘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据此整理作答。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及个性化表达。找到这个句子,在最后一段,由“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可以提取前面句子回答。结合生活学习实际,举一个因思考带来福利的例子即可。答案不唯一。
三、语言表述
14、引用的手法;比喻;表达完整、通顺。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所描写的意象是“小溪”或“烈日”;要有引用的诗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的内容完整、语句通顺。最好能饱含情感。
四、写作
15、希望
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希望在每个人的心间,希望存在各处各地,希望无处不在。每个人的希望都不一样,希望的多少也不一样。
我希望自己可以变成学霸。我知道成为学霸很难,但是我会努力。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从学渣成为学霸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有希望,自己肯努力,希望一定可以实现。
我希望现在的环境可以变的清新。现在的环境被工业、生活、农业都污染的不成样子。环境污染给生活带来了深度的危害。引来了好多疾病,使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差。人们吃的饭菜都带有病菌,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人类总有一天会活不下去。我希望大家可以保护环境,让大自然的空气变的不再那么浑浊,让我们在这个大家庭变得美好起来,让这个家庭变得更美好。
我希望大家在遇到争执的时候,可以为别人想一想,这样世界上就会少一些争吵,多一点笑语。在遇到一件事双方的一件不和的时候,我们多为别人想一下,这样不但少了吵闹,而且还多了一份真挚的友情。
我希望世界可以和平。世界如果和平了,那么战争就会离我们而去。世界和平了,就不会有那些战争上失去父母的婴儿了;世界和平了,世界上的环境也会减少一些污染;世界和平了,世界上就会多一些孩子们的笑声。我希望大家一起来维护和平。
希望各种各样,希望无处不在,我相信只要心中怀有希望,总有一天会实现!
【解析】
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希望”,指心中最真切的幻想、盼望、期望、愿望。期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希望”自己能改变懒惰、自私、胆小、自卑等缺点,变得越来越优秀、进步。“希望”环境越来越好,天更蓝,水更绿。“希望”爸爸妈妈不在吵架,爸爸妈妈和好,家庭和睦温馨。“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注意到自己,不被冷落。等等
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点睛】
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重点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重点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用诗文原句填空,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田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田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判断题,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密云区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密云区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阅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古诗文默写,阅读下面词曲,完成小题,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