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走进作者,读准,品诗韵,读懂,品诗情,读通,赏诗情,当堂检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秋词》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情感。
3、理解大意,品味语言,归纳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说起秋天,诗人们往往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情,或感叹秋日之美,如“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或抒发自己悲伤之情,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们都通过他们的诗歌展现着自己的心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秋词》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去感受刘禹锡对于秋天的不同心境和李商隐在秋夜中对妻子家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我们先学习第一首刘禹锡的《秋词》。
二、走进作者: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洛阳人。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刘禹锡创作的民歌诗体“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秋词》(二首),是诗人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时年34岁。反映了刘禹锡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精神。
三、读准,品诗韵
指名试读课文,教师指点:朗读时,要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四、读懂,品诗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凄凉寂寥,而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气馁。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万里晴空,一只仙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引发我的诗兴飞向碧蓝的天空。
“鹤”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写自己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之情。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
五、读通,赏诗情
1、诗歌一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技巧类)
一二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答题范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诗(词)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特色(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更好表达了诗(词)人……的感情。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类)
三四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赞美秋天开阔明朗,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和昂扬不屈的斗志。
这首诗描绘……的图景/画面(或描绘了……的景物,营造了一种……的氛围,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表达(抒发)了诗(词)人……的思想感情
《夜雨寄北》
一、导入:
和刘禹锡奋发向上的斗志不同,李商隐在这个秋夜秋雨中,倍感思念!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作品背景: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牛僧孺、李德裕)的朋党之争中。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题解:《夜雨寄北》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三、读准,品诗韵
读准字音,读的时候要慢,体会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
四、读懂,品诗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 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巴山夜雨涨秋池”—— 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再来叙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五、读通,赏诗情
1、本诗是李商隐是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那么妻子来信问了一个什么问题?诗人是怎么回答的?当时的天气如何?展现了作者一个什么样的心境?
回家的日期,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句得到。
未有期,大雨聚至池中涨满了水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2、请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相映的写作手法。
诗歌一、二两句由叙述转为写景,这是实写,后两句想像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这是虚写。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虚实相映,丰富地展示了彼此的相思之意。
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情。
六、当堂检测
1、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或直接赞颂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
2、《秋词》表现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的的句子是: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剪烛夜谈的诗句是:
4、点明地点、时节,渲染凄凉愁惨气氛,表现诗人寂寞孤独愁绪的诗句是:
七、课堂总结:
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体会到了刘禹锡那股拼搏向上,不服输的劲头,感受到了李商隐那缠绵不断地思念之情,积累到了表达技巧类和思想感情类的做题方法,最后让我们齐背《秋词》、《夜雨寄北》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八、板书设计:
秋词
刘禹锡
寂寥
春朝
鹤
碧霄
夜雨寄北
李商隐
问期未期
涨秋池
剪烛共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夜雨寄北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