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3 光的折射 一、单选题1.(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池水映明月 B.形影紧相依C.潭清疑水浅 D.镜子正衣冠2.(2022秋·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能正确解释“岸边的人看到水中鱼”的光路图是( )A.B. C. D.3.(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平静的池面上映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A.“鸟”是实像,“鱼”是虚像B.“鸟”是虚像,“鱼”是实像C.“鸟”和“鱼”都是实像D.“鸟”和“鱼”都是虚像4.(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光在玻璃或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 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 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 30°,界面左侧是玻璃D.入射角为 30°,界面右侧是玻璃5.(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古诗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被视为写景的精品。文中作者看到的“游鱼”、“细石”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C.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6.(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金星凌日”天象。金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庞”上缓慢滑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中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手的影子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C.筷子在水中弯折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7.(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日食形成 B.水中倒影C.杯弓蛇影 D.海市蜃楼8.(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中由于光折射形成的是A. 小孔成像B.海市蜃楼C. 水中的倒影D. 树荫下圆形光斑9.(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现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容器中的水慢慢抽出,则在此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仍在原来位置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二、填空题10.(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折射角大小是 ,空气在界面的 侧(选填“上”“下”“左”“右”)。11.(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如果没有这层大气层,日出会 ,日落会 (选填“提前”或“延迟”)12.(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此过程中,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3.(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2021年11月30日世界首条跨海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大桥与倒影形成一幅壮美的画面。大桥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发生了 ;倒影看起来较暗是由于光发生了 。14.(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岸上的人看清澈见底的泳池底部会感觉比较 ,他看到的是泳池底部的 像。 三、作图题15.(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如图,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16.(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透明水槽中,有一束光线水平射向平面镜,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17.(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从左侧进入玻璃砖,而后从玻璃砖右侧穿出的折射光路。18.(2022秋·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作出:(1)平面镜中的入射光线;(2)水中的大致折射光线。19.(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画出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大致折射光路并标出折射角r; 四、实验题20.(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彬同学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在测量一块金属块的长度时,他某次的测量情况如图甲所示,这次所测的金属块的长度为 cm,其他几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95cm、3.95cm、3.96cm,则该金属块的长度最终应记为 cm。(2)如图乙所示,当齿轮转动时,用塑料片接触齿轮,能听见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而塑料片离开齿轮,就不再发声,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用于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当塑料片接触下层齿轮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 (选填“高”或“低”),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 有关。(3)如图丙所示,一束光从A点射向水面上O点,进入水中,照射到容器底部的B点,如果要让折射光线射到容器底的C点,在保持入射点不变时,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或者在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时, (选填“往容器内加水”或“从容器中放水”)。
参考答案:1.B【详解】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这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A.池水映明月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形影紧相依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符合题意;C.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镜子正衣冠是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详解】“岸边的人看到水中鱼”,是鱼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人眼,人逆着光线看到的是位于水中鱼正上方的虚像。A.由A光路图可知,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A符合题意;BD.光路图为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BD不符合题意;C.光路图为光由水中垂直射入空气中,即沿法线射入,方向不改变,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详解】鸟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小鸟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所以是虚像;看到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成像光路图如图所示:看到的鱼的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所以是虚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已知CD是界面,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则由图可知,∠AOC=60°,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E为折射光线,反射角为∠NOA=90°-60°=30°根据反射规律,入射角为∠NOB=30°折射角∠EOM=90°-45°=45°>30°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右侧是空气,左侧是玻璃,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D【详解】因为“游鱼”、“细石”位于水中,人眼看到这些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游鱼”、“细石”,其实看到的是“游鱼”、“细石”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金星凌日”天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金星凌日”天象形成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D.筷子在水中弯折和天空中出现的彩虹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详解】A.日食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不是由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是由于光的反射而不是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杯弓蛇影是说弓在杯内液面所成的像像一条蛇,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是由于光的反射而不是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8.B【详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海市蜃楼,是空气由于受热等因素变得不再是均匀介质,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C.水中的倒影是以水为镜面的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9.B【详解】一束光线斜射人装满水的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将容器中的水慢慢抽出的过程中,入射点逐渐降低且右移,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线将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容器底的光斑向右移动.随着水位的降低,入射点向右移动,由于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折射光线平行,光斑向右移动。故选B。10. 40° 左【详解】[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大小,那么上方的两条光线,不会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而左边的两条光线,与的夹角都是70°,两角大小相等,则这两条光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就是法线,那么另外一条光线就是折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则左上边的那条光线,不会是入射光线,否则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同侧,左下边的那条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上边的那条光线是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是折射角,大小是40°。[2]由[1]解析可知,是法线,那么是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假设左边是玻璃,右边是空气,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但是题中折射角是40°,入射角是7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那么假设不成立,左边不是玻璃;假设左边是空气,右边是玻璃,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符合题意,假设成立,所以左边是空气,空气在界面的左侧。11. 延迟 提前【详解】[1][2]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太阳光会发生折射,我们会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则有大气层时,我们会早看到日出,晚看到日落;如果没有这层大气,则会晚看到日出,早看到日落,即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12. 右 不变【详解】[1][2]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13. 反射 折射【详解】[1]大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2]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大桥在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实际物体本身“暗”一些。14. 浅 虚【详解】[1][2]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虚像,会觉得池底变浅了。15.【详解】先过反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方向指向入射点,然后再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16.【详解】过入射点作垂直镜面的法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反射光线从水中垂直射向水面,此时入射角为0°,光线从水面进入空气时不发生折射,方向不变,如图17.【详解】因为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所以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18.【详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在法线另一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19.【详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r,如图所示:20. 3.93~3.95 3.95 能 高 振动频率(或振动快慢) 减小 往容器中加水【详解】(1)[1][2]在测量一块金属块的长度时,他某次的测量情况如图甲所示,分度值为0.1cm,则这次所测的金属块的长度为3.93cm,其他几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95cm、3.95cm、3.96cm,数据相差不大,均有效,则该金属块的长度最终应记为三次的算术平均值,即(2)[3][4][5]如图乙所示,当齿轮转动时,用塑料片接触齿轮,由于塑料片被拨动,所以能听见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而塑料片离开齿轮,塑料片不会振动,也就不再发声,此现象能用于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当塑料片接触下层齿轮时,被拨动地更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3)[6][7]如图丙所示,一束光从A点射向水面上O点,进入水中,照射到容器底部的B点,如果要让折射光线射到容器底位于B点左侧的C点,在保持入射点不变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则应减小入射角;或者在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时,往容器内加水,此时相当于入射点左移,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