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4 思想感情(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4  思想感情(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第1页
    专题04  思想感情(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第2页
    专题04  思想感情(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 思想感情(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思想感情(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语文学科导学案教师版编号    004   使用时间           编制人                授课内容(1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                        019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题 导学流程【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2.能够结合文本分析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一、自主学习:(一)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写景诗:因景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描绘景物来抒发感慨。      2、咏物诗: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的高尚情操;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3、思乡诗: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4、边塞诗: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情;厌恶战争,揭批统治者,思念家乡亲人。 5、怀古诗:缅怀、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业;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吟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人民疾苦;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6、感怀诗:怀才不遇,爱国情怀不得重用;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伤春悲秋。7、山水诗:不满现实,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 8、送别诗: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9、哲理诗: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 10、闺怨诗:易逝青春的哀怨,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丈夫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11、悼亡诗:通过追忆往昔,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生活情境,或以记梦的形式,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 12、干谒诗:为求得进身机会,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二)诗歌中思想情感的分析要求:1、能够分析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会分析景中情  中国古诗最重要的内容是景情,所谓分析鉴赏,主要是能分析景物中包含的情感。分析景中情,从理论上讲,要抓住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从操作层面上讲,要会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内涵。还要会从景物冷暖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会分析物中情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用的抒情方式。要把握诗中中情,最根本的是能抓住所写之物的特点,如形态、色泽、品质、环境等特点,从而体悟所寄托的感情。在答题时要能把握住两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二是中的深层感情。会分析典中情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其深刻的主题。运用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练,又能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从而收到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例如,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如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应将典故所涉及的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状况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牢固记住该典故的含义。  2、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答题  古诗情感中,有单项(单一)的,更有多项(丰富、复杂)的,而情感内容的丰富、复杂而变化的特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情感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切口小,多为对局部语句思想感情的理解、领悟,但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一是从整体上理解,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无论是哪一类,其答案都是多点、多层面的。  因此,答情感题时应特别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地开掘,以免缺失要点。二、合作探究:1、梦中作宋代: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                                                                 【参考答案】1.因仕途失意而面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解析】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和渴望回家之情。【译文】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上一片昏暗,千百种花儿散落满地,把人的视线都给弄迷糊了。下了一局棋,竟发现世上已经换了人间,也不知过去多少年了;借酒浇愁酒已尽,更无法排遣浓浓的思乡情。【注释】棋罢句:暗用王质的故事。南朝梁任昉在《述异记》中说:晋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就置斧旁观。童子给王质一个像枣核似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等一盘棋结束,童子催他回去,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经朽烂。回家后,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酒阑:谓酒筵将尽。【赏析】此诗写梦,梦境恍惚朦胧,扑朔迷离,充满神秘感,主题不易捉摸,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曲折而复杂的情怀,似是暗寓诗人既想超凡出世又十分留恋人间的思想矛盾。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如同四幅单轴画,但又是浑然天成;同时对仗工巧,前后两联字字相对,天衣无缝。  首句写静夜景色。从”“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千山月三字,已经空阔,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  次句刻画的却是另一种境界。路暗,说明时间也是在夜晚,下面又说百种花,则此时的节令换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这里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此二句意境朦胧,语言隽永,对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  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梁代任昉在《述异记》中说:晋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就置斧旁观。童子给王质一个像枣核似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等一盘棋结束,童子催他回去,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经朽烂。回家后,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这句反映了作者超脱人世之想。  末句写酒兴意阑,思家之念油然而生,表明诗人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与苏轼《水调歌头》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   四句诗虽是写四个不同的意境,但合起来又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暗寓诗人既想超脱时空而又留恋人间的矛盾思想。  诗言志,全诗至结尾,寓意就逐渐明朗了。诗人的抑郁恍惚,与他当时政治上的不得志有关。作此诗时欧阳修还在颍州,尚未被朝廷重用。所以这四句是在抒发心中的感慨,它的妙处是没有把这种感慨直接说出。这种意在言外的手法,要仔细体察才能明其究竟。  此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仗工巧,天衣无缝,前后两联字字相对。这是受了杜甫《绝句》诗的影响。2、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宋代:欧阳修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含的情感。答:                                                                 【参考答案】天色渐晚,主人公踏青归来坐在秋千上,感觉到疲乏,欲解衣小憩,抬头看见画堂上立着两只燕子,猛然感到自己的孤单,心生怅惘,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译文】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样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秀灵。春日渐长,蝴蝶飞得多么轻盈。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这户人家已放下窗帘。她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注释】踏青:春日郊游。唐宋踏青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八者.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者。后世多以清明出游为踏青。风和:春风暖和。日长:过了春分的节令,白天渐渐长了。这里还有整个白天的意思。草烟:形容春草稠密。【赏析】此词描写少妇因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无可排遣之情。   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赏,戏罢秋千。由动境而归静境,写其季节天色之气氛,闺阁深居之感受,读来宛如亲历。   次句风和闻马嘶五字为一篇关键,虽用笔闲淡,不扬不厉,而造境传神,常人难及。闻马嘶之宝马振鬣长嘶,成为古人游春这一良辰美景之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象。时节已近暮春,青梅结子,小虽如豆,已过花时,柳尽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长气暖,蝴蝶不知从何而至,翩翩于花间草际,好一幅闹春图画。蝶蝶飞以一动作点活了暮春之景。   过片人家帘幕垂极写静境。而花露重,草烟低,正与写静有关:花觉其露重欲滴,草见其烟伏不浮,正是极静之物境心境下。   秋千句是写静至精微处,再以动态一为衬染,然亦虚笔,而非实义。出秋千,写戏罢秋千,只觉慵困,解衣小憩,已是归来之后。既归画堂,忽有双燕,亦似春游方罢,相继归来。不说人归,只说燕归,以燕衬。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归来,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动态,悉归静境。结以燕归,又遥与开篇马嘶相呼应。于是春景芳情,浑然莫辩。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3、野菊宋代: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答: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的率性自然和超凡脱俗。尾联说野菊嘲笑一些追随陶渊明的人,还要到陶渊明那里寻觅高洁的品质。言外之意是野菊无须向人寻觅,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率性自然和超凡脱俗的高洁品格。这种品格就是作者的志趣所在。【解析】理解作者志趣,首先要理解尾联的意思,尾联说野菊嘲笑一些追随陶渊明的人,还要到陶渊明那里寻觅高洁的品质。言外之意是野菊无须向人寻觅,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高洁品格。这种品格就是作者的志趣所在。译文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花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菊花,因为家菊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注释糗粮:干粮。指被文人赏识。糗,炒熟的米、麦等谷物。屈原《九章·惜诵》:“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政缘:正因为。政,即“正”。【赏析】野菊花是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与菊花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所指的秋菊是菊而不是野菊。重阳有赏菊的习俗,两句写野菊在世默默无闻,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坛,更未受世俗钟爱。字使次句的语气紧连首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两句,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在野在庭相对。因不为人赏识,便任其在野自生自灭。不似一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着意栽培。这也许是野菊的憾事,但诗人却把这看成是快事,因为它可以避免栽培人的束缚剪裁与观菊者的诸多采摘,即不受人们的干扰,因而显得幽闲自若,别有丰彩。以至于诗人面对着它,任是无情也动心,情不自禁地要采来观赏——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半山碧写出野菊生长、繁衍的旺盛,也表现野菊的生活环境是在野外山上。已晚写时间,便忙写情状。诗人旅途之中到了傍晚,本该忙于归宿,但山中野菊的丰姿与妙香,逗得诗人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要去折取一枝来加以观赏,诗写至此,已流露出对野菊的浓厚兴趣,而尾联更以写野菊花的自豪感来进一步表达对它的赞美: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陶渊明酷爱菊花,于宅边东篱下种菊颇多,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这两句是说,野菊花一定冷笑那些篱边的黄菊——它们正向陶渊明一类的诗人邀宠,以取得诗人吟赏的荣光。言下之意,诗人们的眼光只向着庭菊,并不转向野菊;而野菊自有不邀宠争光的品行,对那些邀宠争光的庭菊不屑一顾,惟以冷笑置之。  在无人看重的情况下,幽闲自得,不减妙香,不慕赏识,有意将它与菊花对比,并倾注了自己的关切赞美之情。这也许另有所指。诗写得脱俗、婉转、流畅,给人很深的印象。在大量的咏菊诗中,这是颇有独创性的。 三、当堂训练1、长安春望卢纶[注]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注卢纶(739—799):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答:                                                                 【参考答案】①“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表达了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译文东风吹着那细细春雨洒过青山,回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注释“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出。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赏析】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抒情,笔法老辣,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  沈德潜《唐诗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并说这首《长安春望》夷犹绰约,风致天然。这种阴柔之美,主要表现在诗中浓重的悲哀情绪。诗人感乱思家,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无非都是伤心之景,悲哀之情,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读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阴柔美的表现。姚鼐《复鲁絜非书》论具有阴柔之美的文章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如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忽其如悲。所谓如叹”“如有思”“如悲的阴柔这美,正是《长安春望》及十才子许多诗篇审美特征的概括。 2、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宋代:朱淑真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渴望得到关爱的情感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希求温暖的情思。词的下片写花又怨花,是人怜花还是花怜人,是花比人还是人比花,一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渴望得到关爱的情感;而写独倚栏杆,深夜还在看梅,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希求温暖的情思。译文潮湿的云彩凝滞不动,溪桥清冷,轻寒刚刚穿透东风的身影。桥下水发出长长的声响,河畔的梅枝正揉和着月光发出香气。人爱花好似见了旧友,花与人比较起来该是俊秀清瘦。独自一人寂寞靠着那小小的栏杆,殊不知夜深正熬受着寒冷哩!注释湿云:天空中凝聚的浓云。嫩寒:轻寒;微寒。莫:同寞,寂寞。【赏析】上片写桥下月夜船上所观美景。开头两句,以仰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的一种压抑心境。湿云不动是指空间湿气呈现饱和状态,人感到胸闷,暗示着词人的抑郁心情。而溪桥又是清凉的,昭示着冷天的到来。嫩寒刚刚穿透东风留下身影。一个字,突出了词人生活处境的严峻。词人把湿云溪桥嫩寒东风全都人格化了。第三、四句以俯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由压抑到恬淡的心境: 桥下水声长,写听觉;一枝和月香,写嗅觉。由听觉挪移到嗅觉,其间采用了跳跃和剪辑的手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便是河畔上、高楼旁的一棵梅花树。字一出,全盘皆活了。月,本是不香的,只因花一枝揉和叠印在月儿上,花香、月香也就分不清了,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上面八种景物,构成四幅画面,声、形、色、味俱全,宛如过电影一般。  下片写河畔高楼与河下船里的情思。第一、二句用互比的手法,正面描写船人想象中的佳人形象: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人怜花还是花怜人,是花比人还是人比花,全在词人的情感中:。这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两句侧面描写佳人的相思,实际也是词人自己的情思:莫凭小栏杆,夜深花正寒。词人运用李后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的独自莫凭栏罗衾不耐五更寒词句,不露痕迹,有点石成金之妙。  全词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比喻与通感的笔调,生动描绘了泗水上的冬夜月景,烘托了两种相思,一样情怀。只说人怜花似旧,不说花怜人全新;只说夜深花正寒,不说夜深人正寒。这种隐喻之笔,是词人描写佳人惯用的手法,值得借鉴。
     

    相关学案

    专题07 选择题训练(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

    这是一份专题07 选择题训练(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查实质,诗歌鉴尝选择题常见设误角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表达技巧(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学生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表达技巧(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学生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体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表达技巧(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表达技巧(导学案)-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鉴赏重点过关练(教师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体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