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6 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6 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01
    专题06 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02
    专题06 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6 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6 整体性与差异性(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灌丛沙堆发育过程中,舍尔金井可用于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2·湖南·新田县第一中学一模)灌丛沙堆是风沙流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拦截形成的风积地貌,其发育状况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东南某地灌丛沙堆是典型的第四纪季风运移聚沙形成,下表是该灌丛沙堆第四纪岩层的剖面概况。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岩层性质
    埋深/m
    年龄/距今万年
    平均粒径/mm
    含水量/%
    沙丘砂
    -
    1.5
    2.8
    5.9
    砂质古土壤
    1.7
    3.0
    3.6
    7.4
    砂质古土壤
    2.6
    3.7
    3.3
    3.4
    沙丘砂
    3.4
    5.0
    2.4
    3.7
    砂质古土壤
    4.2
    5.7
    2.8
    6.2
    沙丘砂
    5.7
    7.7
    1.7
    8.6
    1.推测第四纪季风风力较小的时段距今(   )
    A.1.4万年 B.3万年 C.5.7万年 D.7.7万年
    2.从距今5万年至距今3万年,该地的古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河川径流量减少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气候趋于暧湿 D.土壤趋于黏重
    3.灌丛沙堆发育过程中(   )
    A.背风坡灌丛越高,沙堆坡高越小 B.迎风坡沙粒粒径小千背风坡
    C.迎风坡灌丛越密,沙堆坡长越长 D.风力越大,沙堆发育越好
    【答案】1.D    2.C    3.C
    【解析】1.风力越大,搬运能力越强,剩余的土壤平均粒径越大。据此推测,平均粒径最小的沙丘砂的形成时期,风力最小,据表可知,沙丘砂的年龄为距今7.7万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据表可知,从距今5万年至距今3万年,含水量由3.7%上升到7.4%,表明降水增多,气候趋于湿润;砂质古土壤的发育反映当时气候相对温暖湿润,适宜植被生长;沙丘砂发育反映当时气候相对干旱,因此可知距今5万年至距今3万年,气候趋于暖湿,C正确。降水增加,河川径流量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AB错误。从距今5万年至距今3万年,粒径从2.4到3.3,再到3.6,粒径不断增大,土壤通气透水性好,土壤不会趋于黏重,D错误。故选C。
    3.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它是由于风力搬运作用,风中挟带的沙物质受到植物阻挡,沙在植物下风向沉积下来,因此,迎风坡灌丛越密,沙堆坡长和坡高发育越大,C正确。背风坡风力作用较小,沙堆不易发育,A错误。迎风坡风力大,沙粒粒径大于背风坡,B错误。灌丛沙堆其发育状况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但风力过大,搬运能力过强,不利于沙堆的形成,D错误。故选C。
    (2022·浙江·模拟)疏勒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西部,是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带敏感区。近年来随着流域内气候变暖,出山口径流量逐年增长,为人工绿洲(指具有明显的人类改造的地表特征的绿洲景观,过渡带是指人工绿洲与周围荒漠(沙漠)之间天然或半天然植被生态景观。)的扩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自1996年开始,流域内实施的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造成流域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下图示意1975—2020年疏勒河流域绿洲一级类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下列关于疏勒河流域绿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0—2005年各绿洲类型变化速度最快
    B.人工绿洲完全由过渡带和自然绿洲转化而来
    C.疏勒河流域人工绿洲以扩张为主,自然绿洲和过渡带以衰退为主
    D.2000—2005年流域内人口激增,加速了自然绿洲和过渡带的衰退
    5.随着该流域人口激增,人工绿洲面积迅速扩张,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①流域中上游河流断流②湿地萎缩③植被退化④土地沙化和盐渍化⑤红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研究表明疏勒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的适宜面积比例以4:6为最宜,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控制人工绿洲规模,保持人工绿洲、天然绿洲和过渡带的适度比例
    B.以植树造林为主,提高森林覆盖率
    C.合理配置中下游水资源
    D.稳定甚至恢复过渡带和天然绿洲面积
    【答案】4.B    5.D    6.B
    【解析】4.由图观察可知2000—2005年各绿洲类型变化面积最大,变化速度最快,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疏勒河流域人工绿洲以扩张为主,自然绿洲和过渡带以衰退为主,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2000—2005年流域内人口激增,受人类活动影响,加速了自然绿洲和过渡带的衰退,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部分人工绿洲由荒漠转化而来,虽然图中没有该土地类型,但粗略计算可知1975—2020年人工绿洲增加了800km2,自然绿洲和过渡带大概减少了500km2,表明还有其它来源,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5.流域内人口激增,受人类活动影响,加速了自然绿洲和过渡带的衰退,可能会出现②湿地萎缩、③植被退化,加速了④土地沙化和盐渍化,②③④正确;红漠化发生在南方地区,⑤错误;可能引发流域中下游河流断流而不是流域中上游,①错误。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故选D。
    6.研究表明疏勒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的适宜面积比例以4:6为最宜,故要控制人工绿洲规模,稳定甚至恢复过渡带和天然绿洲面积,保持人工绿洲、天然绿洲和过渡带的适度比例,A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地气候干旱,不适合“以植树造林为主,提高森林覆盖率”,应该因地制宜,植树种草,林草结合,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该地水资源短缺,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配置中下游水资源,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2·湖南·新田县第一中学一模)19世纪初,居住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雅库茨克(62°N,130°E)的舍尔金在自家后院尝试挖井取水。井中温度和地面气温的差异会影响井中新鲜空气的置换。有的季节工人在井底呼吸困难而无法挖掘。该井前后历时10年挖成,总深度达116.5m。由于舍尔金井在科学方面的意义,之后一直有专人保持长期的温度监测,并将井深延伸到了140m,然而舍尔金井作为水井却始终未能取到饮用水。图示意舍尔金井的地质剖面和近150多年的地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推断舍尔金井最不适宜挖掘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舍尔金井未能取到井水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岩石致密 B.无地下水 C.气候干旱 D.冻土深厚
    9.舍尔金井可用于研究(   )
    ①土地荒漠化②多年冻土③地质构造④气候变化⑤岩浆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答案】7.B    8.D    9.C
    【解析】7.根据题干可知,井中温度与地面温度的差异会影响井中新鲜空气的置换,冬季井外温度低,工人在井底呼出的空气(含二氧化碳)相对而言温度高,对流上升后排到井外,冬季更适合在井底作业,但D项与题意不符;夏季,周围气温高,井内工人在井底呼出的二氧化碳无法通过对流排出,井内工人作业消耗的氧气无法通过对流从井外得到补充,“工人在井底呼吸困难而无法挖掘”,故夏季最不适宜挖掘,B项符合题意;与夏季相比,春季和秋季对流较强,AC与题意不符。故选B。
    8.井水属于地下水,因此地表水的下渗量影响井水的水量,根据材料“舍尔金井位于俄罗斯雅库茨克市(62N,130"E)”可知,舍尔金井地处俄罗斯,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冻土层深厚,阻隔了地表水下渗,同时,冻土层中地下水以固态形式存在,也很难获得液态井水,因此造成舍尔金井未能取到井水的主要原因是冻土深厚,而非无地下水等因素,D项正确,B项错误;气候干旱对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影响较大,而舍尔金井深度较大,受地表气候影响较小,C错;舍尔金井下部的砂岩透水性较好,A错。故选D。
    9.根据图示150多年来舍尔金井地温变化曲线可知,该地区气温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一般气温增加,冻土易消融,因此可利用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资料研究该区域多年冻土的退化问题以及气候变化问题,②④正确;由图可知,舍尔金井深度较大,可以获得较为直观的地层剖面图,为研究当地地质构造提供详实资料,③正确;土地荒漠化问题主要与人类生产生活、地面植被、水资源多少等有关,与地下温度变化关系不大,①错误;舍尔金井内温度最高只有-2 ℃,与岩浆活动无关,对于研究岩浆活动的作用不大,⑤错。综合上述分析,②③④正确,故选C。
    (2022·江西省安义中学三模)林隙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导致成熟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林隙对群落演替及生态系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位于新疆尉犁和轮台两县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处于塔里木河中游,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塔里木河上游进入中游的年径流量大幅度减少。2000年为了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补水,修筑了塔里木河中游堤防阻止洪水漫溢。下图示意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新增林隙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林隙的出现有利于森林更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原因不包括林隙内(   )
    A.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大
    B.有利于种子传播和幼苗定居
    C.光照时间较长,热量较充足
    D.有机质分解快,释放养分多
    11.2000年后,胡杨林保护区林隙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A.人类过度引水灌溉 B.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C.中游地下水位下降 D.堤防阻碍林木更新
    【答案】10.A    11.C
    【解析】10.注意本题原因选择“不包括”选项,据图文材料所知,林隙内光照强度大光照时间长,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小,A选项符合题意;密林中出现了一定的空隙,有利于种子传播和幼苗“定居”,B选项不符合题意;由于密林中出现了一定的空隙,所以林隙内光照和热量较为充足,有机质分解速度快释放养分较多,土壤中枯枝落叶分解速度快养分更易被雨水淋溶,适合幼树生长,林隙的存在形成了有利的小气候环境,利于新的植被类型出现和树种更新,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据材料所知,胡杨林处于塔里木河中游,主要靠吸收河流两岸的地下水存活,如果河流水位下降,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胡树枯死新增林隙数量増加,据图所知,2000年以后林隙数量猛增,说明胡杨林枯死新增林隙数量増加,据材料所知,2000年塔里木河中游堤防的建设阻挡了洪水漫溢,进一步减少了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位下降,胡树枯死新增林隙数量増加,C选项正确;人类过度引水灌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存在,不是2000年后胡杨林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A选项错误;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是全球原因,不是导致该区域林隙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B选项错误;阻碍林木更新的原因是中游年径流量大幅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塔里木河中游林隙中幼木难以生长发育阻碍了胡林种群的自我更新,D选项错误。故选C。
    (2022·浙江·模拟)泥炭地储存着丰富的土壤碳。同等面积的泥炭地,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某地泥炭地开发利用的a,b两种生产模式。据此完成下面12-14小题。

    12.泥炭地中土壤碳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植被丰富 B.高温湿地环境 C.低温湿地环境 D.高温干燥环境
    13.同为一公顷泥炭地的a,b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为(   )
    A.21.7 B.12.6 C.15.0 D.7.1
    14.我国三江平原采用b模式开发利用泥炭地的优势是(   )
    ①利于减缓气候变暖②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③改善生态环境④提高粮食产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12.C    13.A    14.C
    【解析】1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泥炭地中土壤碳丰富是因为泥炭地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活动较弱,所以碳分解的速度较慢,BD错误。并且泥炭地属于湿地环境,水下氧气含量少,碳氧化速度较慢,所以泥炭地中土壤碳丰富,A错误,C正确,故选C。
    13.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a生产模式碳排放量为32.7+2.7=35.4。b生产模式碳排放量为11.1+2.6=13.7,所以同为一公顷泥炭地的a,b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为35.4-13.7=21.7,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b模式开发利用泥炭地能够减少碳排放量,有利于减缓气候变暖与改善生态环境,①③正确。b模式开发利用泥炭地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提高粮食产量影响较小,②④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河南·模拟)世界上最大的河狸水坝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是由河狸修建的超级大坝。河狸水坝一般建在具有一定水深的河流边,通过将树干啃咬后置于河流中以提高水位。将巢穴建在河岸边,如下图所示,并将入口置于水下,巢穴(河狸住所)顶部会涂满泥巴。河狸每年都会把水坝加高以维持原有水深。据此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河狸建水坝的主要作用在于(   )
    A.抵御外敌 B.调节空气湿度 C.便于取水 D.调蓄洪水
    16.加拿大艾伯塔省河狸巢穴顶部涂满泥巴可以(   )
    A.形成保护色 B.减轻大风危害 C.起保温作用 D.削弱光照
    17.河狸水坝每年都需要加高的原因在于(   )
    A.气温高加剧蒸发 B.库区泥沙淤积
    C.地下水位升高 D.降水减少
    【答案】15.A    16.C    17.B
    【解析】15.根据题干中“河狸水坝一般建在具有一定水深的河流边,通过将树干啃咬后置于河流中以提高水位。将巢穴建在堤坝上,并将入口置于水下”可知,将巢穴入口置于水中,目的就是减少暴露风险,抵御陆上的动物,A正确;河狸水坝库容小,对调节空气湿度、调蓄洪水作用不大,BD错误;河狸居住在水里,不存在取水问题,C错误。故选A。
    16.加拿大纬度高,气候严寒,涂满泥巴可以增加保温效果,使得洞内保持相对稳定温度,C正确;泥巴与当地保护色颜色不符合,A错误;减轻大风危害和削弱光照不能通过涂泥巴来体现,B、D错误。故选C。
    17.河狸水坝每年都需要加高,是为了保持相对一致的水深,由于修建水坝截留泥沙导致每年泥沙淤积,因此需要加高堤坝来保持水深,B正确;加拿大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A错误;地下水位升高、降水量减少,与每年加高水坝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

    (2022·浙江·模拟)泰加林(植被类型)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读北美大陆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8-19小题。

    18.泰加林对应的自然带是(   )
    A.亚寒带针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寒带苔原带 D.高山灌木林
    19.甲、乙两处泰加林南界纬度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 B.水分 C.洋流 D.海陆分布
    【答案】18.A    19.C
    【解析】18.由题干可知,泰加林(植被类型)广泛分布在北美大陆的北部,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A正确。读北美大陆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可知,泰加林分布纬度很高,北界地处北极圈附近,寒带苔原带分布区不适合森林的生长,C错误。温度落叶阔叶林带与泰加林的分布范围不符,B错误。高山灌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的地方,D错误。故选A。
    19.据上题分析,泰加林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在北美大陆东岸,泰加林南界分布纬度相对较低,说明此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主要原因是东部受寒流降温影响,导致东岸同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差,泰加林的分布范围向低纬度地区延伸,大陆西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泰加林的分布纬度更高,C正确;甲乙两处地形条件相似,并且降水都较少,都靠近海洋,说明泰加林在两地的分布差异与地形、水分、海陆分布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022·浙江·模拟)下图为南美洲略图及图中某地的景观图。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巴西沿海地区多处存在图示的海滨沙漠,该现象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1.图中①地所属的自然带为(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稀树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20.B    21.A
    【解析】20.该沙漠没有体现出随海拔升高出现变化的状态,不符合垂直分异规律,A错;该现象为小尺度内重复出现的地方性分异现象,其形成与热量、水分等因素均无关,在水平方面没有明显的纬度变化规律或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故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B对,CD错。故选B。
    21.①处位于巴西东南沿海,沿岸由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从纬度位置看,该地位于东南信风带,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携带大西洋水汽向东运动,受地形抬升形成丰沛的地形雨。洋流和东南信风的影响是该地降水明显增多,且季节分布差异减少,加之该地本身位于热带区域,全年高温,故该地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应为热带雨林气候,A对,BCD错。故答案选择A。
    (2022·浙江金华·模拟)白河是黄河源区的一级支流,该河蜿蜒曲折,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读白河某弯曲河段自然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影响白河凸岸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土质 D.地形
    23.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为(   )
    A.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 B.灌木植被→草本植被→湿生植被
    C.草本植被→灌木植被→湿生植被 D.灌木植被→湿生植被→草本植被
    【答案】22.B    23.A
    【解析】22.离白河凸岸由近到远的植被是湿生植物-草本植物-灌木植物,这三种植物对水分的要求越来越低,课件影响白河凸岸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B正确;同一个区域的热量、土质和地形差别不大,ACD错误。故选B。
    23.砾石边滩距离河道较近,所以边滩地区最初适宜耐水植被发育,后期随着植被对泥沙阳挡,加剧了凸岸的沉积,河道继续向西南方迁移,砾石边滩只有更高重现期洪水才能淹没,使得多年生草本植被分布。凸岸进一步向西南发育,沙石层进一步加厚,土壤含水量越来越少,灌木植被生长。所以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是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A正确,BCD错。故选A。
    (2022·浙江温州·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略图。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甲地植被为热带荒漠,其主要特点有(   )
    A.根系发达,群落结构简单 B.植株高大,多茎花、板根
    C.叶有茸毛,利于抵抗灼热 D.革质叶片,减少水分蒸腾
    25.关于甲、乙、丙三地附近表层海水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温度:甲>丙 B.盐度:甲>乙 C.密度:甲>乙 D.盐度:丙>乙
    【答案】24.AC    25.BC
    【解析】24.热带沙漠气候的典型植被是热带荒漠,属于超旱生的半乔木、半灌木和灌木或者旱生的肉质植物占优势的稀疏植被,生长在沙漠干旱地区的植物,根系比较发达,利于吸收水分,水分较少,群落结构简单。故A正确;热带荒漠植被较少,叶有茸毛,利于抵抗灼热,故C正确;植株高大,多茎花、板根,为热带雨林植被,革质叶片,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故B、D错误;故选AC。
    25.丙地纬度低于甲地,纬度越低,气温越高,丙海水温度高于甲地,故A错误;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大,降水量少,海水盐度高,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盐度低,故B正确;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故乙地海水密度小于甲地,故C正确;乙地和丙地盐度对比,丙处有河流注入,盐度较低,故D错误。故选BC。
    (2022·青海西宁·三模)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每年2月下旬开始,日本九州、四国以及本州岛中南部陆续进入花粉飘散期,但花粉数量较少,进入3月花粉飘散数量明显增加,日本气象协会每年在1~5月都会对花粉飘散情况提前作出。下图示意某年3月11日日本花粉飘散。据此完成下面26-27小题。

    26.日本花粉飘散期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因为(   )
    A.受海洋影响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势起伏较小 D.国土南北狭长
    27.影响下列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因素与日本花粉飘散最相似的是(   )
    A.河流含沙量 B.入春早晚 C.风力大小 D.雨带进退
    【答案】26.D    27.B
    【解析】26.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日本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深受海洋影响,终年温和湿润,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小,国土南北狭长,气温差异显著,植物开花早晚差异大,导致花粉飘散期持续时间较长,D正确;受海洋影响大不是导致花期长的主要原因,A错误;日本的气候类型相对简单,B错误;地势起伏较小,导致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小,植被差异较小,C错误。所以选D。
    27.据图分析可知,花粉飞散程度主要考虑的是花的开放时间和程度,气温影响植物生长,影响植物开花时间及程度,入春早晚差异与气温高低有关,因而,入春早晚与日本花粉飘散空间分布最相似,B正确;河流含沙量与土壤侵蚀速率以及河流径流量等因素有关,与气温相关性较小,A错误;风力大小与气温相关性较小,C错误;雨带进退与气温相关性较小,D错误。所以选B。
    (2022·浙江·镇海中学模拟)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分布有热带落叶混交林。研究表明,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落叶混交林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28-29小题。

    28.该区域的热带落叶混交林种群最可能源自(   )
    A.印度半岛 B.新西兰北岛
    C.马来群岛 D.马达加斯加岛
    29.限制该区域热带落叶混交林向内陆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光照
    C.地形 D.热量
    【答案】28.C    29.A
    【解析】28.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最接近该地区的是马来群岛,故最有可能源自马来群岛,C正确。新西兰北岛、印度半岛、马达加斯加岛距离该地区较远,ABD错误。故选C。
    29.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快速递减,可推测限制该区域热带落叶混交林向内陆扩展的主要因素是水分,A正确。当地都是热带,跟热量关系不大,光照和地形对植被影响小。BCD错误。故选A。

    (2022·四川雅安·模拟)只考虑现代气候影响,山地某一海拔高度以上形成常年积雪,这一海拔即为现代理论雪线。一般认为,理论雪线以上常有冰川分布。下图示意某区域山地最高山峰和现代理论雪线。据此完成下面30-32小题。

    30.影响该区域山地现代理论雪线海拔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 B.降水 C.纬度 D.洋流
    31.与③相比,②山理论雪线高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②山(   )
    A.海洋性更强 B.降雪量较少 C.气候更寒冷 D.冬季风较弱
    32.若只考虑现代气候条件,最有可能发育现代冰川的山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0.C    31.A    32.B
    【解析】30.由图可知,地势影响现实雪线高度,理论高度只考虑气候影响,A错误;该地区主体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量普遍较多,由此降水不是主导因素,B不符;纬度影响温度,随着纬度升高,气温下降,雪线下降,题中①②④雪线变化特征与此对应,C正确;洋流主要对沿海地区产生影响,本地区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D不符。故选C。
    31.由经纬度可判断,③地位于长白山背风坡,降水量较少导致该地雪线较高,②位于日本海,海洋性更强,A正确;②地位于日本海,降雪量较多,B错误;③地位于长白山背风坡,纬度更高,受冬季风影响更大,气候更寒冷,②地气候更温暖,C错误;②地受冬季风影响更弱,但冬季风不是影响降水量的主因,主因是夏季风,D错误。故选A。
    32.由图中数据可知,②最高峰海拔高于现代理论雪线,而①③④最高峰海拔低于现代理论雪线,所以②处最有可能发育现代冰川,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浙江·模拟)下图是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段38°N山体内外最热月10°C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3-34小题。

    33.图中最热月10℃等温线最可能是植被带(   )。
    A.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分界线 B.针叶林与高山荒漠的分界线
    C.针叶林与高山草甸的分界线 D.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34.落基山山脉中段内部气温高于外部,会导致山脉内部(   )。
    A.森林带分布的高度高于外部 B.冰川发育多于外部
    C.同海拔植物的枯黄早于外部 D.垂直带谱多于外部
    【答案】33.C    34.A
    【解析】33.根据山地垂直地带性更替规律可知,森林带之上依次是高山草原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称为林线,林线一般与最热月10℃等温线相吻合,因林线附近气温低,只能生长耐寒能力强的针叶林。故林线下是针叶林,林线上的是高山草原草甸带,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34.由材料和图示可知,气温越高,热量越充足,越利于森林的生长,内部气温高则森林生长的热量条件好,森林生长的高度高于外部,A正确;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冰雪积累和冰川发育,内部气温较高,冰川更容易融化,不利于冰川发育,B错误;气温越低植物枯黄越快,洛基山内部气温高,植物的枯黄期较外部晚,C错误;垂直带谱的多少与相对高度、纬度、海拔等因素相关,气温的高低主要是影响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D错误。
    (2022·浙江·模拟)2021年10月9日,位于北京延庆区的海坨山(素有“中国的富士山”之称)开始出现降雪天气,“海坨戴雪”的美景提前上演。“海坨戴雪”景象通常出现在11月~次年5月。海坨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河流、泉水。读海坨山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35-36小题。

    35.2021年10月“海坨戴雪”景象提前出现的原因是(   )
    A.冷空气到来较早 B.山顶水汽蒸发量增大
    C.降水量较往年偏少 D.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
    36.海坨山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的有利条件最可能是(   )
    A.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风光秀丽 B.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
    C.灌木带面积较大,便于规划路线 D.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
    【答案】35.A    36.D
    【解析】35.秋季亚洲高压开始形成,冬季风开始南下,“海坨戴雪”提早出现主要是冬季风到来较早,形成冷锋天气造成的,A正确;气温降低,水汽蒸发量减小,B错误;海坨戴雪应是降水量较往年偏多,C错误;山顶海拔高是一直存在的现象,D错误。故选A。
    36.作为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举办赛事活动,与其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关系不大,A错误;海坨山主峰海拔约为2241m,其与山麓地区的温差不到13.5 ℃(山麓海拔不可能为0m),所以山顶积雪不到夏季就会融化,B错误;与灌木带面积大小关系不大,C错误;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大有利于冬奥会雪上运动的进行,D正确。故选D。
    (2022·浙江·模拟)图1为大兴安岭中段东西坡自然带分布图,图2为大兴安岭地区的水系及湿地分布图。完成下面37-38小题。

    37.大兴安岭东坡基带的成因是(   )
    ①受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少 ②有季节性冻土,乔木根系难以深扎
    ③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④有大面积沼泽分布,乔木难以生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8.大兴安岭东坡基带为温带草原带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答案】37.A    38.C
    【解析】37.读图可知,大兴安岭东坡基带是温带草原,该自然带形成与纬度、坡向、海拔等因素有关。该坡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有季节性冻土发育,乔木根系难以深扎,②正确;有大面积沼泽分布,土壤湿度大,乔木难以生长,④正确;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冬季西北风不能带来降水,③错误;海拔低,受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山麓地带降水少,①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8.大兴安岭东坡基带所处的陆地自然带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这里却形成的是温带草原,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受土壤温度、水分条件影响造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浙江·模拟)下图中甲、乙表示不同的山脉,图中斜线之间的区域表示不同的自然带,b为积雪冰川带。据此完成下面39-40小题。

    39.甲、乙两座山脉中的a自然带最可能是(   )
    A.山地草原带 B.针阔混交林带 C.针叶林带 D.苔原带
    40.导致乙山脉自然带南侧高、北侧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山体高度 B.水分 C.海陆位置 D.土壤
    【答案】39.C    40.B
    【解析】39.据图所知,结合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分布规律,甲山脉自下而上依次是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山地草甸带;乙山脉自下而上依次是山麓耕地牧场、常绿硬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故甲、乙两座山脉中的a自然带最可能是针叶林带,C对,ACD错误。
    40.乙山脉海拔为4810m,且底部有常绿硬叶林分布,判断对应为地中海气候,应为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北侧为山地迎风坡,降水天数多,而南侧降水天数较少,故导致乙山脉自然带南侧高、北侧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B正确;同一山体,山体高度、海陆位置相同,不是影响自然带高低不同因素,AC错,自然带南侧高、北侧低与土壤无关,D错误。故选B。
    (2022·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三模)果子沟地处新疆西天山地区,沟内野苹果林成片。暑假期间研学小组自赛里木湖沿岸向南进入果子沟考察时,可以看到山地植被存在明显的坡向差异,并有一定规律性。下左图、右图分别示意果子沟地区位置和果子沟山地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面41-42小题。

    41.影响新疆野苹果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阳坡,光热条件优越 B.地处缓坡,土壤深厚肥沃
    C.湿润气流迎风坡,降水多 D.地处阴坡,土壤水分条件好
    42.果子沟地区海拔较高的空旷的山顶植被坡向分布的差异并不显著,主要是因为(   )
    A.光照条件差异比较小 B.水热交换频繁且深入
    C.山顶坡向面积差异小 D.山顶植被种类较单调
    【答案】41.D    42.B
    【解析】41.由图可知,新疆野苹果林分布于山谷东南侧,为阴坡,阴坡受太阳辐射影响小,蒸发微弱,水分条件好,D正确,A错误;图中所示阴坡坡度大,土层薄,B错误;该地距离海洋较远,受湿润气流影响小,C错误。故选D。
    42.影响植被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条件,山地山顶附近各坡向面积均较小,各坡向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强,导致区域差异小,植被差异小,因此果子沟地区海拔较高的空旷的山顶植被坡向分布的差异并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水热交换频繁且深入,B正确;各坡向光照条件和坡向面积存在差异,不是山顶植被坡向分布差异不显著的主要原因,A、C错误;山顶植被种类与植被坡向分布的差异关系较小,即使植被种类单调,各坡向若自然条件差异大,植被分布仍会差异明显,D错误。故选B。

    (2022·广东肇庆·一模)钙积土是指碳酸钙在土壤剖面中明显累积的土壤,其在中国的分布面积约114.23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1.9%。表为中国主要钙积土类型的生物气候条件比较数据。根据材料,完成下面43-44小题。
    钙积土类型
    年均温/℃
    年降水量/mm
    植被类型
    黑钙土
    -5.0~-0.5
    350~450
    草原、草甸草原
    栗钙土
    3.3~5.5
    250~400
    干草原
    棕钙土
    2~7
    150~230
    荒漠草原
    灰钙土
    6~9
    150~350
    荒漠草原
    43.表1中四类钙积土颜色出现差异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   )
    A.母质 B.植被 C.热量 D.水分
    44.根据材料推测,在我国,上述四种钙积土均有分布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内蒙古 B.黑龙江 C.甘肃 D.新疆
    【答案】43.B    44.A
    【解析】43.四类钙积土的颜色出现差异主要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同,黑钙土颜色深主要是因为富含有机质,而灰钙土颜色偏浅主要是因为有机质含量少。有机质主要来自动植物残体,故影响有机质含量多少最直接的因素是植被,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4.根据表1可以判断出钙积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而内蒙古东西跨度大,又恰好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向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因此最有可能分布有四种钙积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四川雅安·模拟)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地表开始出现细小水流时,坡面土壤受冲刷会产生细沟。根据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可将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划分为不同类型粘土区。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四类黏土区的南界线。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黏结性呈正相关,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呈负相关。研究发现,在降水、地形和坡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示区域实验点②处比①处形成细沟时间早,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据此完成下面45-48小题。

    45.只考虑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则I→IV土壤的(   )
    A.粒径增大 B.黏结性下降 C.有机质减少 D.透水率降低
    46.导致图中四类黏土由北向南粒径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夏季风强度 B.冬季风强度 C.热量条件 D.太阳辐射
    47.相同降水条件下,实验点②处比①处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①径流下渗少②植被覆盖率低③土壤孔隙大④土壤有机质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8.为减缓南部黄土区细沟发育,以下举措可行的是(   )
    A.减缓地面坡度 B.减少植被覆盖 C.夯实耕作土层 D.增大灌溉水量
    【答案】45.D    46.B    47.D    48.A
    【解析】45.黄土高原自北向南粒径减小,黏性增强,结合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黏结性呈正相关,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呈负相关,可知有机含量增加,ABC错误;土壤黏性越强,土壤透水率越低,D正确,故答案选D。
    46.黄土高原是在干冷的气候条件下,位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大陆内部地区气候更为干旱,大片沙土裸露,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搬运大量沙尘至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风力减弱,沉积物颗粒减少,所以导致图中四类黏土由北向南粒径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的强度,B正确;与夏季风、热量、太阳辐射没有关系,ACD错误。故答案选B。
    47.相同降水条件下,实验点②处比①处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颗粒粒径小,有机质含量高,黏性增强,下渗减少,径流发达,易被侵蚀,所以②处比①处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①④正确;②处比①植被覆盖率更高,土壤颗粒更小,土壤孔隙更小,②③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48.黄土区细沟发育主要是地表径侵蚀形成的,减缓地面坡度可以有效减缓坡面径流,进一步可以减轻侵蚀,A正确;减少植被覆盖率,增强了流水侵蚀,B错误;土层的深厚与侵蚀能力强弱关系不大,C错误;增大灌溉水量,可能会加大地表径流,增强侵蚀,D错误。故答案选A。
    (2022·浙江·模拟)秸秆还田是制约我国北方秸秆利用与耕地培肥的“卡脖子”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我国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团队在东北黑土区创新秸秆颗粒化安全还田及还田全程机械化技术,将作物秸秆就地制作成体积小、密度高的秸秆颗粒深埋还田,破解了传统秸秆还田后土壤培肥效果差和作物增产潜力低等难题。据此完成下面49-51小题。
    49.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秸秆还田生产方式培肥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   )
    A.秸秆分解快,有机物质积累少 B.夏季降水丰沛,养分淋失多
    C.秸秆腐解慢,土壤消纳能力差 D.植物生长迅速,养分消耗多
    50.秸秆颗粒化安全还田及还田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
    ①解决了秸秆量多体大问题 ②改变了土壤“上肥下瘦”现象
    ③提升了黑土的有机质含量 ④改变了黑土的理化性质和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除秸杆颗粒还田技术培肥外,为防止东北黑土肥力流失还应采取的合理耕作措施是(   )
    A.轮作换茬 B.地膜覆盖 C.深耕 D.免耕
    【答案】49.C    50.A    51.D
    【解析】49.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分解速度较慢,A错误;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淋溶作用较弱,B错误;北方地区温度较低,秸秆腐解分化作用较差,C正确;北方地区温度较低,植物生长较慢,D错误。故选C。
    50.结合材料“将作物秸秆就地制作成体积小、密度高的秸秆颗粒深埋还田”可知,该技术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解决了秸秆量多体大的问题,且深埋方式改变了土壤“上肥下瘦”现象,从而提升了黑土的有机质含量,故①②③正确;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由成土母质决定的,而不是秸秆还田造成的,故④错误。故选A。
    51.免耕是一种保护性耕作制度,不翻动表土,可防止土壤侵蚀,有效防止黑土肥力流失,D正确;轮作换茬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大,A错误;地膜覆盖可以改善热量条件,但对于土壤肥力影响不大,B错误;深耕会破坏土壤结构,会造成肥力流失,C错误。故选D。
    (2022·湖南·新田县第一中学一模)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特有的植被类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数量稀少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存活并繁衍,成为该地区优势植被。川滇高山栎是其建群种,从河谷至雪线均有分布,极低温下仍终年常绿。图示意川滇高山栎平均高度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52-53小题。

    52.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最可能为(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
    53.影响海拔3200m以下地区川滇高山栎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干扰 B.热量条件 C.河谷风速 D.水分条件
    【答案】52.C    53.A
    【解析】52.结合材料分析,青藏高原未大规模隆起抬升时,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地形落差较小,青藏高原隆起抬升后,这些地区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气候较原先冷干,原有森林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而衰退,意味着原来的建群种不耐寒耐旱,结合以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的经纬度位置,该地纬度不高,且受季风的影响较强,水热条件较高,可推测东南边缘的优势种群应为常绿阔叶林,C正确。在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分布的纬度应较其东南边缘纬度更高,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我国没有地中海气候分布,ABD错误。故选C。
    53.读图,3.2km处为高山栎平均植株高度最高处,3.2km以下植株高度快速下降,3.1km处植株最低。植被的性状会因环境的胁迫而变化,根据材料,高山栎分布最低临近河谷,说明并非因为热量不足、水分不足而导致植株矮小,BD错误;低海拔的河谷地带虽然可能因为狭管效应出现风力较大的情况,但由于山谷地形阻挡,大风日数与风速不如高海拔地区,但图中高海拔地区的植株仍高于3.1km处,说明风力并非主要因素,C错误;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人类聚落多选择分布于温暖的低海拔地带,同时因取暖生活需要,樵采行为严重,人类樵采极大阻碍了植株的生长,导致植株高度剧烈下降,A正确,故选A。
    (2022·河南·模拟)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潮流速慢,落潮流速快。辽河口在潮汐作用下形成了大片广阔的潮滩,并发育了一种独特景观——“潮汐树”(由发育在潮滩上的潮沟组成,其形如树)。潮滩上生长着一望无际的耐盐碱蓬草,是“潮汐树”发育保持的关键因素。图为“潮汐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54-56小题。

    54.“潮汐树”的形成过程是(   )
    ①潮涨潮落,汇流面积增加②潮沟加深,分汊增多③落潮,滩面冲蚀④涨潮,泥沙淤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55.推测“潮汐树”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   )
    A.平行于海岸生长 B.“树干”向岸,“树冠”背岸
    C.两端交替生长 D.“树冠”向岸,“树干”背岸
    56.下列会使“潮汐树”难以保持的活动时(   )
    A.安装钻井平台 B.取消沿海养殖 C.种植碱蓬草 D.退耕还湿
    【答案】54.C    55.D    56.A
    【解析】54.落潮流速快于涨潮,涨潮时海水向海岸方向涌动,以淤积为主;落潮时海水离岸,流速加快,在滩面上进行冲蚀,形成最初的潮沟;随着每天潮涨潮落,伴随着溯源侵蚀和侧蚀等活动,汇流面积不断增加,潮沟逐渐加宽加深,分汊也不断增加,最终形成“潮汐树”。因此“潮汐树”的形成过程是④③①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5.海岸边潮水侵蚀更强烈,潮沟更宽阔,形成“树干”;越向陆地,侵蚀减弱,形成多条不同方向的潮沟,形成“树冠”,因此“树冠”向岸,“树干”背岸。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6.岸边生长的碱蓬草能加固稳定潮沟,保持“潮汐树”形态,在岸边安装钻井平台会使碱蓬草遭到破坏,潮水侵蚀强烈,易形成散乱的辫状水道,使“潮汐树”遭到破坏,退耕还湿、取消沿海养殖可保护碱蓬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湖南·雅礼中学一模)冰川物质平衡量等于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它是冰川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冰川零平衡线是积累区与消融区分界线。近年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呈快速消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冰川消退地区植被群落也会发生变化。通常该地冰川退缩后的裸地气温已明显上升,但直到100年后才有地衣类植物茂盛繁育,3000年后才有苔草草甸的广泛发育。甲图为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三次运动形成的地貌,乙图表示1号冰川物质零平衡线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57-58小题。

    57.下列关于1号冰川物质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川物质平衡量越小,冰川融化越弱 B.冰川物质平衡量越小,冰川积累越多
    C.降水越多,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低 D.气温越高,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低
    58.冰川消退后,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直接决定因素为(   )
    A.土壤 B.气温 C.水分 D.光照
    【答案】57.C    58.A
    【解析】57.冰川物质平衡量等于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冰川物质平衡量越小,说明积累量越少,消融量越大,A、B错:降水越多,说明冰川物质积累量越大,即冰川物质平衡量大,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低,C对;气温越高,说明冰川物质消融量越大,即冰川物质平衡量小,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高,D错误,所以选择C选项。
    58.基于冰川退化后,主要留下以砾石为主的冰碛物(成土母质),随着时间演化,低等植物作用形成原始土壤并逐渐发育成成熟土壤,逐渐适合高等植物繁育,A正确。由材料可知,气温上升100年后才有植物繁育,因此气温不是直接决定因素,B错误。冰川消退后,水分、光照条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但是对于植物群落演替不会起到直接决定作用,C、D错误。所以选A。












    相关试卷

    专题10 常见自然灾害(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 这是一份专题10 常见自然灾害(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嗜茶之人皆以春茶为贵是因为,与华北地区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产业区位(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 这是一份专题08 产业区位(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产品品牌化生态意义在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河流与湖泊(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 这是一份专题05 河流与湖泊(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大口井最主要的直接补给水源是,与泉水相比,该大口井井水,从甲至乙,图示季节,该区域范围内,葡萄成熟期,乌苏市周边地区,若①②处有河流经过,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