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文言文阅读之双文本阅读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新高考版)
展开
这是一份14 文言文阅读之双文本阅读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新高考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IM 2,C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卷
14 文言文阅读之双文本阅读类
1.CIM 2.B 3.A 4.(1)君父会认为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没有君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2)申鸣拿起鼓槌击鼓,最终杀了白公胜,他的父亲也因此而死,楚王赏赐他百斤黄金。
5.①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不把自我放在第一位,矢志尽孝。②不同之处是申生始终站在晋献公角度多方考虑,主动赴死;申鸣开始尽心做孝子,后听从父命入仕,在国难之时违背父命,功成之后自杀身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你援助我,我和你瓜分楚国。你不援助我,你的父亲就会死。
“吾”“吾”是相同词语相连,第一个是前文的宾语,第二个是后文的主语,中间要断开;
“子与吾”与“子不与吾”对应,应在“子不与吾”前后断句。
故选CIM。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技盖至此乎”的“盖”:怎么。句意: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技术怎么竟会⾼超到这种程度啊?
B.“意思不同”错误。意思相同,均为“吝惜”。句意: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一头牛。
C.“六国之士”的“士”: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句意:楚国有位读书人叫申鸣/六国的士人。
D.句意:去用武力劫持他的父亲/共同谋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况文章内容的能力。
A.“骊姬僭越,晋献公想要杀了她”错,“谮”是诽谤谗害之意,晋献公想要杀的人是申生。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谓”,认为;“岂”,哪里;“何行如之”,逃到哪里去呢。
(2)“援桴”,拿起鼓槌;“遂”,最终;“金百斤”,百斤黄金。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况文章内容的能力。
相同点:
依据“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和“放弃做父亲的孝子却要去为君王做忠臣,这是什么道理?”可见,二者都不把自我放在第一位,矢志尽孝。
不同点:
依据“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可见,申生始终站在晋献公角度多方考虑,主动赴死;
依据“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可见,申鸣开始尽心做孝子,后听从父命入仕,在国难之时违背父命,功成之后自杀身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诽谤谗害公子申生,晋献公将要杀了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您为什么不向父亲说出心里的话呢?”太子说:“不可,父亲有骊姬才得安乐,这样做会伤他的心。”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说:“不行!君父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没有君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别说:“我有罪,没有考虑您的忠告,以至于一死,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虽然如此,但我的国君年纪大了,爱子年纪小,国家有许多忧患,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我就受到您的恩惠,甘愿去死。”申生两次跪拜行稽首礼,接着身亡。因此,人们送他谥号称“恭世子”。
材料二:
楚国有位读书人叫申鸣,在家奉养父亲,他的孝顺在楚国闻名。楚王想封他做国相,申鸣推辞不肯接受。他的父亲说:“楚王想让你做国相,你为何不接受啊?”申鸣回答道:“放弃做父亲的孝子却要去为君王做忠臣,这是什么道理?”他父亲说:“如果能在国家享受俸禄,在朝堂上奉行大义,你快乐我就没有忧愁啊。我希望你做相。”申鸣说:“好。”于是入朝,楚王于是任命他为国相。过了三年,白公胜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也准备为国捐躯。他的父亲制止他说:“丢下父亲自己去死,难道可以吗?”申鸣说:“听说做官的人身体属于君王,俸禄归于亲人,如今既然已离开父亲去侍奉君王,怎能不为国家的危难而死呢?”于是辞别前往,趁机派兵包围白公胜。白公胜对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勇士,如今用兵巴围我,我该怎么办呢?”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大孝子,去用武力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这件事必然前来,你趁机与他谈判。”白公胜说:“好。”于是就去捉拿了他的父亲,用武力控制,告诉申鸣说,“你援助我,我和你瓜分楚国。你不援助我,你的父亲就会死。”申鸣流着眼泪回答他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如今我是君王的忠臣。我听说,吃谁的饭就要为谁的事去牺牲,接受谁的俸禄就要竭尽所能为他做事。如今我已不可能做父亲的孝子了,而是君王的忠臣,我怎能保全自身呢?”申鸣拿起鼓槌击鼓,最终杀了白公胜,他的父亲也因此而死,楚王赏赐他百斤黄金。申鸣说:“吃君王的饭,躲避君王的祸难,不是忠臣。安定您的国家,杀死我的父亲,不是孝子。名声不能够同时树立,品行不能够同时保全,像这样活着,有什么颜面在天下立足呢?”于是自尽。
6.C 7.B 8.C
9.①居住在肥沃的土地上的百姓不能成材,是因为过度享乐(追求淫逸),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不向往道义的,是因为勤劳。
②你的婢女(小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粟米(精饲料),人们大概(一定)认为你吝啬(你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不能为国家增添光彩啊。
10.①季文子因为自己身为国相,要与民同甘共苦。
②张文节基于人之常情,居安思危,为避免家人日后陷于困顿。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鲁国要灭亡了吧?让你这样的顽童充数做官却不让你听闻做官之道?坐下来,我讲给你听。过去圣贤的国王为老百姓安置居所,选择贫瘠之地让百姓定居下来,使百姓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因此(君主)就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
“居”的主语应是文伯,此处省略,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排除AB;
“择瘠土而处之”和“劳其民而用之”句式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故”此处为副词作状语,应放在句首,前面断开。排除D。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意义相同”错误,“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的“修”为“美好”,句意:我虽爱好美好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文中的“修”为“提醒、督促”。句意:我希望你早晚提醒我。
B.正确。
C.“意义相同”错误,两个“恶”字意义不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恶”意为“厌恶”。句意:父老乡亲吃得粗劣、穿得不好。/(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
D.“意义相同”错误,文中的“速”,意为“招致”,“交语速装束”的“速”,意为“赶快”,两个“速”字意义不同。句意:不走正路,招致祸患/彼此相互传语快快去筹办,来往的人连续不断像天上的浮云。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对“子服的转变”,归因不当。原文为“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子服的转变是因为献子对他的禁闭。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材”,成材;“淫”,过度享乐;“淫也”“劳也”,判断句;“向义”,向往道义。
②“衣”,穿;“其”,大概;“爱”,吝啬;“华国”,为国家增添光彩。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可概括出,季文子因为自己身为国相,要与民同甘共苦。
结合“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可概括出,张文节基于人之常情,居安思危,为避免家人日后陷于困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公父文伯退朝之后,去看望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正在纺线,文伯说:“像我公父歇这样的人家主母还要亲自纺线,恐怕会让季孙恼怒。他会觉得我公父歇不愿意孝敬母亲吧?”他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鲁国要灭亡了吧?让你这样的顽童充数做官却不让你听闻做官之道?坐下来,我讲给你听。过去圣贤的国王为老百姓安置居所,选择贫瘠之地让百姓定居下来,使百姓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因此(君主)就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才能改善生活;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沃土之地的百姓不能成材,是因为过度享乐;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向往道义的,是因为勤劳。有地位的人心劳,没地位的力劳,这是先王的遗训啊。自上而下,谁敢贪图安逸放弃劳作呢?如今我守着寡,你又做官,早晚做事,尚且担心丢弃了祖宗的基业。倘若懈怠懒惰,那怎么躲避得了罪责呢!我希望你早晚提醒我说:‘一定不要废弃先人的传统。’你今天却说:‘为什么不让自己安逸呢?’以你这样的态度承担君王的官职,我恐怕你父亲穆伯要绝后了啊。”
材料二
季文子担任宣公、成公的国相,婢女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粟米(精饲料)。仲孙它劝谏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你的婢女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人们一定认为你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不能替国家增添光彩啊。”季文子说:“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见我们国人,父老乡亲们吃得粗劣、穿得不好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这样做。父老乡亲吃得粗劣、穿得不好,而我却让婢女和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恐怕不像辅佐国君的人了。”季文子把这一切告诉孟献子,献子把他(仲孙)禁闭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的婢女穿不过粗布衣服,他的马饲料不过是杂草。文子听说了这些,说:“有过错却能改正的人,是百姓的榜样。”
材料三
张文节当宰相,自己生活享受如同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亲近的人有的劝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像这样(节俭),您虽然知道自己确实清廉节俭,(但)外人很有些说您像公孙弘盖布被那样沽名钓誉的讥评。您应该稍稍随从众人(的做法)。”(张文节)先生叹息说:“我现在的俸禄(多),即使全家穿绸缎的衣服,吃珍贵的饮食,还怕不能做到吗?但是人们的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困难。我今天的俸禄哪能长期享有?自己(的健康)哪能长期保持呢?有一天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刻节俭,一定会弄到失去立身之地的地步。”御孙说:“节俭是美德所共有的;奢侈是罪恶中的大罪。”“共”就是“同”,说的是有美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役使,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使得罪恶远离,使得家室丰裕。所以说:“节俭是美德所共有的。”奢侈就会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贪图富贵,不走正路,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谋求,随意浪费,使家庭败落,使自己丧命;因此,作官必然贪赃受贿,在乡间(当老百姓)必然盗窃他人财物。所以说:“奢侈是罪恶中的大罪。”
11.D 12.C 13.B
14.①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的有志之士,是不会因为事情的失败或困难而使自己的心志动摇的(或译为:动摇自己的心志),并轻易放弃的。
②而最终他的理想没有实现,大概是因为天命不佑护(舍弃、抛弃)大宋。
15.①文本一赞美文天祥志向坚定,忠心耿耿(坚持“仁”的精神境界),不可用成败结果评价他。
②文本二赞美文天祥为国竭忠尽智,百折不回;在南宋杀身成仁的忠臣中,文天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皇帝亲自选拔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这份答卷流露的古风(古代贤人的风义)如龟镜一般可供人学习,他的忠心像铁石,所以臣冒昧地为您获得人才而庆贺。”
“考官”是“王应麟”的同位语,不可分开,排除C;
“龟鉴”为一个词,“龟镜”的意思,不可分开,排除AB。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文中是他人对文天祥的评价”错误。此处为文天祥的遗书,后人用“衣带中赞”指精忠报国的遗书。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始终对他很恭敬,而且想尽一切办法坚持劝他投降归附”错误。根据“帝犹未忍,左右力赞从其请,遂诏杀之”可知,文中不能体现“始终”对他很恭敬,“坚持劝他投降归附”也不对。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定语后置句,“欲信大义于天下志士”;“信大义于天下”,状语后置句,“于天下信大义”;“信”,通“伸”,伸张;“以”,因为;“利钝”指顺利与困难。
②“卒”,最终;“遂”,实现;“以”,因为;“去”,舍弃,抛弃;“盖以天命去宋也”,判断句。
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文本一“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而从容伏锧,可不谓之仁哉”“文天祥万变不渝,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可知,文本一赞美文天祥志向坚定,忠心耿耿(坚持“仁”的精神境界),不可用成败结果评价他。
根据文本二“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可知,文本二赞美文天祥为国竭忠尽智,百折不回;在南宋杀身成仁的忠臣中,文天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漂亮白皙像玉石,眉清目秀,顾盼生辉。在童子时,看到学校祭供的同乡先辈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塑像,谥号都叫“忠”,就景仰他们,说:“死后如果不置身在他们中间享受祭祀,就不是大丈夫。”二十岁考中进士,在集英殿考策问。当时宋理宗在位时间长,政务渐渐懈怠,文天祥以遵循天意不懈怠作答,长达一万多字,不起草稿,一挥而就。皇帝亲自选拔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这份答卷流露的古风(古代贤人的风义)如龟镜一般可供人学习,他的忠心像铁石,所以臣冒昧地为您获得人才而庆贺。”
祥兴二年二月,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笑了笑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崖山被攻破之后,元军举行宴会,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对宋的忠心来效忠于我们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职。”文天祥流泪说:“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张弘范敬佩他的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元帝非常着急地寻求有才华的南方人,王积翁推荐文天祥。文天祥说:“国家灭亡,从本分上说我只能以死报国。倘若因为你们宽大为怀,我能够以道士身份回到故乡,来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聊备顾问是可以的。”王积翁想让降元的宋官谢昌言等十人上书请求释放文天祥去做道士,留梦炎却认为不可以,他说:“一旦文天祥放出来,会在江南重新号召百姓,那么我们十人会置于何种境地呢!”此事就搁置了。元帝知道文天祥不可屈服,商议将他释放,文天祥说:“希望赐我一死!”元帝还是不忍心,但身边人却极力怂恿元帝听从文天祥的请求,于是元帝下诏杀了文天祥。他的衣带中有赞文,这样写道:“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把道义践行到了极点,仁德自然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读圣贤书,想学的是什么呢?从今以后,大概可以问心无愧。”
史臣说:“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的有志之士,是不会因为事情的成败或难易(或译为:失败或困难)而使自己的心志动摇的(或译为:动摇自己的心志)。文天祥迎奉两位弱主,兵败之后被捕,从容就义,能不说是仁吗!”许有壬说:“文天祥经历各种变故却不改变志向,事情本来是不可以简单地用成败而论的。”
文本二:
文丞相刚刚二十岁就在朝廷回答皇帝问题,极尽论辩才能议论国家大事。不久,元兵渡过长江,他又上书请求斩杀君主宠幸亲近的小人中主张皇帝迁居他处的人,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安定国家,本来已经气魄盖过天下了。从此,忠心耿耿,竭力尽智,力挽狂澜,以复兴为己任。虽然历尽艰难险阻,各种挫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幸国家灭亡自已被俘,而忠贞大义更加显明。文丞相志向刚正,有大才能,认识高远而且有气度,身上充满浩然正气,而最终的理想没有实现,大概是因为天命不佑护大宋的原因。虽然天命不眷顾大宋王朝,但是天理还在,一定不会停止。所以宋亡了,杀身成仁的臣子却不少,评论者一定称赞文丞相为第一忠臣。
16.A 17.C 18.D
19.(1)这时山东遭受黄河水灾,接连几年没有收成,灾区方圆一二千里。
(2)事情重大不可以速成,倘使想要急于成就事功,必定会被谄媚的奸邪之徒钻空子。 20.第一问:卜式认为桑弘羊的改革是在与民争利,违背天理。
第二问:与司马光“征利”的责难相似。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到当今皇上即位几年后,汉朝建立以来这七十多年之间,国家太平无事,如果没有水灾旱灾,百姓就可以人给家足,各郡县的粮仓都装满,府库中贮存了很多财物。京师积存的钱累积到了亿万,穿钱的绳子腐烂,无法数清。
“数岁”是补充“即位”的时间,不能断开,排除BC;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是时间状语,可单独断开;“国家”是“无事”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D。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胜”字含义相同,都是尽、完。句意:多得数不清。/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B.正确,“怜”字含义不同。怜惜;怜爱。句意:天子很怜惜他们。/姿态可爱无比。
C.错误,“乃”字含义不同。才;竟然。句意:天才会下雨。/如今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
D.正确,“敛”字含义不同。制造;征敛。句意:制造怨恨祸乱。/成名不敢向自己管辖的村民征敛。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成效显著,百姓不但不用增交赋税,而且财富得以充盈”错,原文是“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庶几”表明是期待能够实现,并非已经实现。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被”,遭受;“登”,庄稼丰收;“方”,方圆。
(2)“傥”,倘使;“就”,成功;“乘”,钻空子。
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
结合“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可知,卜式认为桑弘羊的改革是在与民争利,违背天理。
第二问:
结合《答司马谏议书》中“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可知,与司马光“征利”的责难相似。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汉朝兴起,承接了秦朝的衰敝,战争越频繁而财用越匮乏。到当今皇上即位几年后,汉朝建立以来这七十多年之间,国家太平无事,如果没有水灾旱灾,百姓就可以人给家足,各郡县的粮仓都装满,府库中贮存了很多财物。京师积存的钱累积到了亿万,穿钱的绳子腐烂,无法数清。在这时,受有封邑土地的宗室及公卿大夫以下的人,都竞相奢侈,没有限度。等到匈奴断绝了和亲,战争接连不断,没有止息,天下百姓苦于繁重的劳役,而战事却与日俱增,官府财物匮乏不足。从建元以来,由于财用少,政府常常就近到产铜多的山铸钱,百姓们也有偷铸钱的,多得数不清。于是给所有的郡国下禁令,不许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下令天下不是三官钱不能使用,各郡国以前铸的钱都作废销毁。而百姓铸钱的更少了,因为计算一下盗铸的费用超过钱的价值,只有那些技术高超的大奸商才盗铸。这时山东遭受黄河水灾,接连几年没有收成,灾区方圆一二千里,天子很怜惜他们,运来巴、蜀的粮食来赈济他们。元封元年,桑弘羊兼任大农。桑弘羊因为各官府都作买卖,互相争利,所以物价上涨,于是奏请设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管各郡国,各郡县一般都设置均输盐铁官。在京师设置平准官,总管收受各地运来的货物。大农所属各官完全掌握天下的货物,贵时卖出,贱时买进。这样一来,富商大贾无法牟取大利,于是返本务农,而物价不会上涨。因为抑制了天下的物价,所以称为“平准”。天子认为桑弘羊说的对,准许他实行。一年之内,太仓都装满了。百姓不用增加赋税而国家财用充足。这一年小旱,皇上命百官求雨。卜式进言说:“政府只应当靠租税来维持用度,现在桑弘羊让官吏们置身于市井商贾之中,做买卖赚钱。烹杀桑弘羊,天才会下雨。”
文本二:
青苗、均输、市易、方田诸役等法,相继被制定出来,号称新法,被颁发推行于天下。立淮南、两浙六路均输法。条例司说:“现在浙、淮发运使实际总管六路的赋税收入,凡是上供京师的货物,都可以从贵处转到贱处购买,用近处货物替换远处的货物。或许国家费用可以充足,百姓的财物不至于匮乏。”诏令以发运使薛向主管均输、平准,范纯仁上言说:“现今效法桑弘羊实行均输法,而使小人搜刮百姓,制造怨恨祸乱。事情重大不可以速成,倘使想要急于成就事功,必定会被谄媚的奸邪之徒钻空子。”神宗留下奏章而不下达。
21.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 22.A 23.A
24.(1)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
(2)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
25.①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②然后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突出观点。③最后总结观点——君子应勤于治学。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假若有本来空虚却装作充实,本来没有却装作已有,掩饰自己的无能,忌恨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大话骗人的人,假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
“虚而为盈”“无而为有”句式相对,“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句式相对,“自矜自是”“大言欺人”为四字结构;“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中的“使”为表假设的连词,假使,其前应断开;“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侪辈”本句主语,其前应断开。
故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为: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
2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有尊敬劳动者之意”错。无尊敬之意,手工业者地位低下,一般人多歧视。
B.正确。含义不同。“笃”,一心一意/病重,沉重。句意: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的缘故/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
C.正确。含义相同。“殆”都表揣测,可译为恐怕、大概。句意:各位同学恐怕不至于这样/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吧!
D.正确。
故选A。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错。第二段只提到立志的重要性和不立志的危害,没有谈如何立志。
故选A。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学者”,求学的人;“旷废隳惰”,旷废学业,堕落懒散;“愒”,荒废;
(2)“大贤”,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害”,妨碍;“者……也”,表判断。
2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意思是“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可知,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
由“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意思是“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他固然可以欺骗人,别人果真就被他欺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无才能自居,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可知,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突出观点。
由“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意思是“各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可知,最后总结观点——君子应勤于治学。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即便是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古人所说:“假使做好事可是父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他,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如像这样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何苦却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假使做坏事可是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如像这样就做坏事,是可以的。做坏事就使父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也,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何苦却一定要做坏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点,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立定志向了。
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的缘故。跟随我求学的人,不是以聪明智能机警敏捷为高尚,却是以勤奋确实谦逊有礼为上等之选。各位同学试看你们同学当中,假若有人本来空虚却装作充实,本来没有却装作已有,掩饰自己的无能,忌恨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大话骗人的人,假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他固然可以欺骗人,别人果真就被他欺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无才能自居,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他固然以无能者自居,并且不求超过他人之上,他人果真就以为他是无能,有不尊敬崇尚他的吗?各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
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没有过失不重要,可是能够改过最重要。各位同学自己想想,日常也有缺少于廉耻忠信的德行吧?也有轻视于孝顺友爱的道理,陷入在狡猾奸诈苟且刻薄的习气吧?各位同学恐怕不至于这样。不幸或者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自知而误犯过错,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勤约束的缘故啊。各位同学试着反省,万一有近似这样的行为,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要仅仅凭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不相信我,且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怀着羞耻之心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错,那么我也绝望了。
(选自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有删改)
材料二:
以前孔子要住在九夷(边远之地),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如果是)君子居住在那里,(又)有什么简陋的呢?”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夷蔡之外,属于边远地区,还沿袭着过去的风俗习惯。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多天,却很安乐,并没有发现他们所说的简陋落后。只是这里的人们,结发于额头,说话似鸟语,住在深山里,穿着羊皮做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车子,没有高大的房子,也没有繁复的礼节,然而这是一种质朴、淳厚的古代遗风,这是因为古时候,法制还没有完备,人们不受礼法约束,就都这样了,并不能认为是落后啊。夷地的人他们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就认为他们落后,我不这样认为。
(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有删改)
26.A 27.C 28.C
29.①魏文侯拜他为师,西河地区(黄河以西地区)的人们恭恭敬敬地归附于他的德行(因他的德行而归附),把他同孔夫子相提并论,而没有一个人敢对他的言论妄加非议(违犯他的言论)。
②圣人的生命(身体)可以受到压抑,但道义(思想)却不能屈从;他的地位可以受到排挤,但名誉却不能改变(丧失)。
30.钱钟书认为《辩命论》阐发的义理在《运命论》中已完全表达,说明两者相承相通,一方面要遵循正道、坚守操守,另一方面要顺应天命、泰然处之。
【解析】
2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到了他的孙子子思的时候,虽然他还没有达到贤人所应具备的道德,富厚却已经足以保养高尚的志节,势力可以动摇人主,他游历所到达的地方,诸侯没有不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去登门拜访的,虽然登门拜访还有得不到宾客待遇的人。
“及”作谓语,“其孙子思”作宾语,动宾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BD;
“封”为“已养高”、“势”为“动人主”的主语,“诸侯”作“莫不结驷而造门”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C。
故选A。
2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同义”错误,“覆车继轨”指重蹈覆辙。
故选C。
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为改变世俗”错,原文为“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志士仁人们)将要用这种方法顺利地成就他们的志向而得到名声。没有“为改变世俗”的目的,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C。
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师”,拜(以)……为师;“归德”,归附于德行;“比之于”,同……相提并论;“间”,妄加非议。
②“抑”,压抑;“屈”,屈从;“排”,排挤;“夺”,改变。
3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刘峻《辩命论》树义(立义。闸发义理)已全发于此”,钱钟书认为《辩命论》阐发的义理在《运命论》中已完全表达。这说明两篇文章阐发的义理是相承相通的。
结合“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敦孝悌,立忠贞,渐礼乐之腴润,蹈先王之盛则,此君子之所急”可知,都提到要遵循正道、坚守操守;
结合“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君子居正体道,乐天知命,明其无可奈何,识其不由智力”可知,都提到要顺应天命、泰然处之。
参考译文:
凭借仲尼的才能,却不能在鲁卫两国得到器用;孔子应聘七十国,而没有获得一个君主的知遇;驰骋于蛮、夏的区域,受屈辱于公卿之门,是如此的不逢机遇。到了他的孙子子思的时候,虽然他还没有达到贤人所应具备的道德,富厚却已经足以保养高尚的志节,势力可以动摇人主,他游历所到达的地方,诸侯没有不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去登门拜访的,虽然登门拜访还有得不到宾客待遇的人。他的徒弟子夏,对儒学的造诣仅仅停留在升入堂屋(而还没有进入内室)的阶段,退休在家养老,魏文侯拜他为师,西河地区(黄河以西地区)的人们恭恭敬敬地归附于他的德行(因他的德行而归附),把他同孔夫子相提并论,而没有一个人敢对他的言论妄加非议(违犯他的言论)。所以说:平治与混乱是时运,贫穷与显达是天命,富贵和贫贱是际遇。然而后世的君子们,仅仅侍奉于一个君主,在一代一朝内叹息,屈原因此而沉入湘水,贾谊因此而发出悲愤,不也是错误的吗?然而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它的原因就在于乐天知命。所以遇上它而不怨恨,处于那种状况而不犹豫。其身可以被抑制,而道不能委屈;他的地位可以被排斥,但他的名分不可以被剥夺。因此圣人处于贫穷或显达之中如同处于一种情况。
忠厚直率,敢于冒犯君主,独立超凡,与世俗相违背,这是道理形势所使然的。所以树木如果高出树林,风必然把它摧断;土堆如果高出河岸,河流必然把它冲垮;品行高于平常人,众人必然非难他。前车之鉴不远,翻车是因为继续按着旧的轨道走。然而志士仁人仍然踏着它走而不后悔,执着它而不丢失,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志士仁人们)将要用这种方法顺利地成就他们的志向而得到名声。凡是迎合世俗、随便附合的士人,谗言献媚的债人,照着尊贵之人的脸色俯仰,在势利之间曲折宛转。他们说:名分与身体哪一个亲呢?得与失哪一个强呢?荣与辱哪一个珍贵呢?于是就弄干净他们的衣服,注重他们的车骑仆从(的规模),贪恋他们自己的财富,沉迷于他们自己喜好的音乐和女色之中,脉脉然显示出自以为得计的样子。
(节选自三国统·李成《运命论》)
食用稻粱,穿上狐皮衣裘,观看奇妙精美的舞蹈,聆听云和良材制作的琴瑟演奏,这是百姓生活的需要,并不是要求取什么才这样干。建立深厚的孝悌之情,树立忠贞的节操,接受礼乐的浸润、熏陶,遵循先王的典则,这是君子生活的需要,并不是要求取什么才这样干。这样,那么君子遵循正道,实施正道,乐从天道的安排,安守自身的命运。他们明白面对命运无可奈何,懂得兴衰荣辱并不依赖人的智慧和力量。因此福庆逝去而不去寻找,祸殃来临而不去抗拒,能够生存也不特别喜悦,面对死丧也不感到忧戚。处在富贵当中,不会得意忘形、目空一切,对于想要得到的东西,不会寝食不安、极力追求。这样的话,哪会有江都相董仲舒《悲士不遇赋》这类的文章出现啊!
(节选自南朝梁·刘峻《辩合论》)
31.A 32.A 33.C
34.①贤能的人认为范氏没有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肖的人认为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
②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
35.①太宗知道马周有才能,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这体现了“知而用之”。
②对马周推荐的人才,太宗都很满意,这体现出“任而信之”。
【解析】
3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太宗当天就要召见马周,马周还没有赶到,便派使者催促了四次。到谒见时,太宗同他谈得很高兴,便把他安置在门下省,授予监察御史的官职,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
“凡”为副词,修饰“四度”,为状语,应在句首,前面断开,排除BC;
“门下省”是部门,固定称谓,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都是指‘对父母不孝顺的人’”错误。“不肖”是指“不贤的人”。句意:不贤的人退去。/范中行氏尊重贤人而看轻不贤的人。
B.句意:我想要让爵中的酒变坏。爵: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
C.怪:意动用法,感到奇怪;形容词,奇怪。句意:太宗奇怪常何会有这样的才能。/真是令人奇怪啊!
故选A。
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孔子认为假如范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它就不会灭亡了”错误,原文有“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范中行氏灭亡的原因是“尊重贤人但不能用他,看轻不肖的人但又不能赶他走”,二者都恨他。可见孔子不是认为假如范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它就不会灭亡了。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不己用”,宾语前置,“没有重用自己”;“贱”,看不起、看轻;“仇”,仇恨。
②“于”,对于;“暂时”,一会儿、短时间;“不见”,不见面。
3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可概括出,太宗知道马周有才能,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这体现了“知而用之”。
结合“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可概括出,对马周推荐的人才,太宗都很满意,这体现出“任而信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屏退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互相违背,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那照蝉的人,他的工作在于点亮灯火,摇动树身而已;如果灯火不亮,那么即使摇动树身,也毫无好处。现在君主中如果有人能使自己的德行贤明,那么天下的人投奔他就会像蝉扑向明亮的火光一样了。
材料二:
桓公问管仲说:“我想要让爵中的酒变坏,俎上的肉变坏,如此做能不妨害我的霸业吗?”管仲回答说:“这自然不是最尊贵的行为;可是对于霸业却没有什么妨害。”桓公说: “怎样才算是妨害霸业呢?”管仲回答说:“不知道谁是贤能的人,对霸业有妨害;知道了又不能用他,对霸业有妨害;用了又不能给予以相当的职责,对霸业有妨害;给予以相当的职责而又不信任他,对霸业有妨害;虽信任他又让小人参与其中,对霸业有妨害。”桓公说:“好的。”子路问孔子说:“要怎样才能治国?”孔子说:“在于尊重贤人而看轻不肖的人。”子路说:“范中行氏尊重贤人而看轻不肖的人,为什么还会灭亡呢?”孔子说:“范中行氏尊重贤人但不能用他,看轻不肖的人但又不能赶他走,贤能的人认为范氏没有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肖的人认为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人埋怨他,不肖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都摆在他的面前,范中行氏虽然不想灭亡,又怎么能办到呢?”
材料三:
马周,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他到京师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当时唐太宗要百官上书讲政事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二十多件事情,让常何上奏朝廷,事事都很合太宗心意。太宗奇怪常何会有这样的才能,便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并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家里的一位叫马周的宾客代我写的。”太宗当天就要召见马周,马周还没有赶到,便派使者催促了四次。到谒见时,太宗同他谈得很高兴,便把他安置在门下省,授予监察御史的官职,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马周机敏善辩,擅长于陈奏,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
36.C 37.C 38.D
39.①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
②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人世间的人物,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念而使他不长寿呢? 40.①相貌奇,他长相纤瘦、两眉相连,长手指。
②经历奇,去世时的奇异经历(或因父名犯了“讳”未获许参加科举)。
③行为奇,作诗时骑瘦骡、投锦囊等一些奇异举动。
④志趣奇,不在意自己的作品留存传世。⑤才华奇,他的诗构思奇特,被人效法却无法被超越。
【解析】
3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蟠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
“长吉将死时”,偏正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D;
“持一板”,动宾结构,“一板”作“持”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B。
故选C。
3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A.正确。
“状长吉之奇甚尽”的“状”,描写,描摹情状;句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的“状”,景色,景状;句意: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
B.正确。
C.“含义相同”错误。
“上灯,与食”的“与”,给;句意: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
“失其所与,不知”的“与”,亲附,结交;句意: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
故选C。
3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最终没有走上仕途”错误,文段二中有“补太常寺协律郎”之语,可见其曾入仕为官。
故选D。
3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①“止”,使……止,制止;“待”,等待;“竟”,最终。
②“宜”,应该;“愈”,胜过;“何……耶”,固定结构,表疑问,“为什么……呢”。
4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可知,李长吉相貌奇,他长相纤瘦、两眉相连,长手指。
由“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可知,李长吉经历奇,去世时的奇异经历(或因父名犯了“讳”未获许参加科举)。
由“恒从小奚奴,骑駏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可知,李长吉行为奇,作诗时骑瘦骡、投锦囊等一些奇异举动。
由“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可知,李长吉志趣奇,不在意自己的作品留存传世。
由“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可知,李长吉才华奇,他的诗构思奇特,被人效法却无法被超越。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写了《李长吉集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李长吉嫁入王家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几乎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人,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最密切。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凑合成篇,把符合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骡子,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铺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移置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骡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也随意丢弃,所以沈子明家保存下来的李贺诗作只有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蟠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马上召你写篇楼记。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并不痛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有烟气袅袅向上空升腾,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嘒管的演奏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嫁入王家的姐姐不是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她所见到的确实是这样。
唉!天空碧蓝而又高远,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上天这么高远,天帝这么尊贵,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人世间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有删改)
李贺字长吉,是皇族郑王的后代。他父亲叫李晋肃,他因为这(避讳父名)不前往参加进士考试,韩愈为他写了一篇《讳辨》的文章(为他可以参加进士作辩解),他最终也没有前往考试。他才思灵敏快速,尤其擅长写诗歌。他的构思风格像高山陡崖,千丈耸立,当时文人追随效法他,没有能近似的。他填写的乐府歌词有几十篇,直到宋代黄门云韶部的乐师,没有不诵读的。他被任命为太常寺协律郎,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
(《旧唐书·李贺传》)
41.D 42.A 43.C
44.(1)(而且)又将迁徙的犯人流放到此地,这些人都是些无赖之徒,正好骚扰边境,哪能有益于排兵布阵!
(2)希望陛下另外选择可以立为可汗的高昌王子,让他成为高昌的一国之主,子子孙孙,感念陛下的大恩大德,永远做大唐帝国的藩王。
45.①都认为应该再立高昌国王。②都认为应保留高昌属国地位而非设置行政区域。③保全高昌有利于宣扬散播唐朝威德。④都认为将高昌设为州县消耗财力、物力、人力,且得不偿失。⑤怒不迁众,抓获叛逆者治罪,安抚其他百姓。
【解析】
4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要是贪图高昌的土地将它改置成唐的州县,那就必须要有一千多人常年在那里镇守,几年一换,来来往往死掉十分之三四,置备衣物,远离亲人。
“为”的宾语是“州县”,“州县”后断句,排除BC;
“千馀人镇守”为主谓结构,中间不断开,排除A。
故选D。
4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文中“乙卯”为纪日,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为纪年。
故选A。
4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郭孝恪一直追击他到遇索山才凯旋”错误。郭孝恪追奔到遇索山,追击的是处密部众,而不是乙毗咄陆可汗,陈述对象有误。
故选C。
4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谪徙”,迁徙流放;“边鄙”,边境;“行阵”,排兵布阵。
(2)“高昌子弟可立者”,定语后置,应为“可立高昌子弟”;“君”,成为君王;“负荷”,承受,此处可译为“感念”。
4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罪止文泰可矣,宜抚其百姓”“叛而执之,服而封之”可概括为:都认为怒不迁众,抓获叛逆者治罪,安抚其他百姓。
依据“存其社稷,复立其子”“愿更择高昌子弟可立者,使君其国,子子孙孙,负荷大恩,永为唐室藩辅”可概括为:都认为应该再立高昌国王。
依据“今若利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须千馀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违离亲戚,十年之后,陇右虚耗矣。陛下终不得高昌撮粟尺帛以佐中国,所谓散有用以事无用,臣未见其可”“陛下兴兵取高昌,数郡萧然,累年不复;岁调千馀人屯戍,远去乡里,破产办装。又谪徙罪人,皆无赖子弟,适足骚扰边鄙,岂能有益行阵!所遣多复逃亡,徒烦追捕。加以……奈何糜弊本根以事无用之土乎”可概括为:都认为将高昌设为州县消耗财力、物力、人力,且得不偿失。
依据“存其社稷”“且陛下得突厥、吐谷浑,皆不有其地,为之立君长以抚之,高昌独不得与为比乎”可概括为:都认为应保留高昌属国地位而非设置行政区域。
依据“则威德被于退荒,四夷皆悦服矣”“叛而执之,服而封之,刑莫威焉,德莫存焉”可概括为:都认为保全高昌有利于宣扬散播唐朝威德。
参考译文:
材科一:
太宗想将高昌改为州县建置,魏徵劝谏说:“陛下刚即位时,文泰夫妇首先来到朝中拜谒,此后逐渐骄傲自大,所以加以诛伐。只问罪文泰一人就可以了,应当安抚高昌百姓,保存其社稷,宽宥他的儿子并立他的儿子为可汗,那么皇上的恩德就可以达到荒远的地方,周边国家就都会心悦诚服了。如今要是贪图高昌的土地将它改置成唐的州县,那就必须要有一千多人常年在那里镇守,几年一换,来来往往死掉十分之三四,置备衣物,远离亲人,十年以后,陇右一带将耗费殆尽。陛下最终还是不能得到高昌的一点粮食一丝布匹来供给大唐,这就是所说的分散有用的资财来供奉无用的东西,我觉得不可行。”太宗没有听从魏徵的意见,九月,将高昌所在地改置成西州,把可汗浮图城改置成庭州,并各设所辖县。乙卯日,又在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留下兵力镇守。
材料二:
癸酉日,唐朝廷任命凉州都督郭孝恪兼任安西都护、西州刺史。高昌旧部与镇兵以及迁徙流放的犯人都居住在西州,较为混杂,郭孝恪诚心诚意抚慰治理,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杀死沙钵罗叶护以后,吞并其部众,又袭击吐火罗,并将其灭掉。自恃强大,于是开始骄傲自大,拘留了唐朝的使者,侵扰西域地区,并且派兵进犯伊州,郭孝恪率二千轻骑兵从乌骨拦击,将他们打得大败。乙毗咄陆又派处月、处密二个部族围困天山,孝恪将其击退,一直追到遇索山,收降处密部众而后凯旋。
起初,平定高昌以后,唐朝每年征发一千多名士卒驻守在当地,褚遂良上奏,认为:“自古圣王治理天下,都是先华夏而后四方边族。陛下派军队攻取了高昌,当地数郡一片萧条,多年恢复不了;又每年征调一千多人驻扎戍边,远离乡土,破产来置备行装。而且又将犯人流放到此地,这些人都是些无赖之徒,正好骚扰边境,哪能有益于排兵布阵!这些人又多次逃亡,白白地增加追捕的烦恼。再加上一路上所经过的地区,千里大沙漠,冬季风吹如刀割,夏季风吹如火烧,行人来来往往,遇见这种情况往往难逃一死。假使张掖、酒泉有烽火报警,陛下难道还指望用高昌的一个兵一斗粮吗,最终还是要征发陇右各州兵马粮草赶赴救援。然而河西地带,是我大唐的心腹;高昌,不过是他人的手足;为什么要荒废根本来占有无用的土地呢?而且陛下打败突厥、吐谷浑后,都没有占有他们土地,而为他们重立君长加以安抚,唯独高昌不能与他们相比吗?叛离者将其抓获,服顺者封授他们官职,刑罚没有比此更威严的,恩德没有比这更高厚的。希望陛下另外选择可以立为可汗的高昌王子,让他成为高昌的一国之主,子子孙孙,感念陛下的大恩大德,永远做大唐帝国的藩王。内部安定外围宁静,这不是很好的事吗?”太宗没有听从他的意见。等到西突厥进犯,太宗十分后悔,说道:“魏徵、褚遂良都劝朕再立高昌国王,朕不采纳他们的建议,如今正是咎由自取呀!”
46.B 47.D 48.D
49.(1)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
(2)(臣)不敢欺骗贵国,(大王)尽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敝国随时听候命令迁出九鼎。
50.①向齐求救,用献鼎为诱(做交换),借兵退秦救国。
②巧设两道难关说退齐王。一是九鼎巨大,运输人力物力,难以解决;二是运送的路线无法确定。将违约责任推给齐国,打消齐国索鼎念头,助周化险为夷。
【解析】
4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王暴虐无道,要兴师威胁周君,并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内部寻思对策,认为与其将九鼎交给暴秦,不如送给贵国。
“……也”是句末语气词,故应在“也”后断开,排除CD;
“与秦”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不若”表假设,其前断开,排除A。
故选B。
4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危乎高哉” 的“危”意为“高”。句意:何其高竣,何其峭险!
C.正确
D.错误,“与”意思相同。“则与斗卮酒”的“与”也是“给予”。句意: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
故选D。
4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为此替齐王担忧,一心想帮齐国解决运鼎难题”错误。原文“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甄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可知,并非真正替齐王担忧、设身处地帮齐国解决运鼎难题。颜率是让齐王知难而退,巧妙地将违约责任推给对方。
故选D。
4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虽”,虽然;“衰”,衰微;“未可问也”,判断句式。
(2)“疾”,尽快;“所从”,从哪条路;“迁”,迁出。
5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秦兵罢”可知,向齐求救,用献鼎为诱(做交换),借兵退秦救国。
由原文“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可知,巧设两道难关说退齐王。一是九鼎巨大,运输人力物力,难以解决;二是运送的路线无法确定。将违约责任推给齐国,打消齐国索鼎念头,助周化险为夷。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楚庄王攻打陆浑之戎,于是到达雒水边,在周王的疆界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问楚庄王。楚庄王问鼎的大小与轻重。王孙满说:“这决定于君主的道德而不在于鼎的本身。往昔夏朝正当有德的时候,远方的人把各种东西画成图像,九州的长官贡献了铜,铸成鼎,把各种东西的图像铸在鼎上,各种事物都得以备载,让人民认识神道与邪恶的东西。因此人民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有危害的东西。魑魅魍魉,这类鬼怪都不会遇到,因而能够使上上下下的人们和睦相处以领受上天赐予的福分。桀德行昏聩惑乱,鼎迁到商朝,经历了六百年。商纣王残暴肆虐,鼎迁移到周。德行美好光明,鼎虽小,分量很重;如果奸邪昏乱,鼎虽大,分量很轻。上天赐福给明德的君王,总有终结的日子。成王把鼎安顿在郏鄏,占卜的预言说可传三十代,享年七百年,这是天意决定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
材料二:
秦国发兵逼近周境索取九鼎,周君为此忧惧不安,将此事告诉了颜率。颜率说:“君王不必忧虑,可由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求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王暴虐无道,要兴师威胁周君,并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内部寻思对策,认为与其将九鼎交给暴秦,不如送给贵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赢得美名;如得到九鼎这样的重器,又获得巨大的实惠。但愿大王能认真考虑!”齐王听了非常高兴,立刻派遣五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军因此退兵。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时,周君又一次忧虑不安。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东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甘愿将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从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颜率说:“不行。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沙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不行。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之中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周王室也正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九鼎,并不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的,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九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还需要有士兵工匠等人力、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作为配套。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齐国。所以我私下在为大王担忧。齐王说:“贤卿多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颜率赶紧解释说:“我不敢欺骗贵国。大王尽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敝国随时听候命令迁出九鼎。”齐王只好停止索要九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8 文言文阅读之双文本阅读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全国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6,D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7 文言文阅读之杂史、散文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全国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2,C 6,D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6 文言文阅读之纪事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全国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6,B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