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1 诗歌鉴赏之语言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1 诗歌鉴赏之语言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01
    21 诗歌鉴赏之语言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02
    21 诗歌鉴赏之语言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1 诗歌鉴赏之语言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

    展开
    这是一份21 诗歌鉴赏之语言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摇”“滴”二字用得极好,烘托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卷

    21 诗歌鉴赏之语言类

    1B    

    2”“二字用得极好。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说法错误,此联是说作者月下沉思久久不归,思念古人,感叹如今能与古人相通的人真是太稀少了。相接在此处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本题考是一道炼字类试题,炼字类试题要从字义、手法、情感等角度作答,考生要解释字的深层含义,明确手法,同时要注意结合诗句分析手法的作用和炼字的效果。

    首先判断哪些字用得好,一般选取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此句选取”“两个动词,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判断有无使用手法,这两句描绘了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一幅画面。城是不会的,但凉风发,水摇,影摇,仿佛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像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似的。,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使得静态的景物画面有了生机和活力,是化静为动的写作手法。

    最后分析表达效果,这两字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毕露,异趣横生,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

    3C    

    4.(1运用比拟的手法;(2)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云层逐渐遮蔽日光,化作山雨,风卷起潮水涌入田头的景象;(3)烘托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苦。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技巧,品味诗人情感的能力。

    C颔联通过虚写回忆了……历阳旧游的美好场景错误,前一句京邑旧游劳梦想是回忆京邑旧时同游,是虚写;后一句历阳秋色正澄鲜是实写历阳

    秋色正浓。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炼句的能力。

    云衔日脚成山雨,风驾潮头入渚田意思是云层渐渐掩盖住太阳,化作山雨倾泻而下;风卷起潮水涌入田间地头。前一句写云如何一点点变成雨,意思是用嘴含,这本是动物的行为动作,此处用来形容云一点点遮蔽日脚;后一句是写潮水如何涌入田间地头,意思是驾驶,本是人的行为动作,此处用来形容风卷潮水涌入田间的情形,由此可知,这使用比拟的手法,将雨来以及潮水涌流的情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最后体会情感效果。由诗歌题目可知,刘禹锡收到好友张籍一首七言诗后所作的答诗,颔联展现二人友谊之深,尾联表达自己孤身一人的寂寞和知音不得见的无奈与惆怅之情,由此可见,颈联所写自然景象则是对友人深切思念之情的烘托。

    5B    

    6全诗的诗眼是,叙事写景抒情皆由此出。首联写过尽险滩,心胸开阔,暗含颔联和颈联写景,江天一色,苍茫一派,鹘飞鱼腾,壮奇景象寄寓骀荡襟怀;尾联写奉诏东归,诗人预感将身担大任,更难掩要有一番作为之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表明诗人已到了绝境之中理解错误。失途穷意为失穷途,指出险滩之后路途坦荡,豁然开朗了。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诗眼的能力。

    首联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是回顾到达夷陵之前,船过三峡时的惊心动魄的情景。当闯过这些险滩到达夷陵的时候,惊魂甫定、充满喜悦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颔联写夷陵地段江面的壮阔。此时站在船头,极目远望,山平水远,江天一色,苍茫一派;而且回顾来路,指点眼前,峡内峡外两相对比,确有地辟天开之感。所以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既是从阔远的画面上来描绘夷陵江面的景色,更刻画了初出三峡时那种豁然开朗、乍喜还惊的心情,生动传神。

    颈联摄取了江面上一组美丽奇特的画景。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是说雄鹰振翮奋飞,追风逐浪,掠岸而去;大鱼腾跃出水,几乎要凌空而上。。前句中,字可见江面之宽,字可见鹰飞之迅;后句中,字状鱼之活泼,欲凌空,更形腾跃之势。此联与上联互相映衬,由远及近,由虚而实,将夷陵江面壮而又奇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壮奇景象寄寓骀荡襟怀。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诗人喜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船行出峡,一心胸为之开朗,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但另一方面更是对故乡的渴想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自慰之感,所以不由高唱三丈黄旗舞便风黄旗此处指诗人坐船上的旗帜。便风是顺风。沿江而下。轻舟顺风,旌旗猎猎,是令人惬意的。诗人这次奉诏还朝廷对,或许能向皇上倾吐报国的襟怀。诗人预感将身担大任,更难掩要有一番作为之

    由此可见,全诗的诗眼是,叙事写景抒情皆由此出。

    7D    

    8横云岭外千重树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别业地处大山之中,远离尘嚣,环境清幽。

    运用对比手法,千重树、一两家,通过数量词的运用,形成强烈的反差。

    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前句写视觉,后句写听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衬托,清澈的流水,不但不会让人感到喧闹,反而平添了一种宁静气氛。

    远近结合,前句写远景,后句写近景,远近和谐,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在巍峨高山、苍翠古树的背景中,零星地分布了几户人家,流水、绿树、人家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水墨画卷,创设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气氛,表达诗人的赞美之情。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D .“对朋友的艳羡之情错误,县如花悬在半空的花,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之情。

    故选 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横云岭外千重树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横云岭”“千重树说明别业地处大山之中,远离尘嚣,环境清幽。

    千重树、一两家,通过数量词的运用,形成强烈的反差,那么庞大的一片对那么渺小的一点,这就使对比更加别致了。

    前句横云岭”“千重树写视觉,后句流水声写听觉,放眼望去,巍峨的高山,高大的树木让人视野开阔,加上山中潺潺的水声,使人感到景色的美丽,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衬托,清澈的流水,不但不会让人感到喧闹,反而给景色平添了一种宁静气氛,让人置身美景中,对美景赞叹不已。

    前句横云岭外千重树写远景,放眼望去,远处山高耸入云,茂密的树林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尽头;后句流水声中一两家写近景,眼前,在这山旁边,稀稀落落的有几户人家,这几户人家使画面更加美好,远近结合的描写,使景物和谐温馨,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巍峨高山、苍翠古树的背景中,零星地分布了几户人家,流水、绿树、人家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横云岭”“千重树”“流水声”“一两家诗人把这四种景物巧妙地结合,创设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气氛,使人对这里的景物流连忘返,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郎士元在这风景优美的半日吴村所建宅院的赞美之情。

    9D    

    10写景以白描为主,风格自然恬淡,清新流畅。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团扇美如圆月,头巾薄如轻烟的,既是状物,又暗示了作者轻快的心境。融情于景,诗人写纨扇”“纱巾、树荫、雨后气象,情景轻快优美,表达了作者自然舒畅的心境。即事抒怀,诗人借弄笔”“浅醉”“闲眠”“听蝉表现自己闲暇生活中的悠闲惬意。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此词题材相似错。该词是闲适词,与写人生失意之态的词题材并不同。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这二句写景,写槐树叶子用一个字,写树冠长大,用阴初合;写雨后天气,用清润二字,可见以白描为主的手法写景,风格自然恬淡,清新流畅。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细绢织成的团扇美如圆月,轻薄纱巾被风吹得起伏飘动像轻轻的烟雾一样。运用比喻,生动形象,以两种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季节。第一句写美如圆月的团扇,第二句写薄如轻烟的头巾,这都是夏天所适用的。扇美巾轻,可以驱暑减热,事情显得轻快。团扇美如圆月,头巾薄如轻烟的,既是状物,又暗示了作者轻快的心境。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以两种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季节。写美如圆月的团扇和薄如轻烟的头巾,这都是夏天所适用的。扇美巾轻,可以驱暑减热,事情显得轻快。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这二句写景,也贴切季节。夏天树阴浓合,梅雨季节,放晴时余凉余润尚在,这都使人感到宽舒。融情于景,诗人写纨扇”“纱巾、树荫、雨后气象,情景轻快优美,表达了作者自然舒畅的心境。

    弄笔斜行小草,钧帘浅醉闲眠,由上片的物、景写到人,由静写到动。在这里,诗人却以写字表现闲适之情,醒时弄笔写细草,表示闲适,醉眠时挂起帘钩迎凉。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正是濒湖住宅的清凉、洁净的境界,明晰地表现了这一份闲暇,明显不同于往日作者的压抑、苦闷。即事抒怀,诗人借弄笔”“浅醉”“闲眠”“听蝉表现自己闲暇生活中的悠闲惬意。

    11D    

    12第四句以名剑干将利刃新发,比喻浑邓州虽然年少,却有极高的才能。这是鼓励他建功立业。第八句运用典故,想象浑邓州巡视属县时菊潭的菊花散发芳香,这是祝愿浑邓州治理好属地,进而受到皇帝嘉奖。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以令人凄恻哀婉的景象反衬了浑邓州的得志错。不是以哀景反衬浑邓州的得志,而是哀景衬哀情,表达送别愁绪。从秋风劲、云寒来看,景象并不令人凄恻哀婉,这也不是反衬。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第四句利刃发干将的表面意思是干将剑有着锐利的刀刃,实际上指的是浑邓州少年意气、志气满满的潇洒形象,比喻浑邓州虽然年少,却有极高的才能,表达对浑邓州少年得志的欣赏赞美之情。这是鼓励他建功立业。

    第八句露冕菊潭香运用典故表面写郭贺治政有方,被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实际借用这个典故想象浑邓州巡视属县时菊潭的菊花散发芳香,这是祝愿浑邓州治理好属地,表达诗人对浑邓州的祝福,认为他也可以治政有方,拥有佳绩,进而受到皇帝嘉奖。

    13D    

    14.韦诗末句融情入景,暗扣标题京师,寄思念于想象中的故园寒食芳草菱萋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诸弟和故园的怀念之情;作为结句,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孟诗末句点出寒食节日独特内涵,用不独二字,暗含两种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节日境况的对比:寒食禁火,对于富人来说,是为了纪念先贤介子推;而对于贫家,却包含着太多难堪的辛酸。对比中满含自嘲意味,表现作者对贫居者深深的同情,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不平。在亦谐亦庄的语气中,收束全文,耐人咀嚼品味。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D.“两首诗用语朴实清雅错误,语言特点方面,韦诗偏于清雅闲淡,孟诗偏向朴实;表现远在他乡孤苦无依的凄凉之情错误,韦诗主要表现孤独之情,两首诗都没有表现无依之意。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韦诗末句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意思是: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融情入景,表现了诗人对诸弟和故园的怀念之情。手法上,末句以景结情,意犹未尽,含蓄蕴藉,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孟诗末句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意思是: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点出寒食节日独特内涵。使用对比手法,富人寒食是为了纪念先贤介子推;贫困人家,却包含着太多难堪的辛酸。此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亦谐亦庄,耐人咀嚼。

    15B    

    16.意思:上天还(为我)留着陶渊明那样的隐居之所。

    作用:内容上:使用东篱的典故,含蓄地表明自己和陶渊明一样有高洁的操守与志向。天留运用拟人,写出天之多情,特为诗人留下隐逸之所,含蓄地抒发作者见到居所的欣喜庆幸。结构上:呼应开篇折腰之典故,又为下文写归隐后的团聚之乐做了铺垫。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写出花与山之间相亲相爱之意趣理解错误,运用了移情入景的写法,这句话表达的是人与花、人与山相亲相爱、互相喜欢。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涵、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

    意思:

    万古东篱天留在的意思是,上天还(为我)留着陶渊明那样的隐居之所。

    作用:

    内容上:万古东篱天留在东篱用来代指隐逸者的居所,出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是隐逸者的代表,他远离官场,回归田园,表现了高洁的志趣,而作者使用东篱的典故,含蓄地表明自己和陶渊明一样有高洁的操守与志向。

    天留运用拟人,写出天之多情,天留在,庆幸上天多情,为我留下这美好的所在,说上天特为诗人留下隐逸之所,含蓄地抒发作者见到居所的欣喜庆幸。

    结构上:此句中东篱与开篇的折腰典故互相呼应,都是运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自己的品格和人生志趣;同时此句也为曲终一家团圆的欢乐场面做铺垫:曲终处,作者选取了隐居生活中最为打动人心的一个场面来描写,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妻儿家人欢聚一堂,谈天说地,笑语不断。

    17B    

    18.宋诗重理,朱熹认为理趣的表达应自然而不刻意。诗句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意为:眼前出现的景象,全都成了美妙的佳句,如同彩云般的锦缎,哪里还用人为剪裁?朱熹眼前出现的景象,全都成了美妙的诗材,无须剪裁,自然天成。表面写景色之美,内里却也写出了理趣的创作理念。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B.“用前句之疏形下句之密错误。稚杉绕麓千旗卷,野水涵空一鉴开意为:环绕山脚的幼杉,就像无数旗帜漫卷;映照天空的野水,宛如一面明镜敞开。诗人在此采用了比喻手法,将杉树和野水分别比作旗帜和明镜,应是用前句之密形下句之疏。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做这道题首先要弄懂题干未觉诗情与道妨”“尽除理障出理趣这两句的意思。诗情指诗歌抒发或寄寓的情感,指诗歌阐发或蕴含的道理;理障指阻碍真知的错误思想,理趣指饱含至理的思想情致。这两句是说,在诗歌中,抒情和说理二者并不会相互妨碍,排除阻碍或者换一种角度就能领会理趣。

    其次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体会诗情。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的意思是:眼前出现的景象,全都成了美妙的佳句,如同彩云般的锦缎,哪里还用人为剪裁?朱熹眼前出现的景象,全都成了美妙的诗材;这些佳句更是无需剪裁,自然天成。

    最后分析尾联中传递出的理趣。结合诗歌标题和前面几联可知,本诗是朱熹途经新喻县,看见此处风景秀丽,顿感心旷神怡的即兴之作。诗的前四句描摹山野景象,令人如入画境;后四句抒发愉悦心情,更让人感悟深刻。诗人表面写景色之美,却又不受眼前境况的束缚,貌似不经意间的诗句,却饱含理趣

    19B    20两首诗都因事而作,有感而发。《买花》叙写京城贵游不惜重金买牡丹花的现实,揭露了社会矛盾;《观刈麦》叙写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的境况,指责了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

    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有讽喻现实、补察时政的意图。

    【解析】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B诗人对种花人田舍翁寄寓了深切同情有误,种花人精心呵护牡丹,是为了让花的颜色和以前一样鲜艳,这样能卖个好价钱,表现了主人对牡丹的爱护和珍惜。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买花》分两层。

    第一层是前十四句,写京城贵游买花。

    前四句写买花去的场面。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奔驰着喧闹不已的车马。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地赶去买花。农村中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却忙于买花。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两句,写这些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移花而挥金如土。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写一株开了百朵花的红牡丹,售价竟八万,其昂贵的确惊人。上张幄幕庇……移来色如故四句写主人对牡丹的珍惜,以期卖个好价钱。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写家家以弄花为习俗,人人执迷不悟。

    第二层是后六句,写田舍翁看买花。当诗人目睹买花者挥金如土,发出人人迷不悟的感慨时,忽然发现了一个田舍翁低头独长叹。诗人从田舍翁低头的表情与长叹的声音看到,仅仅买一丛的深色花,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这些买花者的衣食住行,都来源于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赋税。诗人都因事而作,有感而发,叙写京城贵游不惜重金买牡丹花的现实,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观刈麦》分四层。

    第一层四句意为: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二层八句,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头顶烈日,挥舞镰刀割麦的辛劳收麦场面。

    笫三层八句,写一个贫妇人被捐税弄得破产,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观刈麦》一诗因事而作,有感而发。诗中除了描写刈麦者,还描写了一个拾麦者。诗人叙写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的境况,指出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所以,这两首诗都有讽喻现实、补察时政的意图。

     


     

    相关试卷

    24 诗歌鉴赏之对比阅读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 这是一份24 诗歌鉴赏之对比阅读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共8页。

    23 诗歌鉴赏之情感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 这是一份23 诗歌鉴赏之情感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意,①情感真挚悲切,①思念故乡的伤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 这是一份22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全解全析)(通用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比喻,从用词上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