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名句默写-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试卷版)(新高考版)
展开
这是一份25 名句默写-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试卷版)(新高考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完成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卷25 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以木材经过墨线的比量就直,刀斧经过磨砺就锋利为譬喻,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希望和仙人携手遨游世界,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于世间的愿望,但最终只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人们推崇的榜样,也是后人传颂的对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就表现出了文人对于“英雄”的缅怀之情。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展现了一幅壮观的金陵江山图。(2)姚鼐《登泰山记》中,表现因气候恶劣而难以攀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其实啸只是一种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啸”兴盛于魏晋,如“________________” ;唐宋时期,文人的吟啸已经不多了,但仍能听到一丝余音,如“______________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了叠字,表现了回乡之路的无边无际。(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助“鸿雁”“鱼龙”两个意象表达了无法用书信传情之意。(3)“酒”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诗人常用它来纾解愁苦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最早表述来自于《老子》第三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2)古人善于用典,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 ,_____”两句就运用了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信之意,表达了两人音信断绝,相思无着落的惆怅。(3)《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运用反衬手法,通过衣服上的图画,反衬人物内心孤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石钟山记》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警语“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告诫人们在对事物作结论前要注重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可妄加臆断。(3)杜鹃,又名子规,相传是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其啼鸣声哀婉凄切。杜鹃、子规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用典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减。(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两句抓住了日出时色彩的瞬间变化,静动有序,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3)长江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常借其表达时间意识、生命感悟,如“_______,_______”两句。7.完成默写。(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宋文帝刘义隆或许也想像父辈一样征战沙场,“____________”,但因轻率举兵,虽有“____________”的雄心,却最后落得“____________”的下场。(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诗人在日落时分流连孤松的画面,体现出诗人的耿介之志。(3)“浮云”意象意蕴丰富,比如隐喻鄙视功名利禄的精神气度,比喻奸邪小人,比喻人的漂泊迁徙等。该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杜牧运用铺陈排比来论说“秦爱纷奢”,最后得出结论,这些“纷奢”的行为使百姓“_________”,而秦朝统治者却“_________”。(2)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芙蓉”象征着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深受诗人喜爱,“芙蓉”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们常常将育人与树木互喻,《种树郭囊驼传》中说,要保持树木的天性,就要“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对培养孩子颇有启发意义。(2)《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和《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两句都注目于长江景色的广阔和宁静。(3)茶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与茶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义相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为政者只有善待百姓,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_________”,则秦可能江山永固;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动用刑罚“_________”,方能让百姓心悦诚服。(3)“鹿”因其恬淡、惬意且安静的生活习性而受古人青睐,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诗人梦醒后回到现实,失去了梦中的美好景象。(3)“莺”这一意象常见于古诗文中,被赋予了丰富内涵,文人墨客在古诗文中或对莺的生活习性进行细致的描摹,或表达对“莺”的赞美之情,或借以抒发对春光的赞美,或引以为喻来表现所咏之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了比喻手法指出统治者必须重视民心向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约会时情态,用墨精简,却反映出人物不同的、鲜明的个性。(3)古代诗词中常用“角”声来渲染环境或者烘托心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坐观日出时,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落笔在天地相接的地方,写出了云层和太阳初升时的色彩变化过程。(2)在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主人不轻易延客之意,又表达了客至的欣喜之情,生活气息浓厚,也足见两人的交情之深。(3)古人常把“丝竹”这一代表音乐的意象写入诗文,借此来表达内心的各种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无衣》中从“________________”至“修我矛戟”,到最后“________________”,描绘士兵磨砺兵刃、整装待发的情景。(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问孔子“何哂由也”,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答了曾皙的问题。(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古人用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悠然自得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思而不学则殆”阐明了学和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理。(2)《列子•汤问》中的“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两句都是化用此句。(3)“青青”在古诗文中往往用来形容绿色,比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又如“________,________”。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钟山记》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2)杜甫在《客至》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主客对饮,并招呼邻翁助兴,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3)《蜀道难》中,李白借“五丁开山”的典故描述蜀道来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写诗人这种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在提醒人们,遇见有才能的人要向他们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3)诗人常借“山”表达复杂心理,或写报国无门的哀伤,或写对亲友的惦念,或借山与人相依之情写寂寞凄凉的处境,如唐代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实,并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写女子盛装丽服、笑语盈盈、暗香浮动的观灯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多次描写月亮,烘托气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仅以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雪中登泰山的艰辛甚至危险,用语精准洗练。(2)王实甫《西厢记》送别一幕中的《端正好》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写杨花的名句“点点是离人泪”。(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有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体现出了屈原以“香草”象征高洁品质这一手法。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师说》中阐明老师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表明诗人身处官场却心系田园的情怀。(3)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______,______”。(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的行事准则,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3)古诗中常有“沧海”这个意象,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如“______,______”。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太阳在将要升出海面时色彩的动态呈现过程。(2)追崇先贤,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体现了对诸葛亮忠贞不渝、鞠躬尽瘁品格的仰慕之情。(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得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_________”或“_________”。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___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无际。(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通过记叙自己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指出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须有质疑求实的精神,切忌“_________、_________”。(3)银河又称银汉、河汉、星汉、明河等,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早晚采集芳草来表现诗人对“志洁”的坚守。(2)“天下”既可指四海之内,又可指所有的人。“天下”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庖丁解牛》中的解牛之“道”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异曲同工。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师说》中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登高临水常常诗兴大发,留下众多佳句,如《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3)古人诗词中常用叠词,或摹写声音或描绘形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姜夔《扬州慢》中体现“黍离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人生的意义便是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3)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游子和思妇通过共望明月来表达相互思念之情,和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词人登高远望之景,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3)小雨同学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作为“座右铭”,来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正面描写,表现音乐或激越或柔和,时悲切时欢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司马迁认为文学创作多源于作者内心的怨愤,如《报仁安书》中,司马迁认为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平作《离骚》“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常用镜子来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决定战争最终胜负的,是民心向背。《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陈涉起义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和支持,说明秦国灭亡的必然。(2)《蜀道难》中,既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用山势高险来侧面烘托蜀道之难;又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道路迂回曲折直接加以描绘。(3)古诗词中,三国人物故事常常被用来寄寓诗人的情感,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求学强调“终身学习”,荀子《劝学》中“________”即为此意;又强调“不耻下问”,韩愈《师说》中“________”以举例的方法来论证“圣人无常师”。(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对育人也有积极的启发作用。(3)鲍照在《拟行路难》中以强烈的反问“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内心的惆怅痛苦。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称引上古帝王,旨在讽刺世事,“______,______”希望朝廷修明政治。(2)《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陶醉于春江夜景,不禁发问“______,______”,诗情从赞美自然转向感悟人生。(3)《扬州慢》中,姜夔勾连古今,感伤明月仍有,繁华不再,“______,______”宛若一声哀叹,更将悲痛推向极致。3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无情地揭露了身居高位的人把不关心国家、极力讨好一般人的行为当作好事的丑态。(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反问的语气揭露秦朝掠夺珍宝时的贪婪和耗费珍宝时的随便、不珍惜。(3)“冠”本义为名词,帽子;也可作为动词,戴帽子、超出众人等。古诗中更有用“冠”来体现行为品格等的句子,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3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例如《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应当诚心待人,充分尊重别人。(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可用来代指战士,在描写边塞战事的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例如“________,_________”。3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后世常被文人引用抒怀。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内容,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渴慕贤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草木”是一种常见意象,古人往往借花草树木的兴衰来寄寓自身的情感,这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泰山是东方灿烂文化的缩影,从古至今吸引无数文人前往观赏,桐城派姚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写出了登上山泰山后看到的山顶雪景。3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学会以他人为镜,贤则学之、不贤则反躬自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呼吁当权者要不拘一格降人才。(3)“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诗人常借这一意象寄托遁世归隐或激越豪迈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善用对比,其中将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产生的不同后果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高度概括种树时、种树后正确做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文中常出现“黄花”这一意象,古人或借其形容女子的容颜,或借其描绘秋天景象。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望海潮》中以高度凝练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2)屈原《离骚》中抓住草木凋零这一点,表达时不待我、人生无常的惆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强调好的诗文往往是激于义愤而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________”之人,多得无法记载,而“_______”,即只有卓异不群的人才能不朽。概述历史现象的同时,也暗含了自己的人生追求。(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洞庭湖的明净广阔,以及词人泛舟湖上的悠然自得。(3)古诗词中常以照镜抒写年华易老之悲,如“_________,________”。3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借用典故向晋武帝表达自己尽孝之后必将尽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告诉求教者自己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茂盛,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文中,“美人”既是美好的形象,又是寄寓美好理想、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频频出现在文人笔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自古忠孝难两全,李密在陈述自己的隐情后向晋武帝保证先尽孝后尽忠,并用衔环结草的典故表明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离骚》中以流水比喻光阴似箭后,“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出心中担忧,时不我待;而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扣舷高歌,“____________”表现出沉醉于月色流水的美景之中。(3)在古典诗词中,但凡诗人独处异乡,每每在诗作中以“客”自称,表达自己的思乡思亲之情。唐宋诗词里这样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4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善用香草设喻,表达洁身自爱的人品美德,如“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此被后人称为咏唱香草的歌手。(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上神兽的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使山林震悚。(3)“六合”常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贾谊在《过秦论》中就有如此叙述,如“__________”和“__________”。4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一众女子盛装参加元宵盛会的狂欢,为下文与众不同的“那人”作了反衬。(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苏洵在《六国论》中就用11个字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以鸟儿来衬托环境的清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声摹声,构思奇特,并使用通感手法将箜篌的乐声描摹得立体可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表明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以“____________”强调外物和个体生命也可以长久存在。(3)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古代诗人常用“沧海”的意象,表现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2)《孟子》一则中,孟子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知言”,偏颇的言语知道片面所在,过分的言语知道沉陷所在,相关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用鸥鸟、渔夫表隐居之意,黄庭坚《登快阁》中借类似意象表达归隐之意,相关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4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破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对赵国之亡,他的态度是“________”。(2)古时行军打仗,常常通过敲击金属器具来传递信息,高适的《燕歌行》对此即有体现:出征路上,士兵们“___________”,身陷重围后,晚上所闻却是“_________”。(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自陈壮志:“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一词中也化用终军请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提出如果秦朝吸取教训,“_________”那就不至于迅速灭亡,委婉讽劝唐敬宗,希望他不要“___________”。(2)古为今用在写作中随处可见,《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相近的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位于湖南省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属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在唐宋诗文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4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通过“以声写声”和“以形写声”的手法,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和优美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关山,指关塞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常与战事相连,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4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介绍陈涉,说他不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个被迁谪戍边的卒子,可见其出身低微。(2)古代诗文中对音乐的描写屡见不鲜,如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蛟龙与人的反应侧面写洞箫的艺术感染力。(3)“杏花”和“春雨”是唐宋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里仁》中孔子提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人效法贤者,借重别人的经验来从事反省,从而改过迁善。(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不畏湖面凄冷、平稳泛舟的情景,表现诗人超越世俗宠辱得失的襟怀。(3)古代诗人常常将月与人对照,抒发因时空无限、宇宙无穷而引起的迷惘和感伤,这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这种现象可以用《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原因。(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3)《鹊桥仙》中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的爱情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整首词也因此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追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25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专项讲解练习,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抓住题干的三类提示,警惕七种常见失误,揭秘四种创新考法,用心写准下列句中的难写字,用心写准下列句中易写错顺序的字,用心写准下列句中易丢失的连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09:名句背诵与默写篇-备战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高频考点讲义与强化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点09名句背诵与默写篇-备战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高频考点讲义与强化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考点09名句背诵与默写篇-备战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高频考点讲义与强化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6 名句默写-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试卷版)(全国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