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部分地区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展开语言文字运用Ⅱ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秦淮河的水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地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只只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地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21.请在文中三个加点的叠词“腾腾”"盈盈”“渺渺"中任选两个,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2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横线处“厚而不腻”的表达效果。(4分)
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荼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20.下列语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
B.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C.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
D.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2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
B.让人留恋的歌声响起,标志着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大年夜。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时期一种十分辛苦的劳作。
D.这位选评者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一一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22.文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6分)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阶段训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小题。
火山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炽热岩浆,为什么会导致气温变低呢?A原来火山爆发时就像地球打了一个“饱嗝儿”,①矿物粒子及颗粒物会裹挟着烟尘形成庞大的蘑菇云,②如果爆发的强度足够大,③便会瞬间穿透对流层。④进入相对稳定的平流层。⑤其中一部分颗粒物很快会随风雨降落到地面,⑥且另一部分以硫化物为主的物质在平流层中长期无法沉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会迅速扩散,像遮阳伞一样反射太阳光,也被称为“阳伞效应”。
这些气溶胶颗粒又是形成云层冰晶的凝结核,这也导致火山灰波及之处多为阴雨天气。而水汽在向液态、固态水转化的过程中也会吸收大量太阳辐射。正是因为太阳辐射被大量反射或吸收,在强烈火山喷发活动后,地表会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有时这一效应会持续数年,B便会形成"火山冬天",进而引发所谓的“无夏之年”。
这种“阳伞效应”的降温作用能否帮助我们抵消全球变暖呢?火山爆发带来的危害远大于积极效益,靠火山爆发去解决全球变暖,不仅不靠谱,反而会适得其反。
20.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文中有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引号的作用。(3分)
A.原来火山爆发时就像地球打了一个“饱嗝儿”。
B.便会形成“火山冬天”。
22.上小学六年级的弟弟对火山爆发可能引发“无夏之年”的说法颇为不解,请你用含有因
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寒风在耳边呼啸。我只露着两只眼睛,尖利的风,刀子一样刮过眼角,面前白色连着白色。这时开始盘旋进山。近处的山坡上整整齐齐地种着一排排黄绿色的松树苗,远处的山头飘着蓝色的雾霭,山上黑森森白茫茫,白的是雪,黑的也许就是参天大树了。公路上的厚雪被车轮碾压得光滑锃亮,像一条银带蜿蜒而上。
我们已经看不太清楚眼前的东西了,口罩里哈出的热气,使得眼圈四周布满了白霜,白霜像冰碴子一样磨着眼皮。我真害怕我的眼睛被冻僵,因为两只脚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我们像一个个白胡子“老爷爷”似的,互相看着好笑,却笑不动。因为,脸上的肌肉也被冻僵了。
汽车驶过一片河谷,两边的坡地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灌木。忽见一股清亮的山水,湍急地从上游冲下来,敲击着溪流两岸的薄冰,发出那么脆朗的叮咚声。岸边的水草都被白雪覆盖,水流便像是从雪中钻出来的,闪着蓝色的幽光……如此冰天雪地之中,怎么会有不冻的山泉?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疑惑不解。
20.下列句子中的“那么”与文中加点的“那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准这么,不准那么,谁要是犯了,就要受到处罚。
B.如果你认为这么办是可行的,那么咱们赶紧去办吧。
C.别看油菜花那么小,它们挤在一起,就是一派灿烂。
D.我虽然只见过他那么一两次,但对他的印象很深刻。
21.作为连词,“因为”后面一般不需要停顿,而文中画横线句中的“因为”后面使用了逗号。请分析这样处理的效果。(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如此冰天雪地之中,竟会有不冻的山泉。”表达效果为什么不如原文好?(4分)
广东省湛江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串螃蟹在门后叽哩咕噜吐着泡沫。打气炉子呼呼地响。
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一盆晓色,一盆懒梳妆。——大概多数人一定欣赏懒梳妆名目,但那不免过于雕琢着意,太贴附事实,远不比晓色之得其神理,不落形象,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看过又画过这种花的就可以晓得,再没有比这更难捉摸的颜色了,差一点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天晓得颜色是什么样子呢,可是一看到这种花叆叆叇叇,清新醒活的劲儿,你就觉得一点不错,这正是“晓色”!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两个字。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鸡鸭名家》2019年版)
21. 文中画横线处“高傲冷清”后的标点在不同版本中有逗号和句号的区别,请分析这里使用逗号的理由。
22. “叆叇”的本意是云彩很厚,文中加点处使用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Ⅱ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秦淮河的水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地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只只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地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21.请在文中三个加点的叠词“腾腾”"盈盈”“渺渺"中任选两个,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2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横线处“厚而不腻”的表达效果。(4分)
21.①"腾腾"意为升腾,犹如飞射之状,突出光芒与雾气交织、晕染而显得浓重、持久的状态。②"盈盈"意为动作轻盈,突出晚妆之后的"她(月)"仪态美好。③“渺渺"意为悠远、微弱,突出与月交融的灯所散发的光辉给人以清幽、灵秀之感。(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与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分析叠词“腾腾”"盈盈”“渺渺"的表达效果,首先要解释三个叠词各自的意思,并立足原文语境,分析三个叠词各自描写的事物及其突出的特征,进而揣摩三个叠词各自的情味。
22."秦淮河的水"属于视觉,而"厚"属于触觉,"不腻"属于味觉,运用通感手法,以触觉、味觉来表现视觉,(2分)突破了单一器官的局限性,让读者更好地体味到秦淮河水的特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修辞的表达运用的能力。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文中有运用通感手法,考生应当熟悉。
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荼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20.下列语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
B.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C.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
D.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2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
B.让人留恋的歌声响起,标志着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大年夜。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时期一种十分辛苦的劳作。
D.这位选评者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一一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22.文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20.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BC三项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D项是比喻。故选D。
2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递进。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转折。D.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故选B.
22.(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三个重叠词语“牢牢”常常”轻轻”与“牢”常”轻”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
②“牢牢”是牢固的意思,比“牢”的程度更甚,能突出家的踏实感之重。
③“常常”是经常的意思,比“常”频率更高,突出了妈妈的叮咛、唠叨对孩子的影响之深。
④“轻轻”是轻微之意,突出了家给我的踏实感被颠覆的偶然性,颠覆在不经意间。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阶段训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小题。
火山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炽热岩浆,为什么会导致气温变低呢?A原来火山爆发时就像地球打了一个“饱嗝儿”,①矿物粒子及颗粒物会裹挟着烟尘形成庞大的蘑菇云,②如果爆发的强度足够大,③便会瞬间穿透对流层。④进入相对稳定的平流层。⑤其中一部分颗粒物很快会随风雨降落到地面,⑥且另一部分以硫化物为主的物质在平流层中长期无法沉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会迅速扩散,像遮阳伞一样反射太阳光,也被称为“阳伞效应”。
这些气溶胶颗粒又是形成云层冰晶的凝结核,这也导致火山灰波及之处多为阴雨天气。而水汽在向液态、固态水转化的过程中也会吸收大量太阳辐射。正是因为太阳辐射被大量反射或吸收,在强烈火山喷发活动后,地表会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有时这一效应会持续数年,B便会形成"火山冬天",进而引发所谓的“无夏之年”。
这种“阳伞效应”的降温作用能否帮助我们抵消全球变暖呢?火山爆发带来的危害远大于积极效益,靠火山爆发去解决全球变暖,不仅不靠谱,反而会适得其反。
20.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文中有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引号的作用。(3分)
A.原来火山爆发时就像地球打了一个“饱嗝儿”。
B.便会形成“火山冬天”。
22.上小学六年级的弟弟对火山爆发可能引发“无夏之年”的说法颇为不解,请你用含有因
20.【病句修改】(4分)
①“矿物粒子及颗粒物会裹挟着烟尘”改为“烟尘会裹挟着矿物粒子及颗粒物”或“矿物粒子及颗粒物被烟尘裹挟着”(答“矿物粒子及颗粒物会掺杂/混合在烟尘中”亦可);
⑥“且”改为“而”或“但是”。
[每改对一处给2分。第一处,主客颠倒;第二处,关联词语不合逻辑。]
21.【标点用法】(3分)
A句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在这个比喻句中把火山爆发比作打饱啊,用常见的生理现象化抽象为形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火山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炽热岩浆引发强烈的气流冲击的景象。
B句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为“强烈火山喷发活动后,地表出现明显的降温”的效应可能持续数年的现象起的形象的名称,也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作用判断+用法阐释+表达效果,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
22.【表达运用】(4分)
火山喷射出的一些物质形成的气溶胶会反射太阳光(1分),水汽转化成雨雪时要吸收太阳辐射(1分),因为太阳辆射被反射和吸收,所以热度减弱,地面温度下降,就可能引发“无夏之年”(1分)。
[因果各内容要点各1分,因果关系成立1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寒风在耳边呼啸。我只露着两只眼睛,尖利的风,刀子一样刮过眼角,面前白色连着白色。这时开始盘旋进山。近处的山坡上整整齐齐地种着一排排黄绿色的松树苗,远处的山头飘着蓝色的雾霭,山上黑森森白茫茫,白的是雪,黑的也许就是参天大树了。公路上的厚雪被车轮碾压得光滑锃亮,像一条银带蜿蜒而上。
我们已经看不太清楚眼前的东西了,口罩里哈出的热气,使得眼圈四周布满了白霜,白霜像冰碴子一样磨着眼皮。我真害怕我的眼睛被冻僵,因为两只脚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我们像一个个白胡子“老爷爷”似的,互相看着好笑,却笑不动。因为,脸上的肌肉也被冻僵了。
汽车驶过一片河谷,两边的坡地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灌木。忽见一股清亮的山水,湍急地从上游冲下来,敲击着溪流两岸的薄冰,发出那么脆朗的叮咚声。岸边的水草都被白雪覆盖,水流便像是从雪中钻出来的,闪着蓝色的幽光……如此冰天雪地之中,怎么会有不冻的山泉?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疑惑不解。
20.下列句子中的“那么”与文中加点的“那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准这么,不准那么,谁要是犯了,就要受到处罚。
B.如果你认为这么办是可行的,那么咱们赶紧去办吧。
C.别看油菜花那么小,它们挤在一起,就是一派灿烂。
D.我虽然只见过他那么一两次,但对他的印象很深刻。
21.作为连词,“因为”后面一般不需要停顿,而文中画横线句中的“因为”后面使用了逗号。请分析这样处理的效果。(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如此冰天雪地之中,竟会有不冻的山泉。”表达效果为什么不如原文好?(4分)
20.C 【解析】该项与文中的“那么”是代词,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A.代词,泛指行为和动作,常和“这么”配合使用。B.连词,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或作出判断。D.放在数量词前,表示估计数目。
21.①用逗号将“因为”和后面的理由隔开来,强调了“脸上的肌肉也被陈僵了”。
②用逗号将“因为”和后面的理由隔开来,形成短句,符合严重受冻对说话的影响。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2.①原文“怎么会”表达疑问语气,表现出“我们”突然发现白雪覆盖下的水流的惊奇和疑问;改句的“竟会”表达肯定语气,强调的是白雪覆盖下出现水流的现象出人意料。②原文的疑问语气与下文“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疑惑不解”语意连贯;改句的肯定语气不能与下文形成连贯的语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广东省湛江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串螃蟹在门后叽哩咕噜吐着泡沫。打气炉子呼呼地响。
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一盆晓色,一盆懒梳妆。——大概多数人一定欣赏懒梳妆名目,但那不免过于雕琢着意,太贴附事实,远不比晓色之得其神理,不落形象,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看过又画过这种花的就可以晓得,再没有比这更难捉摸的颜色了,差一点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天晓得颜色是什么样子呢,可是一看到这种花叆叆叇叇,清新醒活的劲儿,你就觉得一点不错,这正是“晓色”!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两个字。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鸡鸭名家》2019年版)
21. 文中画横线处“高傲冷清”后的标点在不同版本中有逗号和句号的区别,请分析这里使用逗号的理由。
22. “叆叇”的本意是云彩很厚,文中加点处使用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21. ①逻辑上:这句话写了叙述者先被鸡啼牵引视线,后以公鸡的高冷顾盼带出架上菊花,由低到高,视角转换自然流畅。
②意境上:由公鸡的高傲冷清再联系到架上的菊花,二者形神毕肖,色彩华贵,与意境谐调。句意联系紧密,可以用逗号。
22. ①“叆叇”本意是云彩很厚,这里借助云彩的层层叠叠来形容菊花花瓣的繁复。
②使用叠词,强调了繁复的程度,形象生动地写出菊花盛放的美丽。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从逻辑上看,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菊花的描写,“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叙述者先被鸡啼牵引视线,由公鸡的高冷顾盼带出架上菊花,由低到高,视角转换自然流畅。
从意境上看,公鸡“高傲冷清”,菊花“得其神理,不落形象”,二者形神毕肖,色彩华贵,与意境谐调。句意联系紧密,可以用逗号。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叠词表达效果的能力。
“叆叇”,指的是云彩很厚的样子,形容浓云蔽日。“可是一看到这种花叆叆叇叇”,这里借助云彩的层层叠叠来形容菊花花瓣的繁复。
“叆叆叇叇”,运用叠词,强调了“晓色”菊花的繁复的程度,同时也写出了盛开的“晓色”的美丽。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 这是一份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这是一份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筛选整合 遣词造句,再读文段,查漏补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这是一份河南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