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轴对称单元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二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轴对称单元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二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轴对称单元训练题 为了能帮助广大学生朋友们提高成绩和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初中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初二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第Ⅰ卷(选择题 共3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涉及一个图形B.如果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平分,那么这两条线段互为对称轴C.所有直角三角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D.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2、点M(1,2)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1,-2) B.(-1,2) C.(1,-2) D.(2,-1)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 D.线段4、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 ,则斜边的长为( ).A.2 B.4 C.6 D.8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 ,一边为11 ,则腰长为( ).A.11 B.7.5 C.11 或7.5 D.以上都不对6、如图所示, 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AD∥BC,现给出下列结论:①AB∥CD;②AB=BC;③AB⊥BC;④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7、如图: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EBC的周长为( )厘米.A.16 B.18 C.26 D.288、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 ).A.75°或15° B.75° C.15° D.75°和30°9、等腰三角形ABC在直角坐标系中,底边的两端点坐标是(-2,0),(6,0),则其顶点的坐标,能确定的是( ).A.横坐标 B.纵坐标 C.横坐标及纵坐标 D.横坐标或纵坐标10、下列图案是几种名车的标志,在这几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已知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PA=6,则PB= .12、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3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度.13、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等于50°,则其它两个内角各为 .14、如图:点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出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P1P2=15,则△PMN的周长为 .15.已知A(-1,-2)和B(1,3),将点A向______平移________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与点B关于 轴对称.三、解答题:16、已知:如图,已知△ABC,分别画出与△ABC关于 轴、 轴对称的图形△A1B1C1 和△A2B2C2 ;(8分)17.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C=OD,求证:OA =OB。(7分)18.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D=AE,AB=AC,求证:BD=EC。(7分)19、作图题(保留作图痕迹)(1)作线段AB的中垂线E F(5分)(2)作∠AOB的角平分线OC(5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3)要在公路MN上修 一个车站P,使得P向A,B两个地方的距离和最小, 请在图中画出P的位置。 (5分)20、(9分)如图,△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21、(9分)如图,一艘轮船从点A向正北方向航行,每小时航行15海里,小岛P在轮船的北偏西15°,3小时后轮船航行到点B,小岛P此时在轮船的北偏西30°方向,在小岛P的周围20海里范围内有暗礁,如果轮船不改变方向继续向前航行,是否会有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二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总结:轴对称,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定义,重点,注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二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轴对称,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定义,重点,注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二上册数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测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