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题答案沪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775761/0-16932841560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二上册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题答案沪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初二上册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题答案沪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C 解析, B 解析, A 解析, D 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二上册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题答案沪教版
同学们是不是有着聪明的头脑呢?接下来,查字典数学网为同学们整理了“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题答案”,来供同学们练习从而巩固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大家一定要认真做哦!
1. C 解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故C正确;
全等三角形大小相等且形状相同,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但不一定全等,故A错;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和大小都不一定相同,故B错;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不全等,故D错.
2. B 解析:A.与三角形 有两边相等,但夹角不一定相等,二者不一定全等;
B.与三角形 有两边及其夹角相等,二者全等;
C.与三角形 有两边相等,但夹角不相等,二者不全等;
D.与三角形 有两角相等,但夹边不相等,二者不全等.
故选B.
3. A 解析: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钝角,因为∠ ∠ ,所以∠B和∠ 只能是锐角,而∠ 是钝角,所以∠ =95°.
4. C 解析:选项A满足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中的边角边,
选项B满足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中的角边角,
选项D满足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中的角角边,
只有选项C 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5. D 解析:∵ △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 BC=AC,CE=CD,∠BCA=∠ECD=60°,
∴ ∠BCA+∠ACD=∠ECD+∠ACD,即∠BCD=∠ACE.
在△BCD和△ACE中,
∴ △BCD≌△ACE(SAS),故A成立.
∵ △BCD≌△ACE,∴ ∠DBC=∠CAE.
∵ ∠BCA=∠ECD=60°,∴ ∠ACD=60°.
在△BGC和△AFC中,
∴ △BGC≌△AFC,故B成立.
∵ △BCD≌△ACE,∴ ∠CDB=∠CEA,
在△DCG和△ECF中,
∴ △DCG≌△ECF,故C成立.
6. B 解析:∵ BC⊥AB,DE⊥BD,∴ ∠ABC=∠BDE.
又∵ CD=BC,∠ACB=∠DCE,∴ △EDC≌△ABC(ASA).
故选B.
7. D 解析:∵ AC⊥CD,∴ ∠1+∠2=90°.
∵ ∠B=90°,∴ ∠1+∠A=90°,∴ ∠A=∠2.
在△ABC和△CED中,
∴ △ABC≌△CED,故B、C选项正确,选项D错误.
∵ ∠2+∠D=90°,
∴ ∠A+∠D=90°,故A选项正确.
8. C 解析:因为∠C=∠D,∠B=∠E,所以点C与点D,点B与点E,点A与点F是对应顶点,AB的对应边应是FE,AC的对应边应是FD,根据AAS,当AC=FD时,有△ABC≌△FED.
9. D 解析:∵ AB=AC,∴ ∠ABC=∠ACB.
∵ BD平分∠ABC,CE平分∠ACB,
∴ ∠ABD=∠CBD=∠ACE=∠BCE.
∴ ①△BCD≌△CBE(ASA).
由①可得CE=BD, BE=CD,∴ AB-BE=AC-DC,即AE=AD.
又∠A=∠A,∴ ③△BDA≌△CEA (SAS).
又∠EOB=∠DOC,所以④△BOE≌△COD(AAS).故选D.
10. C 解析:A.∵ ∥ ,∴ ∠ =∠ .
∵ ,∴ △ ≌△ ,故本选项可以证出全等.
B.∵ =,∠ =∠ ,
∴ △ ≌△ ,故本选项可以证出全等.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C.由∠ =∠ 证不出△ ≌△ ,故本选项不可以证出全等.
∴ △ ≌△ ,故本选项可以证出全等.故选C.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题答案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精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一个角与它的补角的比是1,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2页。
这是一份初二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共3页。